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3C书库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仙宋-第502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更是有些难上加难。

    而最后一条中,刘行还明白地告诉了乌东赞、都松和钦德让:不管你们谁做了吐蕃郡王,小爷都要用汉武帝玩过的推恩令变成一种新的分封法,将你吐蕃变成几个、几十个甚至上百个小的王公属地

    这哪里是招降?招降居然开出这样苛刻的条件,谁又会投降呢?

    当乌东赞、钦德让和都松收到刘行亲书的劝降诏后,三人一如刘行所料、全是勃然大怒,发誓要跟大宋死磕到底。

    尔后三个家伙同时发兵反击,也在同时不得不为了防备其他两个人接受刘行的招降,又抽调兵力去回防与其他两人领地交界的地方。

    本作品已开启防盗模式,看正版、请去中文网,否则只能看乱序文。

    他皱了皱眉、稍加思索后,脸上露出了诡笑道:“都是李唐王朝给吐蕃人养成的臭毛病,在李世民和他子孙那个时候呀。每逢与中原王朝有往来,都是李家人先拿很多好处去抚为先地安抚吐蕃人,乌东赞以为你也会那样做呢?”

    言至半句微微一停,慧了变作了狠厉的脸色继续道:“既然他以为你会那样,我认为你该彻底打醒他、让他看清楚你不是李世民,更不是一代不如一代、李世民的那些子孙。然后呢,等他知道疼了、彻底怕了,再直接给他发去劝降诏。”

    “我九哥麾下那些兄弟到了斯特克,高原上的天气他们适应不了,现在已经病倒了不少。在此等情况下,我若是不打、直接下劝降诏,难道你认为不可行吗?”听完他的话,刘行目光阴冷、面色却有些疑虑地说道。

    闻听此言,慧了再次皱眉想了一想,旋即道:“那也可行,不过必须先是威压、尔后才可招抚,而且招抚的时候也不要只是对他一个人。他想要做吐蕃最大的王,都松和钦德让未必服、搞不好那两个人也有着同样的打算。所以我建议你是同时给三人发劝降诏,让吐蕃人先陷入到更大的内乱中去。”

    慧了所说,其实也正是刘行此时所想。身边有这样一个无双的毒士在,刘行其实已经发现自己越来越会在思考中多出了与之相近的想法。

    对于这样被他潜移默化间影响产生了思维模式的转变,刘行非但不担忧、反而很高兴。

    因为面对四方异族、乃至于可能在未来发生的朝堂之争。人不狠是绝对站不稳的、没有狠毒的计策和慧了这样铁石冰冷的心也是难以屹立不倒的

    既然想到了一处去,刘行很快就给段正严、刘錡和刘锡同时用飞鹰通道送出了三份劝降诏。

    乌东赞不是想做吐蕃唯一、最大的王吗?在那三份劝降诏中,刘行对他和其他两个吐蕃王说了同样的一番话,开出的条件也是完全相同的。

    本作品已开启防盗模式,看正版、请去中文网,否则只能看乱序文。

    在那份乞和表上,乌东赞首先提出的不是和谈时双方处于何种地位,是对等、还是他屈居下风来和谈,他居然先开出了要求来。

    是什么要求呢?

    主要是三个:第一,刘錡所部尽快撤出斯特克城,将那里交给他。第二,让信王册封他为吐蕃大赞普、也就是吐蕃国的最大之王。第三,宋军停止对吐蕃其他两王的进攻,由他出面去说服其他两个吐蕃王一起递表称臣、重为中原皇朝藩属。

    和谈其实就是两个国家或者两股势力之间做生意,做生意的基础是我给你好处、你给我利益。

    可是乌东赞这乞和表上一上来先是要他想要的利益,这是多么愚蠢的举动呀?

    刘行邪笑之后,望着刚从山东跑了一趟赶回来的慧了,冷冷地道:“老妖怪,你说这乌东赞是不是猪油蒙了心呀?现在是小爷的大军兵临他的城下,他却要小爷先给他利益,却不还小爷一些好处。你说,我该怎么整治这个缺心眼的二货呀?”

    对于刘行这些新奇、怪异的说话方式,慧了早已不以为意。

    本作品已开启防盗模式,看正版、请去中文网,否则只能看乱序文。

    信心动摇的乌东赞很快做出了一个令天下大惊的决定:联系刘錡、乞求原谅,化干戈为玉帛、与大宋重修于好,借以保全其自家领地和王权可以延续。

    做出决定的乌东赞很快采取了行动,就在钦德让惊于高泰明的“断路式”大规模伏击战给其治下部族造成那巨大损失的结果时,乌东赞派出了他的嫡子也是未来王位继承人先跑到了斯特克城。

    接着又经斯特克城,那位王子抵达于阗、面见刘錡,递上了乌东赞请求停战和议乞和表。

    刘錡不是段正严,虽然他是刘行的亲哥哥、可是他没有开府仪同三司那样的权利。他的权利只是带兵在西域帮助张扬,进而又变作击退吐蕃的军事之重权。

    接到乌东赞的乞和书表后,刘錡只是看了一看,马上便用鹰扬通道飞书送给了汴京城中的刘行。

    看到那乞和表以后,刘行却又一次笑了、这一次笑得更邪。

    为何刘行会邪笑呢?原因是乌东赞作为一个吐蕃的王,他有些太蠢、太不识时务。

    本作品已开启防盗模式,看正版、请去中文网,否则只能看乱序文。(。)

第857章 买三十万兵、刘锡进逼() 
刘行不但不会没有新动作,而是让高明量做了监军、封他为二等男爵也授了上将军军阶后,由高明量全权负责那三十万天竺象兵的战事诸务。¥f。¥f

    高明量当上监军上将军的第一天,便按照刘行谴人给他的密令、下令出动十万象兵从正面冲向都松的大军。双方对峙了许久,一经开战便使战事陷入到惨烈、焦灼状。

    象兵对上牦牛兵,吐蕃人和天竺人在都松的地盘上打了三天以后。高明量又依照刘行的命令,突然之间下令分兵六路、将那二十万象兵撒了出去。

    二十万象兵分成六路大军做什么呢?两路冲向了都松大军的两翼,从其侧翼发动进攻、瞬间将都松的军队以三面夹击之势完全压向了下风。

    另外四路天竺象兵中,两路奔向都松与乌东赞领地交界的地区,另外两路奔向都松与钦德让领地交界的地区。

    目标十分明确,刘行让高明量“插敌交界、借其嫌隙以建基石。掣肘三藩,伺机突、奇、夜三法袭之,使之惶惶不可终日。”

    战略意图就是如此,刘行让那四路十多万象兵变成了四根插到三个吐蕃王领地交界边缘地带的钉子。只要那根钉子锲进去、成功在三王交界地带建立起新的根据地来,刘行坚信这场战事实际上已经可以宣告以自己大获全胜告终了

    当然,刘行不会将全部的希望寄托在大理国将军指挥下的天竺象兵身上,真正要在对吐蕃三王这场战事中唱主角的,一定还是大宋的三路兵马。

    就在高明量依计成功实施到第二步的时候,在钦德让北部的刘锡先动了。仍然是“齐头并进、步步为营”的战术,这一次刘锡一动手变成了他亲自带着西羌地剩下三个军、十八万大军紧随在先锋一军身后翻越唐古拉,气势汹汹地直逼向逻些城。

    四百三十多个营分成了三大梯队形阵势向前推进,平均相距三里的距离上齐头并进。一时间整个唐古拉乃至更广阔、长达三百里的地域上全部都是“刘”字大旗高高飘扬。

    青海军在刘锡带领下这一发起新攻势,仅是那气势就让钦德让和他手下那些首领们大吃了一惊。

    心中大骇的一些正带着兵马想要突破高明泰伏击地带、逃入逻些城的部族首领,在得知刘锡大举出动的三天内便纷纷临阵弃甲、阵前乞降,被刘锡和高明泰给抓成了俘虏。

    大批部族投降宋军,使得最终按照钦德让指令逃入到逻些城的吐蕃兵,最终只达到了二十万左右。

    本作品已开启防盗模式,看正版、请去中文网,否则只能看乱序文。

    天竺三国总计有多少象兵吗?总数是三国出动兵力中的近一半、也就是三十万之众。

    这三十万象兵集结完毕后,前方带兵的罗拔摩还没等自作主张进行重新部署,段正严谴出的特使、高泰明的儿子高明量便带着一队北朝禁军乘坐着飞艇到了他的面前。

    高明量一抵达军前,立即宣读了“****神相”颁布天枢院令:册封罗拔摩为大宋抚南上将军、授其三等男爵爵位。同时还授其麾下二十四将为中将军、少将军军阶,以及自一至三等骑都尉爵位。

    天竺富有,但由于天竺数百年来一直都是城邦分裂、没有形成一个真正意义上完整的强大国家,其财富事实上也处于长期分割据有的状态中。

    财富如果聚拢在一处,那么其当权的王也好、皇帝也罢,才可能让其国内的贵族得到很多的财富。财富一旦分割据有,其结果就是王室尚且不能算巨富之时,贵族安能真富有乎。

    慧了想到的这个主意,也是刘行听完后马上就同意的计略、那就是以北朝之富足财力去直接在天竺盟友三**中收买一批为财死的将军来帮助大宋巩固对那三个国家的控制。

    那么刘行和慧了确定这个计谋是否会成功呢?答案是成功了。

    当罗拔摩为首、被刘行称之为“天竺二十五爵”得知其将军军阶加上爵位从被加封和授予之日起,以后每个月他们便可以从大宋领取到相当于其各自国主给其薪酬的数倍后。二十五个新爵顿时心向急转、全部宣誓要永远效忠大宋、效忠“****神相”。

    领兵的大将齐齐心向大宋,这是何意呢?这代表着,那三十万才集结到一起的三十万象兵名义上还是那三个国家的,实际上已经变成了大宋收买来的一支远方强兵。

    难道刘行想要收拾吐蕃三个王爷,收买了这些象兵之后不会再有新动作吗?

    答案是否定的。

    本作品已开启防盗模式,看正版、请去中文网,否则只能看乱序文。

    既然吐蕃三王彼此之间不信任,那么刘行预料到了三个家伙会出现此种情况,自然也不会只是想一想、而是要加以利用三人之间的嫌隙做一下文章。

    这个文章怎么做呢?

    就在乌东赞、钦德让和都松忙活着调兵遣将,里外双防的时候。先是都松的南方、天竺三国联军身后那三个国主同时见到了乘坐“空中巨蛋”飞到其国都的“****上使”。

    理藩院的三个主使级官吏,携带着国书、盟书抵达天竺三个国家后,一见到他们的国主马上便将刘行的方略全盘告诉了那三个国主。

    按照刘行的方略,三个国主想都没做多想、立即给其前方领军的大将发去指令,前方的三国联军旋即阵前做出了改变。

    象兵、是天竺诸国的特色兵种。象兵虽然在气候炎热、雨林密集的地区是最犀利的兵种,然而冲上高原地带后,凭借其气势仍然是很有威慑和杀伤力的。

    刘行的方略就是让三个国家将其所有象兵迅速地全部集结到一起,交给了一个由段正严指定、名叫罗跋摩的将军去指挥。

    本作品已开启防盗模式,看正版、请去中文网,否则只能看乱序文。(。)

第858章 要投降别将条件() 
嗜杀、嗜血,对异族从来都是狠厉而不容情。刘行越来越明显的这种心态,坐在亭中的三人都已司空见惯。

    但是每个人都有不同的想法,宗泽在刘行的话说完后先接过了话。

    他望着刘行,边思索边说道:“太傅呀!自唐以来,吐蕃一直都是中原西南的拱卫之帮。虽然在中唐之后,吐蕃也变成了中原之患。然则毕竟其族多次出兵帮我中原****,能和平招抚尽量不要将其视如党项一般对待才好啊!”

    “是啊!”

    种师中在宗泽话音落下后,马上也开口望着刘行道:“吐蕃之族如今许多贵族中都有我汉人血脉,其族人的文化、礼仪等事也多为效法我华夏上国而成。吐蕃之乱只是中原势微,无暇压制才出现的。如今我朝如此强大,何必一定要将其赶尽杀绝呢?”

    “要投降就别讲条件。”听完二老之言,刘行仍然面如冰霜、声若寒蝉地道:“他想要统一吐蕃,我绝对不答应。只有一个四分五裂的吐蕃,才不会在日后对我大宋形成威胁。这一点我是不会容许他与来多废话的。”

    话语微微一停,刘行侧头看向慧了:“老妖怪,你的看法是不是与我相同?如果是,这次怕是要劳烦你亲自做一次宣徽使,亲至军前去给我彻底震住乌东赞那厮了。”

    慧了闻言,轻轻点头间、苦笑着说道:“我是与你想到一处去了,吐蕃绝不可再统一起来。统一之后的吐蕃,迟早都会是中原之大患。若是你要谴我去,那请也给我一些特权,让我全权处置吐蕃诸事才好。否则,你还是找别人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