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3C书库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仙宋-第546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有本事的人天下间有许多,有大本事的人也不少。然而与那些真有本事的相比,这天下更多的是妒才忌能、擅于诬陷之辈。

    本事再大的人,遇上了奸险小人都要万分小心。因为一个不小心,就算你本领再是高强,随时也会被那些人陷害得身陷囹圄甚至是死无葬身之地。

    吕颐浩是个奸险小人,他是靠着他一套个人独创的奸险套路才一步步走到今日。虽然失宠于康王了,但他的奸险还是能随时置张琪这样一个小小的统制官于死地。

    自从张琪奉命从流求回到澎湖来,吕颐浩一直就想知道他师承何处、想要从他的身上偷偷地学走一些他那奇诡的法术。

    如今他公然说出了“有人”暗中参奏、想将张琪当做异道诡仕捉了起来,张琪明白再不说出自己的师承来真要身陷囹圄不得脱了。

    心知利害、张琪只好颔首沉声道:“刘贼以为他将四大宗派融为其一人门下,普天之下的宗派便只能唯其马首是瞻、让他成就政教双主的霸业了。可惜的是他不知道、您似也不清楚的是,我阖山一派偏不与之为伍。我派符箓之法中堪称上乘者正是隐身、驭鬼与驭灵三术。”

    “哦?”听完张琪这番话,吕颐浩若有所思、眼神叵测地盯着他说道:“你是说你乃是阖山派的传人?那为何一直不肯说出你的师承来呢?”

    “实有难言之隐,还望副使莫再追问。”张琪见他还是紧追不舍想要问个明白,只能颔首一礼后突直起身来指向鬼母哭号声传来的方向:“副使您听、鬼母已靠近那些北朝铁甲舰的后方不出二十里的地方了。”(。)

第951章 有本事不敢说的张琪() 
“究竟是何种法术,阁皂灵宝怎会有使人藏形匿迹、潜入鬼母之穴之术。om”

    张琪想要转移开话题,吕颐浩却不想就此罢休,盯着他继续满面疑色地道:“灵宝所出度人为主,葛仙翁的抱朴与灵宝经我亦曾有幸一睹片节,却不见此等法术。张琪,你真的是阖山灵宝派的弟子吗?我怎地还是难以相信呢?”

    阁皂山、亦称阖山灵宝派是三十六洞天之一。灵宝派是产生于东晋末年的一个道派,活跃于江南一带。本山为阁皂山,与上清派的出现时间大体相同。

    该派是以信奉和传承灵宝经系而形成的教派,也因主传与主修灵宝经系而得名。

    灵宝派的修炼方法主要是符篆科教,它又受到上清派的影响,也讲存神、诵经之类。

    它介于当时新旧道派之间,既保留天师道的传统,也兼有上清派的新法术,这比上清派更能招徕多层次、多方面的信徒。

    灵宝派比较重视集体的宗教活动,但又不同于天师道的聚众活动。

    该派信徒一起唱经、一起吃斋。通过斋醮科仪,用礼拜等方式来约束杀、盗、淫等种种罪行,用唱经来净化口出的“恶言”,用存神的方法来驱赶贪欲与恶念。

    灵宝派提倡修道者应该不仅仅只求个人成仙,而应包括要借此帮助别人行善得道,普度众生。

    至唐代灵宝经法、修炼理论渐为上清茅山派所吸收。

    北宋金元时期阁皂山灵宝宗坛与江西龙虎山正一宗坛、江苏茅山上清宗坛为符策三山。om

    道教经典中,“灵宝”一词最早见于太平经,原为神灵宝贵之意。

    隆安中,葛洪族孙葛巢甫附会引申,造作灵宝经三十三卷,并胪列一个上自元始天尊,下至葛玄及其后嗣的传经系统。

    至南朝宋时,陆修静“更加增修,立成仪轨,于是灵宝之教,大行于世”

    张琪师从灵宝派,吕颐浩早年间也曾与那宗派几位当世长老有过私交,所以他才会怀疑张琪并非灵宝派的弟子。

    听到他这追问之言,张琪心底一阵暗暗叫苦,心中暗道:直娘贼地,这老贼怎地还是不肯为大事停止追问于我!我总不能告诉他我乃是被逐出师门的弃徒,乃是因为偷学了衍生与祝由中的歧术被师傅赶下山的吧!

    张琪不敢说的原因,是因为他偷学了厌胜术居多。厌胜是何种法术呢?

    传说“厌胜之术”始于姜太公。当年周武王伐纣天下归服,只有丁侯不肯朝见。姜太公就画了一张丁侯的像,向这张像射箭,丁侯于是生起病来。

    当他知道是姜太公捣的鬼,便赶紧派使臣去向武王表示臣服。

    姜太公在甲乙日拔掉了射在画像上的箭,丙丁日拔掉了画像眼睛上的箭,庚辛日拔掉了画像脚上的箭,丁侯的病就好了。

    “厌胜之术”又称魇镇之术,意思为“以诅咒厌伏其人”,是一种流传已久的巫术行为。无论是宫廷或是汉族民间,都有人利用它来加害他人。

    如果哪一户人家被用了“厌胜之术”,轻则家宅不宁,时有损伤或惹上官非;重则患上恶疾、遇上灾劫,孩童夭折,甚至会家破人亡,是一种非常恶毒的诅咒。

    当然“厌胜之术”有恶也有吉,因人而异,因事而异。只不过不管是上清、天师还是灵宝派,都以道法正派自居。即便弟子是学来帮人的,偷学厌胜之术也是要被轻则逐出山门、重则直接灭杀的。

    而真正让张琪不敢说出他真正施展的何种法术原因,其实并非是他偷学的厌胜之术、而是另外那种祝由术。

    祝由之术源于上古时代、本是巫术。其本质上,本该属于道家万法上古时代的根源。

    巫术在上古、洪荒时代里那是是一种令人尊敬的法术,从事巫术的人所做的是崇高的职业,它曾经是轩辕黄帝所赐的一个官名。

    当时能施行祝由之术的都是一些文化层次较高的人,他们都十分的受人尊敬。

    而祝由术包括中草药在内的,借符咒禁禳来治疗疾病的一种方法。

    “祝”者咒也,“由”者病的原由也。本法在中原曾经广为流传,多由师傅带徒弟的方法,口传心授

    然而正因为祝由本属上古巫术、是当今巫医之术的代表,所以道门三大宗都对其嗤之以鼻。甚至是以其行事多诡异,施法太叵测为由,将其与那厌胜术并列为人间道上两大邪术,严谨各派弟子修习。

    张琪之所以能够隐藏身形、潜入到上古神灵鬼母老巢去偷出她的孩子,正是以祝由术中的草药、金石制造出迷雾藏其气息,辅以灵符吸纳灵气护体,再以厌胜的借物幻形、移形换位之法才成功的。

    然而这两种法术都是世人鄙弃的,更是名门正派所不能容的。

    如果张琪这样能够将两种源于上古、洪荒时代奇术修习到手的人在刘行身边,刘行不但不会对他诸多怀疑、甚至会专门为他辟出一地、开坛设庙让他潜心研究厌胜与祝由。

    因为刘行是个邪狂成型的人,那邪狂之中有一点是这个时代人罕有人具备的、那就是实用主义。

    管他黑猫白猫、能抓住老鼠的才是好猫。既然厌胜与祝由能对付得了鬼母,那么其他上古神灵、神兽与恶兽自然也都能从中找寻出办法来去以上古之术收拾上古之物

    可惜的是张琪跟随的人是康王、是吕颐浩这样一群明明满肚子坏水,却非要装作一派正人君子模样的家伙。

    不管是连亲爹亲娘都不要的康王赵构也好、还是一心只求功名事的吕颐浩也罢,虽然在道门的争夺上他们从开始就败给了师出豹林谷、又得王文卿传教的刘行。

    但他们都是信奉正派、“极其厌憎”邪术的人。为了得到名门正派的支持,张琪很清楚他只要一说出他使的那不是灵宝派法术,而是祝由与厌胜双术合璧出来的法术。

    不用等到战胜气势汹汹正杀来的北朝水师,他可能已先被吕颐浩一声令下、当做邪道异教徒给推下山崖活活摔死了。

    所以张琪自然不敢告诉吕颐浩真正的原由,一时间两人竟就那样对视着、僵持在了高山顶上。(。)

第952章 姚政知耻后勇,张琪古法挡炮弹() 
澎湖岛上是一个不肯说、一个非要问,张琪和吕颐浩顶上了牛、使得岛上似如没了主心骨。om

    澎湖岛外的海面上,姚政听着那鬼母的哭号声越来越近、心底却是越来越焦急。姚政一着急,他能做的就是不断催促各舰加速前进。

    在姚政不断的催促之下,就在张琪和吕颐浩大眼瞪小眼对视了半刻钟后,皇家水师的十五艘战舰终于完成了最后的海上列队。

    “定远舰准备就绪”

    “济远舰准备就绪”

    “康远舰准备就绪”

    听到船桅高处旗语通传兵一声声高喊,等到最后一艘战舰准备就绪的通传声传来,姚政侧转头先看了看一直站在他身边的杨凌儿。

    “二夫人,所有舰船准备好了,您看我是不是立刻下令、让那澎湖岛上的康王兵尝一尝您与小神医那些毒物的妙处了呀?”眼见到杨凌儿也是手持一只千里镜、神情肃穆地正观察澎湖岛上的景象,姚政开口询问了一声。

    听到他的询问声,杨凌儿依然用千里镜盯着澎湖岛、嘴下轻声道:“姚将军、您是这水师的都使、怎要来问我是否开打?刘师哥有明言在先、我与真儿只是来追那曾贼,不得干涉军政诸事。你这样做,是想让我回去以后被刘师哥关到艮园冰库里去冻上半个月吗?”

    刘行的太傅府有八个园子,每个园子用途都不同。乾、坤、巽、离四园是日常府上众人起居之处。震园之中造火器,是刘行府上私人亲兵队的军火库。om兑园之内有座小山,是亲兵队与内学堂的练兵场。坎园有个大湖,是平素闲暇刘行带着众人府内消遣之地。

    但在八园之中,如今最为朝中各级大臣所知名的却是艮园。

    因为不管是种师中的子侄、还是宗泽、吴玠家的族中少年,只要在太傅府内学堂里犯了错。轻则被扔到艮园那座当年用花石纲所得奇石造出来的假山顶上爆嗮几天,重则会被扔进艮园那深入地下百余丈的冰窖里连饿再冻地惩戒一番。

    因艮园被刘行当做了惩戒内学堂弟子的私刑之处,故而朝中所有人都暗中给那艮园送上了一个极其贴切的别号:“太傅府上炼狱园”

    姚政的两个弟弟姚广、姚谦也在太傅府上内学堂里聆听刘行教习中,他自然清楚杨凌儿此言何意。

    见她如此说,姚政只好挠了挠头、一脸歉意地道:“我错了、还望二夫人不要见怪,我绝无陷害您的意思。”

    仍然是用千里镜紧盯着澎湖岛,杨凌儿闻其言回道:“将在外、君命有所不受,虽不为刘师哥所推崇,然则我家哥哥、岳飞、刘家九哥等人皆为常做那种有所不受之事的人。姚将军您若真想为大宋更多的效力,还是不要太多文人的虚礼、多一些武将该有难道独断才好。”

    文人领兵不乏英豪之辈,然而文人骨子里那种趋炎附势、优柔寡断却也酿成不少中原王朝兵败的往事。

    杨凌儿在随刘守真身后南下之前一直紧随在刘行身边,自是深知刘行讨厌什么、喜欢什么。刘行最讨厌的就是读书人满嘴的仁义道德,实则满肚子的男盗女娼。最讨厌的就是带兵的读书人趋炎附势、不做实事。

    刘行最喜欢的是什么人呢?杨沂中多次听命不听令,擅做主张杀出了一个“杨阎王”的威名,刘行非但顶着满朝文臣的压力不责罚还继续重用他。

    杨幺在两广那也是听命不听令,也杀得那叫一个血流成河。可是他的杀伐决断能力不但没成为让其惹来祸事的原因,反而成了刘行力排众议、让他去宁夏继任暂领巡抚之事的高官。

    刘錡也好、吴玠也罢,从前他们在沙场上带兵冲杀的时候,许多事实际上并未事事皆向刘行禀告、得到准许后才去做。然而他们却在征战之中建立起了威名来,并且被刘行亲口称做了“护国五元帅”中的两个。

    为人臣者当度君心,才不会出现伴君如伴虎、随时惹来祸事的情况。懂尊上之心人,才能一路扶摇直上、平步青云,开创出一番丰功伟绩、才能有更多的机会名垂青史。

    而这一切的一切,皆因刘行起家之初就是一个不听任何人号令、自己拉山头的人。

    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自己是一个听命不听令、甚至可以说是听调不听宣的人,刘行自然不会喜欢那些总是繁文缛节、趋炎附势却耽误大事的人

    听完杨凌儿的话、姚政联想到刘行那邪狂的个性,以及从前对他说过的一些话以后,他的脸上顿时露出了愧色。

    知耻而后勇、知不足而奋进。姚政愧色一闪而过,旋即换做一副正色慨然的神色,回身大声喊出了对澎湖全面开火的号令声。

    “咻咻咻”

    “轰轰轰”

    姚政的号令一出、十五艘战舰中排在列队最前方那四艘战舰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