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3C书库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天道进化之路-第14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接着就是通过这个地方,辐射了整个大地的山川地脉,来实现林凡改造世界的第一步。

    灵气飘扬,如烟似缕,一点点的从五个灵脉中飘散出来,散发到周围的空气中。

    受到这些灵气最直观影响的便是山上的植物,在灵气的滋润下山上的花草树木更加葱葱郁郁,但是还有一个在潜移默化中受到改变,但是却被忽略的群体,那就是山上的野兽动物们。

    同样生活在山中,他们也不可避免地受到空气中飘散灵气的影响,只不过这种影响是往好处发生的。

    灵气无时无刻都在影响着环境中的一切生灵,这些野兽身处灵气之中,身体在灵气的温养之下,会逐渐变强。甚至其中的一些幸运儿在机缘巧合之下会开启灵智,脱离蒙昧无知的野兽状态,成为精怪。

    野兽尚且会有如此改变,作为万物之灵的人类就更不用说了,现在人类的修行之道也即将畅通无阻。

    不知不觉,林凡的脸上露出了如释重负的笑容。

    这可当真是不容易啊!从林凡来到这个世界的第一天开始,就在想着怎么改造这个灵气贫瘠的世界。花了这么多功夫,现在终于是见到希望的曙光了。

    这五条灵脉只是从内部改变世界的第一步,改造位面壁垒则是从外部着手。内外结合之下,整个位面的进化历程将大大加快。

    不过改造位面壁垒是一个巨大的工程,不是一时半会就能改造完毕。在这之前,林凡还要先布置一番。

    现在五条灵脉虽然已经成形,但是其中孕育的山川之灵都还只是一个雏形,它们只能依靠本能来调理地脉,这样的效率实在太低,林凡打算给这些山川之灵的成长推一把劲。

    作为先天神邸,这些山川之灵自身便汇聚了天地气运,如果它们再聚集人道气运,受人间万民的祭拜,那对它们神性的凝聚将有很大的帮助。

    天地气运受林凡的掌控,林凡眷顾谁,谁便是天地的宠儿。但是人道气运乃是众生信仰所汇聚,虽然林凡可以影响人道气运,却也不能说随意操纵。

    最好的办法便是让人间王朝在天山举行祭祀大典,并且让全天下一起祭拜天山。

    人间王朝乃是人道象征,人间王朝的祭祀就代表着人道气运对天山的垂青,在天地气运和人道气运的双重加持下,天山神用不了多久便会出世。

    怎么举行天山山祭?林凡心里一个念头闪过,在中国古代,历代王朝册封各处名山的不在少数,其中最为出名的莫过于泰山封禅。

    如果让一国之君在天山封禅,天山便可以汇聚整个王朝的气运,甚至成为人间王朝气运的象征,这样做无疑是最好的选择。

    现在人间是大夏王朝,林凡只用给大夏国君降下旨意,让大夏王朝举行国祭也不是难事。

    但是大夏王朝已经腐朽不堪,病入膏肓,王朝的气运也已经摇摇欲坠,气数将尽。用穷途末路的大夏王朝气运来供奉天山之灵,实在难以为继。

    如果天山之灵孕育过程中,大夏王朝倾覆,人道气运的反噬反而会把萌芽之中的天山之灵打入悬崖,这就得不偿失了。

    林凡思索了一番,既然大夏王朝已经即将灭亡,人道气运将发生更迭。那就索性推大夏王朝一把,加速它的灭亡,然后用新生王朝的气运来供养天山。

    初生的王朝一般都生机盎然,气运勃发,让新生的王朝来祭拜天山是再好不过了。

    在新生王朝的国运之内,天山神顺利出世,就可以早日拜托王朝气运的束缚,到时候改朝换代也不会影响到天山神。

    林凡既然打定主意要用新的王朝来取代大夏王朝,那大夏王朝只能注定了灭亡的命运。

    人道气运永远都是处于天道的辖制之下,不可能脱离天道的影响,林凡也不会给它这个机会。

    有着天元界的前车之鉴,林凡对于人道的控制只会更加严密。在以后修行之道普及后,林凡还要给人间王朝加上一道限制。一个君临天下,执掌诸天的帝王,对这个天地来说可不是一个好消息。

第二十八章 真龙天子() 
此时大夏王朝的龙气已经在慢慢消散,而消散的龙气逐渐汇聚到未来的真龙天子和各个潜龙身上。

    真龙天子天生具有天子命格,生来便有龙气傍身,乃是最有希望继承天下大统之人,但是并不是说他就是命中注定的皇帝。就算是真龙天子也有可能会夭折,比如说被其它的“伪龙”给吞噬。

    那些没有真龙命格,但是有实力角逐天下的群雄一样会慢慢汇聚自己的龙气,假如有一天他们打败真龙,便可以剥夺属于真龙的龙气,然后一飞冲天。

    林凡意念一转,便找到了天子命格之人,这是林凡没有干涉的情况下,天道自主运转抉择出来的真龙天子,假如林凡不出手干扰,若干年后,可能他就是下一个王朝的开国皇帝。

    这条“真龙”现在不过是一个穷酸书生,一心致力于仕途,可惜考了几次官,都因为没有找主考官行方便,最终落榜。

    几次失败后,他现在依旧没有放弃致仕的理想,还在锲而不舍地读书,想要考取功名,光宗耀祖。

    “这个书生别的本事不怎么样,这个恒心倒是很令人钦佩嘛!”林凡砸吧砸吧嘴说道。

    按照他原本的命运,他是在第十次落榜后,幡然醒悟,看穿了朝廷的腐朽,明白考取功名一路是行不通的,对朝廷彻底失去了信心,最终立下了推翻大夏王朝的决心。

    不过作为一介布衣,没有自己的根基,显然他的造反之路不会一帆风顺。他先是游历天下,结识了自己不少能人异士,打下自己最初的班底。

    然后在一次灾荒中,朝廷赈灾不利,那书生则趁机获取民心,赢得当地百姓的拥戴,然后揭竿而起,扛起了造反大旗,正式踏上造反之路。

    按照那书生的造反之路,改朝换代离现在还远着,林凡却是不想再耽误时间。而且他一介平民,毫无根基,就算林凡出手相助,他打天下的难度也不小。

    除非是林凡直接蛊惑几位势力很强的地方豪强,让他们投靠那书生,助他打下天下。但这样主弱臣强,在建立了新朝后,很容易给这个朝廷埋下隐患。

    虽然林凡不在乎世俗王朝的更替,但天下大乱也不是林凡想看到的。

    林凡仔细思考了一番,最后决定另择明主。林凡之意即天意,林凡说谁是真龙天子,龙气自然便在谁身上。

    在林凡的一念之间,这书生便失去了他真龙天子的命运,与那帝王之尊失之交臂,而他自己还浑然不知。

    也许将来他在十次科举不中后,依旧会踏上造反之路,但是没有了真龙之气的笼罩,他还能不能收服那些替他征战天下的谋士武将就难说了。

    “算了,还是补偿你一番吧!从真龙天子之命跌落为普通百姓,也是太难为你了。”林凡行事还是很公平的,这样随意剥落人家的命格,对他来说却是太过不公。

    只见书生那已经跌落为平民的惨淡命数突然灌入一股紫青之色,他原来是一缕微弱气数不断壮大起来,最终定格为一朝宰相的命格。

    这对他来说也还算可以了吧!他读书本来的目的就是为了入朝为官,现在让他做到百官之首,也算是圆了他的理想。

    这个书生不符合林凡的要求,那林凡就得另外寻找一个合适之人了。

    想快速建立新的王朝,选择一个割据一方的大势力,然后扶持这个势力统一天下,这样是最简单的方法。

    林凡看了看现在天下大势,由于朝廷昏庸,中央对于各个地方的控制力不足,那些偏远的区域早已和朝廷貌合神离,地方上势力比较大的诸侯差不多都已经心生反意。

    然而这时候朝廷却是浑然不知,不是那些企图谋逆的各路诸侯掩饰的多好,而是朝中的那些大臣们正忙着争权夺利,皇帝也忙于与那些权势滔天的大臣们周旋,竟然没有一人意识到这摇摇欲坠的江山,对此林凡也只能说活该他们灭国。

    大夏王朝的行政区域分为郡县两级,整个大夏除了国都所在应天府,一共有三十六个郡,每个郡大小不一,依地理位置而定。

    现在大夏能完全控制的地盘只有与应天府接壤的几个郡县,稍微远一点的基本上都脱离朝廷了的控制,郡守在自己管辖范围内就是一手遮天,相当于土皇帝。

    那些弱一点的郡守对朝廷起码还保持一个臣服的态度,平日里就是偷偷摸摸克扣一些朝廷的税收。强一点的甚至都完全不鸟朝廷,连一分税钱都不上供朝廷。

    林凡看了看几家实力比较强,有资格争夺天下的势力,最后选了一个相对比较贤明的,准备选他作为下一个真龙。

    渭南郡,郡守府中。

    一位气度威严的中年男子端坐在主座之上,正是渭南郡守。下方一个青衫文士拱手而立,对上座的男子说道 : “主公,天水县和临近几县的部分地方近月遭逢大旱,庄稼颗粒无收,百姓无以为生,几位县令一同上报,请求郡里调拨粮食赈灾。”

    “啊?”渭南郡守眉头一皱,思索了一番,向青衫文士问道 : “郡里粮仓现在还有多少储粮?”

    “目前征集到二十万石的粮草,足够供给大军出征三个月的消耗。”青衫文士心里明白郡守所指,回答道。

    “让粮仓调集粮食支援天水县,先把天水县的饥荒给解决了。”渭南郡守犹豫了片刻,对青衫文士说道。

    “可是主公,一旦挪用粮库之中的军粮,将影响我们大计啊!”青衫文士面色一急,赶忙说道。

    “这个时候突发天灾,我们的计划必须得延后了。渭南境内几个县遭受大旱,如果不及时赈灾,到时候民心不稳,恐怕会动摇我们的根基啊!”渭南郡守摇了摇头,无奈地说道。

    “渭南乃是我们的根基,打天下还要靠我们渭南百姓的支持,后方不稳,我们如何能安心出兵。”

    “是,主公英明。”青衫文士低下头,恭维地说道。

    “好了,这件事你亲自去负责,我不希望看到赈灾之时有人从中浑水摸鱼,另外受灾地区今年的税收就减半吧!”

    林凡透过法眼,看到渭南郡守的举措,点头说道 : “这渭南郡守倒也算是一个比较贤明的官了,渭南郡在他的治理下,百姓安居乐业,比之大夏其它郡县非常不错了。”

    “而且这个渭南郡守野心勃勃,图谋天下,一直在暗中积蓄力量,渭南郡无论是军力还是财力都十分雄厚,在诸多郡中,实力比较靠前,自己选择他为真龙的话,不出几年便能一统天下。”

第二十九章 传国玉玺() 
夜深。

    渭南郡守李守仁在丫鬟的侍候下躺上床歇息,白天为天水县旱灾之时操劳过度,李守仁很快就进入睡梦之中……

    “诶,我这是在哪里?”李守仁看着眼前陌生的环境,疑惑地说道。

    此时李守仁身处一片树林之中,李守仁却是想不起这里是哪里?自己应该没有来过这里啊。

    李守仁抬头往四周望去,发现不远处的小溪旁便竟然盘坐着一人,那人正悠闲地坐在河边石头上垂钓。

    “咦,这里怎么会有人钓鱼?”李守仁奇怪道,这荒郊野外竟然还有人再次垂钓。

    奇怪归奇怪,李守仁还是往过走去,自己现在也不知道这里到底是何地界,正好向那人询问一番。

    李守仁走近之后才发现,垂钓之人竟然是个老翁,那老翁鹤发童颜,红光满面,看上去颇有几分出尘脱俗的气质。

    更让李守仁吃惊的是,那老者手上的鱼竿上吊着一根空荡荡的细线,鱼钩竟然不知所踪,而老者还浑然不知,依然悠哉悠哉地闭着眼睛,等待鱼儿上钩。

    “老丈,你这鱼竿上连鱼钩都没有,如何能钓鱼呢?”李守仁忍不住出言提醒道。

    听到李守仁说话,那老者睁开眼睛,看了李守仁一眼,随即又合上双目,轻声说道 : “钓鱼要用鱼钩,我钓的乃是真龙,何须鱼钩呢?”

    “老丈莫要开玩笑,这河里如何钓的出来真龙啊!”李守仁一阵愕然,这老者不会是疯了吧,竟然说他在钓龙。

    “不,谁说这河里钓不出真龙的!”老者微微摇了摇头说道。

    本来李守仁还觉得这老者高深莫测,说不得是位隐士高人,不曾想他居然疯疯癫癫的,想在这里钓龙。

    “算了,先向这老人问问路罢了。”李守仁也不想与这老人纠缠,准备问完路便离开这里。

    就在这时,突然地上一阵剧烈的晃动,李守仁差点一个踉跄跌倒在地上,转眼去看那老者,他依然稳稳地坐于石头之上,丝毫没有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