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3C书库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文道祖师爷-第226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第437章 儒家中道 (第二更)() 
天国文人也不知,那位传奇的殷明夫子,是否真的那般了得。

    况且,天国素来是八国文化的中心。

    不少文人对殷明这位外国名宿,是否名副其实,还有些疑虑。

    这时候,天穹上,一只圆滚滚的怪熊飞来。

    怪熊身后,是一辆神藤编成的车驾。

    此时,老藤周身云霞蒸腾,与平日里低调平凡的模样大不相同。

    熊猫吆喝道:“文道圣兽……”

    他话未说完,殷明已现身。

    殷明在熊猫头顶拍了一记,制止了熊猫的“闪亮登场”。

    殷明随即纵身而下,踏一片祥云,降落在高台上。

    四周文人,尤其是那些不归属学派的文人,都露出惊羡的神色。

    先天怪熊拉车,祥瑞神藤为驾。

    踏祥云,自天降。

    这等手段,谁不羡慕!

    这便证明,殷明所传文道的确可以修行,只是他们自学经文,不得其法。

    别说这种从天而降的先天手段,大部分人甚至连文生都不是。

    原本来看热闹的百姓,也对殷明的讲经,产生了强烈的好奇

    殷明如此出场,正是为了激起众人对文道的兴趣。

    虽然这些手段,不是文道的根本。

    但普及文道、吸引更多的人修行,展示手段却是一个好办法。

    待入门之后,再循循善诱,教导其文宗之宗旨。

    殷明登台,便见四下里人头攒动,无数双眼睛眼巴巴的望过来。

    魏春林本还想撺掇令狐察发难,此时却也没了动静。

    他也被震撼到了。

    他当然知道,殷明在唐国强悍无匹,几乎无敌。

    可是,知道有多强,跟亲眼见到手段,又是两回事。

    魏春林也老实了,他打算先观察一下形势。

    无论如何,今日只能从文理上辩驳,切不可激怒这等强者。

    尤其是,一定要站住道理。

    这样一来,对方顾忌场合,自己便性命无忧。

    高坛上,殷明朗声道:“素闻天京传承上古礼法,为八国文化之首。”

    “此番到来,果见文人才子辈出,更有三家学派分立。”

    “我听闻,天京城三家学派,为尚学、民学、君学。”

    “所以,此番讲经,我便先讲儒家之中、墨家之爱、法家之法。”

    这是殷明了解了三家立场后,决定的内容,算是有所针对。

    台下众人并不知殷明深意,只知讲的越多,便越有可能露出不足之处。

    殷明一挥手,袖中一卷原始真经飞出。

    《书》经飞出,化作数十丈的巨大玉简,横空展开。

    文气弥漫,柔和而庞大的威压,深深的刻印在台下每一个人心头。

    这是圣器之威!

    要知道,便是一国大帅,都未必能持有一柄圣器。

    台下这许多人,终其一生,也未必能见到这般圣器了。

    更何况,殷明身受诸多文人和百姓念诵。

    他控制《书》经,更见威能。

    《书》经之中,一篇经文飘荡而出。

    是《中庸》。

    殷明伸出两指,轻轻一划,便有一段经文,飘飞过来。

    这很奇异,一百余字横空浮现,但无论从那个角度看,都是平面大字。

    “天命之谓性;率性之谓道;修道之谓教……”

    “……中也者,天下之大本也。和也者,天下之达道也。”

    “致中和,天地位焉,万物育焉。”

    殷明道:“我听闻,多有文人,也用心研读经文,却不得真义,修行无成。”

    “现在,我且为你们讲解此文,看可有所收获。”

    随之,殷明正式开讲。

    “天道恒常,因不偏不倚,无欲无爱为纲。”

    “人道沦亡,以爱恨情痴,行为偏颇为弊。”

    “中者,乃是天道所行,人道所尚。”

    “人之可教,以性本中和;政之以教,贵至于中和……”

    当下,殷明讲解经文。

    台下之人,皆若有所思。

    有部分文人,取出经文,开始翻阅。

    前一段时间,钱大老板曾与殷明合作,印刷过一批经文,在各国发行。

    虽然数量不多,但是也有不少文人得到。

    只不过,这些文人拿到经文,却也看得似懂非懂。

    即便殷明在普及版中,使用了一些比较通俗的说法,但是具体释义,却不可能一一在书中表现。

    像是中庸谈性情,而性情由何所生,发之于何……

    这都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的问题。

    经文于文道,就是功法,而不是一条康庄大道。

    像是一种武道功法,修行者千万,每一个人皆有不同感悟、有不同成就。

    文道经文亦然,只是为文人打开了一扇大门,道路还要众人各自摸索。

    殷明讲经,一下就是数个时辰。

    腊月天里,夜色上的很早。

    酉时,夜色便已降临。

    高坛之畔,忽然有一道白光亮起。

    尚门石便坐在高坛旁,那白光正是自他身后亮起。

    尚门石愕然回首,看向那人。

    这算是他的半个门生,曾向他讨教过一些问题。

    这年轻人很聪慧,尚门石有意提携他,今日才带他临台听讲。

    尚门石有些惊疑不定,旋即想到什么,不由得举头看向殷明。

    殷明露出一丝笑意,道:“这是他的缘法。”

    他话音刚落,那年轻人后背绽放光芒,与星芒遥遥相应。

    殷明道:“他应是看过《春秋繁露》,曾研习过引星光辅修文气的法门。”

    说着,殷明心念一动,《书》经激射出一道光芒,注入到那年轻人体内。

    良久,那年轻人身上的光芒暗淡下去。

    他忽然站起身,对着殷明躬身一礼。

    他恭敬的道:“多谢殷明夫子点拨,学生今日才知夫子所著经文之奥妙。”

    他闻听殷明讲经,赫然立地突破了境界。

    殷明赞许的点点头,道:“你颇有慧根,早对经文下过工夫。”

    “你今日能立地成为文生,是你往日刻苦之果。”

    “日后还当勤勉努力,切不可懈怠。”

    那年轻人恭敬领命。

    殷明继续讲经。

    他以文气发声,字字皆振聋发聩。

    不但殷明精力充沛,丝毫不觉倦怠,就连四下的文人百姓,也都神采奕奕。

    是夜,竟有数十人立地成就文生,甚至有几人成就文士。

    本章完

    

第438章 不同声音 (第三更)() 
这在百姓中,引起了轩然大波。

    在他们看来,修行文道也太简单了。

    只是听人念叨了一会,竟然就能突破!

    不少人半路就跑回家,把家里的孩子拖出来,逼着来听殷明讲经。

    讲经持续到一更天,殷明宣布今日到此为止,明日再讲。

    尚门石让人开城门,众百姓归家自不必说。

    翌日,殷明再次于城外开讲。

    殷明先问道:“昨日讲了中庸之道,台下诸位可有疑惑,可以先提问。”

    当下,有不少学子纷纷起身,询问不解之处。

    忽然,一人站起身来,四下里的人登时愣住。

    沉默仿佛会传染,很快传遍四周。

    那人四周,一片寂静,再无一人言语。

    那人缓缓道:“殷明先生,我想请问一言。”

    “你说喜怒哀乐之未发,是为中。”

    “所谓修行,便是体验这种未发之中。”

    “我听你的说法,便是要于静中,体认大本未发时的气象。”

    殷明点点头,道:“阁下所见精当,深合我言要旨。”

    他看了一眼那人的四周,道:“阁下莫非就是民学领袖——令狐察么?”

    令狐察道:“领袖不敢当,只是民学之一份子罢了。”

    殷明点点头,道:“那你有何不解之处?”

    令狐察道:“我却是想问一句,先生的学问,难道只是空想么?”

    “难道说,空有这一身本领,却只去认识这些玄机么?”

    不少文人都露出了若有所思的神色。

    令狐察是民学的代表,而民学最注重实用。

    民学不喜高谈阔论,偏重解决实际问题。

    台下,文人们开始心中有所倾向。

    有人认为殷明说的心性之道深刻。

    有人觉得令狐察指出的不足一针见血。

    当然,更多人的很为难,觉得两者各有道理。

    令狐察忽然上前几步,大声道:“殷明先生,我听说,你是唐国老宰相杜老的外孙。”

    “杜老一生,忧国忧民,建立学宫,旨在济世救民。”

    “先生说的这些玄机,果然有精妙之处,我是十分佩服的。”

    “只是,我也请先生勿要忘记杜老的风骨,不要忘记广大百姓啊!”

    他说到最后,神情不由得有些激动起来。

    殷明站起身来。

    他看向令狐察,神色间有些迟疑。

    这人是谁?

    看此人所言,并非是找茬,反而是发自肺腑。

    他像是认识自己那位外公,是真心诚意的在劝自己。

    这时候,高台另一边,忽然有人站了起来。

    易和图慢慢走向令狐察。

    他轻轻开口:“令狐兄。”

    令狐察愕然转过头,先是一愣,旋即道:“易兄,是你?”

    易和图拉起令狐察的手,看向殷明。

    殷明轻轻点点头。

    易和图与令狐察执手上台。

    易和图道:“殷夫子,我来介绍一下。”

    “说起来,令狐兄不是外人。”

    “他是杜老的弟子,济上学宫的老教授,跟你也有些情分的。”

    令狐察垂下头,惭然道:“不要提了,我一生碌碌无为,比不上杜老和殷先生。”

    他又抬起头,诚挚的道:“不过,我所言皆发自本心。”

    “我希望殷先生,不要一味涵养静修,不要忘记百姓。”

    殷明道:“原来先生还有这般来历,失敬了。”

    他微微侧身,面向台下众人,道:“我昨日便说过,文道包含广博。”

    “我昨日所讲中道,只是儒家之中的一种思想所旨。”

    “昨日我重点说了如何尽于中道,却没有言何为和道。”

    “未发为中,发之为和,静修知理,践行成心。”

    “我儒家,并非只有体认万物之理,亦有世道之践行。”

    “我今日,要讲的墨家,是比儒家更重实践的流派。”

    他再次看向令狐察,道:“希望先生,今日仔细聆听,勿要有所遗漏。”

    殷明意味深长的笑道:“或许,会有所收获。”

    令狐察被殷明的气度震撼,本来还有一肚子话要说,却都憋了回去。

    他已决定要好好听完,今日殷明要讲的东西,再说其他。

    台下,魏春林看得眉头大皱。

    他还以为令狐察可以利用,想不到这家伙居然跟殷明还有点关系。

    有关系倒罢了,关键是令狐察一副被殷明唬住的模样。

    魏春林算是看出来了。

    这令狐察是真心上去提建议的,所以轻易就被折服。

    想要砸场子,非得自己这边发力不可。

    魏春林看了一眼身旁,道:“李大人,你……”

    他说着,往殷明的方向打了个眼色。

    那位李大人神色有些无奈。

    虽然只是与殷明讲道理,可谁能保证对方不会恼羞成怒,动用文道手段诛杀自己呢?

    幸好,刚才令狐察提出不同想法,没有被殷明指责。

    看来,这位强者的脾气不是很暴躁。

    李大人眼珠子转了转,站起身来,道:“殷明先生,我也有疑问。”

    殷明的视线转过来,旋即眉头微皱。

    这人给他的感觉有些不舒服,只怕不是来真心提建议的。

    殷明直截了当的道:“你不是来诚心求学的。”

    尚门石站起来,皱眉道:“李存,你什么意思?”

    殷明一摆手,话锋一转道:“尚门相莫急,我文道却也不惧跳梁小丑的挑衅。”

    他对李存道:“你有什么话,只管说出来,让我听听。”

    李存差点没被殷明噎死。

    哪有这么欺负人的。

    自己还没开口找茬呢,先被打上了跳梁小丑的标签。

    他也是朝中官员,是刑部侍郎。

    这殷明过去也就是个省府,论品级也不比自己高。

    可是谁叫人家实力强悍,就有资格把自己当做跳梁小丑。

    李存勉强道:“咳咳,我是想问一下,先生这玉书简看起来很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