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3C书库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文道祖师爷-第288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凄厉的惨叫声戛然而止。

    天地间霎时恢复了平静,只是原本青草幽幽的苏堤平原,此刻已是满目苍夷。

    解决了龙闻,白彦对着殷明问到,“司马静怎么办?”

    其实刚才白彦也已然察觉到司马静的不对劲。

    龙闻与他交战,并未下死手。

    就连刚才阴气入体,司马静也很快将之驱逐。

    白彦自己亲身尝试够,若不用自损八百的方式,定然无法安然将阴气驱逐离体。

    可是司马静,他将阴气驱离之后竟半点损伤也无。

    由此可见龙闻与司马静的关系非同一般。

    杨子铭将先前殷明的猜测告诉了白彦。

    祝明飞闻言冷笑道,“这黄国国内可当真是卧虎藏龙。”

    “一个宇文州谋朝篡位,一个司马静等着螳螂捕蝉,他在后。”

    “一文一武各怀鬼胎,黄国如何不受宇国欺负。”

    殷明只将目光转向了茂林城。

    此刻茂林城已然成为一片废墟,所有百姓皆化为虚无。

    宇黄一战,可谓当真是生灵涂炭。

    战场杀戮在所难免,可是百姓无辜。

    原本殷明还对龙闻的手段甚是鄙夷,可是想到他乃鬼族,好像也没什么可鄙夷的。

    毕竟鬼族向来阴邪。

    只是可怜这些百姓与士兵。

    宇黄两国此次大战,几百万大军全军覆没,那可都是活生生的人命啊!

    “去乾黄城!”

    殷明开口,淡淡道。

    于是,一行人立刻调转,朝着乾黄城出发。

    进入茂林之时,司马静领着四大宗门的宗主前来致谢。

    可是殷明却只淡淡的瞥了他一眼,“好自为之。”

    他懒得动手。

    而今的司马静已经没有让他动手的价值。

    言罢,他连看都没看司马静一眼,便离开了茂林。

    回到乾黄城之时,城中大战也已经落下帷幕。

    宇文州当真像谋朝篡位。

    可惜被甘乐阻止了。

    甘乐抵达乾黄城的时候,宇文州正领着东雪山山主逼宫。

    皇宫之中再度爆发大战。

    原本劣势的晁皇,得到甘乐相助之后,再加上皇叔的拼死一战,东雪山山主殒命。

    宇文州手下三名圣者陨落。

    宇文州被缉拿在皇城之中,等待发落。

    可是晁皇并未发落他,好像是在等什么人。

    直到殷明返回,他才通过甘乐请示殷明,该如何处置宇文州极其党羽。

    祝明飞不解道,“晁皇为何要请示夫子?”

    甘乐道,“晁皇而今也是佛道中人,他不愿再造杀戮,所以。。。”

    晁皇经过《心经》的洗礼,一心向佛,虽坐拥皇位,那也只是为了更好的普渡佛法。

    宇文州的党羽甚多,关联整个黄国朝廷。

    晁皇自然不愿打开杀戒。

    所以这才求到了殷明面前,希望他能度化宇文州。

    可殷明的回答却很简洁,“你来处置。”

    你,指的是甘乐。

    他的意思是让甘乐来度化宇文州,让甘乐积累功德。

    “还有此次宇黄大战,不少人族殒命,需要一场法事。”

    本章完

第557章 无为而治() 
    度化宇文州的同时,做一场法事也来超度那些亡灵也是必不可少的。

    毕竟龙闻乃是鬼族之人,若无法事超度,想必又会出现不少孤魂野鬼。

    殷明之所以返回乾黄城,便是还要再著一本佛经,让甘乐超度亡灵。

    甘乐刚刚进入佛道,功德未满。

    此刻正是积累功德的好时机。

    一旦他功德圆满,自会立地成佛。

    于是,殷明便在乾黄城内暂时住下了。

    一边指点晁皇佛道,一边参悟佛法,著佛经。

    《心经》那是指引他人进入佛道的经文,而殷明此刻要著写的乃是超度亡魂所用的经文。

    两者自是不可混淆。

    至于之后更为深刻的佛经,那自是让甘乐自己去领悟后著写。

    佛道有佛道的传承之道,殷明虽懂万道,可毕竟不能干涉万道的传承。

    他只能起到牵引与告示的作用。

    这一日,殷明闭关醒来,祝明飞前来禀报。

    “宇国内乱了。”

    消息是三天前送到的,可殷明一直在闭关。

    宇国大帅龙闻身死,消息传回宇国,立时引起滔天巨浪。

    要知道,龙闻这么多年来一直都是宇国的排面。

    他一死,宇国顿时陷入内忧外患的困境之中。

    而在此时,灵越皇又突然宣布支持无为而治,整顿朝廷。

    于是,内乱彻底被激发。

    保皇派认为灵越皇的做法相当正确,给予百姓更多的选择。

    而反皇派则认为灵越皇是在推卸责任,不配当皇帝。

    两派陷入苦斗,可没有超级大人物的加入,这样的争斗根本无法分出胜负。

    灵越皇不愿大举屠杀反皇派,所以一直未曾动武。

    这让反皇派的气焰更为嚣张。

    一时间,竟在舆论上占据了上风!

    “无为而治。。。”

    殷明闻言只是喃喃,目光远眺,乃是黄昏下的乾黄城。

    《道德经》曾言,“我无为,而民自化。我好静,而民自正。我无事,而民自富。我无欲,而民自朴。”

    无为而治并不是什么也不做,而是不过多的干预,充分发挥万民的创造力,做到自我实现,走向崇高与辉煌。

    “天下难事必作于易,天下大事必作于细。”

    “为之于未有,治之于未乱。”

    这里的“必作”“治”都是有为的意思。

    无为并非是无所作为,而是以无为而有为。

    殷明曾在百家讲学之时谈及道家的无为而治。

    诸如凌望鱼,俞游,白笙归,褚青等人都是这等思想的追随者。

    而此刻,便是凌望鱼在宇国传道。

    想必灵越皇乃是听了凌望鱼对道家思想的讲解,所以支持无为而治。

    “既然灵越皇有意支持道家,那就在宇国立道家吧。”

    殷明觉得这是一个很好的机会。

    道家的观点虽不同于儒家那般容易被广大百姓所接受。

    但一旦实现,那必定能够引领一个时代的到来。

    历史上的太平盛世,宏图大业,都是在道家的无为而治指导下取得。

    宇国内乱,此时看来也并不是什么坏事。

    至少可以体现不同思想学派的思想碰撞,这种火花的产生,有利于文道的兴盛。

    祝明飞道,“看来凌兄在宇国传道,硕果颇丰啊。”

    祝明飞以为是凌望鱼在宇国传道很受灵越皇赏识,所以才会让灵越皇支持无为而治的观念。

    实际上也的确是如此。

    可真正造成当下局面的却不是凌望鱼,而是龙闻之死。

    龙闻未死之时,灵越皇绝口不提无为而治。

    那是因为龙闻对无为而治并不赞成,甚至几度打压凌望鱼。

    可是随着黄国事起,龙闻的注意力都在黄国这边,对凌望鱼的关注自然小了。

    而灵越皇迫于龙闻在宇国的威望,那自是不会为了支持无为而治,与龙闻反目成仇。

    所以才会一直未曾表明态度。

    可是如今,随着龙闻身死,灵越皇再无任何压力,当然直接宣布支持无为而治了。

    而龙闻虽然身死,但他在宇国的势力仍在。

    如韩羽等人。

    他们始终是龙闻的左膀右臂。

    前提是他们尚不清楚龙闻到底是人是鬼。

    苏堤平原一战,韩羽虽然知道了龙闻与鬼道有关。

    可是他韩羽并不肯定,反而相信龙闻乃是为了攻克黄国所以才引动阴气修炼鬼道之法。

    如此一来,宇国国内的将领对龙闻的尊崇更甚。

    由此,反对灵越皇无为而治的声音也就越大。

    殷明问到,“凌望鱼那边情况如何?”

    宇国内乱,可都是由凌望鱼传道引起。

    殷明担心的不是宇国内乱,而是凌望鱼。

    要知道即便龙闻已经死了,可是宇国国内仍旧不乏武道高手。

    一旦他们出手对付凌望鱼,那凌望鱼的处境将非常危险。

    祝明飞摇头道,“凌兄那边倒没什么情况,灵越皇好像对凌兄很信任,一直让他陪在自己身边。”

    “所以宇国国内的武道高手也找不到机会对凌兄下手。”

    看样子,灵越皇是死保凌望鱼了。

    其实从龙闻私自对黄国开战也可以看出灵越皇早已有支持无为而治的念头。

    三十年前一场大战之后,灵越皇再没有对黄国发动任何战争。

    即便是此次黄国内忧频发,他也未曾命龙闻进攻黄国。

    反倒是龙闻自己,私自对黄国开战。

    由此可见灵越皇对无为而治其实早就有了想法,只是一直找不到合适的机会开展。

    随着凌望鱼入宇国传道,两人当即一拍即合。

    他对凌望鱼的欣赏自是不言而喻,岂会容他人对凌望鱼下手?

    殷明点头道,“如此甚好,告诉白彦,我们不日启程,前往宇国。”

    超度亡灵的佛经已经完成,只待交给甘乐,让他做法。

    至于黄国国内之事,诸如司马静,东雪山,那些都由得晁皇自己去处理。

    毕竟而今他还是一国之君,这些事本就该他处理。

    至于甘乐,而今黄国国内佛教兴盛,正是他传道的好时机,他自然也是要留在黄国的。

    白彦一直在闭关,苏堤平原大战,他身受重伤,一时半会儿也难以痊愈。

    最为关键的是,他从此战之中又有了新的感悟。

    这很难得,他需要静心冥思。

    本章完

第558章 宇国皇室() 
    宇国,皇宫。

    宇国的皇宫与黄国皇宫略有不同的是,宇国的皇宫乃是建在一条山脉。

    绵延千里的山脉宛如一条巨龙,而皇城便在巨龙背上驼负着。

    朱红城墙包围着整条山脉,皇城内的楼宇拔地而起,虽是参差不齐,但却又一股恢宏庞大的气势在蔓延。

    正德殿,皇宫的最高处,已然高耸入云,俯瞰整个皇城。

    此时正德殿内,灵越皇面对反皇派的追问,此刻已然无话可说。

    “陛下,那龙闻大帅为何会擅自进攻黄国?白白损了我国数百万大军?”

    “那不正是因为陛下往日太过放纵龙闻?”

    “而今陛下若再推行无为而治,我国岂不乱套?”

    御史王清源直言不讳的质问,根本没考虑他质问的乃是皇帝。

    这若是放在其他国家,只怕早就被拖出去砍了脑袋。

    可灵越皇当真就是这么一个从不惧怕任何言语的人。

    或者说,宇国一直以来都是一个言路畅通的国家。

    无论百姓,商贾,宗门势力,朝廷高官,任何人的言论都自由。

    这在其他国家根本是不可能的事。

    灵越皇一直以来也是相当鼓励臣属直言不讳,因为他相信,只有所有人都充分表达自己的意见,那才能在治国政策上取得更加完美的决议。

    可是这一次,面对推行无为而治的治国方针之时,他遇到了前所未有的阻碍。

    不只是王公大臣,就连很多百姓也是不愿意。

    王公大臣们不愿意是因为推行无为而治的治国方针,无异于削弱他们手中的实权。

    一旦这个方针得到推行,那他们原本在很多地方,很多时候都可以运用的权力便都没有了。

    而百姓们不愿意则是因为,在他们看来,朝廷推行无为而治,就是不管他们。

    试问朝廷若对他们不管不顾,那他们今后遇到什么事,该向谁去求助?

    毕竟很多百姓根本不了解什么是真正的无为而治。

    而灵越皇又不可能解释给每一个人听。

    他只能解释给自己的臣属们,由此来推行。

    可是自己的臣属们反对,那他连实践的机会都没有。

    况且刚才王清源所言多少有些道理。

    龙闻为何敢擅自进攻黄国?

    不正是因为灵越皇一向很是问及龙闻的实情?

    他相信龙闻知道在什么时候该做什么事。

    这三十年来,他也从未听闻龙闻有过什么过激之举。

    可是这一次,龙闻未得圣命擅自进攻黄国,已然犯了死罪。

    尽管龙闻已经死了,但灵越皇对龙闻不问不闻导致宇国数百万大军殒命,这是不争的事实。

    灵越皇没脸反驳,所以此刻他只能沉默。

    说到底,还是他自己的错。

    若不是他对龙闻太过放纵,也不至于酿成今日惨祸。

    若龙闻攻下了黄国还好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