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3C书库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文道祖师爷-第29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更何况,若是真是那个废物,从殷德眼皮子底下盗走神兵,那只显得殷德废物不如。”

    殷大帅淡淡的道:“去吧。”

    下一瞬,殷德的身体忽然四分五裂,只剩下头和身子还在抽搐着。

    武师生命力强悍,就是这种惨状,也一时死不透。

    只是,这也不是什么好事,只会让他更加的痛苦。

    但是,没有人敢去管他的死活。

    下一瞬,又一个管事身躯爆裂,不过这一个死的比较痛快。

    他是负责帅府警卫的,也被大帅迁怒了。

    九位管事,接连有六位都爆体而亡。

    陈兵塔的废墟前,殷红的血液流淌了一地。

    碎骨、烂肉、脑浆,现场惨不忍睹。

    洪京城中,死了三个武师,一位武圣,已经引起了全城权贵和民众的震惊。

    因为武宗就已经是顶级的权贵了。

    谁能想到,帅府上,这片刻间,殷大帅就毫不迟疑的杀死了六位武师和武宗。

    若是别的家族,甚至都不见得能凑出这么多高手,殷大帅却全都视为草芥。

    只剩下杜开静,王二,罗六还没死。

    三人看着同僚的惨状,一时心中骇然。

    一股大力袭来,三人被重重的砸进废墟中。

    这一击虽然没要他们的命,但是受伤是免不了的了。

    他们武道造诣再高,在殷大帅面前,也跟蝼蚁一般。

    殷大帅自然不在意三人的死活,只是冷冷的道:“半年时间,寻回仙剑,否则株连九族。”

    杜开静还好,王二和罗六却都恨不得刚才被殷大帅一掌打死算了。

    株连九族,这是只有皇帝才能定的罪。

    可是,殷大帅是何等身份,他既然这么说了,皇帝就必然得配合。

    甚至他就算要株连十族,殃及其门人故旧,皇帝也绝对鼎力支持。

    这就是绝对的武力的支配。

    杜开静倒是孤身一人,最多也就是被殷大帅一巴掌拍死。

    只不过,他也不想死啊!

    夜空中,没有再响起殷大帅的声音,显然大帅已经离开了。

    今日他在这里耽搁了这么久,已经是破例了。

    好半晌,杜开静三人才从废墟中爬出来,胸前都有血迹。

    杜开静嘶声道:“查,给我查,彻底给我查!”

    这时候,殷明几人刚刚分别。

    若是他适才直接回家,说不定也会被殷大帅迁怒。

    不过,若是殷大帅知道那仙剑就在殷明手里,只怕要煞费苦心的考虑如何惩治殷明,才能平息自己的怒火了。

    这很困难,因为大帅已经怒极。

    这时候,皇城中,皇帝的寝宫里忽然亮起了烛火。

    所有侍卫都跪在殿外,似乎在迎接什么人。

    忽然,大殿中响起了谈话的声音。

    有胆大的侍卫抬起头,惊奇的发现,大殿里竟然不知何时多了一个人影。

    他们一直守在这里,恭候大帅到来。

    殿门根本不曾动过,大帅是怎么进去的呢?

    侍卫们心中,对大帅都更加恭敬了。

    也只有殷大帅这样的武道神话,才能随时到来,就让皇帝随时点烛夜谈。

    本章完

第61章 朝堂举荐() 
今日殷大帅在帅府耽搁些时间,来的比预定的已经迟了。

    但是皇帝没有半句责怪的话,反而只有劝慰和勉励。

    两人这一谈,就是几个时辰。

    随着第一声鸡鸣,前来早朝的大臣们纷纷候在了大殿之外。

    虽然已经过完年,但是天气还是很冷。

    大臣们摸着黑,顶着寒风来到这里,武官固然不在意,文官却是冻的周身发麻。

    大臣们三三两两的聚在一起,都在跟熟人聊天。

    从声音就能分辨其出身,武官都声音洪亮,而文官都声音很低,似乎底气不足似的。

    过了一阵,群臣间却渐渐有些骚乱了。

    有人探头看了看天色,只见东方已经隐隐有了一丝白意。

    现在可是正月,一般散朝的时候才会天色微明。

    今日这是怎么回事,怎么这个时候了,皇上还不来上朝?

    在众人的翘首以待中,终于听到太监尖声道:“皇上驾到——”

    诸臣急忙各归原位,恭候皇帝驾到,而后一起行礼参见。

    等皇上让诸臣平身,诸臣谢恩起身,便看出了古怪的地方。

    朝堂上,左右两边明显的阵型不一样。

    右边的都是武将,每一人都占据很大一片地方,显得稀稀疏疏。

    左边则是官员,诡异的是前半截跟右边一般,人员稀疏,后半截却密密麻麻的挤了一堆官员。

    左边后半截队伍,大概占据殿前四分之一的地方,却挤了超过一半的官员。

    而文臣武将,显然都习惯了这种站法。

    左边这些官员,靠前的都是武官,只有宰相等寥寥几人是文官。

    下面挤得密密麻麻的,就是普通的文官了。

    有些人官职虽然不低,但是因为没有武艺在身,始终是矮人一头。

    在这个世界,各个国家都是这样。

    武官不是武将,而是在文职任上的武者。

    因为武者地位尊贵,所以但凡重要职位,都是武者担任长官,下面再设立文官。

    皇帝慢慢开口,道:“早朝迟了片刻,让诸卿久候了。”

    “盖因昨夜与殷卿夜谈,至此方休。”

    殿前,原本还有些大臣在考虑是不是要上谏,听到“殷卿”两个字,顿时老实了。

    殷卿还能是谁,自然是殷大帅!

    殷大帅跟皇帝聊天,那就是把他们晾上一天,也是没法子的事。

    接下来,群臣便老老实实的开始照本上奏。

    宰相易和图忽然上前一步,道:“皇上,新春已过,科举在即。”

    “这几年里,各处对文官的需求越来越多。”

    “臣建议,今年扩大文举规模,加强文举批阅审核。”

    皇帝点点头,道:“唔,此事,其他爱卿怎么看?”

    户部尚书高镇忙道:“皇上,宰相说的固然在理,可是也得分情况而论。”

    “您看,边境驻守的军队要粮饷,殷大帅马上要班师北方也要粮饷,而武举在即,也用度不小。”

    “这节骨眼上若是扩大文举规模,我户部可是拿不出钱来。”

    宰相皱了皱眉,道:“高大人,这选拔人才,可是国家的重要工作,岂能因为钱的事而耽搁呢?”

    高镇满不在乎的道:“易公,这立国之本,第一是武者的培养,第二是军旅的建设。”

    “虽然选拔文官也很重要,但是毕竟要给这两者让路。”

    吏部尚书郑凡道:“其实吧,我觉得当务之急,还是要改变文人的思想。”

    “其实文人的数量虽然不多,但是也不比武者少。”

    “关键是有些文人,一副穷酸的臭脾气,让他们做些活,都不情不愿的。”

    “长官训斥他们两句,嚯,那就受不了了,就说些有的没的。”

    他一边说,一边连连摇头,显然很是失望。

    宰相的脸色有些难堪。

    郑凡说的这情况倒是真的,但是并非他说的这么简单。

    文人所以牢骚,是因为官位都被武者把持,而文人忙前忙后,却都是给武者送的功劳。

    这当然会引起文人的不平。

    不过,这话宰相没法说,因为动辄涉及到立国的根本。

    朝堂上争论了一会,最终户部勉强答应挪用一小笔钱,让今年的文举多少像样一点。

    宰相不放心的对礼部尚书道:“柳大人,这文举的事,还请要多多费心啊!”

    青林侯点点头,道:“宰相放心吧,这些钱都会用在该用的地方的。”

    宰相点点头,这事才算告一段落。

    青林侯上前道:“皇上,适才说到人才之事。”

    “臣近日得遇一位奇才,欲要举荐给皇上,必能于社稷有益。”

    “哦。”皇上提起了兴趣,因为知道青林侯素来沉稳,不是信口开河的人。

    皇上道:“你说说看。”

    青林侯道:“有子殷明者,有鸾凤凌云之姿,为社稷股肱之用啊!”

    嚯!

    这一下真是群臣侧目,这是什么人,当得起这么高的评价。

    难道是又要崛起一个少年奇才,就像殷大帅那时候一般吗?

    皇上面色露出一丝笑意,道:“哦,真个如此么?”

    “他是何方人士,精通什么武艺,现在是何修为了?”

    青林侯面上闪过一抹尴尬之色,知道众人肯定是误会了。

    但是他又不得不先替殷明吹嘘,否则只怕皇上根本连听一听的兴趣都没有。

    青林侯硬着头皮道:“此子修的是文道,现在已经是文士,也就是武士一般。”

    青林侯话还没说完,朝堂上已经笑声此起彼伏。

    没法子,青林侯这笑话简直太有趣、太出人意料了。

    户部尚书高镇小声道:“老柳,你胆子不小啊!”

    “这早朝上居然敢拿皇上寻开心,我算是服你了。”

    其他大臣虽然想法不一,但是显然没有一个拿青林侯的话当真的。

    在他们看来,青林侯又不是傻子,当然不会真的在朝堂上举荐一个轻贱的文人。

    皇上的面色有些难堪,道:“柳卿,便是玩笑,也要有个限度。”

    “这种玩笑私下说便了,莫带到早朝上来。”

    见皇上不悦,群臣都急忙收敛笑容,朝堂上恢复了肃静。

    青林侯强忍着尴尬,道:“咳咳,皇上,臣说的是真的。”

    本章完

第62章 交好殷烈的将军() 
这一次,殿前群臣都有点发懵了,怎么感觉青林侯不是在说笑啊!

    宰相易和图仔细观察了一下青林侯的表情,结合对青林侯的了结,心中有了定议。

    宰相道:“皇上,各位大人,虽然举荐文人不多见,但是也不违律制。”

    “都是为国为民,还是听柳大人说说看,是怎么回事吧!”

    皇上沉吟片刻,道:“宰相说的也有理。”

    “柳卿,那你就说说看吧。”

    青林侯心中一喜,忙道:“殷明此子,臣听其论事,援引事类,扬榷古今,皆合事理。”

    “其文思精当,行文举要删芜,会文切理,深切政要。”

    “如能提拔此子,必是国家栋梁之才啊!”

    皇上有些惊异,道:“若真有你说的这般才华,倒也是好的。”

    “他年岁多大了,出身如何,怎么过去不曾听闻他的名字?”

    青林侯道:“此子年方十七,乃是殷大帅家的公子,素来低调,不被人知。”

    宰相易和图的眼珠子一下就瞪大了,看青林侯的眼神十分复杂。

    居然是那个殷大帅的儿子,早知道自己绝不会附和他。

    那姓殷的在军中已经威势无对,难道还想让他儿子进入,把持朝堂上的话语权吗?

    可是,现在该如何阻拦呢?

    皇上一愣,旋即笑道:“哈哈,原来是殷卿的儿子。”

    “想不到殷卿还有这么一个好儿子,他也不早些给朕说。”

    “既然是殷卿的儿子,那这样吧,就先去礼部做个侍郎。”

    “等他对朝堂熟悉一下,再行提拔。”

    侍郎是什么,那礼部的副职,仅在尚书之下。

    一般来说,这种职位也是由武官来做的。

    侍郎的品级很高,像礼部侍郎,是从三品的高官。

    对于一个文人来说,这很可能是一辈子都爬不上的高位。

    最近几十年来,三品以上的文官,也不过只有两位宰相。

    朝堂上,更没有一个从三品的文官。

    只有在地方上,才有省府为从三品。

    不少人都很羡慕,尤其是很多文官。

    不过,那毕竟是殷大帅的儿子,就算是个傻子,也能子以父贵,加官进爵。

    这时候,一旁忽然有人道:“皇上,这举荐文臣,当然是件好事。”

    “只不过殷明公子并无什么才华,这么破格封赏,有些不恰当吧?”

    皇上一看,是一位军中的将军,这是一位武师,说的话很颇有分量。

    当然,在皇帝面前,他的话也无关痛痒了。

    皇帝道:“殷卿的儿子,岂会是无能之辈。”

    “你信口开河,若有下次,两罪并罚。”

    这人只是说了一句,就被这么严厉的斥责,可见皇帝对殷大帅的倚重和信赖了。

    然而,又一位将军道:“皇上,不管怎么说,总该量才适用。”

    “总得见见殷明公子,才能决断啊!”

    紧接着,又有将军上前……

    皇上皱起了眉头,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