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3C书库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文道祖师爷-第296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而今的世界没有神仙佛陀,但是要制造出一些带有佛气的东西倒是不难。

    “木寅,你即刻前往黄国。”

    说着,殷明附身在木寅耳边低声道了几句。

    众人见状均是面露奇色,但却无人出言询问。

    木寅听了,正色点头,转身便朝皇城外行去。

    灵越皇见此事暂告一段落,当即邀请众人进宫。

    凌望鱼跟随在殷明身后,禀报着在宇国传道的诸多情况。

    毕竟有些事,他是没办法用书信的方式传递给殷明的。

第573章 魔族与鬼族() 
进得皇宫。

    灵越皇寻了一处宽敞的宫殿让众人落脚。

    韩羽已经转身出城去处理外面围着皇城的士兵。

    韩孤离与灵越皇的意见一致,只处置几个要紧的将军。

    “没想到朕宣布支持无为而治,竟惹出如此之多的祸事。”

    “军令如山,这些士兵依军令而行,王崇又在军中素有威望,他们也是迫不得已。”

    灵越皇心肠宽厚,对这些士兵网开一面。

    杨子铭,凌望鱼等人皆是对着他拱手。

    凌望鱼道,“陛下不必介怀,若不是此事,只怕王崇的身份还是无人可知。”

    说起来,王崇造反这件事倒是一件好事。

    至少将他这个鬼族安插在人族之中的奸细给挖了出来,也算是消除了人族的一大隐患。

    祝明飞笑着道,“话倒是这么说。”

    “但人族之中到底还藏着多少鬼族之人,目前尚不清楚。”

    “我们此举,无异于打草惊蛇,只怕往后这些鬼族之人将会更加谨慎。”

    “要将他们一一揪出来,只怕很难。”

    祝明飞难得正经一次,主要是因为这件事关系甚大,容不得他玩笑。

    众人闻声皆是蹙眉。

    韩孤离将目光转向殷明,“夫子的法子可好使么?”

    刚才殷明并未对着众人道明究竟是何种法子能够辨认鬼族之人。

    但众人也尽都知道殷明定然是有法子,所以才让木寅前去黄国。

    殷明不置可否的道,“目前不太确定。”

    “王崇,龙闻皆是武道真圣修为,在鬼族之中也算是佼佼者。”

    “若这些藏匿在人族之中的鬼魂尽都是这般强悍,只怕我的法子也不管用。”

    殷明的意思是,他的法子在面对一些修为较低的鬼混之时还好。

    可一旦遇到的都是王崇,龙闻这样的武道真圣的存在,那他的法子只怕也不见得管用。

    毕竟王崇,龙闻的修为摆在那里,无法视而不见。

    众人再度陷入一阵沉默。

    刚才祝明飞说到了关键点上。

    经过宇国一事,鬼族只怕也有了防备。

    日后他们行走在人世间也必定更加谨慎。

    如此一来,就算殷明有法子,只怕也很那管用。

    这还不包括这些藏匿人间的鬼魂尽皆都是修为高深莫测的可能。

    一旦出现这种可能,那人族危矣。

    “可鬼族到底在图谋什么?”

    “人族与鬼族相安无事多年,当年元南一战,鬼族也未曾插手。”

    “难道魔族与鬼族暗中勾结?”

    祝明飞的跳跃思维直让旁人无法跟上。

    他的意思是,当初元南沦为魔族之地时,鬼族都未曾对人族出手。

    而今魔族蠢蠢欲动,鬼族也在人世间兴风作浪。

    这两族之间会不会暗中勾结,意欲对人族图谋不轨?

    杨子铭正色道,“有这种可能。”

    这时,殷明轻轻抬手,乾端出现在众人眼前。

    “主人。”

    乾端对着殷明恭敬见礼。

    灵越皇感受到乾端身上厚重的魔气,当即问到,“此人是谁?”

    “我的坐骑。”

    殷明示意他不必惊慌,而后对着乾端问到,“魔族与鬼族是否有勾连?”

    只听乾端略带不满的应到,“此事不在协定之内。”

    “不过,据我所知,没有。”

    乾端不过是魔主,与天魔还差着一个级别。

    他说没有,也仅限于他所知道的情况。

    在魔主这种级别内,鬼族或许与魔族没有勾连。

    可是在天魔那种级别呢?

    鬼煞环带之后的天魔既然能够用分身冲破鬼煞环带的阻挡。

    那他们的化身与鬼族鬼魂接触,只怕类似乾端这样的魔主难以知晓。

    他不知道,并不代表这种事就没有发生。

    灵越皇看着乾端道,“你们魔族几次三番进攻人族领地,若与鬼族有勾结,你身为魔主怎会不知?”

    人族对魔族的抗拒可谓与生俱来。

    而且灵越皇身为当年古皇朝后裔,更是对魔族痛恨之至。

    此刻他不相信乾端所言,也在情理之中。

    只听乾端冷冷一笑,“爱信不信。”

    言罢,便化成一抹黑气,钻进了殷明的袖袍之中。

    殷明对着灵越皇道,“无论魔族与鬼族有没有私底下勾结,这两族对人族都怀着恶毒之心。”

    “八国纷争多年,各种武道强者层出不穷。”

    “但事实证明,想要依靠武道复兴人族辉煌已是难以实现。”

    “所以我才传文道于天下。”

    殷明没有说完的是,传文道于天下,一统八国,共同抗击魔族鬼族。

    灵越皇毕竟不是晁皇,没有经过佛经洗礼。

    虽然他表示支持无为而治,但他能不能接受八国一统,此刻还不清楚。

    殷明不做没把握的事,当然不会在此刻告知灵越皇他的深意。

    灵越皇闻言当即对着殷明拱手,“夫子仁爱之心,我等钦佩之至。”

    “无为而治乃天下大道,我宇国必定勠力践行,不敢有丝毫懈怠。”

    随着他的话音落下,凌望鱼也向着殷明拱手。

    只听他道,“陛下文道天赋颇高,有他践行无为而治,必定万无一失。”

    两人惺惺相惜,此刻乃是互相作保。

    都希望殷明亲自传道于宇国。

    但殷明闻言却将目光转向了韩孤离。

    在宇国之中,顶尖的文道大家乃是韩孤离。

    灵越皇虽然支持,但韩孤离却一直未曾表态。

    有他支持无为而治,那才是真正的万无一失。

    其实殷明并不在意韩孤离支持与否,他只是要一个态度。

    韩孤离看了看灵越皇,见得灵越皇微微点头。

    只听他道,“老朽颐养天年多年,若不是此次皇城之为,老朽只怕还在竹屋之中苦思文道。”

    “只是老朽年迈,恐无力助陛下完成大业。”

    韩孤离面露愧疚之色,摇头不歇。

    其实他也很无奈。

    年轻气盛的时候未能复兴文道,待得年老之时才遇到文道祖师。

    所谓有心无力,恐怕也就是如此。

    这时,殷明笑着道,“韩老不必担忧,传道于天下本就是我的职责。”

    “此次既来到宇国,定会传下道统才会离开。”

    “韩老身为宇国文人之首,还望韩老代为相传才是。”

    殷明知道韩孤离心中所想,所以一开口便彻底打消了他的疑虑。

第574章 传道于宇国() 
韩孤离担忧的不止是他的年龄。

    还有他退隐多年,早已不问世事,他担忧自己在宇国的威望早已下降,不复当初。

    虽然他也支持无为而治,但他毕竟多年不出山。

    而今一出山便推行许多大,臣百姓反对的国政,他担心力不从心。

    而殷明的回答却让他打消了这份担心。

    殷明身为文道祖师,在八国内的声望自不用多言。

    他肯亲自传道,那是宇国百姓之福,相信宇国百姓感激来不及,断然不会拒绝甚至违抗。

    再加上得灵越皇支持,他相信在宇国的传道,定然会十分顺畅。

    于是,灵越皇当即邀请殷明于帝都讲道。

    殷明点头答应了下来,但也告诉灵越皇,一切道有自身顺道之势,不可违逆,不可阻拦。

    灵越皇明白他的意思,当即称是。

    十日之后,殷明便于帝都之中最大的一个广场中摆坛讲道,前来听讲之人数之不尽。

    整个帝都可谓十室九空。

    灵越皇既然支持无为而治,那殷明自是要传下道家道统。

    “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

    “以虚无为本,以因循为用。”

    “有为之为废无功,无为之为成遂无穷。”

    “无为,既是不妄为,不包含人为在其中。”

    “无为而治,亦可称之为柔弱不争。”

    “柔弱者,生机也,以弱胜强,方能传续不歇。”

    “生而为人,谦下,守雌不争,致虚守静,方可寻到本真。”

    道家的笼统概念,殷明并未做多余的阐述。

    因为在他看来,道,本身就是一种虚无所在,道家称之为天地万物的根源,天地万物均由道生。

    与一众百姓讲解其中真道,只怕只会让这些百姓更加迷惑。

    所谓由浅入深,殷明此刻与百姓们所讲的,乃是道家修身养性的基本原则。

    只有懂得了这些基本原则,再去探寻“道”,才会有根基可以秉持。

    如果让这些百姓在毫无根基可立的情况下去沉思“道”,只会适得其反。

    对“道”的沉思能够刺激人们对万物本身的理性思考。

    而这种理性思考又是一种精神境界,并不能完全体现在实质的物体之上。

    所以殷明所言,只能由微入宏,以此来推动百姓们继续往下思考。

    “上德不德,是以有德。”

    “下德不失德,是以无德。”

    “上德无为而无不为,下德为之而有以为。”

    “上任为之而无以为,上义为之而有以为。”

    “上义为之而有以为,上礼为之而莫之应,则攘臂而扔之。”

    “故失道而后失德,失德而后失仁,失仁而后失义,失义而后失礼。”

    殷明结合道家,将仁义礼智信也带着阐述了一遍。

    而后,一张玉蚕纸出现在殷明的身前。

    殷明手提朱笔,开始奋笔疾书。

    鲜红大字不断从笔下冒出,一个一个烙印在玉蚕纸之上。

    “道家无为,又曰无不为,其实易行,其辞难知。”

    “其本术以虚无为本,因循为用。”

    “无以执,无常行,故能究万物之情。”

    “不为物先,不为物后,故能为万物主。”

    “有法无法,因时为业,有度无度,因物与合。”

    “故曰,圣人不朽,时变是守。”

    “虚者道之常也,因者君之纲也,群臣并至,使多明也。”

    殷明将道家做了一个笼统的概念评述。

    亦如佛家一般,要想百姓能够领悟其中深意,非得要先行让他们对其道有一个大概的概念。

    玉蚕纸上紫光现,一时穿云世人间。

    当殷明落笔之时,玉蚕纸直窜入虚空,散发出无比耀眼的紫色光辉。

    城中无论百姓,士兵,商贾,朝臣,亦或者是灵越皇,韩孤离,祝明飞等人,均是抬眼而望。

    此刻所有人的脸上均是浮现出一股敬畏之色,怔怔看着那玉蚕纸,心中闪过一个又一个大道文字。

    百姓们仔细感悟着这些大道文字,均是静谧。

    而灵越皇,凌望鱼,韩孤离感受着这些大道文字,心中却是荡漾起异样的感觉。

    便好似见到了一片崭新的天地,其中一切事物在他们心中都显得异常陌生。

    他们不断去探索,不断去追寻,脸上满是沉迷之色。

    杨子铭与祝明飞两人虽也在感悟心中闪现的大道文字,但却并未如他们一般着迷。

    祝明飞看着杨子铭道,“看来,你我皆不在此道之中。”

    道乃是万物之根本。

    可道家与儒家不同。

    儒家务实,一切都以所见,所闻,所为为基准。

    杨子铭自跟随殷明以来,向来以儒家之道严律己身,所以他的道,并非道家的道。

    而祝明飞更是不同,他性格本就高冷,而且洒脱。

    对于世间万物,他或许很难做到得道而归。

    可是他心中也清楚,任何人都有自己的道。

    只是道家的道,并不适合他。

    杨子铭闻言也是点头。

    如果说佛道还曾让他们产生过一些震撼,那么道家的道就比佛家的道更容易接受了。

    所以他们并未对此感受到震撼。

    杨子铭倒也罢了,他本就是儒生,所以对道家的道很是理解,这点不奇怪。

    祝明飞性格高冷,一向是眼高于顶,对于这等类似儒道但却又不是儒道的道,自是不在意。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