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3C书库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文道祖师爷-第323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对,不是憋着不说话了,而是认怂了!

    此刻居然低声下气的与殷明解释!

    这尼玛!简直亮瞎了我的一对钛合金狗眼啊!

    穆雷此刻对殷明佩服得简直五体投地。

    他哪里想得到殷明居然能有这么大能耐,竟然堂堂天下第一大国的皇帝都低声下气?

    这在以往,根本就是天方夜谭!

    可殷明的脸上此刻仍旧是波澜不惊,甚至没有一丝一毫的表情。

    只听他若无其事的道,“人人皆有恻隐之心。”

    “在下自然知道大荒以军武立国,凡事都用战争解决。”

    “但此次与宙国之战,根本是莫须有的战争。”

    “如此战争只会劳民伤财,导致生灵涂炭。”

    “国虽大,好战必亡。天下虽安,忘战必危。”

    殷明看着老皇帝,正色道,“杀人安人,杀之可也。攻其国,爱其民,攻之可也。以战止战,虽战可也。”

    “君子以仁为本,以义治之,虽有战而不滥战。”

    荒国并不像坤国,玄国那般有着自己固定的国学。

    在荒国只有一种思想流动,那就是战争!

    但凡有任何问题,只要能用战争的手段解决的,那必定不会用其他方法。

    所以这也就导致整个荒国十分好战。

    但这种战争对于荒国而言,虽让百姓能够有机会从下层走向高层,但因此而造成的杀戮与血腥也不在少数。

    最为关键的是,如果仅仅为了一点小事就大开战端,那与暴君暴政基本就没区别了。

    殷明知道荒国不知儒理,但兵家亦有道。

    殷明几句话让皇帝与穆忠都是说不出话来。

    此刻穆雷倒是想起在唐国之时与殷明所议论过的几个话题。

    那时候殷明便曾与他说过何谓兵家之道。

    此刻想起来,穆雷竟有一种醍醐灌顶的感觉。

    这时,老皇帝忽的问到,“那依你之见,朕该如何驭兵?”

    老皇帝忽然觉得殷明说的有道理。

    以战止战的确是好事,但好战必亡的道理他也清楚。

    他思索着,如果殷明能有什么好的驭兵之道传下,那对荒国而言也并非不是什么好事。

    穆忠还是第一次见到皇帝如此客气的询问旁人的意见,一下子不由懵了,甚至忘记了说话。

    倒是穆雷,闻言不由对着皇帝拱手道,“陛下,夫子胸中藏有千万丘壑,一时半会儿只怕难得说清楚。”

    “不如我们移步藏书阁,坐下细谈?”

    皇宫之中的藏书阁,大多是一些关于兵家用兵的书籍。

    穆雷请求移步藏书阁,实际上也是在为殷明即将传道埋下伏笔。

    只是老皇帝对此自是不知,当即应允。

    四人来到藏书阁外。

    殷明见得这藏书阁高约百丈,下方乃是四根硕大的黑柱鼎立,整个阁楼便好似悬浮在空中的一般。

    顺着阶梯进入阁楼之中,第一层乃是用作祭祀。

    殷明能够清楚的看到在中央有一个极大的祭坛,上方摆着几尊雕塑。

    第二层则是藏书之地,密密麻麻也不知多少,数之不尽。

    不过殷明却并未看到任何一本有关兵道的书籍。

    而至于兵法,也都是一些已经故去的大将军传下的用兵奠基,不成章法。

    殷明这才感觉到整个荒国的兵道之危。

    幸得荒国实力强大,才能支撑这么多年。

    落座之后,老皇帝的脸色微变,不再似刚才那般客气,又恢复了以往的霸气。

    只听他道,“用兵之道,不外乎兵贵神速,朕统兵数十年,未尝一败。”

    “年轻人,你觉得朕的用兵之道如何?”

    老皇帝说话的时候,差点没把鼻孔翘到天上去。

    瞧他这模样,便好似他的战绩已经可以比拟史册之上任何一人。

    穆雷与穆忠相视一眼,均是没有开腔。

    殷明闻言淡淡道,“兵家之道,首在师出有名,其次才是天时地利人和,最后才是攻城,攻心。”

    “而道之所在,便是世间变化万千的客观规律。”

    “世间万事万物,由小到大,由弱到强,皆是按照一定的规律在变化。”

    “只有顺应这些规律,正确运用这些规律,战争才会胜利,天下才会久治。”

    随后殷明着重谈及了何为师出有名,以及何为天时地利人和,以及在战争中最常用的几种方法。

    最后总结道,“知道者,而用兵达于道,达道者,可胜也。”

    “凡兵,有以道胜,有以威胜,有以力胜。”

    “讲武料敌,使敌之气失而师散,虽形全而不为之用,此道胜也。”

    “夫道,不止讲武料敌,必先修德,行政,养民,致贤而已。”

    讲武料敌只是兵道之中的其中一点。

    但要达到这一点也已经极其不容易。

    先秦兵书还曾对天道有过探讨。

    当然,这也源于道家。

    殷明不想在这里做过多的关于道家的讨论。

    因为道家的观点用于兵家之中虽有道理,但毕竟不太贴切。

    而且老皇帝也不一定能听得懂。

    与其如此,还不如直接将道浓缩为“一。”

    这个“一”,既能包括天道,又能包括人道,兵道,以及其他各种各样的道。

    只有当老皇帝,或者说是荒国的掌权者明白这“一”的存在。

    那他们便会明白何为兵道。

    于是,殷明抬手,从怀中掏出一本兵书。

    《三略。》

    在来荒国的路上,殷明花了三天的时间将《三略》重新整理了一番。

    他将其中的政治战略做了详细的批注与解释,而至于军事战略,他将之删减了不少。

    兵家之道,首先修德,这才是关键。

    当政治战略达到一定高度,军事战略还需要过多研究吗?

    老皇帝与穆忠第一眼看到《三略》,两人眼神立刻放光。

    因为他们感觉到了一股充沛的气息正在这本兵书之中流传。

    就连一旁的穆雷也不由白了两人一眼,心道刚才还信誓旦旦的说什么老子战绩天下第一,这会儿又跟看到宝贝似的不松眼。

    怎么现在的人变脸这么快了吗?

第626章 宙国困境() 
老皇帝与穆忠翻开《三略》,其中大道文字立时化作紫烟袅袅升起,一时间整个阁楼被都是紫光弥漫,看上去迷幻已极。

    穆雷往前靠了靠,只见紫烟之中夹杂着茫茫多的文气,此刻正在不疼的翻滚流窜。

    他咋舌道,“这般浩荡的文气,此书莫不是上古典籍?”

    他当然不会知道这是殷明自己编写的。

    殷明摇头,并未解释,只是告诉他,“细心体悟即可。”

    于是,穆雷与其父,还有皇帝三人尽皆沉浸在这紫烟之中,开始感悟其中的大道文字。

    其实震撼老皇帝与穆忠乃是在其中流转的文气。

    至于大道文字,只是随着文气,显现得很是迷幻。

    这体现出战争的变化莫测。

    战争便如水一般,没有常行,也没有任何规则可循。

    但兵道却是要遵循自然之道,而自然之道又是一个相当玄乎的东西。

    所以《三略》的大道文字才会如此迷幻,让人摸不着头脑。

    见三人都沉浸在其中,殷明当即迈步来到书架旁,拿起书架上的兵书慢慢翻看。

    如此过去两个时辰。

    当天边的斜阳只剩下余光之时,三人这才从紫烟之中回过神来。

    原本须发皆白的老皇帝,此刻看上去精神奕奕,好似年轻了十岁一般。

    而穆忠更是气息磅礴,跃跃欲试,体内内力在此时竟有破关的迹象!

    至于穆雷,他的领悟最为深刻,此刻竟一举突破小圣,达到圣者境!

    饶是老皇帝与穆忠知道这兵书之奇,此刻见状也不由得大吃一惊!

    “文道祖师,名不虚传!名不虚传啊!”

    之前老皇帝一直以年轻人来称呼殷明,此刻得了好处,当即一改口风,变成了文道祖师。

    穆忠更是欣喜不已,当即告退,说自己有破关的迹象。

    老皇帝摆手示意他自行退去,穆忠见状当即转身,朝着殷明恭敬一礼,这才匆匆离去。

    穆雷见自己观两个时辰兵书便突破了圣者,心中高兴自是不言而喻。

    但他也有些疑惑,睁眼对着殷明问到,“夫子,难道我打通了全身经脉?”

    他刚才有一种感觉,那就是自己全身脉络在文气灌入其中之后竟豁然畅通!

    毫无滞涩之感!

    要知道,他体内的内力与文气本就不一样。

    如果他心中之道未能符合《三略》之道,文气是会与他体内的内力相冲的。

    可是这种情况不但没发生,反而让他在短短两个时辰内突破了圣者!

    殷明点头道,“文道与武道稍有不同的是,文道注重人心,而武道注重躯体。”

    “其实只要人心所向,大道自在,便是飞花落叶也能破铜墙铁壁。”

    最终,殷明将《三略》赠送给了老皇帝。

    老皇帝问到,“夫子不在我荒国立下道统?”

    穆雷闻言一怔,心道这老家伙啥时候脸皮这么厚了?

    你跟人家很熟吗?已经开始问着别人在你国内立道了?

    殷明看了看穆雷,道,“兵道着重于实践运用。”

    “当陛下与一众朝臣真正懂得兵道,擅于兵道,大道自在。”

    “贵国,可立兵家。”

    兵家更需要实践运用,而不是日复一日的去感悟。

    而佛家,道家,儒家,阴阳家,他们或许还需要长时间的去感悟自己心中的道。

    如此方能锲而不舍的追寻。

    兵家不一样,兵家虽然也需要感悟与体会。

    但只要政治战略得当,军事战略其实很多时候都是随着战争衍生出来的。

    而兵家本身就具备道统,所以殷明自然毋须去立什么道统。

    只是兵家之道,非战而战也。

    第二日,老皇帝在朝堂宣布,在荒国成立兵家。

    朝中将军职位之上的将领尽皆可以参悟《三略》。

    当然,对宙国作战的计划也随之取消。

    老皇帝还邀请殷明在国都讲道。

    殷明没有拒绝。

    荒国与天国又不一样。

    天国的名家只是在人与人之间的辩论上体现他们的逻辑思维。

    但兵家却是要在战火中接受洗礼,然后才能领悟兵家之道。

    而战争一向是殷明所不愿看到的,特别是人与人之间的战争。

    他之所以答应老皇帝,那是因为他要向荒国百姓释义何为兵家。

    兵家不代表兵道,但兵道却存在于兵家之中。

    “凡用兵之道,莫过乎一也。”

    “何谓一?”

    “一者,阶于道,几于神。用之在于机,显之在于势,成之在于君。”

    “故圣王号兵为凶器,不得已而用之。”

    前句是黄帝的言论,而后一句则是《老子》中所言。

    兵家的道与道家的道几近相似。

    在这里便体现了出来。

    “而道者,天之道也,其犹张弓钦?”

    “高者抑之,下者举之,有余者损之,不足者补之。”

    “天之道损有余而补不足,人之道则不然。”

    “人之道,损不足而奉有余。”

    其凡种种,不尽言论。

    《老子》中言道,夫佳兵者,不详之器。

    兵者不详之器,非君子之器。

    不得已而用兵。

    无论是在以往的世界,还是在千元大陆。

    兵者始终是不详之器。

    这一点无法否认。

    但没有兵家,也不行。

    因为每个世界里都有不得已之时。

    殷明无法透彻的给荒国百姓讲解“道”之极境,只能简短的做出一些简单的阐释。

    而这种阐释,他们也毋须理解太多。

    他们只需要明白一点,那就是兵者,不得已而用之。

    至于兵家的唯物主义论,《三略》之中已经有过解释。

    所以殷明没有再进行多余的解释。

    他还特别提及了儒家,因为儒家中的君子,与兵家之中的君子之道很是相近。

    这也体现出兵家吸收道家,儒家等众多精髓理论的特点。

    讲道完毕,又是三日过去。

    而殷明起身,国都内不少武将都突的境界攀升,冲关而破,一举突破了困扰他们已久的桎梏。

    对此,殷明早已料到。

    毕竟荒国的兵道太过狭隘,还未有人进行深入探讨与分析。

    经过他这一番解析,这些武将自然心中豁然开朗,心道大开。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