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3C书库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文道祖师爷-第53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听殷明这么说,孙明功那头登时摇的跟拨浪鼓一样。

    孙明功连忙道:“我的大人啊,你这是要我的命啊!”

    “都督府,咱们可惹不起啊!”

    殷明皱了皱眉,自己手下这位捕头,也未免太怂包了。

    论修为,他是武师巅峰的强者,绝对强悍。

    可此人总是畏手畏脚,若要叫他办点事情,但凡有一丁点危险,便像是要了他的性命一般。

    殷明不说话,孙明功和曹达却是更着急,都要开口,继续劝殷明。

    殷明忽然道:“且不说这个,我这边讲学,你们可听进去了什么?”

    两人茫然的摇摇头,显然两人的心思都不在这里,压根没听殷明讲的什么。

    殷明道:“你两人且在旁边坐了,旁听个一时三刻,再做他说。”

    孙明功两人哪有这个心思,急忙推拒:“大人,现在可不是说这个的时候。”

    “都督府显然已经是不满了啊!”

    殷明面色微微一肃,道:“孙捕头,曹经承,你二人去到一旁旁听。”

    他以官职称呼两人,显然是在以省府的身份命令两人。

    两人见他神色端正严肃,都不禁萎了,只得闷闷的点点头,领命退到一旁。

    殷明却翻过了书稿,道:“子铭,我问你,你以为教化百姓,传道君王,这种事怎么样?”

    杨子铭思索了一下,道:“善矣,只未知其可也。”

    殷明道:“夫我辈者,行其道尔,何言其可?”

    “我语汝行道也,人知之,亦嚣嚣;人不知,亦嚣嚣。”

    殷明这是以《孟子》经文,结合到现实中来讲解。

    他先问传道讲学,教化百姓之事,杨子铭认为这是善事,只是不知能否达成。

    殷明却认为,讲学成之,民知之,当自得无所求;讲学失之,民不知,亦当自得无所求。

    这其中,表达出一种,一心求教化,固守本心的慷慨豁达。

    尤其此番他催动文气,更见经文真义,有振聋发瞶之能效。

    曹达和孙明功一时听得呆了,居然忘了本来的目的,都目不转睛的看着殷明。

    杨子铭道:“先生言嚣嚣,嚣嚣者,自在也。”

    “请先生指点,何如之可嚣嚣?”

    殷明道:“尊德乐义,则可以嚣嚣矣。”

    “故士穷不失义,达不离道。”

    “穷不失义,故士得己焉;达不离道,故民不失望焉。”

    “……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善天下。”

    此乃是《孟子》原文,讲的是不因境遇而改变本心。

    这圣贤之言,以文气催动,自是使得人皆震撼。

    曹达和孙明功都不能言语,原本对省府的做法不解,但现在却有些明白了。

    这就是教化之能效,诱人向善,导人为正。

    殷明看了一眼两人,知道两人都受到触动,想法已有所转变。

    殷明继续讲经,详细解释适才所说的哲理。

    古文经书的特点就是文章短小精悍,浓缩哲理于短短的篇章中。

    因此,诂训便是其中重要的一环,也是师长的主要责任。

    殷明两世为人,见地非凡,一席话说下来,直叫曹达和孙明功有醍醐灌顶之感。

    本章完

第108章 文人折服() 
眼看天色渐渐沉下来,曹达和孙明功两人却听的如痴如醉,丝毫没有离开的意思。

    忽然,路边的围墙上,传来一声叫好。

    “好好好,好学说,好精当,好生叫人敬佩。”

    殷明微微一笑,早就看到那边有人在墙后偷听。

    虽然都督府不许人走省府门前大道,但是自己讲学日久,终究有人好奇,过来偷听。

    这说话的人,必是真文人,听得懂其中妙处,因是忍不住叫好。

    却见那人笨拙的翻上墙,又一个趔趄栽倒下来。

    他也顾不上一身尘土,几乎是屁滚尿流的来到殷明面前,直接拜倒在地。

    此人恭敬的道:“先生大才,好生叫人钦服。”

    “在下刘骥,请为先生旁听。”

    他伏在地上,一副殷明不答应,他就不起来的模样。

    俗话说“学无先后,达者为师”。

    他虽然是一把年纪,面对殷明却以后生晚辈自居。

    殷明轻声道:“请勿如此,若果好吾学,请坐下听教。”

    那刘骥大喜过望。

    在一侧旁听和坐在殷明下首听教,是截然不同的。

    旁听自不用解释,而坐在殷明下首听教,那俨然等于是得到认可,能算是不记名的半个弟子。

    陆续又有几人从墙上翻下来,来到近前,也纷纷向殷明求教。

    殷明一一看过,判断都该是好学的真文士。

    都督府已经放言禁止此道通行,还肯冒险来此的,自然都是真心好学之人。

    殷明都应允了,让他们俱在下首里听讲。

    这时候,墙边“咕咚”一声,摔下来一个老头。

    看到这老头,在场的文人都变了面色。

    “武祖在上,竟然是龚先生!”

    “龚先生没事吧,他老人家年纪可不小了啊!”

    “龚先生是老前辈,快去看看他怎么样!”

    龚先生?

    殷明初来封西,却是不知此人。

    经承曹达在旁解释道:“龚先生本是京师济上学宫的教授,是昔年老宰相的弟子。”

    “后来老宰相被贬,龚先生也被发配到封西,是做过一任府丞的。”

    殷明心里一动,若是如此,此人倒是与自己有些缘法。

    几个文人已经掺起了那龚老先生。

    老爷子颤颤巍巍的来到近前,拱手道:“省府大人学问精深,老夫空活甲子,佩服的紧。”

    “厚颜来此,聆听大人教诲。”

    殷明站起身,还了一礼,道:“老先生请坐,长者奉面,本府亦是不胜之喜。”

    殷明本待叫人去搬椅子,然而老头子坚决不肯,也一起在下首里跪坐了。

    这时候,省府的官员正好下差,恰好看到这一幕,都不禁愕然。

    他们不曾听闻殷明讲经,是以自然不知道殷明学说到底有什么好处。

    殷明讲学,终于有了学生。

    虽然人数不多,但是僵化的局面终于被打开了。

    听殷明讲学的几位文人,包括龚老,都如痴如醉,一直到宵禁时分,才不情不愿的各自离去。

    这一日后,省府门前,殷明讲学的座前,每日都会多个三两人。

    尤其是省府的官吏、甚至是守门的差役,都逐渐被殷明讲学吸引,开始不由得在旁旁听。

    座前二三十,旁听七八十。

    只不过,省府的官吏和差役,都有工作,不能一直在旁听教。

    这二三十个文人,虽然人数不算多,却都是真心求学之人。

    在讲学的过程中,殷明也在仔细甄别,选择其中优异人才。

    殷明秉持的虽然是有教无类的主张,但他毕竟只是一个人。

    他不可能对每一个人都悉心教导,传授文道。

    殷明必须选择其中优异者,亲自传下文道,再由这些人,传给更多的人。

    如此薪火相传,文道才能大兴。

    七日后。

    都督府上,聂立翘着二郎腿,正在慢吞吞的喝粥。

    前段日子,他曾搞到一截剑鹿角。

    他亲自将之磨碎,又辅以各种天材地宝成药。

    他吩咐厨房每日以此熬粥,用做早膳。

    武者练武的消耗极大,必须用各种宝物滋补。

    聂立喝着喝着,忽然想起了那新省府。

    他心里不禁大叫晦气。

    原本,封西那老省府对都督府还算孝敬,搜刮的民脂民膏基本都进了都督府。

    可是,那老东西实在太无能,孝敬的钱财一次比一次少。

    都督府虽然每年敛财数额颇巨,但是养着许多武者,其实也没什么结余。

    聂立打断了老东西一个条腿,本意是叫老东西涨涨教训。

    谁想到老东西吓得屁滚尿流,直接滚回了内地。

    现在可好,换了这新省府,看起来完全没有孝敬都督府的意思。

    聂立有些烦闷,问道:“对了,新省府最近在做什么?”

    上次叫儿子给新省府下绊子,不知那小子有没有受到教训。

    就算他是姓殷的的儿子,也得吐出钱来。

    下人忙道:“大爷,听说省府每日都在省府门口讲学,前后差不多有十日了。”

    聂立愣了愣,道:“妈的,又没人听,他对着街道天天讲学,也不知尴尬么?”

    下人迟疑道:“爷,听说倒也不是一个人没有,貌似是有几个穷酸的。”

    聂立听了更是火大,怒道:“鹏儿这小子,叫他办这么点事都办不好。”

    “几个穷酸而已,这都好几天了,他居然还没办成此事。”

    聂立又问另一人:“对了,不是让人去叫鹏儿来么,怎么还没过来?”

    聂立嘴上虽是在骂,但是心里毕竟是记挂儿子的。

    他这药粥对武者颇有益处,平日里都要叫儿子来一起喝的。

    正问着,有个下人匆匆忙忙的跑来。

    “大爷,少爷不在,一早便出去了。”

    聂立皱了皱眉,问道:“这一大早的,他去哪了?”

    下人道:“听说少爷带了人,往省府那边去了。”

    聂立猛地一抬手,就要拍桌。

    他这一巴掌若是落下去,桌子绝对要四分五裂。

    幸好,桌上还摆着药粥。

    剑鹿角极为难得,聂立终究没舍得毁了这一锅粥。

    聂立恨恨的道:“这浑小子,叫他莫要动手,他居然又上头了。”

    聂立面色不愉,沉吟了片刻,觉得还是不能坐视。

    本章完

第109章 当枪使() 
聂立暗自思量,那省府小儿不算什么,但是总得顾忌一下殷大帅的态度。

    为防万一,还是不能与省府当面冲突,只能暗中下绊子。

    聂立有种憋屈的感觉。

    自己堂堂武师,父亲更是一代武宗,又是封西都督,何其位高权重。

    就算是寻常皇子来了封西,也得按封西的规矩做事。

    偏偏跑出这个殷明来,居然是姓殷的的儿子。

    姓殷的这几年武道修为愈发深不可测,涉及到他的事,却是不得不顾虑一二。

    聂立站起身,匆匆往外走去,他要去拦住儿子。

    他虽然不把殷明瞧在眼里,却要顾忌那该死的姓殷的。

    聂立刚走到门口,却迎面撞上从校场回来的父亲。

    聂忠平皱了皱眉,问道:“看你匆匆忙忙的,要去做甚?”

    聂立忙向父亲说起儿子的事情。

    听到事关孙子,聂忠平的神情也不那么严厉了。

    聂忠平道:“你也不用太着急,那殷明应该也不怎么受那人待见,不用过分忌惮他。”

    “你去看着点,只要别直接对殷明动手,别的事都可以兜得住。”

    他显然也有自己的情报来源,已经了解到一些殷明和殷大帅的复杂关系。

    聂立答应一声,便向父亲告辞,往外走去。

    他身后,忽然传来一声轻飘飘的声音:

    “你不是跟中卫家那小子关系不错么,是不是有日子没去见你的朋友了?”

    聂立一愣,不知道这种时候父亲提到中卫家那小子做甚。

    旋即,他忽然反应过来,面上禁不住露出一丝笑容。

    对啊,自己不想当面得罪那殷明,却好叫别人来顶缸啊!

    想到中卫家那位,聂立第一次觉得,那小子居然那么可爱。

    ~~~~~~~~~~~~~~~~

    中卫,就是封西的中卫将军。

    封西城里,都督之下,便是三位将军。

    三位将军中,又以中卫将军地位最高。

    在封西,中卫将军的地位仅次于都督,基本与省府平起平坐,都督也会给他几分薄面。

    只不过,虽然位高权重,中卫将军却也有烦恼的事情。

    比如现在,中卫将军赵进就很愤怒。

    他的儿子赵峥,一脸吊儿郎当的站在他面前。

    赵进压着火气,问道:“峥儿,你这么早要去哪?”

    赵峥笑嘻嘻的拍了拍赵进的肩头,笑道:“老头子,我只是出去耍耍,你看你,发什么火啊!”

    赵进拍开儿子的手,怒道:“你少这么没大没小的。”

    他平复了一下怒火,又语重心长的道:“峥儿,你也年纪不小了。”

    “爹不可能护佑你一辈子,你该要好好练武,自己搏一个未来啊!”

    赵峥满不在乎的道:“嗨,这有什么。”

    “等哪天你死了,我就去都督府找老聂去。”

    “就凭我们俩的关系,他还能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