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3C书库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核武皇帝-第202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等人见面后,双方又进一步的交涉了很多条款。
    直到1911年的1月2日,宋彪才和孙逸仙就《中华帝国第一临时宪法》达成了基本的一致共识,双方也在《中央日报》上发表了一份光复会和同盟会的共同宣言,提出全**政统一、复兴中华民族、建设现代宪政国家和保障民权民生四大口号。
    虽然两人同时签署的共同宣言,但在发表这份宣言之后,中国注定将彻底进入“宋震旦”的时代,一切真正的权力和声望都将落入宋彪的手中。
    签署宣言之后,孙逸仙辞去了同盟会理事长的职务,由宋教仁担任理事长,将整个同盟会都改组为中国民主党,以推行中国民主自由革命为新的政治目标,总体上还是比较晚的转型,包括共进会、万国青年会等主要分支组织,此时都已经加入光复会。
    在第一届国会的席位中,光复会至少占据一半的位置,而光复会盟方的维新进步会、新政强国会、立宪会同样占据着较多的席位,这种情况对后加入的中国民主党是不利的。
    就在这种政治的较量中,光复革命最终超越共和革命成为这个时代的胜利者,在思想、理论、政策上日渐得到了大多数中国知识分子、乡绅名流、政客和各种地方势力的认同,成为中国强国思想的主流。
    历经颠簸,历史的洪流终于被改道,彻底带领中国走向了另外一个强人政治的方向。
    在国人志士一起高呼光复革命万岁之时,高呼皇帝万岁之时,高呼中华民族万岁之时,一水之隔的日本再也按耐不住它们内心深处的恐惧,当内战日渐走向尾声,当中国人准备积极的投入到新帝国的再建之时,一场真正的战争终于到来了。
    幸运的,或者说不幸的是宋彪比日本更早意识到这一天迟早会到来。
    东北军的很多将领,光复会的很多同仁都怀疑宋彪为什么要在推翻满清这件事上积蓄这么久,哪里用得着如此大费周章,事实现在就将证明,和日本这种畜生民族做邻居,永远都要做好和这帮畜生开战的准备。
    永远要做好,每时每刻都要做好,一刻疏忽就能导致整个国家百年之悲剧。
    来吧,真正的战争!
    中国人爱好和平,但永不害怕战争。rq!~!

第184章 中日战争之总战略
    在任何一场战争中,重要的因素并不是装备、训练、军事指导原则、人力和物力资源,虽然这些都是战胜敌人的重要因素之一,真正重要的是对大局势的规划。
    这就是“总战略”,或者是“总规划”。
    在重庆之时,宋彪对于这场即将到来的中日战争还没有明确的思路,只是大致做了一些部署,他这些天逐渐重思索全局,终为这场战争确定了一个的基调——人民战争。
    就在军政统一、民族复兴、宪政国家和***民生四个原则的共同宣言通过的次日晚上,宋彪在总参谋部秘密召开了一次保密会议,参加会议的只有七个人,除了他之外分别是陆军总顾问马尔托斯将军、陆军大臣舒方德、总参谋长蒋方震、一等参谋总副官陈其采、陆军情报部主任蒋政源,以及紧急从东北赶过来的东三省巡防军军令部部长杨铁生。
    宋彪等了杨铁生两天,杨铁生晚上到了总司令部,晚上就立刻召开此次会议。
    杨铁生是和宋彪一起进入会议室的,两人边走边谈。
    会议室里,其他人都已经提前到,马尔托斯将军和蒋方震、陈其采三人正在围绕东北边防地图商议着各种可能,蒋政源和舒方德也在低声的沟通的情报工作。
    现有大的两个情报机构是情报部、特务局,紧随其后的就是陆军部的陆军保密局,蒋政源和舒方德拥有不同的情报源,双方需要经常交流,以确认目前的局势和情报的正确性。
    在宋彪走进会场的时候,几位将领同时起身行躬礼,连马尔托斯将军也不例外。
    身为皇帝的宋彪颔首示意以作回礼,随即走到自己的席位上坐下来,道:“大家都坐吧。”
    听到这话,诸位将领统一坐下,继续等待皇帝的帝训。
    礼仪是一件很重要的事情,它很虚无,却在无形之中约束着每一个人,使得人们时刻清醒的意识到别人是谁,自己是谁。
    由章炳麟等人拟定的《内廷法案》已经提前颁布,对皇帝的礼仪做了未在全国公开的“内部”规定,按照这一系列的规定,除在部队公开检阅之时,皇帝以帝**队高总司令身份接受全军的军礼之外,其余场合中,军人面见皇帝也行躬礼,以维持和政府官员对等待遇。
    因为副总参谋长一直空缺,一等参谋总副官陈其采此时行使的就是类似的职权,同时也代表皇帝身边的军官近臣,此次会议正是由他来安排。
    在所有人都坐下来后,陈其采负责将每一份会议概要资料下发,随即也由他做简单汇报道:“陛下,诸位,据情报部所知,日本陆军部目前已经秘密的再次启用了满洲陆军这个番号,以驻扎在龙川的第三师团、驻朔州的第五师团为满洲第一军,以驻扎在茂山和清津的第八师团、第十师团为满洲第二军,对外公开编制还是采用朝鲜军的规划。据可靠消息,日军第二和第六师团也即将介入朝鲜局势,驻地可能是在龟城、安州和造山湾等地。近期,日本驻朝鲜总督府也着手严查我国商业机构在云山、大榆、昌城三地的金矿,一旦宣战,对方肯定会迫不及待的强行接管这些金矿,矿场目前积压的黄金也已经被日本驻军强行扣押,总数约在两百公斤。”
    听完这话,宋彪简单的提醒诸位道:“都是老对手了,当年辽阳一战死的差不多,咱们这些年大扩建东北军,他们也不停的恢复建制。日军在明治41年之前的复军速度是相对较慢的,41年之后受东三省浪人事件的刺激,突然加速重建陆军,其实也就是这两年大规模的扩军,名义上虽然号称已经有十五个师团,实际只有前面十二个师团是完全复建成功,增三个师团是在去年底开始的,目前应该还不至于有太高的作战力,只是我们也不能过于忽视对方。”
    他只说到这里就暂时停止,并不继续说下去。
    陈其采接着汇报道:“正如陛下所言,日军目前主要依赖的是其海军力量,陆军实际真正可战之力仅有十二个师团,其中以第一、第二、第三、第五、第十这五个师团为精锐,原有的第八师团遭受重创之后一直未能复苏。日本陆军的编制特点,诸位都非常清楚,这里就不用再详细的解说,简而言之,日本陆军和我东北军大之不同就在于轻重机枪配比的差别。受日俄战争之冲击,日军在复建过程中对重机枪提出了极大的配比率,考虑多种原因,即便知道我军以轻机枪装备为主,日军也未较多的正式列装轻机枪。据我们的推测,日军这样的举措来自两个方面,一是未能和麦德森公司达成专利购入协议,而本国已经购入哈奇开斯机枪专利,其二,38年式重机枪,即65口径的哈奇开斯机枪的重量、射速介乎于马克沁、麦德森之间;其三,日军此前已经制定了完善的计划,将38年式重机枪完整配备到连一级,每个连设置一个机枪排,每个机枪排列装三挺机枪,这种布置对后勤补给造成的压力是比较大,我们自身也有同感,所以日军放弃继续列装轻机枪。”
    稍加停顿,陈其采简单的看了其他人一眼,确信大家对于这些问题都知之颇深,也就不再继续重复下去,简单的总结道:“简而言之,鉴于装备和训练、编制的差别,我军强于速突进,而日军强于阵地战。关于此一点,驻军必然不太会认同,但我们综合对比即可得知,在同一个阵地上,日军师团的常规配备可以持续20天的长期作战,而我军一个步兵师只能维持10天左右。所以,我以为日军陆军强于长期消耗之阵地战,而我军强于速突击的阵地战。从后勤而言,我军因为火力列装规模较大,补给困难,不得不在德军18万人常规编制上扩大部队规模,增加超规模的辎重部队,我军一个辎重团的马力、人力和调配能力相当于日军一个辎重团的14倍,日军常态阵地维持能力是15天至20天,而我军即便在辎重部队规模大的基础上,也只能维持10天至15天,此即我们两军的之差别和特点所在。”
    陈其采说的这一番结论,到了各个步兵师、旅一级肯定会有极大的争议,各种说法都会有的,军人嘛,天生都是不服气,可在这里的诸位都是东北军的设计者,大家心里也都很明白,特别是宋彪、马尔托斯、蒋方震三人,他们三个人基本可以算是东北军之父。
    陈其采刻意要在这个时刻和诸位重点强调日军、东北军之差别,就是要为宋彪所制定的总战略做铺垫,因为他是一等参谋总副官,基本就天天陪在宋彪身边,商量的事情也多,当然是第一个知道这一总战略的人。
    这个时候,蒋方震和舒方德等人就沉默着的抽烟,每个人都看着陈其采,知道他很就将说到重点。
    陈其采郑重地思索了片刻,这继续说道:“所以,我军欲要和日军决出胜负,必当以‘战猛攻’四字为第一要诀。”
    诸位默默点头。
    每个部队各有所长,日军的特点在于精细和维持,而东北军的特点就在于速度和火力,东北军一旦冲上去,三天之内消灭不了日军,后面就会日渐尴尬,强攻七天之后就务必转攻为守,甚至是开始撤退。日军一旦守不住,被东北军突破防线,速包抄分割,下场就是全军覆灭,撤都很难撤。
    这样的不同特点正是大家的装备、训练和作战方针的不同而造成的。
    东北军对于日军的情况其实是比较了解的,吉林巡防军总队有三个直辖支队就是以日军的编制特征模拟建设的,经常用于演习和研究,在日本陆士、日本陆大和日军进修过的东北军士官也太多了,大家对日军的情报掌握的还是比较深入的。
    相比之下,日军对于东北军的了解就不够深入,它的情报工作还是很不错的,但东北军的反情报和保密工作也很厉害,因为东北军同时要防范清政府和外国两个因素,大部分的军事机密都是封闭的,而且东三省的范围太大,东北军的很多部队在山窝窝里一藏,不管是搞什么演习,还是长期集训、驻扎,甚至是秘密筹建等等,日军都完全搞不清楚。
    包括在军费、军购、军需等等问题上,东北军的机密太多,不是日军的情报部门想查就能查清楚的。
    所以,中日战争一旦真的开启,东北军的佳方针就是猛扑出去,上手就务必要歼灭日军两至三个主力师团。
    在陈其采铺垫的差不多后,宋彪正式开口道:“我今天召开这个会议正是要将决战之方针定下来,正所谓知己知彼,百战不殆,我军既然强于战猛攻,自然要将此一特点发挥到极致,务必要求一开战即超越日军防备之极限,突破日军多点防御,达成围歼日军主力的第一目标。在此基础上,我提倡我军打一场人民战争,充分调动全国和东三省的力量,要实现全国上下一盘棋,人人以国家利益为上,同时在局部地区形成大规模的劳力和民夫的支持,使得补给和弹药消耗完全超过我军的常规极限,以短期时间内的五到十天,不惜一切代价直接歼灭日军两到三个师团,重创日军实力,震慑日军,逼迫其放弃海军优势和我国和谈。要形成这一点,除了依靠各军的装备、训练之外,也当充分在情报上做工作,在调动部队参与作战的过程中,务必保持隐秘,充分利用东三省东南地区和边境的山地优势,大量的保密的调动部队抵达,并且做好隐藏工作,以达到在开战瞬间,突然形成三倍于敌军的兵力和炮火优势。”
    说到此处,他又补充道:“考虑诸多因素的制约,我军不适合首先挑起战争,故此,东北巡防军可适当加大活动范围,要抓住机遇重点歼灭一支朝鲜义军,并在大局面上显示出我军未做好足够准备的情况,使得日军有机会主动出击,而我军则后发先至,在战术的设计上要侧重于抓住敌军的动态,在敌军行进过程中实施突然的包夹和围歼,同时要将主战场充分避开日本海军的火力覆盖范围。”
    宋彪说了两番话,实际上已经将这场战争的整体总战略和大致的规划都确定下来。
    会议室里的每一位将领都在仔细的思考着,按照宋彪所说的原则和方针,大家都在寻思各种细节上的事情。
    片刻之后,蒋政源就先和宋彪说道:“陛下,我个人以为日军大约在月底之前就能做好备战动作,而他们也极其可能以突袭我军的方式打开战役。”
    宋彪则道:“让主力师后撤一段距离,避开和日军直接对峙,以及被日军偷袭的可能性,继续维持以各地巡防军为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5 2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