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3C书库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首阳宗师-第73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赵辰光拍了拍手示意李清搞定,然后他推了几下睡眼惺忪的青龙,却怎么也推不醒,没办法赵辰光只能抱着青龙的龙角,笨手笨脚的爬到了青龙的耳边叫了一声“龙尊,我们回去了。”,青龙漫不经心的睁开双眼,瞥了一眼多出来的李清,鼻孔中又喷出一股云气。

    “肮脏的人类。”

    它摇了摇尾巴,拍在喷出的云气上面,然后如同在水中游泳一般,直上青冥,在回归皇宫之前,又绕着神都城转了一圈,李清有些好奇,开口问道:“多飞这些路做什么?”

    大龙没好气的白了一眼:“还不是这个赵家小子要求的,说是飞一圈多给一头羚牛。”

    赵辰光笑嘻嘻的说了一句:“天子乘龙,当然要多飞一段咯。”

    这哪里是多飞一段路,这是想让神都人统统都看到青龙头上的黄衣天子。

    李清深深的看了一眼看起来颇为天真的赵辰光,心下颇为感叹,这个当初跟在自己屁股后面烤鱼的小屁孩,终究是长大了。

    李清一行人乘龙而去之后,李宴安就对一旁的李令月说道:“吩咐下去,今晚之事,李府之中谁也不准说出去,另外,建议一些匠人,把龙尊压塌的那些小屋尽快修好。”

    李令月撇了撇嘴:“爹啊,那头大龙都快有我们家大了,今晚上这神都之中只怕九成九的人都能看到它,还保密有什么用?”

    “叫你去你就去,这么大的人了,除了给爹爹惹事,半点用都没有。”

    李宴安平时极为宠爱李令月,这次大概是第一次对这个爱女发火。

    李令月眼眶一红,捂着眼睛跑了出去,只留下李宴平一人在这个空旷的院子之中。

    李宴安一个人发呆良久,没来由的想起了二十多年前同样在神都之中青衣飘飘的大兄李宴平。

    他轻轻喟叹了一声。

    “原本让李清认祖归宗,我们李家就是稳稳的八百年的长盛,眼下居然变成了一场四十年长盛的赌博,真是失算啊…”

    “大兄啊,你这个儿子,未免也太过聪明,也太过偏执了些。”

第二十二章 第二个突破口() 
青龙绕城一周,顿时神都上方风起云涌,伴随着雷声阵阵,将神都城里已睡或者未睡的人统统惊了起来,无数神都百姓亲眼看到,一头无比庞大的青龙驮着一个黄衣男子,在神都上空盘旋一周以后,呼啸着飞进了皇宫之中。

    说来也怪,神都的玄霄大阵借着九州王气几乎可以镇压所有修士和神兽,偏偏这头大龙几乎不受影响,反而在神都之中如鱼得水。等到第二天,赵辰光乘龙出宫的行为,还是在神都之中引起了轰动。

    青龙虽然常住赵家祖庙,但是只有皇家高层以及神都的大势力知道,而且这头大龙平时颇为懒惰,轻易不会动弹一下,因此几乎没有多少百姓见过。神都的百姓生活在天子脚下,原本就比较喜爱谈论皇家之事,平日里某个皇妃某个公主的事都能让老百姓作为数天甚至数月的谈资。这一下在赵辰光的刻意之下,几乎所有的百姓都看到了青龙,晚上的时候还好,等到第二天天一亮,神都的百姓就都炸了锅。

    一个神都土生土长的长寿老人站了出来,长叹道:“老朽小的时候,便在神都见过这只青龙在神都上空盘旋过一次,不想时隔七十年,还能复见神龙,老朽也算死而无憾了!”

    旁边有人来了兴趣,纷纷讨论了起来。

    “咱们神都皇城门口的桥叫做青龙桥,传说是开国的太祖老人家取的名字,以前不知道是什么意思,现在可算知道了,原来咱神都城当真盘着一条龙啊!”

    “了不是,昨晚上我看的真真的,那头神龙,好生威猛,离得好远就能感受到一股龙气,好不厉害!”

    “得了吧,你昨晚上喝成什么样了?还能记得神龙?”

    众人争论之际,一个算卦的道士插了一句嘴:“那头龙也没什么稀奇,龙上的黄衣少年,才是关键。”

    有亲眼到青龙的人纷纷附和,“昨晚上那头青龙之上的确模模糊糊有人影,虽然看不大清楚,但是明明白白的可以看到一个黄色身影。”

    昨晚上大龙上面有三个人,李清,洛雪芹和赵辰光,李清和洛雪芹喜爱穿青衣,赵辰光已经登基,自然是皇袍,青色在夜晚几不可见因此夜空之中,众人只能看到一个黄色的身影。

    算卦的道士道袍上满是补丁,但是生的仙风道骨,在附近一带也颇有明日,他脸色凝重的开口道:“神都之中除了赵家宗室,无人敢用黄色,后来那头大龙飞进皇城也是大家亲眼所见。”

    “而能住在皇城的宗室,只怕只有一人。”

    道士没有继续说下去,但是听众已经心知肚明,大家不约而同的闭起了嘴巴,赵家上一代承天皇帝有五子,长子夭折,只留下一个长孙,就是现任皇帝赵辰光,赵辰光没有兄姐,也没有年幼弟妹,因此皇城之中,的的确确只住了他一个赵姓宗室。

    那道士望着皇城,轻叹了一句。

    “天子乘龙,是大治之相啊。”

    道人这一声长叹有点谶语的味道,不过并没有人接他的话,因为神都的百姓都知道,谈皇室可以,不能谈皇帝。

    再说皇城之中,昨晚大龙载了他们三个,一路飞回赵家祖庙,此时已经夜深,李清没有办法,只得在皇城之中歇息了一晚,也不知赵辰光有意还是无意,把两人安排在了一个房间,洛雪芹迫于无奈,只得闭目在李清身边闭目炼气,跟李清凑合了一个晚上,第二天一早,李清就早早的去未央宫见了赵辰光。

    李清见到赵辰光的时候,赵辰光正在被诸多太监侍候着用早饭,看到李清,连忙招呼李清一起吃饭。

    还没等李清答应,就被旁边的高太监劝阻,赵辰光有些不高兴,但是李清笑了笑,没有说什么。

    自古以来皇帝都是一个人吃饭,吃独食,这一点李清还是可以理解的。

    等到赵辰光吃完饭,李清才真正意义上开始了和这位新帝的第一次对话。

    “高义那厮,一点都不知道变通,死脑子,要不是烽霍替朕去给祖父守陵去了,真是一点都不想用他!”

    高义就是高太监的名字,内府监烽霍替皇帝去给先帝守灵,原本的内府监少监的高义,就侍候在了赵辰光身边。

    李清微微一笑,并不是很在意这些东西,他看着已经有些皇帝模样的赵辰光,问道,“昨晚上你乘龙周游神都,神都百姓之中没有传开?”

    赵辰光擦了擦嘴,笑道:“清哥儿这么聪明,猜也该猜的到。”

    “你这么做,为了什么?为了告诉那些人,祖庙里的青龙,已经可以为你所用?”

    赵辰光咧嘴一笑:“我是想告诉神都的所有人,皇城之中已经有了新主,不然等些年,我的那四位好叔叔杀了进来,老百姓还不知道我是谁,那不就惨了?”

    “可是,大龙能做的,最多也是让你骑上一圈,赵家的内乱,它不会干预的。”

    这头青龙虽然是被赵玄霄骗来,但是赵玄霄既然让它看守玄霄王朝,那就说明了这头大龙的不凡之处,以李清的眼光来看,这头大龙至少相当于一个元神修士,再加上玄霄大阵加持,在神都之中,就算是十万大山第一人吕青阳,也不敢说能打得赢这头大龙。

    面对李清的疑问,赵辰光有些得意的说道:“大龙不会帮我的事,清哥儿知道,我也知道,可那些想要造反的人却不知道,他们看到我能乘龙飞天,就会以为这头大龙已经可以为我所用,说不定还能吓他们一跳!”

    这位新皇帝笑得很是得意:“他们心中肯定在嘲笑我是个傻子,自己把底牌暴露了出来!”

    李清意外的看了一眼这个无论智谋还是手段都已经可圈可点的幼年玩伴,也跟着笑了起来。

    “十七,看来子川老师教你的,你也学会了不少。”

    赵辰光笑道:“那是,当年子川老师便夸我比你聪明来着。”

    “对了,清哥儿你居然是李家的后人?我们兄弟这么多年,你居然都没有告诉过我。”

    李清眉头一皱,“说了,我不是神都李家的人。”

    “唉…”

    少年皇帝饶有意味的叹了口气,“往事都已经过去了,清哥儿你太较真了。”

    “如果清哥儿成为李家后人,以李家的门望,你不用参与科举,也能入朝为官,而且在官场的阻力也会大减,这样我们兄弟面对那些乱臣贼子的希望,也就更大了一分。”

    “不要再说了!”

    李清有些生气:“这件事过去了,我不会跟神都的李家有什么瓜葛的。”

    赵辰光缩了缩脖子,看着李清笑道:“好了好了,不说李家了。”

    他从皇位上跳了下来,绕着李清走了一圈,认真的看了一眼脸色有些发青的李清,调侃道:“原来清哥儿也会生气,我跟你认识这么多年,还是第一次见你生气。”

    李清冷哼一声,不怀好意的盯着赵辰光:“我们昨日歪打正着,总算把李家彻底拉到了你的阵营,这第一个突破口已经打开,接下来,这第二个突破口,就要落在你的头上了。”

    “我的头上?”

    赵辰光看着李清不怀好意的眼神,有点发虚,陪着笑脸道:“清哥儿你又不是不知道我,我笨的很,做什么都不会,我能找什么突破口?”

    李清笑眯眯的说道:“你可以的。”

    “啊?”

    “你今年多大了?”

    “十六…六了。”

    赵辰光结结巴巴的回答道。

    李清笑道:“成亲了没?”

    “不…不曾,清哥儿,你想做什么?”

    李清呵呵一笑。

    “想成亲吗,我给你找一个皇后。”

第二十三章 皇后() 
“皇后的事…”

    赵辰光额头见汗,对着李清假笑道:“那些大臣已经在物色了,不用劳烦清哥儿…”

    “哦?”

    李清轻轻一笑:“冒昧问一下,你的三个顾命大臣,给你选了一个什么样的媳妇呢?”

    赵十七今年不过十六岁,道年底才能满十七岁,比李清还要小上两岁,而且毫无从政经验,他从首阳山回到神都仅仅两年不到,虽然已经尽力跟老皇帝学习如何当皇帝,而且薛子川也教了他三年,但是毕竟还是太过年幼,老皇帝不得不给赵辰光找了三个顾命大臣。

    托孤这种事情,如果不是迫不得已,任何一个皇帝都不会做,任何一个顾命大臣都是自己继任者的一个枷锁,顾命大臣越有能力,这个枷锁就越是坚固,偏偏顾命大臣又不能没有能力,所以才让皇帝感到头痛。

    老皇帝决心传位给赵辰光之后,最想做替自己这个孙儿做的事,就是尽量活到他成年,可惜赵元羽还是没能撑到那一天,就溘然长逝,不得不给这个孙子找了三个顾命大臣。

    老皇帝心中最好的顾命大臣人选,自然是已经致仕归乡的薛念薛子川,奈何薛子川万万不可能再走出首阳山来到神都重新做官,老皇帝费尽心思才在临死之前,给赵辰光找了三个顾命大臣。

    第一个便是当朝丞相徐崇,老人家也已经是甲子之人,从二十多年前薛子川做丞相以来,便一直担任薛子川的副手,几年前薛子川告老还乡,这位徐次相才终于转正,上任之后对于薛子川定下的规矩没有半点改动,一路薛规徐随传到老皇帝赵元羽耳里,让老皇帝颇为高兴,也就有人暗地里说他是借着薛丞相的情分,当了徐丞相。

    第二位就是护卫神都的禁军大都统汤焘,玄霄王朝以武立国,不仅是武道,兵道也在玄霄王朝地位极高,而汤焘大都统总领神都二十万禁军,可以说赵辰光生死尽在此人的掌握之中,一旦他倒向四王中的任意一个,赵辰光的皇位就算是做到了头,同时这个大都统汤焘也是老皇帝给出的忠心于赵家皇位的四位武道天相高手之一,也因此被老皇帝任命为顾命大臣。

    但是禁军之中除了汤焘这位武道天相的大都统,还有四位都统,这也是禁军棘手的原因。

    第三位就是李清的熟人,献王赵元偾,作为老皇帝的胞弟,三千羽林卫的直系首领,老王爷很自然而然的拿了一个顾命大臣的位置,老皇帝病逝之后,赵十七还未亲政,朝中大小事务,都在三位顾命大臣手中,尤其是献王赵元偾,李清常住献王府,竟然也已经许久没有见过这位老王爷的身影。

    当李清问赵辰光三位顾命大臣给他物色了什么样的媳妇之时,赵辰光尴尬一笑:“清哥儿,非要说么?”

    “你说。”

    “你妹。”

    “你骂人?”李清皱了皱眉头,看着一脸无害的赵辰光,有些不懂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