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3C书库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长空英豪-第13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第二十二章:大风大浪(三)

 从北京检阅回来后,学校领导对参加检阅的人员的表现很满意,破例放了两天假,让大家好好休息一下,处理一下个人问题。

离开家已经快两个月了,张志宏利用休息时间给家里写了一封信,同时也给高中的几个要好的同学写了信,特别给郑萍写了一封长信。讲述了到部队后近两个月的感受,附带将在北京天安门照的相片每封信里装了一张。相片上的人很精神,整齐的军装,佩带着红领章、红帽徽,昂首挺胸,显得自信和自豪,背景是雄伟的天安门。遗憾的是照片不是彩色的,体现不出绚丽多彩的景象。其他同志也都在忙着各自的事情,有的在写家信,有的在洗衣服。从下火车到现在,基本上没有好好休息过,为了准备到北京的检阅,星期天也加班训练。

“班长,你说我们下一步干什么?”陈大壮边往信封里装写好的信,边向班长打探消息。

“按照以往的惯例,新兵训练结束后,就要学习飞行理论了,但是现在是特殊事情,就说不好了。”班长回答着陈大壮的问话:

“你们看中队值班室门口小黑板上的通知就知道了。”

“听说学校都停课闹革命了,今年的大学也停止招生了,飞行航校受不受到影响还不知道呢。”家在北京的程志一直是消息灵通人士,他把自己知道的情况告诉大家。

“你不要乱散布小道消息,扰乱军心。”副班长赵贺勋提醒他。

“我们来当飞行员,看来一时半会是上不了飞机了。”张志宏在自言自语,心里不免有些担心。

“大家不要多想了,军人是以服从命令为天职,领导叫干什么,就干什么吧,领导不叫你干的,你再想也没有用。”班长根据老兵的经验实话实说。

“告诉大家一个消息,从明天开始,要进行一周的政治教育了。”林超从水房洗衣服回来,立即将他刚知道的消息告诉大家。

“你怎么知道的?”陈大壮问。

“中队值班室门口小黑板上通知的,每天安排全是‘政治教育’。”

“学习好啊,坐在屋里学习比在大操场走队列强多了。”王明海听后有些高兴。一个多月的队列训练,可给他折腾苦了,现在想起来都有些害怕。

河北十月的天气,秋高气爽,空军预备学校的校园里,宽大的法国梧桐树叶已开始发黄,楼门前的花池里,除了不怕寒的秋菊在傲放外,其他的花朵多已凋谢。天气不冷不热,正是学习的好时机。

学员六大中队三中队一班的宿舍里,大家坐在各自的桌子前,围成一圈,在班长吴奇的带领下学习毛主席的名著“老三篇”。所谓“老三篇”就是毛主席抗日战争时期写的《为人民服务》、《纪念白求恩》、《愚公移山》三篇文章。这是毛主席的亲密战友,副统帅林彪林副主席推荐的。要求全军的每一个将士都要认真学习,要领会精神,达到会背。班长吴奇按照大队政委制定的一动员、二学习、三讨论、四总结、五提高的学习计划,已经领着大家全部走了一遍,见大家已经没有什么话可说了,就要求大家开始逐段逐句的背“老三篇”。

全班十一个人,每人手拿一本“老三篇”单行本,在认真的背诵,有的默默记忆,有的朗朗念诵,好像又回到了入伍前的中学生活。

“我们都是来自五湖四海,为了一个共同的革命目标走到一起来了……”陈大壮摇头晃脑的在背《为人民服务》,大家的目光都被他的声音吸引过去。

“陈大壮,你能不能不出声,影响我们学习。”王明海已经双手捂着耳朵忍了好长时间,实在忍不住了,提出了反抗。

“我不念出来我记不住,你就将就将就吧。”

“都不要讲话,快认真学吧。过两天,等这个阶段的学习快结束时,我们要考核学习的成果,看谁会背的多。”班长吴奇制止大家再讲话。

室内又恢复了平静,张志宏在默默的背诵着《为人民服务》,这篇文章他快要背会了。在学校上学时,他的记忆力就是很强的,一篇文章看个几遍,就能记住了,他想争前几名。不甘落后是他一贯的思想,在学校上学时,在班里他就是数一数二的。自从当兵以后,他就下定了决心,要争当先进。他认为别人能做到的,自己也能做到,也一定要做到。在练习打背包时,他作到了,在队列训练时,他作到了,现在的政治学习,他也要做的最好。

秋风萧瑟,天气渐渐的冷起来,军营里法国梧桐树的树叶一片片的掉在了地上,张志宏他们学员队的学员们每天早操时都要打扫一遍。政治学习已经进行了一个多月了,但是看不出结束的迹象。“老三篇”背会了,又接着背《毛主席语录》,学习“两报一刊”社论。“两报一刊”就是《人民日报》、《解放军报》、《红旗杂志》,当时“两报一刊”经常联合发表社论,社论代表党中央的声音,代表毛主席的声音,所以有社论必学。那时“两报一刊”的社论也非常多,基本上两、三天就有一篇,所以总也学不完。一天又一天的坐在那里,对于好动的年轻人来说,就像受刑。他们又回想起队列训练的时候,虽然辛苦,但是经常能活动身体,总比成天坐着强,屁股都磨出茧子了。

每天的体力活动就是出去扫树叶,在大操场周围,当他们看到闲置的运动器械,真想上去锻炼锻炼,特别是那些旋梯、滚轮,到部队那么长时间了,好多人还没有摸过呢。但是中队不组织锻炼,谁也不敢单独行动,中队早有要求,没有中队组织,谁也不能去玩旋梯、滚轮,违反者要以军纪论处。主要是在没有专门人员指导下,怕出问题。

清晨,正当大家睡眠正酣时,一阵急促的紧急集合哨音又把大家从酣睡中催醒。好长时间没有练习打背包了,大家一个鲤鱼打挺,快速起床,穿衣服,打背包,带着所有装备冲出宿舍楼。还好,这次行动完全符合要求。五分钟之内,学员六大队三中队的学员全部集合在中队宿舍楼门前。

“同志们,刚刚接到上级指示,有一伙不法份子要搞暴乱,企图破坏文化大革命,上级命令我们全中队去平息暴乱,现在立即出发。行动中不要讲话,要跟好队。”赵中队长非常严肃地下达了命令。

队伍踏着晨曦向事发地走去,真有这事吗?每个人都怀着疑问和忐忑不安的心情跟着队长。

第二十三章:大风大浪(四)

 每个人背上背着沉重的背包,肩上扛着一支五九式半自动步枪,加上挎包、水壶,负重在15公斤左右。开始还不觉得怎样,走了一个小时以后,背上的背包越来越重,枪也变得沉重起来。

天亮了,队伍走出了城区,来到了乡间小路上。农村的墙上同城市里一样,也贴满了大字报。地里的庄稼已经收割完毕,农田里堆着一堆堆的柴草,一片金黄。一些起早的农民,已经在地里开始干活了,一个个脸上挂着喜悦。这是收获的季节,一年来的辛苦劳作,换来了丰硕的成果。

外面的景象安定祥和,没有大事发生时的紧张、恐慌。

真有暴乱发生吗?要真有,立功的时候就到了。张志宏边走边想着这次行动,想象着如何冲上去,如何立功。要知道在和平年代,一个军人要立功是不容易的,就是要遇到这样的机会才有可能。但是看老百姓的表情又不象有大事发生,要有事,他们不早躲起来了,还这么安静的在地里干活?但是看队长的表情,像是有事,他从来没有这么严肃。不管怎样,跟着走吧,到地方就知道了。

队伍越走越快,好像是班长说的急行军的速度,每小时要走10公里。陈大壮开始打开军用水壶一遍一遍的喝水,水喝进去,头上的汗水立刻冒了出来。王明海走路的姿势开始有点瘸了,他把枪一会儿扛在右肩,一会儿扛在左肩,来回的倒腾,总也不能减轻重量。看来林超的体力能好一些,运动员的体质,就是不一样。张志宏也有点吃不销了,但他是一个不怕困难的人,别人能做到的他就一定能做到。这时候队长在前面一直急走,他岁数比我们大,都能走动,我们也不在话下。当然,队长身上没有背包,也没有背长枪而是手枪。

“我的脚痛得厉害,是不是磨破了?”王明海瘸得更厉害了,慢慢地掉队了,林超接过了他的枪,减轻他的负荷,让他能跟上队。

中队卫生员走了过来,脱下王明海的鞋袜,看到他的两个脚掌已磨出了三、四个水泡,怪不得他瘸得那么厉害。卫生员将他脚掌上的水泡用针挑破,挤出了里面的水,再贴上纱布,保护伤口。处理完了,王明海穿上袜子和鞋,站起来走了走,觉得舒服多了。由于处理伤口,耽误了一些时间,队伍已经走出了很远,他们只好跑步跟上。

队伍已经行进了快三个小时了,大家并没有发现异常的情况。

“我们这是到哪儿去啊,不是老九搞的军事演习吧?”白天行军,大家可以说话,此时陈大壮说起了俏皮话。他的一壶水已经快喝光了,满脸汗水,喘着粗气,看来也很累,但是却消磨不掉他乐天派的性格。

“我看也不象有什么情况发生,可能真是一次军事演习。”不善表达的符军此时也发表了自己的看法。

“不管是真是假,总的来说对我们都是一个锻炼。”副班长赵贺勋发表了自己的看法,他的看法往往都比别人的高出一筹。

张志宏想到,如果是演习,立功的计划就不能实现了,这次只好作为一次锻炼的机会了。

太阳已经升到了头顶,快到中午了,气温比早晨高了很多。队长前进的速度放慢了下来,由急行军速度改为正常的行军速度。但大家还是没有轻松多少,从凌晨起床到现在,还没有吃饭,现在已是饥肠辘辘,再加上走了那么多的路,一个个都显得疲惫不堪。前面出现了一排排整齐的楼房,似曾相识。

“那不是我们学校吗,怎么走了一圈又回来了?”李中原首先发现了秘密。

“我就说嘛,是老九搞的军事演习,怎么样,我说对了吧?”陈大壮见证实了自己的猜想,很高兴。

见大家已经猜透了这次行动的目的,队长也就不再隐瞒了:

“我们这次的紧急集合演习快要结束了,我们练习了正常行军、急行军,现在还有一个强行军没有练,现在离我们学习还有五公里路程,下面以区队为单位,由各区队长带领,跑步回营房,就算是练强行军。我岁数比你们大,也跑不动了,就不跟你们一起跑了。真要是打仗,我们营以上干部最起码有马骑,所以,我也达到要求了。”

队伍分成三队,由三个区队长带领分别向营房跑去。一班全体跟着一区队长向营房跑,班长吴奇边跑边向全班动员:

“大家都跟好队,这是最关键的时刻,一定要咬牙坚持,大家要互相帮助,体力强的要帮助体力弱的,全班要形成一个整体。”

行进更艰难了,张志宏觉得两条腿就像灌满了铅,沉重得难以抬起。背上的背包也像有千斤重,压得喘不过气来。口干得难受,嗓子眼里就像冒火。迈出的两条腿软软的,好像随时都要倒下去。他喝了口水,润了润嗓子,奇…_…書……*……网…QISuu。cOm机械地迈动双腿,跟着班长前进。

“谁还有水,给我点喝,渴死我了。”陈大壮的水早已喝完,这时向同伴求助。

张志宏把他的水壶递给了陈大壮,陈大壮接过来喝了几口,又把水壶还给了张志宏。

王明海在摇摇晃晃地向前跑,林超替他背着枪,班长替他背着背包,他基本上是空着手跑,但还是有点坚持不住了,有几次差点摔倒。张志宏和副班长赵贺勋跟在他身旁,随时保护他。

“王明海,加油!”

“王明海,加油!”

“王明海,加油!”

“王明海,坚持,曙光就在前头!”

大家都在为王明海鼓劲,同时也在为自己加油。精神的力量是无限的,大家情绪高涨了,疲劳立刻减去了许多。同志们互相帮助,互相鼓励,齐心协力向目的地——营房跑去。

这是一次体力极限的锻炼,也是对军人素质的考验。终于跑到了终点,没有一个掉队的,在大家的共同努力下,他们胜利了。

第二十四章:大风大浪(五)

 大队政委祝耀祖来到了三中队中队部,瘦小的脸上表情严肃,失去了以往的和蔼和明朗的笑容。李指导员和赵队长起立,双腿靠拢,来了个立正动作,算是行了军礼:

“政委来了。”

“首长好?”

两人分别作了问候。

“好,好,坐,坐!”祝政委点了点头,坐在了李指导员递过的椅子上。

“你们中队的政治教育进行的怎么样?”三人落座后,政委开始问话。

“挺好,我们按照大队的部署,一步不拉的进行教育,大家的情绪也很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