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3C书库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天师上位记-第182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张昌明这个人是真的纯善豁达,怎么会有这么一个孙女,焉坏焉坏的。”

    她是个坏东西,从小到大都是。

    或许当真是天生养万物,有善亦有恶,她就是那个恶人。还记得那时候对着庙远先生气急败坏的神情,她做了个鬼脸,高兴不已:“怎么办,我这个张大恶人现在好高兴啊!”

    大恶人,卫瑶卿自哂:我是个大恶人。

    解哥儿是个好孩子,巴巴的玩了一会儿,就把风车放下了,继续背书,她拿在手里,举着风车,百无聊赖的在客商们兴高采烈的说笑声中等待夜幕降临。

    烦闷的路途缺的是一个安稳觉,业城的夜晚没有什么好看的,饭罢没多久,客商便纷纷在客栈里歇息了,补上几个觉又要重新上路了。

    客栈早已做惯了来往客商的生意,很是配合的熄了灯,整座城池陷入了安静之中,除了路边路杖上幽暗的长串灯笼,几乎没有什么亮光,夜晚正是好眠的时候。

    床上的孩子小小的一团缩在被子中,即使是入睡,解哥儿还是紧抿着双唇,眉头未见舒展,小小年纪,忧思却并不比大人少多少。

    卫瑶卿手里举着他喜欢的风车,哄他入睡,见那紧握的双拳渐渐松开,这才替他掖了掖被角出了门。

    门外的宋二早已候着了:“卫监正,你”

    “你留在这里陪他,”女孩子打断了他要出口的话,神情肃穆,“我有些事情要做,你看好解哥儿,他最近越发机灵了,”顿了顿,她嘴角便不自觉的带上了些许苦涩,“学会装睡而后偷偷跟着我出门了。”

    “他的好奇心用在我身上太浪费了。”

    宋二本能的出口回道:“你的意思是说他想知道的,你都会告诉他,没有必要好奇你么?”

    “不是。”女孩子的声音十分坚决,“对于目前的他来说,他一挑眉,我就知道他心里在想什么。想要跟着我出门,他脚一落地我就察觉到了。他现在与我之间差距太大。”

    “人都有好奇心,但对方与自己差距太大时,好奇心便要收起来藏好,至少不要让对方察觉。”女孩子说着转身,“因为不是每个人都会无限的包容和善待他的,他要学会保护自己,适当的藏拙是保护自己的一种手段。好奇可以有,但不该好奇时至少要装作不好奇的样子。”

    宋二沉默,准确的说他是个贼,所以学会了极好的身法,屋内微微的响动声被他尽数听在了耳中。不用推门看,他也能猜出张小公子的动作,那孩子下了床,站了片刻而后又回到了床上,入睡了。

    很是乖巧,至少表面上是如此,很听话,这是他的优点。

    “你保护好他,我去去就来。”女孩子套上了一身宽大的黑色斗篷,将人隐在黑暗中,施展轻功疾行,离开了客栈。

第三百四十一章 手札() 
一树之上四分景象,春夏秋冬,四季之景都在其上。张鲁道这个人做的每一件事都足够让后世称道,视为传奇。所以不管正史还是野史,他都是其上的常客。

    隐在斗篷里的女孩子只露出一个尖尖小巧的下巴,唇角勾起弯弯的弧度,颇有几分邪气。

    “有的人活着,他已经死了。有的人死了,他还活着。”莫名的想到了庙远先生曾经出口的奇奇怪怪的话,女孩子微微颔首,“张鲁道明显就是后者。这么多年了,还活在正史野史,口口相传之中。”

    “厉害啊!”她走到树下,看着这颗神奇的参天大树拍了拍,“四百年的树,确实够壮实的。”

    说话间斗篷翻飞,女孩子左手拿出了几样奇奇怪怪的铁器,而后颇有几分不协调的看着右手里的风车:“出来的急,忘了将风车放回去了呢!”

    不协调只有一刹那而已,女孩子顺手将风车插在树杈中而后跳了下来,找准了方向:“东行十五步”

    “而后向南行九步。”

    “今日辛丑日,对应奎木狼所住的位置。”

    幽幽的月光照耀在古旧的青石板上,手中三支香没有点燃,只歪歪斜斜的插在泥缝中,而后磕了三个头。

    “我张家的东西,我来取了。”

    将形态古怪的铁器一截一截的接了起来,铁器柄瞬间变长了。这是盗墓用的铁器,从温韬那里借来的,铁器头处的直径大小都是特制的。阴阳十三科,彼此总有共通的地方,这些盗墓的器具如今拿来用酒十分顺手。选定了位置,铁器从泥缝中插了进去。一点一点的向下探去。

    女孩子神情很认真,也不知过了多久,眉目突然神采飞扬了起来:“到了。”

    而后一截一截的取了出来,铁器头特制的形状,箍着泥与一只表面贴着符纸的盒子带了上来。

    “找到了。”女孩子收了盒子,将泥填回远处,踩实,而后走了。

    今日真是出奇的顺利,女孩子轻舒了一口气,走到半道才发觉解哥儿的风车忘了拿了,不得已只得再度返回。

    路还是原路。女孩子身姿轻巧,本就于身法上有所擅长,所以她的轻功恢复的极好,走的很快,几乎没有一点响动。

    街道上空无一人,路杖上长串的灯笼微微的晃着。

    前方不远处,却有一道影子被无限拉长,是人的影子。

    来人穿了一身夜行衣,黑布蒙住了他的脸,使人看不清他的本来面目。手里用的是铲子,正在树下挖来挖去。

    她挑眉,闪身躲入了一旁的小巷,看向那个黑衣人。

    若没有她的折返,恐怕还当真不知道有人会在夜半与她做一样的事情。

    巧合么?或许只是听那些说书先生吹得天花乱坠来看一看这树下到底有什么。但更大的可能却不是巧合。盒子藏在袖袋中紧了紧,她看向那个用铲子挖着土的黑衣人,半晌之后,转身离开。

    她不知道黑衣人的实力,就算侥幸能打赢黑衣人,处理尸体又是一件麻烦事,他们只会在这里停留三天。业城,本也不是长留之地,所以不能打草惊蛇。

    晨光大亮,客栈再次开始嘈杂了起来。

    张解一睁眼就看到了床头和衣而睡的女孩子。

    她抱着双臂,外头裹着一件斗篷,一条腿屈起,这是一个十分方便离开的姿势,头靠在床头,是昨晚回来晚了,所以怕惊醒了他么?

    张解眨了眨眼,轻手轻脚的起身,一会儿宋二就要来敲门了,莫要吵醒了卫姐姐才好。

    熟料,才一动,那头和衣而睡的女孩子就瞬间惊醒了,手也本能的放到了腰间的匕首上。

    如此警醒?张解愣愣的看着眼前的女孩子:她睁开眼睛的那一刹那,目光锐利的有些惊人,人也是一副时刻会暴起动手的动作,周身发寒,是杀气。他从未见过这样的卫姐姐,张解看着她,或许这才是那个能在外行走有条不紊,经验老辣的女孩子。在旁人看来她的年纪还很小吧,却对江湖中那套规矩手段驾轻就熟,他今年七岁还有七年,能长到她这样么?好像有点难啊,张解有些泄气。同时又感慨,昨天卫姐姐在门外的话他听到了,也知道是说给他听的,如今看来,对他,卫姐姐还当真是包容了,所以允许他一次又一次的好奇心。

    有些失望,还有些无形的压力加于其身,张解低下了头。

    面前突然间多了一个盒子,盒子上贴的符纸有些熟悉,是张家的避世符。一只手覆在符纸上,而后轻轻一扯,符纸被拉开,盒子也随着她的动作打开了。

    “这是什么?”

    “张鲁道的笔记手札。就是那颗四季树所谓能天下一统,四海归一的东西。给你两日的时间,你把它记住了。”

    张解不解:“你要做什么?”

    “然后烧掉。”女孩子声音斩钉截铁。

    烧烧掉?少年被吓到了,不敢置信的看着她,半晌之后,喃喃:“这可是张鲁道的笔记手札啊!”

    “那又如何?”女孩子冷笑,脸上神情有些淡漠,“他为天下造福,并不负这天下,而这笔记手札是他留给自己族人的,也不负族人。眼下张家就只有你一个了,待你牢记了,自然是将它烧了。”

    “不然呢?留下它,等将来有一天被心怀不轨的人抢走?”

    “东西记在自己脑子里最有用。”女孩子说着起身,“你自己看着办,烧不烧,决定在你。”

    少年睁着眼睛愣愣的看着她,她脱去斗篷出门:“想吃什么?要我去楼下买来给你端上来么?”

    张解抓紧了自己手里的盒子,沉默片刻之后点了点头:“随便带一点吧!”而后翻开笔记手札,记了起来。

    她出门,又关上了房门。

    客栈堂中依然吵吵嚷嚷,买了些腌菜、肉、烙饼和汤,女孩子端着准备上楼,却见一队侍卫从客栈门前经过。业城并不是一个多么主要的城池,以至于城中侍卫并不多,昨日来时,她就注意了,城中侍卫连同业城县衙的小吏加起来也不过百余人。

    眼下这百余的侍卫小吏却纠集了起来,齐齐的向着城中方向行去。

    “这是要干什么去?”当地的百姓,客栈的客商纷纷问道。

第三百四十二章 冲突() 
业城所有的侍卫小吏都向着一个方向而去,这个方向是业城正中那颗四季分明的奇树。过去的不仅仅是人,还有他们手里的铁铲。

    这是要干什么呀?答案已隐隐可以预测,众人心头颤颤,不敢置信。

    这可是张鲁道留下来的业城风水之源啊,除了与张鲁道的这一段传说,业城还有什么?当地的百姓茫然,过往的客商亦是如此。不是说不管是当地的官员还是百姓都十分照料这棵树么?所以四百年郁郁葱葱愈发繁盛。但是现在,是要铲了这棵树么?

    楼梯拐角口的女孩子看了半晌,目光微闪,转身上楼进屋。这样的举动也不奇怪,来往客商非富非贵,有谁能阻止得了这些当地事?毕竟,他们只是路过,业城也不过是他们赶路途中的一个小插曲而已。

    屋里的孩子正在认真的默背着笔记手札,食物的香味钻入鼻中。事情,是要做的,但是饭也是要吃的。

    张解走到桌边坐下,拿起碗筷喝了一口汤。楼下吵吵嚷嚷的声音钻入耳中,实在是不想听也听到了。

    “发生什么事了?”张解问道。

    女孩子咬着肉含糊不清的说道:“官府里的人要来铲掉那颗四季树了,估摸着要与百姓起冲突了。”

    “好端端的,怎么要铲掉那棵树了?”张解不解,刚来时,听街边百姓,茶楼酒肆里的说书先生大肆的谈论,可见,业城是以张鲁道的出现为荣的,更别提他留下的所谓风水之源的奇树了。

    回以他的是一只手轻轻的在他手边的笔记手札上点了点。

    张解吃饭的动作一滞,半晌之后,了然:“是为了这个?你昨日出去就是为了这个么?有没有遇到什么危险?”

    “没有,”卫瑶卿低头分着一小块一小块的烙饼,“不过可能还有人在找这个东西。”

    还有人么?张解低头:“给我一个晚上的时间,我会记下来,然后就可以烧掉了。”

    她应声,而后放下手里的碗,走到窗边,推开了一条缝,隔着窗缝向楼下望去。业城的百姓吵吵嚷嚷,不多时便已纠集了不少,为首的正是昨日那个说的唾沫横飞的说书先生。这棵树倒了,张鲁道的过往意义也就没有原先那么大了,这可是生意啊。断人财路犹如杀人父母,这些人能坐得住才怪。

    除了以此为生的生意人,还有当地的百姓,当地的百姓并不乐衷于教化,不仅如此,还十分的保守古板。偌大的业城只有一间学堂,卫瑶卿来时就注意到了,学堂里只有个老夫子,学生也没有几个,更多的是在外面跑,帮忙做杂役的孩子。在他们看来,与其在学堂里读书,不如早日有能力为自己换回一些口粮来得重要。他们的目光落在了眼前。

    这样的百姓,自然视这等张鲁道留下的奇树为神明赐佑,这棵树长成如此茁壮的模样,与百姓的看护是分不开的。或许准确的说,这棵树已经成了他们的信仰,是供奉在家里,供奉在业城中的神佛,不容他人置喙,就连官府也不行。

    百姓与官府的官吏起了冲突,手里的锄头等农具也拿在了手里,毫不退让。嘴皮子利索的说书先生走在最前面,义愤填膺:“太过分了,这是我业城百姓的神树,护佑我业城风水的神树,你们胆敢对神明不敬,神明不会饶过我们的!”

    百姓总是比官兵多的。虽然不乏老弱病残,但胜在人多,一时之间双方互不相让。

    “想要张鲁道笔记手札的是权贵吧,不然怎么能调动得了这里的官吏?”张解一边撕着手里的烙饼,一边说道,“这些官吏也不过听命行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