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3C书库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天师上位记-第222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圣旨啊,”乔环神情怔忪,“说起来,陛下还当真挺信任她的。”待到反应过来,连忙把卫同知拉起来,“起来,你看看你堂堂三品大员,跪着像什么样子!”

    “圣人有云,一日为师,终生为父。”卫同知顺势站了起来,再次施礼,“跪一跪老师,没什么。这一次,是学生错了。”。。

    “好了,”乔环摆了摆手,看着他叹了口气,“我知道你在想什么。你一贯如此,胆大,好险中取胜,她做的事,对了你的胃口,所以你很喜欢,也很看好她。但我提醒你,她的胆子远比你想的要大的多,你以为你能驯服的住她?仔细她将你玩的团团转。”

    “老师,瑶卿这孩子……”

    乔环又道:“你且听我说完。这件事确实是好事,她肯如此……”乔环脸上的神情有些复杂,“倒是出乎我的意料之外。”

    “这个孩子是把两面开锋的利刃,用的好了,于天下都是一件益事,用错了地方,必将生灵涂炭。”乔环叹道,“我与昌明相识多年,没有人比我更清楚这个孩子有多厉害。她年纪虽小,但不论见识所闻、计划谋略、武艺手段都远超常人。也正是因为太好了,才被昌明视若瑰宝。她的心性委实有些难以捉摸,还是要小心……”

    “老师”卫同知闻言却笑了,“那等空穴来风的话,何况又是出自程厉胜之口,怎能相信?瑶卿这孩子是个人,不是个鬼怪,活生生的人,可以站在阳光下的人,这毋庸置疑啊!难道就因为那些没有根据的话就要怀疑她么?这可不像老师的作风。”

    “君子当有明辨是非的能力,这不是老师教我的么?为什么老师的明辨是非,到了瑶卿这孩子身上就变样了呢?”

    “算了,”乔环摆了摆手,“我说的话你们都不信,陛下也好,你也好都是如此。那就算了,不提了。眼下有一件事要你去做。”

    “你看看有没有什么得用的人,速速赶往五度关接应她。五度关内,说不准会起波折!”

第四百二十三章 质疑() 
仿佛一切已经说开了,卫同知站在原地叹了口气,低头想了半晌,这才在打扫的太监宫女的目光中走出了金銮殿。

    也直到此时,他才发现,就这么一会会儿,一个早朝的功夫,外头已然下起了雨。细细密密的春雨打湿了地面,他走出朝堂外:真是踏青的好时节,他的心情却并不怎么好。

    雨不大,没有伞也无妨,卫同知正准备步入雨帘,却听不远处有人在叫他。

    “卫大人!”

    踏出的步子脚下一慢,卫同知转身,看到了不远处站在廊下优哉游哉的司徒公王翰之王老太爷。

    “可来此处避雨!”老人神态和蔼可亲的朝他招了招手。

    这么大点的雨需要避?卫同知摇头自嘲,真是个老狐狸啊,一直呆在殿外,并未离开。不过虽是这般想的,卫同知还是走了过去,郑重其事的朝他拱手行了一礼:“司徒公!”

    王老太爷笑呵呵的伸手拍了拍他的肩膀:“后生可畏啊!”

    卫同知叹了一口气,他知道,王老太爷说的后生可畏,可不是说他。

    “瑶卿这孩子,确实不错。”卫同知叹道,“是个好孩子!”

    “老夫说的不是她,”王老太爷捋了捋长须,眯起了眼,“说句不中听的话,她怎么样,老夫比你更清楚。”

    “王老太爷。”卫同知愣了愣,正要继续说话,却发现王老太爷的手搭在自己的肩膀上,并未放开。

    “老夫是指你与乔环这老家伙两个人,你这个人啊,”王老太爷看着他,眼底满是深意,“尊师是真,骗师也是真,人有多面,倒是叫老夫看了一场好戏啊!”

    卫同知脸色一凝:“王老太爷……”

    “诶!”王老太爷摆了摆手,道:“你莫同我说那些空话,老夫没有责怪你的意思。”

    “王老太爷……”卫同知看着王老太爷,动了动唇,“您多想了。”

    “还否认啊!”王老太爷轻笑了两声,搭在他肩上的手拍了拍,“你这一点还不如你卫家那个小丫头,无赖泼皮,但她也认了,你我互相装模作样,有个什么意思?”

    “乔环这老家伙,性子迂腐一根筋走到底,有时候还当真挺讨人厌的。”王老太爷边说边笑,“但他有些话没有说错,你看好这个丫头,将卫家崛起的筹码压在她的身上,同知,你所图不小啊!”

    卫同知渐渐收了脸上的笑容,看着眼前这个笑容可掬的老人,他自然知道眼前这个看着和善的老人,实则是一只真正的老狐狸,自己的所做所想,要瞒过他的耳目,怕是不太可能了。

    于是叹了口气,直起身,看向王老太爷:“老太爷出自琅琊王氏,是真正世出名门,生下来便是长安一等一的清贵……”

    “而我卫家,自祖上起就不过是世居于长安城的一个普通百姓,世代以耕种田地为业。这样的生活也很好,但自父亲开始,就想要走出那一亩三分地,走入长安城。卫家没有如王老太爷这般先祖打下的基业,那么我等便只有如老太爷的先祖那般一步一步立足而起了。”

    “有志从来不是什么坏事。”王老太爷道,瞥了他一眼,“不过你们挺急的,你父亲是,你也是。”

    如今卫家三代,从死去的卫烈甘愿卖身投靠崔远道门下就可以看出他性子很急,当然那时候,时势不好说,与其等待一个战事建功立业,还有被人抢了功绩的风险,不如投靠崔远道门下。卫烈所做的一切自有自己的考量,他王翰之不与评判。小人物也是人物,也小瞧不得,有时候一件大事的关键往往是在这些小人物的身上。

    卫同知是个读书的料,比起卫烈来说更是个人物,但是到底形单影只,要真正在长安站住脚,不是昙花一现,而是卫家世代传承,以至将来能发展成簪缨世族,这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

    纵使他一个人胆大至斯,冒险凑上君前,也不过是一个三品的中书令。他虽自诩自己不比那等世族的贵胄差多少,但孤身一人,独木难支。因为他要的从始至终都是卫家能在长安城站住脚,而不是自己的昙花一现,但靠他一个人,有些困难。卫家晚生后辈,虽说不错,但生活在一个想要在长安城站稳脚的卫家,这点所谓的不错,远远不够。

    直到那个孩子的出现,他觉得看到了站稳脚的希望。要短时间内在长安站稳脚,非天纵之才不可为。所以,老师,他是尊的,但那个孩子在做的事情,他也会帮忙骗的。

    一时思绪万千,卫同知无奈的笑了笑:“王老太爷见笑了。”

    “你眼光不错,”王老太爷的手搭在他的肩头拍了拍,“但是你确定你当真能压制的住她?”

    “能让她为你所用自然是好事,但若是压不住她,反让你自己为她所用,这就不好说了啊!”

    卫同知怔了一怔:“瑶卿这孩子很聪明,也很乖巧懂事,最主要她姓卫,我相信她心里有卫家。”

    “乖巧懂事?”王老太爷语气中有几分玩味,“她都能独行千里隐入南疆把贵人带出来,还能安全将人带离西南府,乖巧懂事对她来说有什么难的?好孩子她自然也能做的很好,这有什么奇怪的?”

    卫同知看了片刻王老太爷之后,无奈的发出了一声苦笑:“王老太爷,您这……也是同老师一样在质疑瑶卿这孩子的目的吗?劝我不要用她?”

    王老太爷点头:“对也不对。对是说老夫也觉得乔环说得对,并非看轻你,而是这个丫头你压制不住的,你想用她让卫家起势,却很有可能会反被她将卫家用来为自己造势。到时候不是你用她,是她在用你们了。”

    卫同知看着他:“那不对又在何处?”。。

    “不对么?”王老太爷收回了搭在他肩头的手,挑眉,“你不能用她,但是老夫可以。”他“哈哈”大笑了两声,“我王家血厚耐的住她作妖,扒了一层皮,还有七八层。”

    “所以,你不能用她,老夫可以。”

第四百二十四章 巧合() 
卫同知脸上的神情可谓精彩纷呈,看着那里张狂大笑的王老太爷一时间不知道该说什么话才好。

    待笑过之后,王老太爷才又道:“望月楼的人,老夫就撤了。这个样子再做下去也没有什么意思。”

    卫同知应声:“先前的事情,还要多谢王老太爷了。”

    “无妨无妨!”王老太爷笑呵呵的摆了摆手,拍着卫同知的手臂道:“小事一桩。老夫可比崔远道那厮要好说话的很,不会让你写下什么赔了一家的契书。”

    是说他一家三代入了崔家做了家臣么?若说原先是不知道,那么而后,他也知道了这件事。凭心而论,崔家在这件事上没有做错什么,是卫烈主动让卫家三代写下了契书,以换取一个走入权贵眼中的机会。虽然这个机会不见得好,但长安城入伍参兵的有数十万,有且只有父亲的名讳勉强出现在了众人的视野中,这不是没有缘由的。而之后,崔家自始至终也没有薄待过他卫家,不知以后如何,至少,这件事之上崔卫两家并没有什么仇。更何况契书结三代,到下一代也到头了。

    是以,卫同知并没有搭话,只是陪着笑了笑。

    王老太爷仿佛没有看清他的尴尬,继续道:“对了,有件事要同你说,老夫也觉得五度关之内可能会起风波,所以提早做了准备……”

    卫同知露出些许惊讶的表情:“王老太爷什么时候收到的消息?”其实很多事情,他并没有对乔环说谎,除却隐瞒了瑶卿那孩子早已离开长安的消息之外,很多事情他根本不知道。而那孩子也藏的很好,除却中途寄回过一封信之外,她是如何走的,途径哪里这些事情等等他都完全不知。

    这个孩子,只在她认为该跳出来,跳到众人面前的时候跳出来,其余的时候,根本不知道她在哪里。所以,眼下她露出真容,必然有她自己的考虑了。

    “比你早两天。”王老太爷神情有些玩味,“现在赶过去怕是来不及了,但所幸老夫早有准备。”

    卫同知有些怔神。

    “雨停天晴了啊!”一旁王老太爷忽然没头没尾的来了这一句之后,便大步离去了。

    这场雨来的突然,收的也突然,卫同知伸手扶了扶官帽,走了出去。

    回去之后,照常去荣泰苑看了看母亲。周老夫人精神不错,家里的两个女孩子卫瑶宛、卫瑶玉都老老实实的在她身边抄着经书,见他过来,两个孩子连忙起身行礼。

    卫同知含笑点了点头,看向周老夫人:“母亲,六丫头在回来的路上了,算算日子,最多也不过半个月的光景就能到长安了。”

    周老夫人的脸上露出了几分笑意:“先时藏着掖着,还让二丫头跟着你们一起撒谎,眼下倒是不藏了?”

    卫同知闻言便笑了,家里还是有明白人的,不是谁都像二弟和二弟媳那样子好糊弄的。或许还真真应了那一句话:傻人有傻福吧!不过他倒是想藏来着,是六丫头自己露出了真容。

    若立下大功,这些隐瞒都不是什么大事。

    “她一个人在外头,可吃了不少苦头?”周老夫人捏着手里的佛经,眉头紧皱,“瞒的那么好,定是什么要紧的任务吧!”

    “她是在外陛下做事,奉圣命而行。”卫同知说道,“此事不得对外泄露的。”

    “知晓了,所以我们不是跟着装傻了么?”周老夫人白了他一眼,“家里突然少了两个丫头,还弄了个假的二丫头在那里放着,你当真老身年纪大了,老糊涂了么?”

    卫同知连声道“不敢不敢”。

    “那些都是小事,我只问你一件事。”周老夫人看着他说道,“六丫头这一路回来,应当不会再有什么事了吧!”她说着摸了摸自己的眼皮,“让人担心呢!”

    卫同知沉默了下来:这一路上怎么可能会有真正安全的时候?不管是偷偷离开长安,想方设法避过众人的耳目,还是进入南疆,在前朝余孽的手中将人带走,这一切,他们一概不知,也不知道她有没有受什么伤,有过什么危险。

    而回长安的途中,更将面临无数生死考验,能不能安全回到长安,这一切还未可知。

    长安这趟水深的很,无数人的野心盘根错节在一起,要在这趟混水里搅出个所以然来,绝非易事。

    他想到那个当真可以称得上一句智多近妖手段百出的女孩子,越是细想她所做的每一件事,越是觉得惊人。再想想自家的二弟和二弟媳还有二丫头和君宁这小子,二丫头算是懂事的了,姑且不说。这丫头这副样子,其他三个却这么糊涂,真真仿佛一个人支走了这三个人脑袋瓜的灵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