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3C书库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天师上位记-第244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状纸的内容很简单。

    是一个仆人代替怀国公世子夫人写的状纸,告世子软禁她十五年的消息。

    十五年?女孩子看的有些诧异,拎起那张状纸:“这是真是假?”

    “若没有老夫插手,这张状纸早没了。”王老太爷把状纸压在桌上敲了敲,“投状纸的仆人估摸着也被处理了,至于那位怀国公世子夫人的情况也难说的很。”

    “要查怀国公府,这不是借口么?”王老太爷很是得意,“怎么样?”

    女孩子竖了竖拇指:“还是老太爷高明!您果然不是省油的灯!”

    “那是自然。”王老太爷顺口接了一句,随即变了脸色,“你怎么骂人呢?”

    什么叫不是省油的灯!真是的。

    女孩子嘻嘻一笑:“书读的不多,典故用的不好,老太爷见谅。”

    “那就不要乱用。”王老太爷说道,指了指桌上的状纸,“诺,这状纸,你去带给何太平吧!”

    “为什么您不去?”少女讶然。

    “左右你这个人天怒人怨,得罪的人不少,也不怕这一个了。”王老太爷拢了拢衣袖,“再多得罪一个也无妨,不像老夫还要面子的。”

    女孩子撇了撇嘴,嘴里嘀咕了几声,拿着状纸走了。

    王老太爷心情极好的在原地哼着,听着她骂着“为老不尊、老奸巨猾”走远了。

    女孩子带着那个呆呆的不怎么机灵的婢女离开了,戏台上的戏子再次走上了台,后辈子侄也相继走到王老太爷身边身后落座了。

    台上演太子的戏子在痛哭流涕,唱着“父恩无以为报”,王老太爷哼了半晌,忽然招手,唤来了管事:“你说老夫遇到这死丫头是不是就有点不对劲啊?”

    管事愣住了。

    “怎么她越骂我越高兴呢!”王老太爷摇头直叹,“一定是这臭丫头给我下了什么手段,去弄点辟邪的东西来,给我带着。”

    管事不得已应了一声,心道是老太爷您自己高兴啊,跟邪不邪没有关系,更何况有龙牙在侧,什么邪物能入侵。

    ……

    ……

    从王家宅邸出来,枣糕还跟在她的身后,卫瑶卿叹了口气:“难得的一个休沐日啊,还得跑来跑去。”

    虽然是感慨,但还是去了府衙。

    进门的时候正撞见了站在门口提着刀守着的六安。

    “六安。”少女咧嘴,给了他一个灿烂的笑容,六安吓了一跳,颇有几分受宠若惊的回头看了看,眼见四下无人,她确实是在跟自己说话,这才抓了抓后脑勺,朝他点了点头。

    “你家大人呢!”

    六安指了指后衙的方向,等到回过神来,才意识到自己做了什么,而那一主一仆腿脚利索,已经去了后衙,六安连忙追了上去。

    “等……等等!”

    “什么事啊?六安!”少女叉着腰,似乎有些不耐烦了,手挥了挥,“我找你家大人有事。”

    “得……得我先禀报,你……你才能进去。”

    “那是一般人,我是你家大人的熟人,我就不用了吧!”少女不以为意的挥了挥手,一副自来熟的样子,“六安,你去一边玩去!”

    这哄孩子的语气,六安脸色涨的通红,伸手拦住了她,不让她继续向前。

    这里的一通闹腾倒是没有持续多久,因为动静引起了何太平的注意,他从里屋探出头来。

    女孩子笑嘻嘻的跟他打了个招呼:“何大人,许久不见了。”

    “卫……卫六小姐。”还当真是许久不见了啊,何太平不知道为什么额头上竟冒出了不少冷汗,似乎本能的有一种麻烦事要来的感觉,脚钉在了原地,看向那个笑的灿烂的少女,“什么事?”

    “送封诉状。”少女笑嘻嘻的把诉状递了过去。

    何太平伸手接过了诉状,看了她一眼,什么诉状她要亲自送?只是这一低头,越看越是心惊,待到看完,这才抬头,有些恍惚的看向面前的少女:果然是无事不登三宝殿,这真是一件大麻烦!

    但再烫手的事情,他何太平也得接。

第四百七十一章 入夏() 
初夏的长安城天亮的很早。夏日,百姓总要比冬日要起的早的,天刚蒙蒙亮,大街上便有不少行人了。有一年四季贩卖点心蔬果的小贩,也有早早起来,准备去做苦力的寻常百姓。

    任口口相传的传奇故事有多么出人意料,听的人热血沸腾,但多数人都不过听听便罢了,毕竟,人还是要生活的。为一日三餐,四季冷暖而奔波,这才是一个普通人每日要做的事情。

    入夏,不光是百姓起得早,就是五城兵马司的官兵也比平日里起的要早,很早就会上街晃悠了。但是起的早的小贩却并不惧怕,看着林立阳走到摊上坐了下来,叫了一碗胡辣汤慢慢的喝着。

    若说一开始还有些不习惯,但时间久了也就慢慢习惯了。此时时辰尚早,还不到当值的时候,所以,此时的林立阳也只是一个普通的百姓,不会跟大家过不去。

    小贩跟这些掀摊子的五城兵马司官兵可以说是天敌,但时间久了,也慢慢清楚了彼此的难处,偶尔也会问上一问了。

    “林立阳,仔细我在你碗里下泻药。”小贩多端了一碗汤过来,放到他面前。

    五大三粗的林立阳哈哈一笑,不在意的喝了一口:“多谢。正好请一日的假。”

    “几时开始当值啊,我就准备走了。”

    “这大热天的,当值时间不变,辰时末,巳时初。”

    “知道了。”

    ……

    ……

    有个穿着繁复官袍的少女在街上行走,许是觉得官袍有些热,袖子卷了一些上去,头上高高的官帽飘带扬起,倒很有几分飘飘若仙人的味道。

    官帽下是一张尚显稚嫩的脸。

    少女,官袍。

    如今大楚虽说民风开化,但能在朝为官的女子到底是少数,而且多数年岁不小了。

    如这么小的女孩子,思来想去,整个大楚似乎只有一个人。

    “卫……卫小大人。”有人认出了这个前些时日游街而过的少女,原本想喊一声卫监正的,但想到这些时日盛传的她不会在这个位子上久坐的消息,于是,监正到口中自然而然的变成了大人。不管什么职位,喊一声大人总是没有错的。

    少女朝他们微微颔首,而后走远了。

    不管是姿态还是举止挑不出一点毛病来,就是……太小了。

    那一日游街,少女英姿飒爽,以至于没有太多的人有这样的感觉,但今日,见她整个人身上套着这么一件厚厚的官袍,这种感觉真是无以复加。

    “这么一点点年纪啊,就立下如此大功了。”

    “就是啊,比我家二妞还小一岁呢,真是厉害!”

    “所以说,这就是天生的。那些个出身比她还显赫的小姐可有不少,哪个有她这么厉害的?”

    ……

    百姓议论纷纷,看着少女的背影渐渐消失在视线中。

    “若是个男子,恐怕更不得了。”

    “她走的是阴阳司这条道,男子女子关系不大。”百姓议论着,看到不远处的长安府衙中走出一队官吏。

    “这是要干什么?”有人看了眼在摊上好整以暇喝汤的林立阳,见他也目露诧异之色,便知问他也没用了,便私下询问了起来。

    “这一大早的,长安府衙的官兵是要去哪里啊?”

    问了半天,总算有个嚼着馒头的百姓抬起头来了,“我们家隔壁那嫂子的兄长就是府衙的官兵……”

    有人说长安权贵遍地走,随便抓上三个人,定然就有相熟的官家人,这话还真没说错。有什么疑问,四下问一问长安本地的百姓,定然能够打听到一二来。

    “听说昨日朝堂之上,何青天何大人参了个权贵,而且还是个不小的权贵,据说是一家长安城赫赫有名的老牌世族,先祖上过《功臣谱》的……”

    话说到这里,一旁蹲着吃东西的百姓早已开始窃窃私语了起来。

    “上过《功臣谱》的啊,那可了不得。”

    “是啊!”

    《功臣谱》是楚太宗打下江山之后命人编制的以记打天下时,立过赫赫战功的群臣。当年《功臣谱》上的名臣多加官晋爵,也是大楚建立后,长安第一批权贵。四百年大楚朝政飘摇,有些《功臣谱》上的名臣之后已经不见了踪影,或天灾而灭,或人祸而亡,斗争是不可避免的。

    能一立四百年不倒的,发展至如今都已成为权贵林立的长安城中数一数二的世族,也多是第一流的世族,地位牢固,等闲不可撼动。

    所以,一提到上过《功臣谱》不少百姓都激动了起来,好家伙,那可是真正厉害的老牌世族啊!

    “上过《功臣谱》又怎么样?”有个头上戴着文士常带儒帽的年轻人在一旁呼啦呼啦的吃着碗里的汤食,含糊不清地来了一句。

    这动作可以说是万分粗鲁了,一点都不与他的文士着装相称。

    有人闻言皱了皱眉,正要反驳,却被一旁眼尖的人伸手拉住了,而后手指一伸,指向年轻人的衣袍:“他身上的袍子是国子监教学博士才能穿的,你看他腰上的腰牌,那是国子监的出入腰牌……”

    长安城,不缺眼力厉害的行人。

    看着粗鲁,但不管是着装还是身上的腰牌都昭示着这个人可能是个真正的文人,而且还是在这大楚最有名的学堂国子监掌教。

    虽说听明白了,行人仍然有些不满地嘟囔了一句:“什么意思?”。。

    原本没指望他回答,谁料那个脸都快凑进碗里的年轻人突然开口了:“一招不慎,满盘皆输。以前天师道的张家当年可比上过《功臣谱》还厉害,如今呢?不照样一夜便倒了?老说当年有什么意思?老祖宗再厉害,还能跳出来帮忙不成?哈哈哈!”

    这人说话真是忒百无禁忌了,一旁的百姓纷纷挪了挪脚,离这个人远一些。他们闲着愿意说政谈政不假,大楚并没有明律规定百姓不得谈政,但是这个人也太口无遮拦了,一个不好说,万一说出了什么大逆不道的话,被牵连了怎么办?

    吃饱喝足的年轻人打了个饱嗝,也不在意旁人的躲避,起身便走了。

    他走的不慢,腰间的腰牌大抵未拢好,掉在了地上。

    有好事者忍不住上前捡了起来,看着腰牌上的名字,读了起来。

    “国子监柳闵之。”

第四百七十二章 交锋() 
这时候,有人喊住了那个走的匆忙的年轻人,年轻人这才去而复返,取回腰牌,招了招手,丝毫不在意的走了。

    举止粗鲁,却又有一种说不出的洒脱,还真是……有意思。

    百姓在议论纷纷他有意思,他也在感慨事情有意思。

    腰牌上系着绳,旁人小心放置,仔细看管的腰牌在他手里甩来甩去的把玩着。

    “还真是有意思!”柳闵之感慨了一句,忽地低低笑了出来,“这长安城越来越有意思了,看神仙打架,可不是什么时候都能看的。”

    ……

    ……

    长安城南的朱雀坊一带是城中权贵富户的地方,也是整个八水环抱、风水极佳的长安城中风水最好的一块宝地,当然,这块地方,一早便划分给了城中的权贵富户。

    作为长安城中的老牌世族,怀国公府就坐落于朱雀坊一带。

    几乎家家权贵的朱雀坊,宅邸相连,所以一大早这边的动静早惊动了不少权贵之家。

    虽说富户林立的朱雀坊没有那么多闲人,但是城中走街串巷的货郎小贩,还是要做做大户人家丫鬟小厮的生意的,所以不缺这些时不时探头望来的普通百姓。

    怀国公府的管事站在怀国公府门前的石狮前,见状朝这边望了过来。

    虽然什么话都没说,但怎么说也是权贵身边的得利人,自然是个人精,见状很快便过去将几个看热闹的货郎小贩敲打了一番,见那几个货郎小贩不敢乱说话,这才放过了他们。

    做这些事时,怀国公府的管事并没有瞒着何太平与长安府衙的官兵,权贵最好面子,敲打一二也实属寻常。何太平自然也不可能与他纠结这些小事。。。

    圣上金口玉言,命他查案,自然诸般便利都是要给的。

    官兵与何太平跟着进了府,府门还特地关上了,将喧嚣隔绝在外。至于惊动到的邻里权贵怎么说,那也能关起门来说了,闲话谁都会说,关键还是要看结果。

    大早上的这么一番动静很快便压了下去。这一日,朱雀坊这边权贵人家的的小厮丫鬟,伸长了脑袋脖子,去门房上看了好几回,也没有再看到原本要出现的货郎小贩,不由担心这几个货郎小贩是不是出了什么事了。

    然而,这些货郎小贩并没有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