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3C书库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天师上位记-第333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被王会仙视作“青楼常客”的少年人摸了摸脸,许久没易容了,她也好久没以一个寻常百姓的身份看长安城了。

    日头高升,三街九巷的百姓已然开始出工了,不出工的妇人则拿着板凳,坐在家门前一边忙着手里的活计一边闲聊。

    烟火气啊!每次走到这里,便能让她切身感受到那股烟火气。她虽出身清贵,但细细说来却是长于民间,对这种气息再习惯不过了。

    卫瑶卿转头看向一个位置:那是曾经她作为七安先生占得位置,眼下也被豆花摊占领了。街头的孩子在照常玩耍,玩泥巴的、玩鸡毛毽子的、跑跳的比比皆是。

    她蹲着看了一会儿,好像没什么不同啊!这就怪了!

    她知道,要改变百姓的看法说到底源头还是在百姓身上,就如同她当年选择作七安先生,在这里摆下位置,便是想借助百姓悠悠之口来口口相传。

    可眼下,一切如常。

    蹲了一会儿起身,因为蹲的久了,眼前发黑,她扶着墙站定,稳了稳,这里找不到答案,那她便去别处找。

    这时,从前头的斜岔道上推出来一辆板车,板车上堆叠了不少事物,有吃的,有用的,但俱与长安百姓所用所食不太一样。卫瑶卿见过这些所用所食,不过见的更为精致,吃的也更为讲究而已。是匈奴人的东西。

    原先坐在门口闲聊的妇人连忙从家中取来新的簸箕,向这边赶来。

    “不要急,一个一个来,要排队!”推板车的人虽身形高大、皮肤黝黑,不过面相却并不凶恶,相反看起来还很是憨厚,那人将板车里的东西分发给百姓:“不要急,我们王子说了,每天都会有的。他喜欢汉人的食物,所以也想让大家尝尝我们的食物,看看我们的东西。”

    有百姓捧着各式各样的吃的笑的合不拢嘴:“多谢你们王子啊!”

    “你们王子人还不错。”

    “是啊,白白净净的,生的也好看!”

    那人笑了:“我们王子最是良善呢!”那人说着挠了挠后脑勺憨厚气更浓了。

    一旁的民众发出善意的笑声。

    对这种场景,卫瑶卿再熟悉不过了。升斗小民想的简单,所求也简单,却是长安城中最多的存在,她无人可用时也利用过升斗小民为自己说话、扬名,但眼下,她神色变得凝重了起来。

    “左贤王派人送这些东西有多久了?”有人在一旁问道。

    卫瑶卿抬头望去,却没有料到看到了一个熟人——徐长山先生。

    他身着常服,形容清瘦儒雅,倒是与去年见时没什么两样,只是眉头却是紧锁,直直看着那推板车,憨厚高大的匈奴人。

    一旁有认得他的人连忙恭恭敬敬的喊了一声“徐先生”,眼前这个男人别说如今官至一品了,就算不做官,学识也是顶厉害的,但凡识两个大字的都对他恭敬有加。

    而他回来,多半还是为了那位奇人七安先生吧!民众自然还记得七安先生的,记得七安先生的好,记得七安先生的厉害,只是……像徐先生一家一样,每隔一段时间来这里看看的也只有徐先生一家了。

    这大概就是所谓的读书人品行端方吧!

    那人喊完“徐先生”便叹了口气:“七安先生许久没来了呢!”

    徐长山点了点头,复又看向那靠着板车和民众聊天的匈奴人:“他们做这件事多久了?”

    旁人这才七嘴八舌的说了起来。

    “有七八天了吧!”

    “一开始大家都不肯去,怀疑匈奴人下了毒要害他们,后来见那匈奴人自己吃也没事,便有人拿了,之后大家也都拿了。”

    “其实认识了几天,发现这匈奴的左贤王人还不错,生的白白净净,人也和气……”

    “是啊,他叫智牙师吧!人挺好的呢!”。。

    ……

    听着百姓交口称赞,徐长山先生的表情却愈听愈发凝重了起来。

第六百六十五章 听之() 
不过几天的光景,现在百姓已经不排斥匈奴人了么?或许还不至于到这个地步,眼下百姓只是觉得智牙师不错,但长此以往,不排斥匈奴人也是早晚的事情。

    徐长山先生本能的觉得不对劲,但又知道此事十分棘手,因为不知道该如何说。说匈奴人接济百姓不对么?这话不说直接质问匈奴人,就是放在朝堂之上也寻不出什么差错来。

    一旁有个少年人开口了:“徐先生,您觉得匈奴人好么?”

    徐长山看向这个出声询问的少年人,见不过是一个寻常的十六七岁的少年人,这才叹了口气,看向已经推着板车离开的匈奴人道:“匈奴来我大楚边界烧伤掠夺是板上钉钉的事实,不管如何,都不能抹灭这个事实。”

    一旁与徐长山先生搭话的汉子怔了一怔:徐长山先生是说不能受匈奴人的恩惠么?

    当然徐长山也不会说的这般明显,只是感慨了一句,转身走了,背影有些踉跄。

    国土之上在征战,这对于离战场千里之遥的长安城几乎没什么影响,长安城的百姓照常日出而作,日落而息,为一日三餐而劳作。朝堂之上,战报连连,一开始确实捷报频传,虽然有输的,但胜者更多,明宗帝脸色也好了不少。

    前线事多,朝堂政事紧张,就连阴阳司,原本以为过了中元节会轻松上不少时日,但鬼祟不再频繁作乱了,天子却有了新的要求。

    “朕要你们助我大楚一臂之力!”明宗帝召见了如今在城的所有阴阳司天师,坐在龙椅之上望来,“昔年,张鲁道为阴阳术士,替太宗打下万里江山,尔等同为阴阳术士,朕不要求尔等能与张鲁道比肩,但凡所学,当尽为我大楚所用。”

    跪了一殿的天师们层次不齐的回应:“是,陛下。”

    卫瑶卿低着脑袋跪在后头,听上头的明宗帝安排善奇门遁甲者即刻起赶往千里之外的肃州府,听肃州总兵林萧和调遣。好在当时,她上报自己最擅长的是点煞除恶,所以明宗帝没有胡乱安排她离开。

    才安排了几个,跪在最前头的李修缘突然出声,蹙眉:“陛下,前朝余孽不得不防,若是那些人与那陈贼练手,我大楚危矣。”

    明宗帝一甩袖子,不以为意:“不是有你阴阳司呢么?难道我大楚阴阳司会惧怕那前朝余孽?”明宗帝说罢起身,近日来阴晴不定的脸上愈发看不出什么情绪来,“李修缘,你告诉朕,你若惧怕前朝余孽,这大天师的位子不妨换个人来做!”

    李修缘脸色一白:“臣……不敢。”。。

    卫瑶卿微微抬头,看到跪在她斜前方向的梁妙真撇了撇嘴。

    又来了,每每李修缘出头,众人都以为他要以一己之身劝服陛下行明君之举,结果陛下只消一声冷笑,或一句反问,他便不情不愿的退缩了。

    也是真真好笑,若说他君子,没见过真君子出言进谏被一声冷笑就会吓退的,说他小人,真小人是当真连出头都不会出的,所以李修缘这个人充其量只能被称作“伪君子”。

    又要名声,却没胆量,有趣的很。

    明宗帝一声冷哼:“朕点你为大天师,可时至如今,没有一件事顺应朕意!”先时延礼老毒妇不知从何处寻来的办法对他大楚皇室下了咒,李修缘这个大天师毫无应对之法;眼下仗打起来了,他不主动站出来替他解忧,还多有推辞,让明宗帝很是恼火,若非如今的阴阳司群龙无首,也轮不到李修缘来当这个大天师。

    李修缘低头惶惶:“臣惶恐!”

    明宗帝冷笑了一声:“你阴阳术有十三科,手段百出,可有一种能够替朕分忧?”

    陛下这意思……卫瑶卿偷偷瞄了眼脸色不虞的明宗帝:是想要他们动用一些阴阳邪术解决了陈善么?果然随后便听明宗帝喝道:“你们退下吧,大天师留下,朕有话要同大天师说。”

    从殿中退出来时,不少人都面有异色,方才在殿中,稍稍有点脑子的都看出陛下是何用意了,陛下动了邪术的心思。

    往日里多有争吵相对的同僚,就连胡克明这种人都很罕见的没有多说什么,只是愁眉苦脸,看了眼众人,想说什么,却又不敢,最后叹了口气,离开了。

    卫瑶卿看了看众人,也准备离开,却被身后的梁妙真叫住了:“卫天师,有些女儿家的事情要同你请教请教。”

    梁妙真同她能有个什么女儿家的事情?看着这个一向清高的女天师,脸色难得有些别扭的看着她,似乎想向她使眼色,卫瑶卿看明白了便笑了,从善如流的走过去:“既是女儿家的事情,我等边走边说。”

    梁妙真点头,同她问了一些所谓的体己话之后,眼看到了僻静处,这才开口道:“卫天师,今日之事你怎么看?”

    她一脸肃然之色的模样看的卫瑶卿忍不住笑了起来,漫不经心的略了略额头上的碎发:“这话不能问我啊,要问大天师,我等所行,皆是他的授命啊!”

    梁妙真撇嘴冷笑:“你少同我说那些没用的废话,李修缘这个人外强中干,能有什么魄力?陛下的话,不管是对是错,他都不敢反对的。这一次陛下摆明了是动了走捷径的想法,这等阴阳邪术,且不说我们走正路的不擅长,就算擅长,动用邪术,极有可能带来极大的隐患,我们不能听之任之。”

    卫瑶卿摸了摸鼻子,看着一脸气愤的梁妙真半晌后,摊手,一脸无奈的模样:“不听之任之也不行啊!天子一怒,伏尸百万!人总是惜命的。”

    梁妙真一时语塞,半晌之后,才道:“可这般不对。”她想了想,“要不,我二人去请裴先生,让裴先生来劝一劝陛下,如何?”

    卫瑶卿摊手:“裴先生也惜命的,不信的话,梁天师可以去试试!”

    “这也不行,那也不行,若是老天师在……”梁妙真嘀咕了一句,却又陡然泄气,“老天师不在了。”

    卫瑶卿站在一旁,听梁妙真无奈叹气,神色如常。

第六百六十七章 跟踪() 
这几日,智牙师那里安分了不少,或许也是在旁观眼下的局势,没有功夫来找她去说些他根本听不懂的阴阳术总纲。

    众人皆忙,就算眼下不忙的,也是愁眉苦脸,担忧不已。下值之后,回到家的卫瑶卿却打开了她那些收集的瓶瓶罐罐,枣糕已经习惯了自家小姐出神入化的手艺,很自觉的关上了房门离开了,小姐想必有事要出门。

    这次照常是那张清秀少年人的模样,不是不能易容成老者,但易容成老者,且不说走路身形要模仿,必然不能走快,就说裸露在外的肌肤也要做上假的褶皱,易容自然要多方考虑,而十六七岁的少年人除了那张脸和做的假喉结之外,其余的几乎不用改变。

    出门的时候,长安城已经入了夜,她在夜里独行,直向皇城的方向而去,在皇城附近逗留了片刻,便见宫门拉开了一条缝,有人从皇城里走了出来。

    现任大天师李修缘。

    他脸色不大好看,愁眉苦脸的,甚至来不及换下身上的官袍,只在暗夜里披了一件黑色的斗篷,摘了官帽,大半张脸隐在斗篷宽大的帽檐之下。

    虽夜色如墨,视野远不如白日里那般清晰,若非十分熟悉的人,只有走到近处才能认得出来。但他还是十分谨慎,刻意敛住了行步的声音,人影晃动,走向灯火通明的长安城。

    才从陛下那里出来,他便急匆匆的要去往何处?李修缘有武功,而且比如今的她来说的话,内力要高上不少,不过他似是心中有事,急匆匆的向前走去,甚至连头都没回过一次。

    卫瑶卿不远不近的跟在他的身后,可以说,多亏李修缘心不在焉,这次的跟踪十分顺利。

    其实她是有猜测的,如果张家一族的死没那么简单的话,李修缘的背后一定有人,按照李修缘那性子,在明宗帝面前吃了瘪,恐怕就要去寻他背后的人商议了。

    这是一个很大胆的猜测,甚至有可能这猜测是错误的,她今日都等不到李修缘。但是,自重生以来,她的运气一向很好,这一次,又猜对了。

    李修缘的武艺是很不错的,但是显然并不擅长夜行,手里甚至还提着一盏灯笼。她若是要做什么见不得人的事情,是决计不会手里还提着灯笼,这样的跟踪对卫瑶卿来说愈发的简单。

    正这般想着,看到李修缘脚下一个趔趄,险些撞上了路边的路杖。

    长安夜市人多,除了一直盯着他的卫瑶卿,没有什么人注意到他,卫瑶卿见他手擦了擦眼睛,似是有些难受,闭了好久的眼,才复又睁开了眼。突然内心里生出一个此前从未有过的猜测。

    李修缘的眼睛有什么问题么?她记得李修缘的眼睛是天生的阴阳眼,这样的眼睛,一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