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3C书库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天师上位记-第395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若是不成,可需要另寻皇陵所在?”

    杨筠松沉默了片刻,如实回道:“回陛下,如今皇陵风水局已破,确实有些麻烦。至于长安城附近有没有适合的皇陵遗址,怕是一时半会儿很难寻出来。”

    皇陵之中埋得是历代帝王后妃,棺椁、陪葬之物皆不在少数,是以所需的土地不会小,但长安城附近的地形,他都走过好几遍了,要再凭空寻出那么一大块风水宝地,怕是困难重重。

    “朕知晓此事一时半会儿很难解决,所以此事不急,朕于时日之上不会催你。”安乐说着看了眼太后所住的茅屋的方向,“朕是看太后来皇陵之后身体欠佳,怕是不是皇陵风水局破之后影响到了太后。”

    杨筠松心头一跳,忙道:“陛下恕臣斗胆直言,若风水局当真会有所影响,第一个影响到的是陛下您,而不会是太后。”

    “朕身体好的很,看来风水局并未影响到朕。”安乐说道,“不过未免有什么差错,在未寻到合适的皇陵新址前,这压制破了的风水局之事还是要杨公多操心了。”

    杨筠松忙道分内之事。

    安乐将他扶了起来,看着他又叹了口气:“说来杨公也年纪大了,身子骨也不大好了,朕想了想,还是另派一个人来协助您做压制风水局之事比较好。阴阳司的卫天师杨公知晓么?朕知晓她的手段,她若助您,您肩上的担子想必也会松上不少。”

    杨筠松忙跪下谢恩,心头却大跳:这陛下派卫天师来相助他,到底是为了监视他还是别的什么缘故?这位看似仁厚单纯的新君城府并不如先前传的那般浅啊!

第八百一十四章 事务() 
“杨公。”卫瑶卿拎了一只食盒从外头走了进来,见他抬起头来,不由笑了笑,打开食盒放出饭菜,道,“该吃饭了。”

    杨公看着桌上的皇陵布置图叹了口气,拿起碗筷胡乱的扒拉了几口又放了下来:“这风水局你有什么办法么?”

    卫瑶卿摇了摇头:“想不到呢!”天下间论风水堪舆本事能胜过杨筠松的几乎没有,她自然也没有这样的本事,“不如另寻他处吧,您看如何?”

    杨公闻言眉头皱的更紧,“这长安附近的山头老夫都走过好几回了,若是那么容易便能找到的话,又岂会拖到现在?”

    “陛下并未拘束此事的时限,您不必慌张啊!”卫瑶卿笑了笑,看向他未动几口的饭菜,不由道,“可是饭菜不合口味,不若我去……”

    “饭菜合不合口味有什么关系?你知晓不知晓此事的严重性?”杨公敲着桌子问她,“陛下如今身体好着便罢了,若是有个什么不好,不管是不是风水局的问题,都能推到风水局上来,担此事重责的是你我二人,到时候……”他叹道,真真是伴君如伴虎!

    卫瑶卿笑了笑,看向桌上的饭菜:“那也不是一时半会儿能做好的啊,此事谁来做都一样,陛下既将此事派给你我二人自然有她的用意,我们也做不了什么,听命便是了。”

    杨公才拿起的碗筷再次放了下来,看向她:“外头都说你得新君信任,既深得信任,陛下又怎会派你来此?”这个事吃力不讨好,一个不小心脑袋都要掉了,怎么也不像宠臣会来做的事情。

    “陛下将我调到此处来陪杨公做事,只是现在不想让我接触某些事罢了。”卫瑶卿拿出食盒最底下的一盆干果,她已经吃完饭了,却还是忍不住抓了一把干果吃了起来,“我这是奉旨吃喝玩乐。”

    “你们的事情老夫不懂了。”杨公盯着她看了片刻,垂眸,“张解那孩子还好吧!”

    卫瑶卿嗯了一声道:“还不错。”

    “那便好。”杨公道,看她还在抓干果吃,不由说道,“太后娘娘便住在那边的茅屋中,你若是……不妨去求见太后娘娘。”

    “杨公错了,我若是去求见太后娘娘才是真的惹陛下生气了。”她笑嘻嘻的抓了一把干果放到他面前,“不如还是好好看看这风水局的事情吧!”

    “你没看到这皇陵一片暗红么?若非老夫想办法暂且压住了这坏掉的风水局,皇室早出事了。”杨筠松摇了摇头,“除了另寻他处,没有旁的办法。”

    “那就慢慢找,别急啊!”卫瑶卿笑了笑,继续吃着干果,“陛下在皇城里,阴阳司那里也不消停,你我在这里,谁也管不着不是舒服得很?”

    杨公瞪了她一眼,没有说话。只是良久之后,突然叹了口气,道:“老夫这把年纪了,也不知往后还能不能见一见张解这小子。”严格来说,他与张解这孩子其实并未相处多久,但那时救他出来,真真是为了留张家一条血脉而行的,本打定主意带着这孩子远离京城,却未料到这一年发生的事实在太多,他无法立刻离开,张解还被她带走了。到底有些唏嘘和不舍得的,更何况那个孩子又那么听话。

    正在拨拉干果的女孩子抬起头来,看着他笑道:“一定会有这个机会的。”

    声音笃定,不是安慰,是在陈述一件事实。

    杨公愣住了。

    ……

    ……

    陛下初初登基,事物繁多,更何况此时的大楚本就内忧外患,那一次在皇陵也死去了不少人,使得如今朝中人员调动频繁、事物繁忙。当然最繁忙的还是初初登基的天子。

    她生而为公主,并不曾接受过所谓的储君教导,一切都需要从头学起。

    郭太师看到几个宫婢端着托盘站在门口不曾进去,不由停了下来,问道:“陛下还未用膳?”

    宫婢回了一声是。

    郭太师叹了口气,朝那个宁儿点了点头,宁儿会意,进殿不过片刻便出来了,道:“陛下请太师进去。”

    “外祖。”坐在椅子上的女孩子从堆积如山的奏折中抬起头来,笑着喊了一声,比起对太后的微妙,这笑容里显然多了几分真挚,她还记得他的拥护之恩。

    郭太师施礼喊了声陛下,女孩子从桌后的椅子上站了起来,大步走了过来将他扶起:“外祖来的正好,有几处朕还不懂……”

    郭太师看着她眼底的青色,叹道:“你还未用膳……”

    “忙起来便忘了。”女孩子笑着揉了揉额头,无奈道,“没办法,以往学的太少了,如今自然要好好学了。”

    郭太师道:“为君责任重大,肩负一国之重,学是应当学的……”他眼角的余光看到了安乐微微点头的动作却又话题一转道,“但饭也是要吃的,保重身体也是重要的。”

    安乐笑着应了一声道:“一会儿便吃,外祖来的正好,朕这边几处不懂得你同朕说说……”

    “怎么没有看到那个卫天师?”郭太师却打断了她的话,“先前是身体不好,前几日听说已经大好了,怎的这几日还是没看到她的影子。你不会的可以问她,或许她知道的会更多……”

    安乐脸上笑容淡淡的,眼神复杂的叹了口气:“朕让卫天师去皇陵那里同杨公解决风水局的事了。”

    “杨公都解决不好,她去有什么用?”郭太师摇头,显然很不赞同,视线落到安乐脸上时,却仿佛明白了什么,“安乐,你似乎不太想让她接触政事。既如此,当日又为何将她牵扯进来?”

    安乐笑了笑,道:“外祖,朕其实很喜欢她,她从南疆救出朕,那一路护送之情,朕这一辈子都记得。可是……”

    “可是你怕她。”郭太师看着安乐道。

    安乐点头:“是啊,朕怕她,却也更怕朕自己。外祖,你知道么?这个世上有一种人,你费尽心思花上百倍千倍的功夫学会的东西,她好似一眨眼,看一看便能学会了。朕怕她学的太快,朕追之不及。朕更怕自己,若是长久以往,有朝一日会不会动了忌惮之心,甚至想要她的性命。朕不想如此,所以想让她等等朕,学的慢一点是不大可能了,所以朕想先走几十步,晚一些再让她碰这些。”安乐看着郭太师,苦笑道,“朕这么做是不是很自私?”

第八百一十五章 传言() 
“她从未对不起朕,朕却防备着她,是不是很自私?”安乐看着郭太师道,“但朕真的怕。就像两个在学堂上学习的孩子,一个天赋平庸,一个资质过人,偏偏天赋平庸的那个却是主人,资质过人的是个书童。主人为了不让书童超过自己,便不让书童看书……”

    郭太师听的苦笑道:“君与臣的事本就难以一言定论。”很多事情他也没有办法说,每个君每个臣都是不同的,至于天赋过人的人,他若为君,也会生出忌惮之心吧!

    “其实说穿了还是朕没有用罢了,朕若是如她这样聪明,朕就……”

    “陛下也不需要另一个聪明人来相助了,正是因为陛下需要另一个聪明人来相助,你二人才会相交甚好。”郭太师道,“此事老臣也不知道该如何,惟有陛下自己慢慢摩挲才是。”

    “朕觉得自己太自私了,有事需要她便用她,不需要她便防着她,若是旁人做来定会让朕觉得这个人好生无耻,但偏偏做这件事的便是朕。”安乐道,“外祖,朕最初是想跟她学的,后来却发现她这样的人根本学不来。朕努力过的,可结果却更令朕觉得绝望……”

    郭太师叹了口气,道:“其实你若是当真重用她,老臣定会劝谏;可你自己已经开始防备她了,老臣又觉得可惜。此时老臣不知道该说什么,陛下只需记得一点,行大事之前一定要三思……”

    行大事,他说的行大事只有一件,这样令人忌惮的臣子难保终有一日不会让安乐生出杀心,要做这件事之前,他希望安乐三思。这样的人定然不会按兵不动,到时候的反扑也不是一般人能承受住的。当然,他不希望有这一天的到来。

    看着眼前陷入沉思中的安乐,郭太师又道:“老臣今日来此其实是为了太后……”

    安乐抬眼看他:“太师是要劝朕么?”

    方才还是外祖,现在却已是太师了。郭太师知道她是动怒了,无奈道:“到底是陛下的生母,老臣怕世人以孝道压人。”

    “外祖放心,这些时日朕一直如素为母后祈福。”安乐神色淡淡道,“便是看在外祖的面上,也不会不管母后的。”

    郭太师见她眉头蹙起,低低应了声是便不再提及此事了。眼前的女孩子可不止是他的外孙女,更是天子。

    ……

    ……

    来不及理会停下来朝他行礼的巡逻官兵,陈礼匆匆走入营帐。

    “大哥。”

    正背对着他仔细研究舆图的陈善转过身来看向他,拿起桌上的茶盏轻啜了一口,才开口问陈礼:“怎么了?”

    陈礼道:“我查过了,有能力杀死胡启的江湖高手要么重病在身,要么不在长安,要么从不掺和朝堂之事。当然有些私交很难查到,一时半刻也没有绝对的把握能证明这些人完全与胡启之死无关。但至少现在,并没有什么线索。”

    “没有线索么?”陈善脸上的神情却并没有什么变化,对陈礼道,“其实这些时日我一直在想一件事。”

    陈礼忙问什么事。

    陈善道:“杀胡启的有一个是武林高手,你我都从江湖人士这一点上去找,却忘了此人并未用阴阳术不代表他不会。有一个人,现在就在长安城中,有杀胡启的实力,而且与姓卫的那个丫头有些交情。或许正是因为此人的身份太过显眼,以至于你我都将他漏了。”

    多思善谋者会看的更远,有时却反而会犯一些十分可笑简单的错误。

    “实际寺的那个裴……裴宗之。”陈礼恍然,“论实力,虽说江湖之上未见他动过几次手,但其内力却定是远超常人的,天光大师放心他在外行走,定然是有绝对的把握他不会出事。”

    陈善点头道:“当然这些只是推测,要查证的话……”

    “我现在派人去查!”陈礼道。

    “不必了。”熟料陈善思索了片刻却摇头阻止了他,“原本查此事只是为了让我等清楚有这么一个人提早防备而已。不管此事裴宗之是否插手了,都提醒我一件事,以往我都不曾盯在意过此人,如今却可以找人盯着了。”

    陈礼闻言神色愈发凝重:“若他当真出手了,那么此事是不是实际寺的意思?天光大师是不是也会暗中相助于李氏皇族?素闻实际寺精通国祚推衍,他们若是掺和其中,怕是军心难测啊!”

    在民间百姓心中,实际寺的存在几乎等同于世外高人、“活神仙”这些存在,这当然是实际寺几百年的经营,若是此时被传出来实际寺暗中插手相助李氏皇族,怕到时候天下百姓都会以为这天下理当姓李,他陈氏是逆贼,所谓的成王败寇也要看民心。就算最后得胜了,民心不向怕是也难以坐稳帝位。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