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3C书库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天师上位记-第404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郭太师怔了一怔,心头油然生出一股不妙的预感。

    “世族那些人朕是动不得的,但其私下的助力恐怕不会助朕于诛杀逆贼陈善之上,所以朕想了想,想让世族的人助朕于诛杀这群江湖术士上一臂之力。”安乐说道,“添上世族的助力,那些江湖术士绝非她的对手!”

    “陛下……不可!”郭太师脸色大变,听到这里,还有什么不明白的。

    安乐这一次想要的是借世族的力量来对付江湖术士,朝中势力与内部兵力集中对付陈善。有世族相助,卫六定然能解决那群江湖术士的,一旦解决了那些江湖术士,她的存在便不是那么重要了,也就是郭太师期盼已久的可杀之时到了,想的很好,但是……事情又岂会如此简单?

    不管是世族还是那个女孩子绝对不会如安乐所愿。

    查验神迹这件事本是一件小事,让他们查杀江湖中人这件事又不能放到面上来做。若是一旦放到面上来做,首先掀起的便是对安乐这个新君的质疑。人人皆知江湖人士一向是危险的边缘人物,明知是危险,却还派有从龙之功的卫六前往,而且明知危险却为何不给她大量的兵马?虽然这是因为朝中兵力不足的关系,但百姓会管这些?那些嘴上下一磕的文人会管这些?这件事很容易被人大做文章,而大作文章的点就在“陛下不能容人与杀功臣”之上,聪明如那个女孩子绝对不会放过这一点的,稍加引导,自有百姓、文人来替她说这些,这件事做来委实太简单了。

    这两点恰恰是新君最为忌惮的,诛杀功臣的是吕后而非汉高祖就是这个原因。显然安乐仁慈声名已起,再将此事放到明面上来岂不是平白抹去了先前所做的一切?

    安乐自然清楚这些,所以整件事就利用了一个“仇”字。且不说这样的私仇能否被化解,就算不能化解,双方当真起了冲突,世族中人也不是傻的。安乐这件事做的如此明显,世族中人又怎会看不出来?你一句不提,不给我面上的好处,却要我动用自己的人替你做事?这样的暗亏,以他与那些世族中人打交道多年的经验来看,他们是绝对不会白白吃下这样的暗亏的。

    原本世族于事情上的态度是两不插手,这样一来,落得世族不满,一旁又有个善于蛊惑人心的女孩子在,如此下去迟早要出大事来。

第八百三十二章 名单() 
“为何不可?如何用不得了?”安乐对郭太师的反对显然不以为意。

    这件事委实有些复杂,郭太师想了想,便从最容易解释的世族说起,他道:“世族不会吃下这样的暗亏,他们……”

    话未说完便被安乐毫不客气的打断了:“朕是天子,难道还要看臣下的脸色不成?这些世族政客改朝历代不倒,说到底就是一些玩弄政权的政客罢了。如此不忠的臣下,他们私底下做的事情,虽然没有什么证据,但他们以为朕不知道?朕没有同他们一般计较,转而让他们相助朕来对付江湖术士,他们还不乐意了?”

    郭太师无奈叹道:“陛下也知道,此事没有什么证据……”政客自然不会做不利于君王的事情,却也不会随意凭着一腔忠心来做利于君王的事情,他们会把握着底限,只做本分的事情。身居高位的本分,同旁观有何异?不管不顾为君王扫清六合、平定八方的是乔环那样的臣子,虽然在他看来,乔环的忠也有些问题,但这种事情太复杂,不是三言两语能向安乐解释的通的。

    “若是有证据,朕早对世族动手了!”安乐语气中有些肃杀,坐在高位之上,每一日在垂帘后居高临下的望着那些臣子,她总算知道这一方龙椅给她的是什么了,是底气啊!为君者的底气!

    “明明是朕的朝堂、朕的天下却不能随意对这些世族顽瘤动手,那还叫什么君?”坐在龙椅之上,自有底气。

    郭太师愣了一愣。

    就在他愣神的功夫,安乐已经背过身去,显然已经不悦了:“此事朕意已决……更何况,朕也未随意动这些世族顽瘤,只是借一借势而已……太师若没有别的事便回去歇着吧!”

    回过神来的郭太师一阵苦笑,此时的安乐显然已经听不下去任何话了。从坐上王位的那一刻起,这个女孩子就不是那个可以被他叫来,按住她的脑袋让她虚心听话的孩子了,而是君王,高高在上的君王。赐座、火盆之类是看的起你,是敬你,但你若是想要强逼着她听你说话,那就是大不敬了。从这一点上看,死去的明宗帝显然更容易听话,但眼前这个女孩子看似柔和,内里却与明宗帝截然不同,从她对待世族的态度上就看得出来。

    今日是不能再说了,那只能改日再提了。郭太师转身,正想退出去,脑海中闪过来时路上看到的一幕时,不由停了下来,沉思了片刻,便开口道:“陛下,这一次出行可否再加一个人?”

    “何人?”

    “实际寺的那位裴先生。”郭太师想了想,思忖着措辞,他倒是想说什么到底是裴行庭血亲之类的话,但也知晓现在的安乐大抵是不肯听他说的,便道,“也是一个助力。”

    背对着他的女帝不过略略一顿,便开口道:“准!”

    郭太师俯首施礼退了出去。

    等坐上回去的马车时,郭太师整个人如同被抽走了大半力气一般,半靠在车壁上,神情落寞。

    “这孩子……为君者霸气是好事……”

    “但世族的事情且不说前朝,就是大楚历代君王没有动过和你一样的心思么?”

    “八百年的经营比大楚国祚还要长久又岂会是好相与的?”

    “不好随意动啊!”

    “我不是不想你动,而是你如今什么都不懂,就想动那些人……简直就是……”

    “更何况现在还有陈善……你若是逼急了,让他们现在倒戈……这皇位保不保得住还难说……”

    “就算盛世太平,想动这些人也不容易……”

    “你有这个心自然是好的,比起你父皇好太多了!你父皇就是太过懦弱了……”

    “只是有其心还要有其能才是……”

    “如今世族人才辈出,显然气数未尽,你拿什么动他们?”

    郭太师靠在车壁上苦笑了两声,安乐的想法很好,但显然不管是大楚的国力还是她如今的手段,都不支持她做这些。

    ……

    ……

    “陛下到底在干什么?”谢老太爷接过崔远道递过来的随行名单再次确认了一番,“济南府那里现在说是龙潭虎穴也不为过,她动我们的人干什么?”说着又瞥了眼站在一旁的谢三爷松了一口气一般,“还好将你儿子安排在了县衙无法调动,调了你这个老子。”

    谢三爷抽了抽嘴角,看着谢老太爷,干笑道:“父亲,我……我总是您亲生的儿子啊!”

    这一次陛下显然是有意争对世族,调走了崔家的崔璟与王家的王栩,想也知道他们谢家想调的是自家儿子谢殊,但调一个县令随行显然是说不过去的,这才退而求其次,调了个他这个老子。

    自家儿子谢殊没有入老太爷眼之前,他这个儿子也是被寄予厚望的好不好?父亲他这如释重负的样子,真叫他怀疑自己是不是亲生的。有了孙子就不要儿子了?谢三爷腹诽,却不敢说什么,只心中暗道倒霉。这随行可不是什么好差事,看脸色难看的崔王两家老太爷脸上的神情就知道了。

    崔远道看了眼面前若有所思的崔璟,“呵”了一声,这样当着人面冷笑的举动,他已有许久没有做过了。

    冷笑过后,崔远道蓦地起身:“陛下倒是霸气!”

    将他们世族倾力培养的后辈送去济南府什么意思?意思是要他们暗中出力帮忙剿灭那些江湖术士!明着不说,却来这一招,还真是好算计。再培养一个这样的小辈要花费多久?陛下深知他们如今这年岁,未必能等到第二个小辈成才了,他们赌不起,所以这一次一定会出手罢了!

    “验个神迹要吏部的人随行做什么?是准备验出真伪,当场将那叶修远抓起来审问么?”王老太爷嗤笑,嗤笑罢了又道,“既想对付陈善,又想拿我们开刀,陛下的想法还真有千古一帝的做派!”王老太爷哈哈大笑了起来,“只是拿如今的大楚来做这些事情,也不怕步子迈得太大扯到蛋了!”

第八百三十三章 多疑() 
这话太粗鲁了,不似世家族长说出来的话,谢老太爷瞥了他一眼,嗤笑:“王翰之你这老儿哪里听来的浑话?”

    “浑话听着难听,但是说的在理啊!”王老太爷哂笑着瞟了一眼谢老太爷,“你说是不是这么个道理?”

    谢老太爷伸手拍了身边的谢三爷一巴掌,而后舒了口气,神情畅快,对上谢三爷错愕不明所以的神色时,才有些不好意思的摸了摸鼻子,道:“憋屈!”

    您憋屈就随便打儿子?谢三爷捧着脑袋哭笑不得,对上谢老太爷望过来的目光,连忙将脑袋往前送了送:“父亲,要不要再来一下?”

    谢老太爷一声冷哼,别过脸去不看他。

    “陛下这是要铁了心把我们拖进这趟浑水了?要不要找个人去看看郭太师是不是在床上躺傻了?”王老太爷语气不忿,“千万别告诉老夫这是郭太师的主意!”

    这确实不是郭太师的主意,郭太师此时正披着斗篷站在庭院里等消息,久病之下的面容自然不好,站了片刻,便手脚发冷。

    有个郭家的大人恰巧经过,见郭太师站在庭院里忙走了过来:“父亲,春寒料峭,莫冻着了。”

    郭太师摇头道无碍。

    这郭家大人又怎肯信,当下便要推着郭太师往屋里去。

    郭太师瞥了他一眼怒喝:“你是朝里的事情太少了么?还要管我这老头子的事?”

    那郭家大人也有些气,只是这气却气的不是郭太师而是安乐,他争辩道:“父亲本是颐养天年的年纪了,先前为安乐夺嫡操碎了心,如今又要为安乐的天下操心?说句不中听的话,这天下是安乐的天下与我郭家何干?父亲上赶着要替安乐谋划,谁晓得她愿不愿意受您这分好意?”

    “住口!”郭太师怒斥了他一声,正要说什么,却引得一阵咳嗽,那郭家大人又悔又气又急,忙伸手替郭太师拍背,一边拍着背,一边想说什么,却还是顾虑着郭太师的想法没有说。

    “我这个年纪了,也护不住你们多久了,往后你们这些人总要仰仗安乐的,以后这种话还是不要说了”

    那郭家大人不忿:“我郭家不求大富大贵,但做事行本分就成,何来仰仗之说?”

    “你们懂什么?”郭太师皱眉,“天子一言可不止是富贵,更关乎生死。”

    郭家大人动了动唇,终究是忍不住开口了:“靠仰仗么?那太后那里怎么说?父亲,我们懂的,您也懂,臣与君本就不是攀交情的。父亲,您能护安乐多久?若我郭家有朝一日犯了大错,安乐又岂会放过我等?”

    郭太师沉默了下来,郭家大人也不再说话了。

    直到管事的到来打破了这微妙尴尬的氛围。

    “陛下怎么说?”看到管事脸上并无喜意,郭太师双手颤了颤,还是问了出来。

    管事向两人施礼过后才道:“陛下说让太师好好休养,来日还要仰仗太师,随行的事陛下意已决,太师不必担心。”

    郭太师脸色一白,阖眼沉默了良久之后才复又睁开眼睛,低声道:“去谢过陛下吧!”

    待到管事离开后,郭家那位大人才上前扶住了郭太师道:“父亲,您是好意,但安乐那孩子在南疆呆了三年,她早已不会轻信任何人了。”

    天子不轻信他人是一件好事,但这怀疑对准所有人所有事,那便不好了,多疑与轻信之间有条看不见的线,尺度这种东西一向是最难把握的。

    “安乐这孩子确实吃了不少苦,但那种苦并不能作为倚仗,她这个位子来的还是太容易了一些。来的太容易,不是说安乐不珍惜,而是她会将所有的事情想的容易,这一点不吃过一点亏她是不会明白的。”郭家大人叹道,“她这个位子是来自运气,但也是身边人的谋划,而她自己做的并不多,是以她当然不会知晓真正为君的艰难。”

    “陛下的位子来的还是太容易了一些!”长安城的另一处也有人说了同样的话。

    王老太爷一哂,笑道:“说到底还是个孩子!”孩子才会想事情如此简单。

    “朝堂之上是能磨炼人,但这短短月余又怎么够?”王老太爷边说边摇头,“陛下突然薨逝,事发突然,短短一两天内发生的事情太多,以至于大家措手不及。夺嫡可以趁乱,可以另辟蹊径,但要坐稳朝堂却没有捷径能走。”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