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3C书库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天师上位记-第492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眼见落耳先生要被带走,屋里的几个江湖术士也跟着走了出来。

    方才与客栈老板争执的那人道:“此事是林世同做的,与他无关,你们快将人放了。”

    女孩子转身扫了眼走廊里的人微微点了点头,转头看向崔璟,:“人都齐了,便交给你们了,带回去好好教导教导大楚律法,有前科的不要手软。我便先走一步了,在临江城逗留的时间够久了。”说着便从没了木栏的二楼跳了下去。

    崔璟还未回应,倒是走廊里的人耐不住了,闻言一听这些官差要抓人,当下便冲了过来。

    “不可。”容易老先生的声音响起,但到底慢了一步。

    卫瑶卿和裴宗之两人双脚落地时正看到那人冲向崔璟,当下便有好几个劲装男子从官差中跳了出来,迎了上去。

    崔璟脸色微变,在一群人中有些难以避让,慌乱中连袖子都被撕扯下来一块。他双唇抿了抿,做了个手势,又有数十个暗卫从天窗、门外冲了进来。

    看来是真的动怒了。

    王栩同一群官员忙躲到一旁避让,再看一眼转身朝他挥了挥手离开的那两个人,他突然有种庆幸感:还好她最后一句是同崔璟说的,不是自己说的。这么一想,心里不知道为什么,还有几分幸灾乐祸。忙将这莫名其妙的幸灾乐祸压下去,他咳了两声,打了个响指让剩下的暗卫进来帮忙。

    早知这些江湖中人有些不可控,这次亲眼所见,更是深以为然。虽然有时候这群人确实是“义气”,但诚如她所言,是该好好学学大楚的律法了。

    感情手里死了八十多个无辜百姓,还以为是小事不成?

    ……

    ……

    “二莽,走了!”女孩子踏上巨阙号的时候,雨已经停了,站在船头发呆的二莽怔了一怔,便听女孩子的催促声又在耳畔响起。

    “午时了,可以开船了。”

    二莽点了点头,结结巴巴的喊了声“大天师”,又是紧张又觉得有趣而古怪,原来传说中的大天师是这么一个人,没有想象中的不食人间烟火,同普通人一样要坐船要吃喝看美景,有喜怒。

    说到底还是个人,只是比一般人多了些别的手段罢了。二莽想了想,挠头笑了,从别的船上调来船工,一挥手,巨阙号缓缓开离了码头。

    雨过天晴,此时天上还挂着一轮彩虹,彩虹倒映在临江河中,如水中彩桥一般。一颗石子扔了过去,打碎了水中的彩桥。

    “挺好看的,你做什么?”裴宗之正看着那轮彩桥,见状嘀咕了一句。

    “镜中花水中月是看不得的。”女孩子伸了个懒腰,身姿如柳枝般舒展开来,指了指自己,道,“这么一个活生生的,实在的人在面前,看那些虚物做什么?”

    裴宗之伸手摸了摸她的头,没有说话。

    二莽离他们足有五六步的距离,不敢靠近,却又因着心里的好奇,没有走远。

    站了片刻,终于忍不住开口:“大天师,事情都解决了么?我看城里的红灯笼都没了。”

    “解决了,河神不会再有了。”卫瑶卿转头,瞥了眼二莽,道,“下次你们出行不必在跑出来祭河神了。”

    得了这个回答,他松了口气。大天师其实就是个有本事的普通人,这般一想,似乎也没有那般难以亲近了,二莽走了过来,问道:“那这临江河里真有河神么?”

    女孩子抬眼看他:“你觉得呢?”

    二莽干巴巴的笑了两声,挠了挠后脑勺,道:“不……不知道。”

    “鬼神鬼神,其实同善恶一般,只在一念之间,它若庇护你,那就是神,若是问你索取就是鬼,即便不是鬼,也要称之为邪神,这就是阴阳点煞除去的东西。”卫瑶卿瞟了眼二莽脸上费解的神色,笑道,“阴阳司主旨驱邪,有邪恶之事,便可告之,明白了么?”

    二莽似懂非懂的点了点头。

    接下来的路走的极为顺畅,从水路转陆路,走了不过四五日的功夫,他们两个便已站在济南城门前了。

    “听说黄石先生在这里过的乐不思蜀,你要不要去见一见?”卫瑶卿道。

    裴宗之沉默了片刻,口中蹦出了两个字:“随缘。”顿了一顿,他又道,“你觉得王栩、崔璟他们能看得住那几个江湖术士么?”

    “看得住一时,看不住一世。”卫瑶卿目光落在城头用古篆写的“济南”两个字上,唏嘘道,“没想到那么快又来了。”这一次来,是替解哥儿来走一趟的,明面上是修一座“天师祠堂”,暗地里却也是谢过平康坊那些张氏族人对解哥儿的照顾。

    怎的都是张家的孩子,受祖地庇佑,总要回来报下恩情的。而且,她私心不愿张氏嫡支唯一的血脉解哥儿既托祖地庇佑,又怎能这么悄无声息的被抹去存在的痕迹?

    “他们一旦逃出来,就会找你的麻烦。”裴宗之还在惦记着那群江湖术士,“我不惧麻烦,只怕到时候影响你要做的事。”

    卫瑶卿道:“是麻烦还是助力端看怎么用了,我现在还没有想好,走一步看一步吧!”

    如今长安阴阳太平,安乐手头事务繁忙,无暇顾及她。她又借着“解哥儿”的事情光明正大的出来了,若是这一次没有成事,再要回到长安想要随意离开就是难上加难了。

    “大天师可不能随意离开。”女孩子轻哂一声,笑了,“我明白的。”

    大天师是荣耀,也是枷锁,站了那个位置,到时候有诸多的身不由己,平日里众人敬你,到关键时,只怕就要放下自己的私心以民众为先。她做不出因一己私利而枉顾百姓的举动,那么就趁这一回,全一全自己的私心吧!

    叶修远虽然只是一个济南府尹,但作为世族暗中的棋子,他知道的事情不在少数。大天师会来济南一事他早已知晓,但是来的这么快,这么突然还是叫他有些猝不及防。得到下人的禀报,匆匆到府衙门口迎接,而后将人迎了进来。

    对于这位新上任的大天师和裴先生,他们算得上熟悉了,毕竟上回才过去没多久,还记得那时,这位大天师是人事不知的离开的,彼时,他们还在唏嘘这么年轻的天师就这般今夕不知明日的躺着,也不知道还能不能醒来了。一晃眼,人却不仅醒来了,还当上了大天师,其中艰险,他们也有所耳闻。

    此时再见,匆匆几个月,却有种时光荏苒、恍如隔世的感觉。

    一行几人说着寒暄的话走入后衙,迎面走来的是一位年轻妇人,她身后还跟着两个婢子。那妇人生的清秀美丽,细眉淡淡拢着,远远见着,便有愁意涌上心头。

    叶修远走过去道了声“你怎么出来了?”而后转身向他们介绍:“这是内子,这位是大天师,这位是实际寺的裴先生。”

    那年轻妇人朝他们二人行了一礼,便退了下去。

    卫瑶卿看向她离去的背影,看起来有些瘦弱,不由道:“尊夫人看起来心情不佳。”

    叶修远点头,道:“下官的岳父乃是乔相爷,前几日京中来信,说乔相爷的病愈发严重了,常常认不出人来,内子担忧不已,是以近些时日郁郁难解。”

    卫瑶卿当然知道乔环的状况,想到那位叶夫人瘦弱的模样,便道:“乔相爷不准叶夫人回京探望?”

    叶修远点头,道:“路途遥远,内子身体又不算好,况且现在陈善猖狂,不怕一万,就怕万一,还是留在济南安全些。”他说着顿了顿,看向她,道,“毕竟是张氏祖地。”城里留了不少机关大阵,且照着陈善攻打的路线,不破长安是不可能打到济南的,所以,济南看起来比长安更安全。

    兵荒马乱还敢乱走的女子大多是有所依仗的,譬如说这位看起来人畜无害的大天师,本身就是个极其危险的人物。

    说话间几人到后衙坐了下来,看茶过后,卫瑶卿开口道:“陛下为张氏昭雪,张氏小公子张解年岁又小,天赋很是不错,陛下对他期许不小。如今兵荒马乱,不宜走动,便由我代劳了。”

    叶修远连忙应是。大天师来的目的也不是来为难济南府的,只不过修建一座天师祠堂罢了,这对他来说只是小事一桩而已。

    等等,大天师方才说什么?张解?哪个张解?这个名字委实有些耳熟,他记得他济南府学曾经有过一个叫张解的孩子,聪明伶俐,功课极好,前一段时日离开济南府学,回老家了,算算时间好似差不多便是这位张小公子冒出来的时间啊!

    叶修远抬头看了眼正在喝茶的女孩子。

    这一眼正巧被她抓住了,她笑了笑,便道:“张小公子曾经在济南府学呆过一段时日,这一次来,也是张小公子托我特来道谢祖地恩情。”

    人道“吾心安处是吾乡”,反言之,“吾乡亦能使吾心安”。张氏骤逢巨变,她得以重生,于龙潭虎穴的长安城与虎狼周旋,无暇顾及解哥儿这一根独苗。彼时是济南城收留了解哥儿,给了解哥儿张氏族人,又给了他读书暂居的地方。

    一方水土养一方人,他张氏确实得这一方水土庇佑良多矣。

    “原来张解,不,张小公子竟一直在我济南府学求学……”叶修远错愕不已。待到错愕过后,却又觉得理当如此,他当时便见那个孩子小小年纪聪明伶俐的不似孩子,更似大人,年纪虽小,行为举止却颇有风范,比寻常大族走出来的孩子更为夺目。他当时还以为是歹竹出好笋了,如今看来,却更要叹一声这孩子小小年纪半点不堕张氏之名。

    这一次来,着实没有什么大事,闲话了几句,叶修远便遣人将府衙的两间客房收拾了出来,暂留济南时,他们便住在这里了。

    ……

    ……

    裴宗之坐在茶馆靠窗的位置听着说书先生敲着醒木说济南城那一日发生的事情,阴阳颠倒,奇像百出,都过去了几个月了,还在讲这个,这在每日都有新鲜事发生的长安城是从来见不到的。可见这里的百姓还是恋旧的,当然不恋旧也不会在张氏嫡支已离开济南三百多年近四百年了,还在修着一条条名为“八卦”“两仪”这等阴阳话术的路。

    恋旧,有时是一件好事。

    有女孩子从门外走了进来,茶馆里的人正在认真听着说书先生说到精彩处,偶有一两人抬头看了她一眼,便又转向说书先生,继续听着他们百听不厌的故事。

    走到桌边坐了下来,裴宗之倒了杯茶推到她面前。

    女孩子拿起茶杯一饮而尽,而后道:“我问了他们,平康坊的人不愿离开。京城有京城的热闹,济南有济南的宁静,他们不愿离开,我自然也不会逼迫。”

    裴宗之点了点头,正要说话,视线却突然越过她,看向她的身后,道:“那个叶修远来了,脸色不太好,或许是发生了什么事。”

    妙书屋

    

第九百八十三章 难平(4K)() 
回去的时候下起了雨,路上行人寥寥,马车驶来倒是一路通畅无比,几乎未作任何停留便到了府衙。

    早有官差在府衙门口等着了,见马车过来忙撑伞迎了上来。

    “大人,人还在里头呢!”官差说了一句,顿了一顿,又忍不住道,“看样子好似很久没吃什么东西了……”到底这样的身份,却同没吃过饱饭的一般,形象全无。

    卫瑶卿点了点头,不知道是在认同他的话还是纯粹反应使然。伸手接过伞,便同裴宗之一道走入了府衙。

    府衙大堂中,正低着头趴在桌上形象全无甚至可说有些邋遢的人鼓着腮帮子抬起头来,乍见进来的两个人,眼泪便簌簌的落了下来。

    “陈大人!”卫瑶卿惊讶不已的看着眼前这个人。

    胡子拉碴、头发还打了结,一身皱巴巴的官袍已经看不出原本的颜色,衣角还有撕扯过的痕迹,还未靠近,她便忍不住打了个喷嚏,他身上那个味道已经朝他们冲了过来。

    这形象同街上饥一顿饱一顿的乞儿差不多,怎的都不像是那个高堂之上,虚伪好名利的陈硕陈大人。

    “你不是在匈奴么?”论职位,她是正一品大天师,称一声“你”也无可厚非。

    陈硕动了动唇,似乎想说什么,却因嘴巴里塞满了吃食,一时无法开口。

    待到一番手忙脚乱吞下去之后,他才开口喊道:“大天师、裴先生,谢大天师替陈某正名。”

    叶修远虽是科举状元出身,但也没有到过目不忘的地步,昔日殿试确实上过朝堂,可那时朝堂上那么多人,他又紧张,能记住几个人的面孔?更遑论陈硕于其中长相并没有到一眼难忘的地步。

    他骤然上门,虽说叶修远见他可怜让人为他弄来了吃食,可这身份,还是始终难以证实,这时候,自然便想到了还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