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3C书库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妙手至尊-第13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没有其他的回应,那只大手收回,连同云彩消散,此地再度回归平静。

    纪乌兰起身面露狂喜,他发现自己停滞多年的修为似乎有所增加,早就没有过动静的书胆也开始成长。

    “这是半圣因那画的赏赐吗。。。”

    半圣降临,虽自有福祉降下,但直接为人灌注灵气却是故意为之。纪老爷子热泪盈眶,他年轻时因种种原因止步文士,早就无心再修文,可现在他感觉自己有机会重踏文路,再度突破!纪乌兰回到书房,当即研墨铺纸,回忆着书圣王羲之的传世名帖《兰亭集序》,就开始临摹起来。。。

    纪宁父子此时都不知道,那幅《冷月寒烟图》和之前的《女子像》此时正在泰山上一座恢宏的阁楼中,静静地悬浮在两个人的面前。

    那两个人眼睛半睁,看不清眸中神采,不知过了多久,其中一个紫袍人开口。

    “作画形式、用具,皆为首创,不落窠臼,奇哉。”

    另一青衫人也道“绘制手段、效果,可称惊艳,古今未闻,妙哉。”

    紫袍人又道“下月《雅术》两画同登,此子雅名远播,也必将受天人关注,木秀于林未必是好事。。。”

    “是否暗中相护?”

    “。。。。。。不可,少年先师百年未有,此子年轻,缺少磨砺,文修之路一帆风顺反会断送其优势,我等静观其变就是。。。”

    ;

第二十二章 第一课:野渡无人舟自横() 
今天是纪宁重要的日子。

    初为人师,纪少爷昨日见过了知州,今天就要开始自己的第一堂课了。

    到了时间,纪宁走进画院,来到了一间讲堂。这会儿太早,学生一人未到,纪宁便坐在讲师椅上,腿往桌上一翘打起盹来。

    等纪少爷被窸窸窣窣的人声吵醒的时候,他才蓦然发现讲堂里十几双各色目光都盯着自己,有崇敬的,有疑惑的,有质疑的,亦有些微不屑的。。。

    纪宁打个哈欠,站起来又伸个懒腰,翻起讲桌上一本名册来。他发现,这间讲堂里的学生好像大部分都比自己要大个两三岁,甚至大四五岁的也有。

    “难怪一个个的看起来都有点倨傲之色,即使知道我是先师,但让我一个少年人教他们,显然都是颇有些不服啊。。。”

    纪宁一下子明白过来这些人在想什么,淡笑开口“我叫纪宁,你们可能大都知道了,今天开始我将教你们绘画。不过。。。”

    纪宁话锋一转,神色严正,声音也大了些“我知道你们不说全部,你们起码有八成的学生对我并不服气,我说的可对?!”

    学生当中顿时开始交头接耳,一阵喧哗后,其中一个学生直接站了起来,声音倒是犹如银铃“纪先生,你说的不错但也不全对。”

    “嗯?说说看。。。”纪宁没料到竟是一个女学生第一个出头,那女学生虽比不上凌烟寒那般容貌,但也文静雅致,挺有气质。

    女学生继续道“我们知道你是素描先师,虽没见过素描画,但先师之名上天认可,我们对你的画功并没有产生什么质疑。”

    “只不过绘画与教画是两回事,画的好不一定教的好,纪先师的年龄在我们这班学生里都要排靠后,教学经验肯定不足甚至没有!所以,我们是怀疑纪先生的教学能力,怀疑我们在纪先生这里学不到什么真才实学!”

    越往后说女学生的言辞似乎越有激烈,很多旁边的同学都已经开始给她打眼色,但女学生不为所动,看着纪宁眼中透着一股倔强。

    纪宁问道“你叫什么名字?”

    “我叫夏荷。”

    “夏荷,我知道了,先坐下吧。”纪宁点点头,又问道“在座诸位可都是与夏荷一样的想法?”

    只有一些小声的肯定回答传来,但这也意味着这些人基本上都是这样认为。

    “行,我先点下名册,认识下你们吧。”纪宁笑了笑,开始点起名来,众学生疑惑地应答着,夏荷也睁着好奇的眼睛颦眉不解。

    点完名后,纪宁突然把名册往桌上轻轻一摔,成功吸引了所有人的注意力。

    “刚刚夏荷撒谎,你们居然全都附和,这个讲堂的学生还真是团结啊。。。”

    纪宁没由来的一句话让学生都愣了,不待有人提问,纪宁突然朗声道“说什么对我画功不予质疑,只是不认可教学能力。。。这纯粹是借口!”

    “你们心中,终究只是在怀疑我的实力罢了!若是你们亲眼见我展示一些精湛的画技,你们可还会说出这样的话?!就算你们知晓我为画道先师,可你们心中多少还是不愿接受一个比你们年龄还小的人,却得先师之名的事实!”

    一些学生此时已经开始脸红,夏荷咬着下嘴唇,一语不发。

    “你们有着年轻人的傲气,若是这股傲气能让你们提高自己,不断前行,那是好事!但如果这傲气让你们自命不凡,甚至不肯面对比自己优秀的人,只闻其名还不见其画就已经开始逃避!那今天起,要么,就滚出这个讲堂!要么,就在我面前收起这些傲气,正视自己的不足,踏踏实实跟我学画!”

    讲堂鸦雀无声,十几个年轻学生个个低着头,那夏荷此时耳根都已经红了,甚至泪水都开始在眼眶打转。

    的确,正如纪宁所说,他们不服,说白了只不过是好面子。他们能来雅院学习,哪个不是有着一定底蕴,或是家境或是天赋哪个会差。他们的修为可能在幽州甚至全国都算好的,但灵国本就式微,他们跟天下文人一比又如何呢?

    这些学生以在雅院修文为荣,抱着宁**头不做凤尾的想法,维持着自己的优越感。

    而如今,他们很不愿承认纪宁是他们的老师,因为这就是等于变相承认自己空有天赋和资源,到头来还比不上一个出身县城的十六岁少年!也揭明了举国势力衰微,并不能成为他们比其他国家文人要弱的理由!

    纪宁知道自己说破了这些人的真心,有言是不破不立,于是又道“不管怎样,我相信你们至少都是想变强,你们学画终究也想着为国效力,也为人族安宁!那接下来的日子,我就来满足你们的愿望!”

    听到为国为人族几个字,一堂学生顿时再度抬起头,眼中都是一亮,有人已经面露坚毅,刚刚的事似乎瞬间就抛之脑后了。

    纪宁心道,这里的文人似乎个个都有一腔热血,深谙家国民族大义,自己有空还是要多了解下国情和天人的事。

    “正好,既然你们不服,我也正好给你们开开眼界!”纪宁的话勾起了学生们的兴趣,他们的确都已经意识到自己之前的想法有多糊涂,但是纪宁的画说到底他们一开始就想见识下。

    “我出一道题,你们来画,画完之后待我看过,我自己也会按题画一幅。最后孰优孰劣大家一起评判!”

    和纪宁比画?!众人摩拳擦掌,纪宁知道要让这些二十岁左右的年轻人心服口服,除了揭他们的短,还要自己下笔才能见真章。

    “为了公平,我不会用素描技法,而是同你们一样画水墨。听好,这是一副命题画,我出的题目是——‘野渡无人舟自横’!”

    “野渡无人舟自横”出自一位尊者的名诗《滁州西涧》,以诗句为题便也意在考察人对意境,对画韵的领悟力。十几个人提起自己桌上的笔,又从书箱里抽出宣纸铺开,开始绞尽脑汁边想边画。

    文士画画是普通人的十倍速度,很快许多人停下了笔,细细观摩自己的画卷,有人摇头晃脑显得很满意,也有的则是皱眉叹气。

    纪宁走进学生身边,开始一个个检阅他们的画。只见有的人画一只空船靠在一棵怪柳下,似乎随着河水波浪的起伏而上下浮动。有的考生画悬崖下横着一只小船,船头上伫立着野鹭。

    夏荷的画中,一只小舟停靠在岸,船篷上画了几只鸟雀啼叫,表示船上无人。其手法和技巧都十分娴熟高明,有其他学生看到也是点头表示称赞。

    夏荷紧张地看着纪宁,然而纪少爷却和对待其他人一样,撇嘴摇了摇头,什么都没说就放下了画。夏荷握了握粉拳,纪宁到这已经看完了所有人的画,而显然他一副都没看上!

    ;

第二十三章 画成染霞!() 
看过所有人的画后,纪宁道“这是一副命题画,因此这画重点在于审题立意,意境对于一副画的重要性不用我再多说,可你们看看自己的画呢?”

    众人低头看画,纪宁继续道“那些单画空船无人的,就不用说什么了。而有人画的野鹭伫立和船篷鸟鸣的确要高明不少。”

    “但是,你们的作品基本功虽然都不差,可差不多都是图解式的,作者只是极力要告诉观众此处无人。而野鹭和鸟雀都显得过于直白,缺乏含蓄,没有表达出诗句深邃的意境!”

    夏荷和其他人闻言都若有所思,纪宁说的确实没错。水墨画的难度,基本功永远排第二,意境始终是无数文人在追求的东西。

    “实际上,你们所有人对这句诗的本意都没理解对,更何谈意境呢?”纪宁边说便往讲桌上走去,“‘野渡无人舟自横’真的是在说船上无人吗?”

    众人不解,纪宁又让夏荷解释下这诗的意思,夏荷想了想道“这句诗是讲,傍晚下雨潮水涨得更急,郊野的渡口没有行人,一只渡船横泊河里。这其中也蕴含着作诗的那位尊者,对自己空有抱负却无所作为的忧伤,引人思索。”

    “你说对了,但自己却还不明白。”纪宁在讲桌上展开三尺生宣,取一只羊毫笔,蘸了蘸墨,开始作画。

    一干学生顿时呼啦啦围了上去,纪宁的手快速滑动着,时勾时点,时撇时染,很快一副单色水墨卷成。

    纪宁画旳是一只自由横斜的小船,而此船与其他人画的不同,并不是空船。那船尾上坐着一位盘着双腿的船夫,神情悠闲自得,独自吹起长长的竹笛,悠扬的笛声,似乎随着曲曲弯弯的河水,一齐飘向远方。

    画完之后,众人首先是惊叹纪宁的笔法,飘逸而不羸弱,沉稳却不过火,下笔看似随心所欲实则因为其控制力高深莫测。

    这也就是纪宁在来幽州前,潜心练画的成果。他将脑中画馆里的大师作品每一处都认真分析,包括笔锋走向等等细节都一清二楚,临摹时力求一模一样,这样虽然对自己的画道领悟和意境提升帮助很小,但对基本功的提高却是极大。

    在称赞过纪宁的笔法过后,学生们再次欣赏这画,渐渐发现这画中像是有一股悲戚之意扑面而来,那船夫的背影看似闲然自得,实际上总觉心藏万千愁绪,夏荷甚至感觉自己都能听到那笛声中的哀怨和悲怆。

    据说,作《滁州西涧》的那位尊者当时被朝廷提拔,要其回京上任。而那尊者正在前线与天人作战,奋勇杀敌,皇命不可违,想到自己一身修为无法再有用武之地,心生悲伤才创作了这首诗。

    而纪宁的这幅画,简直将那尊者当时的心情传达的淋漓尽致!但在场的人都没想明白这是怎么做到的。

    纪宁见大家都面带沉醉蹙眉思索,淡笑道“我这幅画的笔力你们将来迟早也能做到,但是我对这题目的理解,却是比你们高上一筹,这一点不是多练画就能做到的。”

    “夏荷,你刚刚是否说过这诗句里有‘郊野的渡口没有行人’的意思?”

    夏荷点头,纪宁继续道“我之所以说你没明白是因为你不够细心,没有行人渡,不代表没有摆渡人啊。。。”

    这话一出,许多人霎时恍然。

    “对啊,‘野渡无人舟自横’。。。渡船无人渡,可渡船上的船夫应该还在啊!”

    “且就算船夫也不在,诗句中也并未指明,我等为何非要纠结于空船无人呢?”

    “的确,这船夫独坐船尾横吹长笛,这就已经暗示观众,现在无人过河,含蓄生动引人深思。相比之下,空船无人实在索然无味!”

    纪宁这幅画中的船夫是点睛之笔,可以说就象征着那位尊者本人。孤身在船,一曲肝肠断,像是在和前线士兵道别,又像是在表达对朝廷的哀怨。很多学生在这画中,深深感受到那位尊者临行前的不甘和失落,甚至不由自主地发出哀叹。

    夏荷心中复杂,她已经彻底被这幅画所折服,不仅是她,这一堂的学生在这一刻,对这位十六岁的教画先生,均是发自内心地钦佩!他们知道,即使自己发现了“只言行人不渡”这一点,依然不会想到添一船夫,就能将其意境瑧至极致,提升好几个档次!

    自古都有“微言大义”一说,一副画的某一细节,甚至某一笔可能就是那整个画卷的精髓。四艺文人,越是能从细小的事物表达越高深的涵义,那么这个人必定越是不凡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