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3C书库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诸天我为帝-第152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顾承大喜:“原来是雄义士!”

    雄霸微不可查地皱了皱眉,雄义士这称呼好生别扭,果然在朝廷上没有个一官半职,就是不方便,如果换成雄将军,嗯……

    当然,称呼不重要,实质性的利益才是关键,此刻大明天子一句话,让雄霸的心踏实下来:“义士屈居山野,实在太委屈了,可愿随朕回京,拜将封侯?”

    雄霸大喜,行军礼半跪,宏声道:“固所愿也,不敢请耳,多谢陛下恩泽!!!”

第二十三章 天子归来() 
“陛下,过了居庸关,就是土木堡了。”

    “四个月了,朕才回到这里,恍若隔世啊!”

    明长城的轮廓落入眼帘,顾承策马,目光唏嘘。

    这个世界的起始难度,可比大宋大隋高得多了,从铸下大错、无兵无将的皇帝,到荣归故里,这一步背后,包含了多少谋划和算计。

    不过挑战尚未结束,好戏刚刚开始——

    “来人止步!”

    果不其然,待得他近了居庸关,城头上出现一队将士,为首的将领遥遥高喝。

    “放肆!”

    雄霸面色一沉,策马上前:“天子在此,还不速开城门?”

    “陛下登基在即,岂会在此?”

    天下会主运起雄浑功力,声音朗朗传遍整个居庸关,其中起了一阵骚乱,但很快平复下去,仍旧由那将领开口道。

    “登基?”

    顾承还没怎样,雄霸已是勃然变色,大吼道:“真龙天子在此,尔等叛逆休得妄言!速开城门!速开城门!”

    “关外只有被瓦剌掳走的太上皇。”

    将领看着孤零零的两骑,眼中闪过不屑,再看向顾承,以一种戏谑的语气道:“你如何证明自己的身份?”

    “陛下,此人定是乱党一方,请允许我召集帮众。”

    雄霸胸膛起伏,看向顾承,露出请示之意。

    “准!”

    顾承颔首。

    雄霸为了不给天子压力,令大军慢行,自己一路亲自护送天子入关,可谓煞费苦心。

    但现在,终究要让这些乱臣贼子瞧瞧,谁才是真正的大明天子!

    他振臂一起,远端的地平线上,缓缓出现了一条粗而绵长的黑线。

    隆隆的战鼓声响彻天空,黑线逐渐显现在守关将领面前。

    飞云堂、神风堂的五万精骑,在大地上组成汹涌的狂涛海浪,以一种整齐而有节奏的韵律,迈动着马蹄前进,每一步踏下,地面都微微震动,仿佛地震来临。

    其后是天霜堂的步兵与弓兵,右手持矛,左手提盾,腰背弓箭,护面盔下露出一双双冷酷的眼神,虎视城头。

    出身西域,江湖厮杀,再经由天下会整合,数年如一日的训练,方才造就这支百战之师,坚忍耐苦,悍不畏死。

    “吼!吼!吼!”

    待得长矛指天,战马嘶鸣,居庸关上大乱。

    “你们……你们……”

    守关将领的面色已是变得惨白。

    他其实一眼就认出了天子,但现在可不是四个月前的时局了,他会出现在这里,正是接到密令,如果天子归来,无论如何都要将之阻挡在塞外,等待新皇登基大典后,再放入关中。

    到那时,天子就不是天子,而是太上皇了。

    这个任务首要的是胆量,敢不敢冒触怒天颜的风险。

    许多人望而却步,他却接下,所求的自然是新皇登基后给予的巨大回报。

    但现在他发现,光有胆量没用,而要兵力!

    明明天子所率的军队几乎全员覆没,剩下一万神机营早已回京复命,现在麾下居然拉出了一支十万大军?

    这谁能想到?

    当拥有绝对的武力压制,再加上大义的名分,顾承仰首,不怒自威的声音传开:“开城门,朕恕你们大不敬之罪!”

    “开城门!”

    守关将领感受左右亲随的目光,飞速动摇的士气,面色阴晴不定,判断能否坚守,最终知道事不可为,颤声下令。

    待得顾承入城,守关将领直接跪下:“杨俊拜见陛下,臣有眼无珠,罪该万死!罪该万死!”

    顾承扬了扬眉,问道:“杨洪之子?”

    守关将领拼命磕头:“是!臣鬼迷心窍,臣鬼迷心窍啊!”

    这是希望天子饶他一命。

    只可惜,顾承已然给他判了死刑。

    杨洪和张辅一样,都是曾经跟随朱棣南征北战的将领,对于大明忠心耿耿,但对英宗却不是很顺服。

    其实不怪这些老将军,英宗一手葬送二十万大军,把大明国运弄得由盛转衰,凭什么让人继续效忠?

    而历史上,当瓦剌以英宗要挟开城时,杨洪就是拒不开门,待得景泰登基,其子杨俊更有言,不能让太上皇归,归必生祸端。

    所以后来英宗不仅归来,又重新登基后,寻个借口将杨俊定罪,下狱杀之,连候爵之位都废去。

    如今亦是同理。

    英宗和景泰这两位兄弟一朝,官员中有很多见风使舵的墙头草,趋吉避凶是人之常情,倒也罢了,但这种明确拥护新皇登基,要把天子直接拦在塞外不放进来的,不杀你杀谁?

    当然,先不急着料理,顾承问道:“是太子要登基?”

    这是明知故问,如果真是两岁的太子登基,何必把天子拦在塞外,恨不得马上接回呢!

    果不其然,杨俊惨白着脸色道:“是郕王殿下登基。”

    雄霸变色,顾承扬眉:“朕以一己之力,拖住瓦剌十万大军,保中原太平,为何还有此等谋逆篡位?”

    见天子直接定性,杨俊咽了下口水,颤声道:“禀陛下,东瀛无神绝宫大举来犯,山海关危,众臣为防主少国疑,才推举郕王殿下继位!”

    “引一支外敌不够,连东瀛都来了么?”

    顾承目光一寒。

    他虽然由于进入世界时机过晚,没能改变土木堡之变的惨败,但也保存下了不少文武官员和一万神机营,更关键的是他让瓦剌大军没有继续南下,京城自然不用遭到危机。

    所以正常情况下,怎么也轮不到郕王登基,没想到蒙古的危险没了,东瀛这弹丸之地来凑热闹。

    当然,这个世界融合了风云,东瀛可是绝对的强敌了。

    所幸现在不再是无兵无将。

    “乱臣贼子!乱臣贼子!”

    碧血照丹心的雄霸雷霆震怒,上前一步,拱手道:“陛下,臣愿派大弟子秦霜,率三万精锐弟子,前去山海关,击退无神绝宫!”

    “此人莫非是江湖四大势力,天下会主雄霸?不可能吧……”

    听着那掷地有声的请命声,杨俊看着雄霸的长相和气质,脑海中跳出一个赫赫有名的人物,有些发懵。

    作为居庸关守将,与西域不少商队也有接触,自然对于雄踞西域的天下会不陌生,但以杨俊的级别,至多也就是和秦霜接触,根本见不到雄霸的面。

    而现在,这位神龙见首不见尾的天下第一帮主,居然鞍前马后,为天子效命?

    朝廷向来与江湖不对付,陛下到底有什么魅力,让这种江湖草莽为之死心塌地?

    “让步惊云与聂风同去!”

    对于无神绝宫,秦霜自然不够,必须要风云齐上,才有逆转占据的可能,顾承吩咐后,再看向居庸关的其他将领:“你们调派五千兵马,随朕入京!”

    北方之危已除,大明军队自然要重新调派整合。

    众人却面面相觑,有一位小将按捺不住,上前禀告道:“陛下,居庸关乃防备瓦剌鞑靼的重地,精兵不容轻动,否则后果不堪设想。”

    顾承俯瞰众将,将他们的不忿收入眼底,招了招手。

    立刻有人上前,拎着麻袋,倒下一地耳朵来。

    “这些都是黄金家族,瓦剌和鞑靼被陛下所灭,从今往后,蒙古再也不复存在!”

    雄霸立刻开始宣扬天子的丰功伟绩,众人目瞪口呆,听得犹如梦中。

    四个月前,还是天子一人,瓦剌十万,一起北上。

    蒙古更是有数十万控弦之士,黄金家族虽然势微,但瘦死的骆驼比马大。

    现在,天子将蒙古彻底覆灭?

    大明北方,百年无忧?

    下一刻,惊醒过来的将士看向顾承的目光再也不同,齐齐跪下,山呼海啸:

    “陛下万岁万岁万万岁!”

第二十四章 君君臣臣() 
大明。

    顺天府,御雄殿内。

    郕王朱祁钰立于龙椅下首,俯瞰群臣:“孤本不欲登大位,等皇兄归来,你们硬要推举,现在反复,是何道理?”

    他身姿挺拔,目光莹莹,面相威严,论及气度,比起被顾承取代的英宗要强上不少,周身透出的浩大气息,更是展现出明神武典的精湛修为。

    原定于十日后,他就将登基,成为九五至尊,但居庸关八百里加急的文书,却抵达了京城。

    天子归来!

    彻灭蒙古!

    两道晴天霹雳,直接劈在群臣心头。

    以吏部尚书王直为首,原本就主张迎回天子的文武大臣,立刻站出,坚定不移地保皇。

    而以兵部尚书于谦为首,未免主少国疑,支持郕王登基的臣子,也纷纷闭上了嘴。

    原因很简单,天子失踪,虽然张辅等人说他是为了拖住瓦剌十万大军,以身伺虎,但了解英宗为人的臣子,都认为这少年天子就是葬送了近二十万大军,然后被蛮夷掳走了……

    但即便如此,皇帝不比大臣,历朝历代就没有皇帝打败仗被废的例子,历史上英宗被瓦剌掳走,那么屈辱的经历,也不会被废,而是被尊为太上皇。

    可现在,峰回路转。

    天子不仅安然归来,还挑拨瓦剌鞑靼内讧,籍此杀尽黄金家族,覆灭蒙古!

    这是败仗还是胜仗?

    毫无疑问,这是大胜,草原不比中原,同样损失二十万军队,中原只要十年时间休养生息,就能恢复,但草原精锐一朝丧尽,那就是灭族亡种,百年之内,休想再对中原有威胁。

    所以天子以二十万大明军队,换取蒙古灭亡,那是值得的事情,史书上记载,必然是高瞻远瞩。

    如果没有东瀛入侵的话,就更完美了……

    当然,无论如何,登基的闹剧都该停下。

    此时虽然被郕王威严的目光,看得心头微微发寒,但群臣的口径开始统一,由内阁学士陈循道:“殿下,一切都是臣等失职,如今首要之事,是迎陛下回京!”

    “好啊!孤这些时日诚惶诚恐,也是期盼皇兄回来主持大局!”

    郕王沉默片刻,颔首道:“你们谁愿率军,护送皇兄安然回京?”

    此言一出,群臣面面相觑,都有些迟疑。

    正在这时,面容清矍,眼神清亮的于谦手捧朝笏,向外跨出半步,朗声道:“禀殿下,臣以为,陛下安危无忧,不应出兵迎圣,拱卫京师,军政边务,才是国之大事!”

    土木堡之变,大明二十万精锐最终只剩下一万残兵败将回来,京师可用的兵力已经耗尽,东瀛很快又入侵山海关,是于谦力排众异,调南北两京的备操军,山东沿海的备倭军,甚至连各府的运粮军都派了来,合力抵挡异族入侵。

    即便如此,也是岌岌可危。

    不单单是无神绝宫八万鬼叉罗,都是百里挑一的好手,经过异常凶狠的自残训练,甚至自毁面容,戴上鬼面具,以证明绝对的服从,真的悍不畏死,更在于一旦武林人士拥有了可正面匹敌军队的力量后,本就阴毒的江湖手段,就变得更加防不慎防。

    无神绝宫便暗派忍者,偷入军营,以奇毒血绝对付内力浑厚的将领、锦衣卫东厂以及皇族高手,平日无碍,一旦驱动真气,便会毒发。

    如此无所不用其极,大明军队自然抵挡不住,若不是有雄关依仗,早就大败。

    现在的山海关前,已是赤地千里,哪怕源源不断地增援,也随时可能被攻破,在此关头,京城的数万禁军就显得尤为重要,一旦调派前去恭迎天子,难保不会给敌人可趁之机,所以于谦才有此一说。

    “荒谬!”

    但郕王神色立变:“皇兄乃一国之君,安危关系天下万民,江山社稷,如今山海关未破,派军相迎又有何妨?你此言将孤置于何地?”

    最后一句才是关键,若不出军相迎,岂不是说他这位郕王不希望天子回归,居心叵测?

    这一刻,吏部尚书王直、内阁学士陈循等人,也朝于谦狂使眼色。

    此事确实关系甚大,即便天子有能耐覆灭蒙古,不需护卫,哪怕大明有天子守国门,君王死社稷的祖制,但万民为天子冒险,仍是理所应当,哪会真的反过来?

    可于谦只作不见,寸步不让:“民为贵,社稷次之,君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