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3C书库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诸天我为帝-第194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它不断攀升,蓦然间突破临界点,产生了某种质变。

    “无双前三境,运用的还是星辰之力,到此就转为星命之力,融入神通战法,可成本命战技!”

    顾承默默体悟。

    无双共有七境,大隋世界回归时,他厚积薄发,直入第三境聚曜,放眼天下,已是强者。

    但真正拥有拔山超海,拿云追月的无穷伟力,还要从第四境星命的本命战技开始。

    这种战技并非凭空而生,绝大部分都是由天罡地煞神通衍化而来。

    天罡地煞,一百零八种神通变化,看似包罗万象,但对于浩瀚广阔的仙武世界来说,数目还是偏少了。

    每一位无双境的存在,都有独自的强大,于是乎,本命战技就给予了他们发挥的空间,展现出特有的风格,方有无双之称。

    比如许褚的地煞七十二变小神通大力,在附加了本命星辰之力后,便是登峰造极,将甘宁的大神通都破得干干净净,更可籍此领悟挟山超海,搬三山,超四海。

    此时的顾承,也迈出了这关键的一步。

    他微微思索后,没有选择天罡地煞,而是将星命之力,注入自创的六招内——

    遮天!祭天!开天!监天!平天!封天!

    这六招乃是顾承参悟大汉绝学五帝真龙书、三皇至尊道,与小世界诸多武道而创,本就有与星辰之力相结合的根基,再得本命战技提升,是为真正的独一无二。

    对于顾承来说,短暂的招数提升,意义并不大,再强能强过三皇至尊道么?

    这种道路的探索,才是对未来影响深远的关键一步。

    顿时间,六枚晶莹剔透的水晶,于灵台上旋转交互,环绕着本命星辰,相辅相成。

    无双第四境,星命成就!

    这仅仅是开始。

    接下来,顾承直接冲击下一境星相。

    如果说本命战技只是招式,星相就更像是灵活多变的本命法宝,可具现灭敌,威能无穷,可为道家元神,也可为身外化身。

    而在星相的凝聚上,顾承更要充分发挥自身优势。

    他伸手一招。

    洛阳皇城,无上炎龙破开云雾,山河社稷印迎上,喷吐出澎湃气息,浩浩荡荡,涌入其中。

    大明世界!异族龙气!

    再有龙灵回归——

    火!德!复!燃!

    四大龙灵之力回归合一,不仅在先前小试牛刀,将元祖天魔直接炼成先天阴炁,更是具备着无穷伟力,而此时的顾承开始以光武传承,直接将炎龙炼化。

    原本炎龙的臣服,更多的是一种灵性的认可,就像是驭兽,纯属于外物,无法给自身带来实质性的提升。

    但原陵一战破开佛门八部天龙阵后,刘秀将传承彻彻底底地交予顾承,其中就包括了炼化无上炎龙之法。

    国运神兽,聚于天子之身。

    这对于大汉,其实是很凶险的事情。

    倘若这个炼化了无上炎龙的天子中途驾崩,那么炎龙也要随之受到重创。

    所以除非大汉到了生死存亡的危急关头,必须要帝王出世,镇压四方时,才能行此手段。

    汉室后代子孙不孝,国运衰败,如今顾承挽狂澜于既倒,扶大厦之将倾,炼化炎龙,当仁不让!

    更何况,不单单是无上炎龙,顾承身后还浮现出两大圣皇之影。

    伏羲!轩辕!

    内有炎龙伟力遍布全身,外有圣皇之威镇压四极,顾承浑身气息澎湃,不断融合。

    这一刻,他的意念散布于天地中,忽而化为真龙,腾飞九天,巡游四海,忽而成为至尊,一念一动,天地变色,万民遵从。

    真龙!天子!

    此为真龙天子相!

    这便是他的星相!

    古往今来,恐怕没有一人在无双第五境星相时,能得三皇至尊道与无上炎龙融入,如此得天独厚,连天界诸神都要为之侧目。

    正因为此,顾承催动星力,再进一步!

    无双第六境!合相!

    以人身合星相,彻底将星辰之力融入体内,不分彼此,修炼大成,举手投足间皆有不世神威。

    八大世家的家主,朝堂三公是此修为,平海王、渤海王、桥玄,大汉明面上最强者是此修为,赵云、黄忠、许褚等等日后名流千古的猛将,也是此修为。

    如今,经过大宋大隋大明三大小世界之行,黄巾之乱、袁氏之胁、原陵之危的磨砺,终成合相,一方巨擘!

    再以神魔之境,武道之力,即便不用玄器,也能一战世尊!

    有此修为,才能威加海内,开创盛世,为人皇至尊!

    这一刻,顾承五指微微握起,曾经那不可一世的张角,皇城一曲大风歌,遗音犹在耳:

    “大风起兮云飞扬,威加海内兮归故乡,安得猛士兮守四方!”

第二章 造化分身(求订阅!)() 
“来!”

    合相成就,顾承伸手,造化龙鼎倏然化作流光,落入身前。

    打量着这大汉皇朝第一玄器,尤其是那夺天地之造化的灵韵,顾承颔首,化身走出,投入其中。

    炼!

    这具化身,乃是高武大明中,以浑天宝鉴晶石为根基,注入龙灵之力所成,可以得主体力量灌注,发挥绝大部分实力。

    但注意,本体和分身之间,并不能各自为战。

    本体位于紫禁城内,不动兵戈时,分身能继承本体赐予的力量,行走江湖。

    倘若本体全力出手,分身就只是一位通晓浑天宝鉴、如来神掌的武者,实力平平。

    毫无疑问,这相比起昔日张角的身外化身,还是差了许多。

    不过小世界时,顾承还是无双第三境聚曜,无法以正规仙武手段炼制出身外化身,乃是取巧为之,为的是积累经验。

    现在实力大进,外物齐备,更有造化龙鼎,自然要炼制真正的身外化身。

    言归正传,大明世界的化身投入龙鼎,血肉消散,不断凝聚,很快化作一抔黄土,悬于半空。

    “真有一丝九天息壤的意境。”

    顾承见了目光一亮。

    此世女娲娘娘捏土造人所用的神物,名为九天息壤,具功德之力,等闲圣仙境都无缘一见,更别提拿来炼制身外化身。

    而许多小世界都有女娲捏土造人,补天救世的传说,但由于世界等阶的不同,低武中武想要追溯远古时期,无疑是不现实的。

    唯有高武世界,女娲才有传承留下,如浑天宝鉴、救世三星、十大天神兵之首的天晶等等,论品阶或许不高,但其中意境却是堪比大能。

    “造化钟神秀,阴阳割昏晓!”

    以此为核心,一件件奇珍异宝再不断没入龙鼎之内,顾承将自身感悟,真龙天子相的气息,全部铭刻其中,可谓阴阳造化!

    “为了追求现阶段的完美,炼制分身,绝不是一时之功,需时多久?”

    顾承看向造化龙鼎。

    “禀殿下,三月可成,大道无尽。”

    造化龙鼎内传出一道醇厚的声音。

    它的意思很明确,最短三月,身外化身可成,最长无期限,炼制时日越长,实力越强,气息越发契合。

    “三个月!”

    顾承微微皱眉。

    佛门败阵,原陵之危解除后,他班师回朝,百官上书,皇族请命,表人君之德,号天顺民意,灵帝只能发布退位诏书,天顺民和,定于一月后,正式登基。

    这种登基大典,都是吉日吉时,绝非随意定夺,更不可能随意更改,硬生生要往后延迟两个月的话……

    “陛下,桥将军求见。”

    回到寝宫不久,内侍禀告。

    “宣!”

    顾承想起桥玄的旧伤,叹了口气。

    桥玄乃三朝老臣,历任三公,年轻时镇守边疆,征战沙场,留下了许多暗伤,还被蛮夷邪术所扰,近几年旧伤复发,已是寿元无多了。

    对于这位一生刚正不阿的老臣,顾承很是尊敬,得到张角的玉净瓶后,以还阳水为之疗伤,更赐下了造化龙鼎炼制的许多疗伤圣药。

    可惜合相境强者以人身合星相,等闲不会受创,一旦受重伤,往往难以愈合,除非突破境界,到达圣仙。

    仙武世界,强者的寿命并不悠长,顾承现在也有了切身体会。

    星辰之力,无疑是比天地元气更加浩瀚的伟力,可惜正如双刃剑,伤敌亦伤己,人道洪流,更于寿元有损,唯有隐世避居,修仙问道,才可能长生久视。

    然而当桥玄走入,却是昂首挺胸,精神奕奕。

    “桥公,你的伤势彻底恢复了?”

    顾承讶异地扬了扬眉头。

    “禀殿下,臣有两女,自昆仑山学艺归家,带来了西王母娘娘赐下的延寿仙丹。”

    桥玄老怀大慰,眼角含笑:“臣的旧伤已然痊愈,还得十年寿命,当为大汉为殿下尽忠效命!”

    “好!好!”

    顾承喜形于色,眼中却是光芒一闪。

    入世为圣,出世为仙,仙人不染凡尘,史子眇曾经招待的神仙茶,已是凡人延寿的上限,且服用一次后就再无效果,结果西王母赐药,一下子就是十年寿命。

    要知道仙道中人贸然为凡俗延寿,可是会大损道行,更别提桥玄这等身居高位,于皇朝气运有所影响的,绝对干系不小,如果说西王母是看在两个徒弟面子上,爱屋及乌,那怎么也不可能。

    所以……

    古仙布局?

    “桥公两女,既是西王母门下,可愿入宫一见?”

    到他这等层次,也毋须拐弯抹角,顾承直接问道。

    “那是小女的荣幸!”

    桥玄抚须一笑,旋即面容一正:“殿下,小女受西王母娘娘之命下山,言明妖族猖狂,不遵御令,恐与七大异族勾结,犯我大汉边境,不得不防!”

    桥玄语气郑重,却不若当时原陵之变时的紧张。

    因为东汉时期,外族并不是大祸。

    这倒是得益于汉武帝之功。

    虽然刘彻好大喜功,穷兵黩武,将文景之治留下的财富耗费殆尽,但他也确实把周边异族打残了,以致于两百多年过去,大汉周边的七大异族,实力仍旧弱小。

    甚至如果不是秦朝三大方士,与三仙教徐福同层次的卢生和侯生,分别以万象门和天机城暗中资助异族,他们连威胁大汉的资格都没有。

    不过现在,十方妖众也入场了。

    对此桥玄依旧淡定。

    妖族太久太久没有出现在人世了,久到人们对它们的印象已经十分淡薄。

    或许妖族能运用法器,比兽类难对付得多,但那又怎么样呢?

    比之来势汹汹的黄巾之乱如何?

    比之处心积虑的西方佛门如何?

    大汉皇朝由衰转胜,上下都有一股奋进昂扬的精气神,对于外敌,兵来将挡,水来土掩,绝无畏惧!

    何况值此重要时刻,群臣最关心的是登基大典,可不能被这点“小事”打扰。

    顾承颔首:“非我族类,其心必异,妖族和异族不可不防,却也不必劳师动众,召集文武,入殿议事!”

    “殿下英明!”

    桥玄担心太子殿下血气方刚,又要御驾亲征,闻言心头一宽,行礼退到一侧。

    桥玄却是不知,太子的心中有多欣慰。

    正愁没有借口,等待造化分身功成,瞌睡送枕头,来得真是及时!

第三章 王佐之才(求订阅!)() 
“殿下,臣等愿出将边营,保境安民!”

    凌云二十八将,是原陵一战后,顾承以光武神兵为由,赦封的朝中新贵。

    这些将领不仅得光武神兵,实力再增,还潜移默化,忠心为汉。

    自此武将集团实力大增,更有寒门抬头之势。

    文官集团及其背后的世家,对此自然极为警惕。

    当然,论及朝堂斗争,尔虞我诈,即便是曹操,都抵挡不住世家的攻势。

    所以他们的心思一致,听到异族入侵,妖族出世,又有仗可打,别提有多高兴了。

    “吕布,你出身并州,熟知西凉,可愿领兵镇守武威?”

    顾承颔首,看向吕布。

    “愿往!愿往!”

    吕布精神大振。

    他是降将,性情桀骜,入朝后与众臣格格不入,曹操想拉拢,最终都放弃了。

    吕布不愿屈从于人,又担心一身勇武被埋没,不能一展抱负,如今太子点将,第一个便是他,只觉得心中一口郁结之气终于抒发,虎目一斜,扫视群臣,得意洋洋。

    众武将脸色一青,但慑于吕布勇武,确实无话可说,只是眼巴巴地看向太子。

    “曹操,驻于雁门。”

    “孙坚,入蜀巴郡。”

    “刘备,南下交州。”

    “赵云,巡视上谷。”

    “黄忠,驻扎武陵。”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