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3C书库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诸天我为帝-第278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

    ……

    咸阳。

    章台宫外,李斯和公孙龙聚在一起,正在低声商讨秦律的再修,突然听到里面传来呵斥声。

    不多时,韩非被侍卫押了出来。

    “大王爱其才华,已是数度容忍,韩非不知好歹,还希望秦军救韩,实在是……”

    公孙龙摇了摇头,看向李斯:“大人何不劝一劝他?”

    “我们同门之情,早就无存了。”

    李斯转身:“走吧!”

    韩非同样没有向李斯求助之意,一路沉默,回到府上,紫女迎了出来,看了他的神情,没有说什么,到屋中暖了一壶酒。

    “还是你懂我。”

    韩非望着这最喜欢的杯中之物,缓缓地道:“志之难也,不在胜人,在自胜。”

    “你既然知道这个道理,又为什么放不下呢?”

    紫女靠在他身边,低低地道:“卫庄和红莲已经归隐,你为韩国做了够多,不如我们也离开这是非之地,去个没有人知道的地方吧!”

    “家有常业,虽饥不饿,国有常法,虽危不亡,我在韩国难以推行的法制,在秦国却已实现,我其实很满足。”

    韩非在紫女的劝慰下,审视自身:“我不甘的,其实还是无缘无故就输了,输得一败涂地!我要去一个地方。”

    紫女紧张地道:“哪里?”

    “骊山。”

    ……

    ……

    “韩非要见我?”

    顾承笑笑:“让他进来。”

    片刻后,韩非举步而入,在顾承面前坐下,目光望来,细细打量。

    顾承道:“一别数年,风采依旧,请!”

    韩非微微摇头:“我也没想到,昔日救我出狱的,竟是颠覆六国,一统天下的天枢首领。”

    顾承眉头一扬:“看来你已是不吐不快,说吧,我听着。”

    “你引我入秦,为你完善秦律,再以燕赵之地为试点,正是为了日后六国规制一统,不至反复,你再让楚灭三国,三国百姓深恨,待得以秦灭楚,反倒对秦感恩,天下长治久安!”

    确实是不吐不快,韩非已经豁出去了:“天道人纲,日月所入,诸子百家,尽归天枢,如此狂妄的口号,竟真的能实现,韩非实在佩服。”

    顾承颔首:“你也没有令我失望,韩亡国后,韩王可保无碍。”

    韩非瞳孔一缩:“那我韩国的贵族呢?”

    顾承道:“杀。”

    韩非变色:“那可是几千人!”

    “现在不杀,以后死的是几万,几十万人。”

    顾承道:“尸位素餐之辈,上不可报效国家,下不能安保黎民,留之何用?”

    但凡灭国,都是容不下君王国主,害怕他们还要召集旧臣复国。

    顾承却反其道而行。

    燕赵灭国已数年,赵王依旧活得好好的,但两国的权贵,却死得差不多了。

    这是治根。

    单单一个亡国之君,谁去保他复国,那些安居乐业的百姓么?

    还不是昔日权贵,祸乱之根?

    韩非深深吸了一口气:“那秦王呢?你做了这么多,难道愿意将王位让给公子扶苏?天下一统后,你难道会功成身退?”

    “到那时,我的目光就不局限于这片天地了。”

    顾承起身笑道:“正要动身,随我去塞外吧,天下两分,李牧是时候回归了!”

    https:

    天才本站地址:。阅读网址:

第九十六章 金戈铁马定中原(求订阅!)() 
楚王完二十六年,楚军攻破阳翟,韩灭亡。

    同年八月,楚军攻破临淄,齐灭亡。

    与此同时,魏国都城大梁外,楚军已经狂攻了数日。

    这座城池在后世更为有名,也就是北宋的都城开封府,而此时亦是天下最为坚固的城池之一。

    历史上秦灭韩赵,攻下燕国首都,又经过长期的蚕食战术,攻打大梁城都十分艰辛,最后还是决了大沟,水灌大梁,才得以毁城灭魏。

    如今魏国虽然衰败,但百足之虫死而不僵,这曾经的中原霸主,在亡国的威胁下,爆发出了最后的力量。

    大梁城前的树木早被砍伐一空,放眼望去,到处都是一片光秃秃的山壁,巨大的城墙前修筑矮墙,洒满蒺藜,制造种种陷阱用以保护城基,以防冲车,城门请墨家打造,需要数十士兵合力才能将其推开,厚近半丈,就算是用攻城锤砸,不砸上千下,只怕都难以破坏。

    城墙之后,还建有更高一层的内城墙、用于保护弓箭手的女墙、高大的指挥塔楼和射击塔楼。

    “放箭!”

    此时在魏将的大喝声中,飞蝗如雨,狂飚洒射。

    项氏一族的腾龙军团擎起盾牌,最大限度地缩小空隙,健步如飞,狂冲过去。

    一个又一个士兵倒下,更多的士兵冲杀而至。

    他们中有的人是身经百战的老兵,有的却是刚刚补充进来的新兵,踌躇满志,渴望立功建业。

    然而在这一刻,他们共同成为这场壮烈大战的牺牲品。

    血光冲天,激荡出最为惨烈的生命华光。

    “不应该!不应该啊!”

    项燕看着,眼中满是痛惜和苦涩。

    腾龙军团,一向是项氏一族,乃至大楚的王牌军。

    如果与秦开战,他绝不会有二话,即便是一命换一命。

    可与魏人死拼,这些儿郎们死的,就实在太不值得了。

    “上将军!末将请求出战!”

    就在这时,项伯策马上前,请求出战。

    项燕看着这成熟许多的小儿子,目露感慨:“去吧!”

    “是!”

    项伯手持巨斧,舞出一片雄厚苍劲的威势,力劈天地,狂冲而去。

    这场浴血大战,持续了整整十日。

    当大梁终于城破,腾龙军团付出了三万的伤亡,普通楚兵更是死伤过五万。

    等到打进王宫,魏王率百官请降,项燕准备接受,然而就在这时,楚王特派的监军站了出来:“慢着,请魏王交出苍龙七宿传承秘盒,方可请降。”

    楚国青蝇何太多,连城白璧遭谗毁。

    任何朝代都不缺谗臣,楚王骄狂自大的行为,固然令老一辈臣子失望透顶,也让一众阿谀奉承之辈崛起。

    此人就是肩负密令而来,显然楚王虽然令项燕出战,却根本信不过他,一旦破城,就要抢夺胜利果实。

    项燕不在意灭国的功劳,却也看向魏王,等待回答。

    苍龙七宿的传说,七国高层可谓人尽皆知,春秋五霸,战国七雄的崛起,都与其相关。

    他虽然对楚王失望,但内心深处,也抱有一丝奢求,倘若此次真的能得到三国的苍龙七宿传承,让楚王神力再进,说不定真有打败强秦的可能。

    到那时,之前一切疯狂的举动,都变成了高瞻远瞩。

    成王败寇!

    可魏王的回答一出,项燕就勃然变色:“苍龙七宿秘盒,早被信陵君带入赵国,正藏在邯郸城内!”

    ……

    ……

    “农家地泽,名不虚传!”

    顾承站在山坡上,看着远方的田地,饱满的麦穗,称赞道。

    “多亏了父亲叔叔他们的努力。”

    身后的田言盈盈一笑。

    顾承想着田猛田虎被她安排到塞外种田,就觉得好笑,虽然不负农家之名,但这画风完全不对啊。

    不过话说回来了,农家秉承神农之道,又身负绝学,在开坑荒田,种植谷物上,确实有着非凡造诣。

    若没有他们,即便赵军有春申君的粮草支援,再漫天撒种,刀耕火种,也早就饿死了。

    这个年代亩产是很低的,一亩地大概只有两石,没有化肥农药,耕作技术也粗糙,收成自然不好。

    可在农家的相助下,如今一片荒凉的塞外,已经发展出了城镇村落。

    当然,这里很快就不是塞外了。

    何为塞外?

    直观点讲,长城外就是塞外。

    但现在长城还没有正式连成一片,都是东一段,西一段,不成规划。

    很多人以为长城是秦始皇修的,其实不全是,从西周开始,长城就有了,尤其是春秋各国互相征伐,更是连年休憩。

    但直到秦始皇,他将战国留下的长城连接和修缮,再以城墙为主体,修建了大量的城、障、亭、标,组成了一个完整的防御体系,始有万里长城之称。

    至那时起,却匈奴七百余里,胡人不敢南下而牧马,士不敢弯弓而抱怨,后来中原历朝历代,均依靠万里长城,防御草原上的游牧民族。

    但在顾承看来,以燕赵长城为界限,还是保守了,他更满意于后来汉武帝修建的外长城。

    所以赵军如今占据的地盘,依旧属于中原的领土,这几年辛辛苦苦开垦的荒田,就是大秦的土地。

    “李牧呢?”

    “在那!”

    李牧苍老了许多,头上全是白发,正在用镰刀割麦,如同一位田间勤苦劳作的老农,哪还有昔日百战百胜的武安君威仪?

    但当顾承来到身前,李牧缓缓直起腰来,却是神情平和,早有所料:“你终于来了。”

    顾承微微一笑:“是的,天下一统,时机已至。”

    李牧沉默半响:“大王如何了?”

    “赵偃活得很好。”

    顾承拍了拍手,田言递上战报:“不过楚军气势汹汹,攻占魏韩后,聚于边境,显然准备入侵我大秦北方诸郡,老将军镇守塞外,大败匈奴,劳苦功高,可以率军回中原了。”

    李牧展开战报细看。

    此时,农忙的士兵们已经纷纷汇聚过来。

    他们不再是赵人,按照地域划分,变成了大秦雁门郡人士。

    李牧合起战报,莫名看向韩非。

    两人眼神一动,泪水自眼角流淌,眉宇间却都露出释然之色。

    下一刻,李牧半跪下来,行军礼:“遵命!”

    王翦的野战!李牧的骑兵!

    金戈铁马定中原!

第九十七章 刑神项羽(求订阅!)() 
“苍龙七宿,寡人来了!”

    楚王立马扬鞭,眺望远方的赵长城,宏声大笑。

    这不是北边的那段长城,赵国在南边也修建了长城,甚至比起北方的更为宏伟坚固,正是为了防备魏国。

    一百多年前,邯郸曾被魏军攻陷,才有了著名的围魏救赵,在险些亡国的压力下,赵自然要将长城修建得又长又宽。

    于是乎,当楚军灭韩、魏、齐三国后,却连一个苍龙七宿的传承都没有到手,楚王勃然大怒,不听群臣劝谏,执意北上,率大军来此。

    这正是决战的开端。

    如今,天下两分。

    秦占据西北。

    楚占据东南。

    这对数百年的联姻对象,百年交锋的生死仇敌,终于开启了最后的对决。

    “呜呜呜!”

    说时迟那时快,全面进攻的号角吹响,楚军以一种震天悍地,暴雨雷卷之势,向着赵长城涌去。

    “放箭!”

    守将正是李牧昔日的副将司马尚,他高举佩剑,放声狂吼,天空中顿时布满阴霾。

    那是箭雨在遮挡光线,但依旧阻止不了健步如飞的雷豹军团,闪电般逼近。

    终于,一架重逾千斤的锤门车,在百名战士的合力下,向着城门急速撞来。

    轰!轰!轰!轰……

    接连不断的巨响下,沉重的城门呻吟作响,挡不住这如山般的撞击,但就在这时,从城墙之上突然落下一支巨大的摆臂,嘭的一下砸在锤门车上。

    与此同时,弦动声不分先后地响起,一支支强弩飚射而出,狠狠地扎进了楚军中,穿过数十人的身躯,才斜斜地插入地面。

    墨家机关术!

    楚国行不义之师,墨家已经光明正大地加入到防守的大秦一方。

    不过楚军也有准备,在锤门车报废的霎那,一架架云梯就以凶狠的态势砸向城头,士兵们口衔战刀,双手奋力攀爬,城头上的守军狂呼着,挥动起屠戮的战刀。

    战事初起未久,就已惨烈至极。

    楚军展开悍不畏死的强攻,长达数里的长城,处处可见鲜血飙扬,杀戮哀号声弥漫四方,连远在后方的将士们,都能感受到来自前方的搏杀。

    楚王端坐高头大马,披风猎猎,面容无动于衷,但他身后的那些士兵,脸色则是越来越惨白。

    项氏一族确实会练精兵,但再怎么练,士兵也是人,不是冰冷的数据。

    人会趋吉避凶,会畏惧死亡。

    而现在的楚王,却将士兵当成蝼蚁,肆意挥霍。

    当然,王便是王,在楚王亲自督战下,无人敢后退。

    即便守军顽强抵抗,在绝对的兵力压制下,优势还是开始向楚军倾斜。

    直到一支铁骑,奔腾而出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