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3C书库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诸天我为帝-第295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开玩笑,破封出来是为了自由,可不是为了自杀。

    不过它们不出来,不代表顾承会放过它们。

    在人界本源的压制下,三大凶神已经没了威胁,但那是对人皇而言,对于其他人,还是不可一世的上古凶神。

    所以四荒绝境,岂不是最佳的练兵之所?

    天人之间的差距,唯有不断磨练,不断进取,才能缩小,最终迎头赶上。

    将三大凶神的未来安排得明明白白,顾承这才看向司马徽:“非生非死,真是奇妙!”

    “我司马氏的借物代形之法,便是衍生于此人的水月镜花之术,与神器女娲石必有关联。”

    司马徽还未开口,司马懿已是抢先,见顾承望了过来,精神一振:“懿愿为陛下赴汤蹈火,寻得娲皇神器!”

    “你隐忍果决,非常人可比。”

    顾承点评道:“可惜也非人臣。”

    话音落下,司马懿神情凝滞,直接化作飞灰,消散于空中。

    并非是因为历史上三国归晋,就一定要杀司马懿,曹操、刘备、孙坚便为安稳局势,发挥了重要的作用。

    但如果说原三国英豪是烈火,叱咤风云,敢作敢为,司马懿就是阴柔之水,润物细无声。

    如今的大汉,已是将帅如云,谋臣如雨,何必留个阴险的变数,没事找事?

    对于司马懿的身亡,司马徽露出悲色,恳求道:“陛下宽宏大量,可否留老朽魂魄,转世投胎?”

    “朕不比后土娘娘心慈,你在投靠天界众神时,就该做好准备!”

    话音落下,司马徽也化作飞灰散去,终于死亡成功,灵魂之中,一点璀璨的光芒却冉冉升起。

    顾承收起灵光,眉头微微一扬:“竟是如此来历?”

第二十二章 西王母之求(求订阅!)() 
女娲炼五色石,以补天阙,断鳌之足,以立四极。

    这是对于上古时期,女娲娘娘挽救天地浩劫的简单记录。

    区区一行字,当然无法描述其万一,但从中也能看出,被女娲娘娘斩断鳌足,用来撑住四极的神鳌,作用不逊于五色石。

    而女娲为了补天,耗尽了神力,但得天道功德,晋入混元道境,掌控本源,那神鳌却是将精血聚于四足内,当时就死去了。

    女娲娘娘有感于神鳌的自我牺牲,便将精魄取之,转世为人,司马徽的母系一脉,便是神鳌转世的后人。

    至于女娲石,正是补天的五色石所化,得天道功德与世界本源,在神器中都是一等一的强大,能真正意义上的起死回生。

    神鳌转世得女娲石护佑,后人拥有其一丝神力,才有之前司马徽受太阿剑穿心而过,仍旧不死的奇效。

    “要寻女娲石的下落,追溯司马徽母系一族的血脉,是个行之有效的办法。”

    顾承露出沉吟。

    东皇钟响动,女娲石现迹,上古十大神器的出现,不是偶然,该早作准备。

    天界选择司马徽作为监天使者,十之也是在觊觎女娲石的神力。

    原本的计划中,本体有人皇剑在手,麒麟化身得东皇钟,成就妖皇之尊,已然足够。

    但敌强我就弱,女娲石可以不出世,但出世后如果落入天界众神手中,那不死不灭的神能,实在难以抗衡。

    “神鳌留存于世的踪迹,或许也有帮助,海外三仙岛……”

    神鳌另有一说,龟形龙身,驮仙山而行。

    这仙山不是别的,正是蓬莱、方丈、瀛洲三山。

    由此可见,三仙教处也能寻到些线索。

    不过相比起东海徐福,顾承更在意另一端,先前围攻饕餮时,昆仑山上的阴阳镜并未发挥应有的神能,是西王母明哲保身,还是有别的缘故?

    顾承目光微动,吩咐道:“你们回洛阳,朕要往昆仑山一行。”

    “是!”

    众人告退,赤龙蜿蜒,向昆仑而去。

    未至昆仑群山,就见漫天华彩,五色云气,结成遮蔽天穹的伞盖,再有天河倾泻,云海翻腾,无边壮丽,化作一条御道。

    顾承牵着一位紫发少女的手,行于御道上,不远方高缈威严的气息现出,西王母亲自迎出,众多弟子、仙真、力士、金童、玉女随侍左右。

    顾承行礼:“娘娘!”

    “陛下!”

    西王母还礼,看着少司命,眼中浮现异色:“没想到她会得陛下所救,真是造化。”

    “……”

    少司命看着这位眉宇间与自己有几分相似的高贵女子,往顾承身边靠了靠。

    双方入内。

    昆仑山本就是太上名山,鼎于五方,镇地理,号天柱,昆仑洞天更是广袤无边,上下共分八十一层,到处都是金殿瑶阶,琼林玉树。

    而最高之处,便是瑶池仙阙,向来为西王母的潜修之所,此次竟也开放,邀顾承入内。

    入座之后,屏退左右,顾承道:“娘娘准备如何对她?”

    她显然指的是少司命,转世善尸。

    顾承对这斩三尸之法,还真有几分好奇,少司命转世为人后,还到底算不算西王母,又或者是个继承了西王母仙力的独立存在?

    西王母给予了答复:“她已不是我,便随心意,跟着陛下吧!”

    “好!”

    顾承颔首:“此前娘娘相帮,特来感谢,若娘娘有烦恼之事,朕愿出力相助。”

    相比起来,后土雪中送炭,在天界众神出手时,坚定相助,而西王母则是锦上添花,关键时刻指望不上。

    不过若无这位古仙,麒麟化身无法诞生,单凭人族,即便能获得胜利,也是惨胜,再也无力进取,所以此行也是投桃报李,偿还恩情。

    西王母凤目明亮:“我确实有求,陛下可知斩三尸之法详细?”

    顾承正有兴趣:“愿闻其详!”

    西王母娓娓道来,更是说明了圣仙之上的境界。

    圣仙分为返虚地境、明纯真境和万化天境,而在其上,便是混沌境。

    这个大境界内只有两个小层次,一个是归元至境,俗称大能。

    这类存在要么禀先天之气所成,要么后天有大造化,皆是无量神通。

    三界之中,以天界的大能最多,其下如佛门有大日如来、释迦如来、定光如来,还有孔雀大明王等古佛,已是极为强大的势力,难怪昔日能力压后土娘娘,鸠占鹊巢。

    顾承细细聆听,分析自身。

    先前一战,他诛饕餮,敌如来,在人界立于不败之地,但论及真正境界,还远有不及。

    离了人界,战力要下降一大层次,离了人皇剑,单凭人皇诀,又要下降一层次。

    所幸神器正是参悟本源的最佳途径,历来持有神器者,都能以最快速度成就大能。

    因此但凡神器出世,平时高高在上,淡泊无为的仙家神祇,立刻蜂拥而出,不计一切代价地抢夺,正是为了成道之机。

    相比起来,大能还有希望,混沌境的第二步混元道境,才是绝望。

    至境至境,还有另一层意思,就是至此而止,难以提升。

    从远古至今,归元至境的大能也有百数,混元道境者,屈指可数。

    而斩三尸之法,就是道家直指混元道境,最为正统的法门。

    善尸、恶尸和自身尸,对应清气、浊气与执念,三尸斩出,再行合一,才能承受本源之力。

    这还是资格,接下来要完全驾驭本源,才是混元道境,万劫不灭。

    难!难!难!

    顾承不会用斩三尸之法,妖皇化身倒罢了,三尸便是独立的个体,他乃帝皇之尊,行此道易出大祸。

    有天枢十二卷的创造,他已生出模糊的想法,还要步步完善,思及女娲石,又问道:“女娲娘娘现在何处,居于天界么?”

    “女娲娘娘已然超脱于世,趋至无上。”

    西王母露出向往。

    混沌境之上,还有一个传说的境界,抵达混沌之前,是为超脱。

    那就太过遥远。

    顾承心中有了计较,微微点头,而西王母说了这么多,终于道出真正意图:“请陛下相助,破东王公封印,救出我的本体!”

第二十三章 同盟稳固(求订阅!)() 
顾承眉头扬起。

    一直示于外人眼中的西王母,竟不是本体!

    真正的西王母,被东王公所困?

    东王公西王母,在神话体系中,一向是地位崇高。

    甚至有一说,凡是得道成仙者,都得先拜东王公,再拜西王母,然后才能飞升入天界。

    现在爆出内幕,两位古仙不合,暗地里斗得你死我活,怎能令人不惊!

    西王母解释道:“陛下应知后土皇地祇被列为四御,是欲夺后土功德所为,有名无实,我与东王公亦是如此!”

    顾承道:“那东王公是何来历?”

    西王母道:“他又名东君,乃东皇太一之子!”

    这来历可着实不小。

    东皇太一乃东皇钟的执掌者,屈指可数的混元道境存在,巫妖大战中,为求超脱而陨落。

    若非如此,上古妖庭不会毁灭。

    而不比帝俊有十子,也就是十头三足金乌,东皇太一只有一子,便是东君。

    现在的东王公。

    “我本为群仙之首,东君后至,也斩三尸,踏合一,欲结道侣,参悟混元。”

    西王母道:“我拒绝后,他便蛊惑恶尸,许以瑶池金母之位,叛我本体,封印炼化,窃夺极阴仙元。”

    顾承聆听。

    为了成道之机,大能之争,更是惊心动魄,无所不用其极。

    西王母显然一步错步步错:“善尸为救本体,秦灭之后,争周天星辰图,被埋伏的陆压道人所害,我独木难支,唯有困守昆仑山。”

    顾承恍然。

    西王母乃古仙,一向居于昆仑山中,不干涉人道洪流,可此次却收了桥公两女为徒,后来又借月精轮相助,确实与以往的风格不同,原来是别无他法的无奈之举。

    顾承问道:“封印在何处?”

    如果在人界,东君再是东皇之子,也不成问题。

    可惜西王母答道:“在扶桑昊境内,那是一处三界隙间。”

    无论是洞天还是小世界,都有完整的生态循环,元气供应,而所谓隙间,就是指不完美的空间,不适合生灵居住。

    四荒绝境就是标准的三界隙间,它原本是人界的一部分,后来由于封印四凶,导致周遭被凶煞浊气污染,被舜帝割离人界,形成了四荒绝境。

    顾承想了想,又问道:“娘娘的本体还能坚持多久?”

    西王母道:“我禀先天所生,生怀极阴仙元,单凭修为,东君无法强夺!”

    顾承道:“就怕东君还有后手。”

    西王母轻叹:“确有此忧。”

    东君既然联合恶尸将本体困住,自然就有准备,西王母倘若坐以待毙,迟早会万劫不复。

    顾承沉吟片刻,做出承诺:“娘娘放心,朕当助你。”

    东君与陆压乃是东皇和帝俊之后,是稳固联盟,他得西王母之助,方有麒麟化身,同样结盟。

    而东君一旦踏入混元道境,别说东皇钟了,妖界和周天星辰图都将不保。

    敌友分明。

    不过此次不比人界之争,没有主场优势,凶险更甚,需得从长计议,以定万全之策。

    “多谢陛下!”

    西王母颔首,表示理解,又提醒道:“陛下步步为营,伐天壮志,我深佩之,然除佛妖之外,道门洞天也是隐患,不可掉以轻心。”

    顾承目光一动。

    此言有理。

    人界的局面与战国中的秦有些相似,九龙绝仙阵是函谷关,助其抵御外敌,默默发展,佛门、妖族和道门是三座大山,唯有驱逐的驱逐,收服的收服,才能开始一统天下。

    如今两座大山已除,道门则成了新的问题。

    倒不是帝王疑心,九大洞天中,除昆仑山和三仙岛,其他的祖师爷基本都飞升天界,他们在对付外敌佛门,凶神饕餮时,与大汉并肩作战,但如果敌人换成天界,还能如此么?

    想到史子眇、张鲁、景秀道人,顾承还真不希望有反目成仇的一天。

    于是乎,他沉吟着道:“娘娘可知有哪位交游广阔的仙神,能助朕游说天界?”

    西王母闻弦歌知雅意:“陛下想策反飞升天界的道门群仙?”

    顾承笑道:“不错。”

    天界能对人界道门施加影响,反之亦是同理。

    比如天师道张陵。

    他是张良之后,又曾受皇朝封赏,这飞升也就五十年,心到底是偏向天界多些,还是偏向人界多些,还不好说。

    秦广收天下英才,才有一统天下的丰功伟绩,人界想要以人胜天,自然也要接纳四方。

    西王母道:“万寿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