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3C书库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诸天我为帝-第324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杀!”

    眼见麾下如猛兽出闸,势不可挡地扑向敌军,庆忌欣慰地点了点头。

    他年纪轻轻,就能率军东征西讨,甚至正面敌对强楚,绝非有勇无谋之辈。

    他很清楚自己的优势在哪里。

    不是正统,而是勇武!

    唯有万物不当之勇,才能令许多吴国将士发自内心的敬畏,不战而降,之前的那些胜利就是这样来的。

    所以庆忌不能败,只能胜,而且要辉煌的大胜,如此才有机会重夺王位。

    强行硬撼万人军阵后,他已经受了伤,却生生压下,只为了挫敌士气。

    此消彼长之下,明明己方要远弱于敌军,依旧占据上风。

    不过这批敌军虽然被庆忌迎头痛击,却依旧具备着强大的战力,此时结成战阵,稳扎稳打,后方更隐隐有神术的咒言声响起,天地灵力呈涟漪般波动。

    “上!”

    庆忌脸色微微一沉,调息片刻,再度身先士卒,与亲卫一起出击。

    相比起后来招揽的武士,这些亲卫都是沙场百战,忠心耿耿,战场上双拳难敌四手,尤其是庆忌这样的猛士,若无左右护持,即便神力天生,实力高强,也早魂归地府了。

    战斗进入白热化。

    庆忌奋勇杀敌,手下无一合之将,吴军亦是前仆后继,悍不畏死。

    一时间尸体砸入水面的噗通声不绝于耳,江面都被鲜血染红。

    渐渐的,庆忌呼吸不由自主地粗重起来。

    他毕竟是人,不是天神,随着战斗的白热化,强行装逼的伤势也在不断加重。

    要离一直护在庆忌左右,七分的注意力对敌,单臂持矛,杀的人数仅在庆忌之下,另外三分则在观察庆忌的状态。

    此时见得庆忌喘息,眼中不由露出一抹狂喜。

    庆忌一向注重威仪,若不是已经接近了极限,决不会露出半点疲惫之态。

    机会来了!

    确实,庆忌已经决定退了。

    他觉得有些不对劲。

    这些吴兵简直如同死士,明明没有胜利的希望,偏偏死战不退,恐怕是接受了命令,哪怕牺牲,也一定要将他拖在此处。

    那姬光实乃枭雄,伍子胥更是智谋之辈,必有后手,为了不落入敌人圈套,唯有急流勇退!

    何况大占上风的是己方,退了也不损士气。

    可惜迟了。

    庆忌万万想不到的是,敌人的杀手锏来自背后。

    当寒风突然从身后袭来,千锤百炼的战斗技巧令他稍稍避开心房要害,可依旧避不过雷霆电闪的一刺。

    剧痛袭遍全身。

    庆忌转头,不可思议地看着要离手中的长矛,刺入了自己的后背,旋即明白了一切:“你竟是刺客?”

    迎着那炯炯的目光,要离露出惭愧之色,不敢与之对视。

    “父王被专诸所害,今日我庆忌复仇在望,却又被你暗算,小人当道!小人当道!”

    庆忌得到了答案,悲吼出声。

    历史上最为出名的刺客,莫过于荆轲,其实论及刺杀手段,还有不少更在荆轲之上。

    就好比此次吴国内乱,吴王父子的待遇

    专诸刺王僚,堪称最具创意的刺杀,吴王好食鱼脍,他便在鱼腹藏剑,有了名传千古的鱼肠剑。

    要离刺庆忌,堪称最为苦肉的刺杀,要离全家被杀,是由他自己提出,死后还挫骨扬灰,为的就是取信庆忌。

    荆轲所为,可谓取了两人之长,图穷匕见学自专诸,献上头颅学自要离,却遇上了始皇。

    古之游侠,轻生死,重然喏,不为谋利,但求千古留名,要离终于得偿所愿,心中竟无喜悦可言。

    不过他已经付出了那么多,绝不容许失败,眼见庆忌还未死,手中一紧,劲力爆发,就要绝杀。

    他是庆忌的贴身亲卫,距离最近,此时剧变陡生,大部分将士甚至都不及反应,目眦欲裂扑了过来的,又慢了一拍。

    眼见谁也阻止不了,一道剑光却从天边电射星驰,一闪而至!

    百步飞剑!

    别说要离先刺庆忌,用上了全力,心情激荡,即便是全盛之际,也难以抗衡这惊才绝艳的一剑。

    “啊!”

    惨叫声起,他仅剩的左臂被直接斩断,踉跄倒在舟上。

    这时庆忌亲卫才赶到,一矛刺死要离,扶向庆忌。

    “来迟一步……”

    但更快的却是端木蓉,这位医家首席弟子运针如飞,落入庆忌胸腹位置,略一蹙眉:“他受伤太重,我还未能参悟此世仙术,没有把握。”

    “我来!”

    大司命紧随其至,阴阳合手印徐徐按向庆忌的眉心。

    端木蓉一身正气,她则是正邪莫辨了,庆忌的亲卫哪里敢让,顿时围了过来。

    唯有庆忌在怒火后,认出为首的盖聂,是近来在齐鲁之地声名鹊起,侠义为先的剑士。

    “你们不要阻拦,让这些异士救我……”

    一股股撕裂般的疼痛和虚弱潮水般涌来,庆忌惨然大笑,心头一狠,下达最后的命令,然后两眼一闭,晕倒过去。

    “全军撤退!退出吴国!”

第二十四章 行走天下(求订阅!)() 
“唔!”

    马车颠簸,里面传来强忍疼痛的低哼声,片刻后,端木蓉走出:“命保住了。”

    盖聂和大司命轻轻舒了口气。

    这个世界神术仙法,战阵威仪,他们各有所得,但没了天枢情报网,每每要事必躬亲,庆忌为求复国,又是兵贵神速,险些未能赶上。

    若非顾承让两女一并来此,单就盖聂,恐怕要任务失败。

    不幸中的万幸,是让庆忌捡了条命。

    不过这吴国第一勇士的人设,也崩塌了。

    因为他的重伤垂死,全军大乱,险些兵败如山倒,所幸盖聂剑术高超,再加上吴军不计死伤,全为配合要离刺杀,已是强弩之末,终于将之逼退。

    打到王都是不成了,这数万军队唯有撤退。

    这一退,就给予了吴王阖闾最好的借口。

    吴国百姓,普通将士,可不管你是不是遭到卑鄙的刺杀,他们只看胜负。

    成王败寇。

    庆忌退了,无敌的光环就没了,哪怕再卷土重来,想要势如破竹,一路望风而降,已是不可能的事情,想要复国,唯有真刀真枪与吴王阖闾拼个你死我活。

    “多谢三位义士救命之恩!”

    待得盖聂和大司命登上马车,庆忌行大礼拜下。

    短短数日,他脸色灰败,脸颊削瘦,与之前那个威风凛凛的猛士,判若两人。

    显然他也知道自己受此挫折,复国的希望已经极其渺茫了。

    不过即便心灰意冷,为报答救命之恩,但有所求,庆忌绝不会推辞。

    若无盖聂等人的出手,庆忌自然必死无疑,可当部下要先一步击杀要离时,垂死之际的他竟阻止,言明要离也是一条汉子,今日只死一条好汉就罢了,最后是要离有愧,自刎而死。

    如此胸襟气度,正是这个时代的最高追求。

    “公子不必如此,我等也是受人之托,前来相救。”

    盖聂与大司命敬重其为人,侧身让过。

    “受谁之托?”

    庆忌目光微微一凝。

    “到时自知。”

    大司命抿嘴,掀开幕帘,让庆忌看到外面:“如今离吴,公子还有两万部下,准备何去何从?”

    “两万……”

    庆忌惨然一笑。

    他以五万起事,连连攻城掠地,到了之前的大江上,麾下兵马不减反增,已近七万。

    可短短数日,就已经有大半兵士逃走。

    “兵贵精不贵多。”

    盖聂开口道:“昔日公子出走卫国,身边兵士不过万余,比之现在如何?”

    庆忌目光一动,精神一振。

    是的,在生死未卜的关头,仍然愿意留下的,可谓不离不弃,对他真正忠心。

    能留两万,已是相当了不起的事情!

    大司命道:“公子还有资本,或可学重耳流亡列国,默默等待时机……”

    重耳也就是晋文公,很多人只知道晋文公是春秋五霸,却忽略了他在国外颠沛流离了近二十年,辗转了八个诸侯国,直至六十二岁才回国登基做国君。

    庆忌当然也能学习重耳,但吴国不比晋国,所谓机会,不过是苟且偷生的安慰之言罢了。

    “不!我绝不逃避,只有公子庆忌活在世上一日,必讨逆贼姬光,不死不休!”

    然而庆忌手上青筋暴起,怒火充盈胸膛,双指一并,指天道为誓,一字一句发下誓言。

    “请助我一臂之力!”

    誓言之后,庆忌再度行礼。

    他这不仅是对盖聂和大司命,而是对其背后势力,做出的求援。

    单凭庆忌的力量,正面交锋无法与吴王阖闾相抗衡,想要报仇雪恨,唯有向周边列国寻求帮助。

    至于利用,在这个世上,没有纯粹的利用,只有互相借势。

    “好!”

    盖聂和大司命互视一眼,齐齐颔首。

    接下来,庆忌的军队开始改道,向着陈国边境而去。

    半月后,脸上恢复血色的庆忌,在盖聂等人的带领下,步入一座隐秘的山谷。

    走了半个时辰,通过阵法,方才豁然开朗。

    入眼处首先是一处处凉蓬,错落有致地分布,蓬下许多锻匠赤着上身,手舞大锤,正在铸造兵器,炉火熊熊,鼓风锻造,忙忙碌碌。

    这已经够令人侧目,但真正让庆忌郑重的,还是那中央的练兵场。

    “变阵!”

    此时韩擒虎巍然挺立,如一尊天神般威风凛凛,令旗摆动,鼓声相随,整支军队开始前后错位移动,剑盾手向前,戈矛手退后。

    “混阵!”

    队形又是一阵变化,戈手、矛手、剑盾组成小队,形成了协同攻守,自高处看下去就象朵朵梅花,整个大阵随着令旗所指滚滚向前。

    “冲杀!冲杀!”

    战鼓发出号令,上万人同声大吼,震天动地,若非有隔音阵法布置,恐怕方圆百里,皆有耳闻。

    庆忌来到高高的观阵台上,对队列的变化看得清清楚,忍不住面露骇然。

    练兵,首重军纪,令行禁止,其次是临战经验,敢与敌搏杀,然后是兵种之间的配合,最后才是个人技艺的高低。

    道理都懂,但想要练出成效来,却是很困难的事情。

    实际上,这个年代对军队的训练极为有限,需要士兵掌握的东西并不多,能击鼓而进、鸣金而退,听从号令,就是合格。

    主要是现在全民皆兵,体魄强健的士卒,本来就有技击基础和从军知识,稍加训练就能做战。

    但下限高,上限却低,想要练成精兵,就要花费十倍乃至百倍的心血,这是许多将领都不愿为之的,包括庆忌。

    所以此时,庆忌见得这等万众如一的兵士,简直惊为天人,忍不住就要脱口问出:“你们到底来自哪国?”

    如今的天下,以晋、齐、楚三国最强。

    其下是宋、卫、吴、鲁、秦、郑等国。

    再下则有越、陈、蔡、曹、徐、杨等国。

    这来相助自己的,是三个顶尖大国势力的可能性极小,庆忌左思右想,周边虽然列国众多,能有如此手段的,似乎一个对不上号。

    不过庆忌最终还是按捺了下来,他知道对方要说时自然会说,现在所求的,是练兵强军,重振旗鼓,以最快速度打回吴国!

    且不说吴国公子庆忌的存活,为诸侯列国的局势,投下了一枚石子,姜国都城,顾承带着龙葵,出了王宫。

    春秋战国,是思想爆发的时代,百家争鸣,思潮不断,奠定了华夏文明脉络。

    等到秦朝一统,真正意义上的国家出现,没有了诸侯竞争,反倒再无那般璀璨光辉。

    所以既然来了,自然要见一见那些传奇人物。

    孔子、老子、孙武、晏婴……

    行走天下!

第二十五章 御剑之术(求订阅!)() 
吴国。

    长江以南。

    一片规模宏大,一眼望不到边的工地上,数万劳役正在热火朝天地干活。

    一排排滚木铺就,一块块规则的巨石,被役夫们用木棒撬着,向前挪动,大而深的护城河正在挖掘,掘出的泥土运到一边,按一定比例掺入各色原料,用秘法夯实,建筑城墙。

    这是凡俗的建造,来去更有一位位世家子弟,手持不律,正在纹刻符文。

    “不律”是毛笔在吴国的称呼,燕国称之为“弗”,楚国称之为“幸”,秦国称之为“笔”。

    不仅是名称的区别,在细节的运用上,也有不同。

    吴国由于临海,江河众多,神纹偏向水灵,轻灵变化,润物无声,却又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