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3C书库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诸天我为帝-第466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若不是这次降香,她也察觉不到,如今人界的人皇竟是混元之尊。

    毫无疑问,真正的纣王是不可能达到这种境界,混元不是单纯的天赋所成,必须拥有无数机缘积累,历经无数艰难险阻,才有一丝微薄的机会。

    人皇固然尊贵,但相比起能渡过纪元之劫的混元道祖,又算不得什么,这位混元取代人皇代之,到底有何图谋?

    唯一令“女娲”心安的是,方才一战其实是两败俱伤。

    看似顾承胜了,直接将她逐出了女娲庙,实则付出了不菲的代价,生之道力留在体内,对终结之力予以压制。

    两者之间,架起一座无形的桥梁,隐隐形成制衡。

    但“女娲”掐指一算,感觉其中又有颇多蹊跷,恐疑有诈,开口唤道:“彩云童儿,将招妖幡取来。”

    童子遵命,片刻之后,取来一个葫芦,揭去芦盖,其中一道白光飞了出来,其大如线,高四五丈有余,白光之上,悬出一道奇幡来,周围有五彩光芒环绕。

    “女娲”看着这招妖幡,眸光闪动。

    这是昔日东皇太一所赠,汇聚天下群妖精血于上,甘心听供差遣,但同样也是庇护之责。

    巫妖大战后,巫族亡去,妖族式微,藏于十万大山内,不到万不得已,真的不愿相招。

    只是此次对手的人皇,人族不可能用之,天界又签封神榜,下界应劫,似乎唯有妖族能用一二。

    “女娲”轻轻一叹,那招妖幡开始抖动,不多时,妖风飒飒,云雾迷漫,风过数阵,十万大山上升腾出数千光芒,来到娲皇宫外,听候法旨。

    “女娲”看了看群妖:“天下将杀劫渐起,尔等可避山修行,莫惹劫难,若有心应劫者,也可相机行事。”

    群妖一震,一头猿妖赶忙发问:“敢问娘娘,这应劫之辈,有何利弊?”

    “女娲”道:“福缘深厚者,可窥仙道,逍遥长生,次之可享神道,司职天庭,根器浅薄者便化为飞灰,不存于世间,当好自为之!”

    群妖齐齐拜谢,大多数立刻回归大山,他们如今是休养生息之际,实在不敢参与到人道洪流中。

    当然也有部分跃跃欲试的,“女娲”各有安排,最后目光落在靠后的三个女妖身上。

    三妖一是千年狐狸精,一是九头雉鸡精,一是玉石琵琶精。

    “女娲”推演天机,发现三妖与其他不同,沉吟片刻道:“我赐你们凤格之力,可入宫为妃,今天意已定,气数使然,商灭周兴,若能顺天应命,拨乱反正,自可得天道功德!”

    三妖先是一怔,然后狂喜拜下:“多谢娘娘提点之恩!”

第三十二章 大乱之始(求订阅!)() 
顾承从女娲庙回归后,立刻闭关。

    他故意与“女娲”两败俱伤,由得生之道力侵入,正是兵行险着,借此感悟生之大道,借此摆脱天地的压制。

    生死的对立,与起源终结的对立颇为相似,若能功成,顾承就真正踏入阴极阳生,死生入灭,本源末法的转化之境。

    也即是混元巅峰。

    他的战斗力足够强大,趋至混元极致,是因为有着三件神器,人皇剑、东皇钟和女娲石,与妖皇分身和魔主化身相配合,自然没有其他混元道祖比得上。

    但战斗力并不等同于境界高下。

    若论境界,顾承毕竟入混元道境未久,还达不到东皇太一,三清道祖的境界。

    好在祸兮福所倚,末法之劫的来临,也展现出了本源末法的对立,又得女娲指点,对于接下来的道路怎么走,顾承已经了然于心。

    别小看这点,许多混元道祖参悟数万年,直到经历纪元更迭,才略有所悟,顾承能如此之快的找到目标,已经省却无数苦功心血。

    有了目标,为之努力,这原本又是数万年的时间,但来到这个时代,终结之道受到压制,天枢十二卷的著作传播,都是一次成功的反抗,这种磨砺让他的进境十分喜人,现在又有了“女娲”的制衡,都足以成为冲刺混元巅峰的助力。

    于是乎,纣王深居简出,大商政事平静,鸟飞兔走,瞬息光阴,暑往寒来,不知觉又是三年时光。

    这一日,马匹疾行而至,一个浑身血迹斑斑的人倒在朝歌城门前。

    “咦,这是冀州的腰牌!”

    “啊!此人是冀州小侯爷苏全忠,我曾在冀州远远见过他,出了什么事?怎么会受这么重的伤?”

    “速速将他抬进去,找医官的大夫来。”

    众人围了过去,医家弟子很快赶至,待得苏全忠苏醒后,道出石破天惊的消息,黄飞虎立刻入宫禀告,冀州侯苏护麾下的奴隶造反,北原出兵相助,战火四起。

    顾承正在赏花,随意问道:“到底是怎么回事?”

    黄飞虎目光凝重,如实禀报:“据苏全忠所言,是北伯侯崇侯虎行诡计,谋冀州,有不臣之心!”

    冀州位处北地,是大禹所划九州之一,在夏朝时期是中心地带,如今则在北原和西岐的中间,也就是后世春秋的晋国,战国赵魏韩的范围,战略和地理位置极其重要。

    苏护坐镇冀州多年,发展原本平稳,但自从四大诸侯开始改制,连带着他们这些处于第二梯队的诸侯也受到影响。

    有些诸侯意动,随之改变,有些则是坚定的阶层拥护者,压制治下的奴隶,不惜以铁血手段,维护贵族和奴隶主的绝对统治权。

    苏护就是后者。

    年轻时的他性如烈火,刚方正直,年长后则变得沉稳许多,但身为宗族显贵,在奴隶方面,决不妥协。

    这边冀州不变,周围却已风起云涌。

    南伯侯鄂崇禹,北伯侯崇侯虎开始对犬戎动兵,局势变得极为微妙。

    以前是犬戎侵扰大商边境,四大诸侯能避则避,如今崇侯虎和鄂崇禹在费仲尤浑的游说下,主动出兵,以达到练兵强军的目的,确实收到了不错的效果。

    奴隶的死伤他们并不心疼,练兵功成后留下的军队,却能有效威慑四方,这种买卖自然是好的,但也不是没有弊端。

    最大的问题,就是粮草供应。

    犬戎是游猎民族,马上来去,纵横如风,比起东夷还要难缠,南北双侯麾下的军队虽然占据上风,但战线拉长,粮草供应也显得越来越麻烦。

    尤其是北原地广人稀,五谷收获本就不足,若不是东平城的商铺收益与日俱增,根本支持不住这种消耗,趁此机会,费仲向崇侯虎献计,是时候对其他诸侯下手了。

    大鱼吃小鱼,小鱼吃虾米,本就是诸侯之间优胜劣汰的规则。

    商朝初立时,有三千诸侯,如今六百年过去,只剩下八百诸侯,那两千多诸侯自然是被淘汰吸收掉了。

    北原想要真正强盛,强军是第一步,接下来要的则是需要更加富饶广阔的地盘。

    那还有什么地方比富饶的冀州,更让崇侯虎垂涎的呢?

    为了师出有名,崇侯虎派出费仲,潜入冀州,挑唆奴隶暴动。

    过程十分顺利。

    人性都是不患寡而患不均,冀州的奴隶听得其他地方的奴隶有了盼头,再也不甘过眼前这毫无希望的生活。

    费仲选了数十位奴隶头领,各自动员数千奴隶,约定暗号,以图大事,另一边崇侯虎也派出了自己的亲弟弟曹州侯崇黑虎。

    曹州不属于大禹划分的九州之一,听起来是一州,其实比起郡县大不了多少,但曹州却是与冀州接壤的,崇侯虎将自己的弟弟运作到这个位置,正是费仲献上的计谋。

    在冀州如火如荼搞奴隶起义时,崇黑虎已经领三万之军,于曹州蓄势待发。

    奴隶暴动只是一个借口,冀州大乱,崇侯虎就有名义派兵“相助”,至于这支“援军”在镇压奴隶后,是不是还会回去,那就是两说了。

    苏护十分警觉,第一时间镇压了奴隶暴动,但却挡不住崇黑虎大军的侵袭,唯有一边抵挡,一边派出其子苏全忠突围,来朝歌求救。

    苏全忠乃冀州第一勇士,有万夫不当之勇,仅带百名亲卫,竟突破了崇侯虎大军的堵截,硬生生冲杀了出来,仅仅一日一夜,便来到朝歌。

    “陛下,臣愿率军平复冀州之乱!”

    武成王自从灭了东夷,坐镇东平城两载后,由李靖接手,就回到朝歌,在朝阳山作为教官,培养兵家弟子。

    虽然教书育人是一种乐趣,但黄氏乃将门,相比起来,他还是更喜欢沙场征战。

    “你身为镇国武成王,岂能轻动?”

    然而顾承摆了摆手,微笑道:“听说你有四子,黄天化、黄天禄、黄天爵、黄天祥,都已从朝阳山毕业,将门虎子,此次就以他们率兵,与东平城守李靖之子一同,平复此乱!”

第三十三章 哼哈二将(求订阅!)() 
冀州城外十里。

    崇黑虎头戴烈焰飞兽冠,身穿锁子连环甲,负着两柄湛金斧,腰间悬着红葫芦,眺望城池,目光凝重。

    “苏护的能力和韧性,出乎我们的意料啊!”

    费仲坐于另一头马上,与其并立,显现出了极高的地位:“以最短时间平复奴隶之乱,更组建起了防御工事,将我北原的三万大军拒之城外,其子苏全忠突围求援,恐怕如今已经到了朝歌城中,王师将至!”

    崇黑虎闻言,脸色更加阴沉。

    虽然现在四方强盛,中央显得越来越没有存在感,但还是无人敢捋纣王虎须。

    一旦朝歌派出大军,此次准备良久的图谋,就是竹篮打水一场空了。

    有鉴于此,他不得不求助费仲:“先生可有破城良策?”

    费仲抚须沉吟片刻:“知己知彼,方能百战不殆,侯爷可否借神鹰一用?”

    “好!”

    崇黑虎迟疑片刻,终究下定决心,取下腰间的葫芦,打开芦盖。

    一道黑气随之冲出,放开如网罗大小的黑烟,其内有噫哑嘶鸣之声,片刻后一头神鹰展开双翼,冲了出去,须臾间去了冀州城上。

    此乃铁嘴神鹰,是上古异兽之种,而崇黑虎和闻仲一样,都是截教弟子,晓畅玄理,才能加以驯服,如臂指使。

    他口中念念有词,掐诀施法,费仲只觉得眼前一花,视野飞速拔升,竟是洞彻万里,神光如炬,借助神鹰之目,往城中看去。

    ……

    “报!反叛众奴已经关押,斩首示众!”

    “八名求援信使被杀,头颅抛入城中。”

    “守军士气低微,赵丙将军请侯爷去巡视。”

    却说城主府中,苏护正听着众将汇报,保持镇定自若,大将风范。

    能够在突如其来的接连打击下,做到如今的地步,苏护不愧是四大名将之一,只是巧妇难为无米之炊,事到如今,也只有听天由命,看他的儿子苏全忠,能不能请来救兵了。

    不过就在这时,侍卫来报:“督粮官郑伦运粮抵达,正在府外候令。”

    奴隶暴动后,第一件事就是焚毁粮草,这是费仲使的计,知道奴隶无法成事,只求最大程度的打击冀州城的守备力量。

    不过苏护麾下有一将名郑伦,武艺出众,素有才能,又习得异术,却因出身卑微,不得重用,当了个后方的督粮官。

    此次却是郑伦力挽狂澜,眼见粮仓大火,第一时间率兵扑救,同时去城外最近的粮仓调取粮草,用以补给。

    如此一来,冀州城才能守得固若金汤,让崇黑虎没有可趁之机。

    苏护对于郑伦的功劳是很欣赏的,点了点头,令人传召入内,准备嘉奖于他。

    但当郑伦真正大踏步的走进来,苏护的眉头却是微不可查的一皱。

    因为这位督粮官相貌实在过于粗犷,紫面披发,隆鼻阔口,背着一对降魔杵,气势汹汹。

    单单如此倒也罢了,郑伦的脖子一侧还有印记,那是奴印,代表他是奴隶之后。

    眼见苏护打量着他,郑伦露出激动,半跪在地:“侯爷!”

    苏护收起异色,上前将他扶起:“此次亏有郑将军!”

    郑伦骄傲地挺起胸膛,抱拳道:“请侯爷放心,只要给末将三千兵马,愿效驽骀,以尽犬马,退北原之军!”

    苏护没想到自己夸张一句,这人倒是蹬鼻子上脸了,摇了摇头道:“郑将军切莫轻敌,那崇黑虎曾拜异人传授道术,胸藏韬略,万夫莫敌,此次有备而来,正面交锋实无胜算,唯有等陛下援军到达,将之逼退!”

    郑伦听罢,大叫道:“侯爷在上,诸位见证,末将不生擒崇黑虎来见,把顶上首级,纳于众将之前!”

    他威风凛凛,虎目一瞪,众将都心中一颤,甚至有人倒退一步,但苏护不喜反怒,拂袖道:“郑将军催粮辛劳,定是路逢了邪气,口里如此乱谈,还不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