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3C书库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诸天我为帝-第474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姜子牙张了张嘴道:“我也会些神通。”

    画风不同啊!

    申公豹更加得意,又高颂道:“紫气飞升千万丈,喜时大内种金莲,足踏霞光闲戏耍,逍遥也过几千年!”

    姜子牙直接自闭了。

    顾承等申公豹装逼完了,看向姜子牙:“你会什么?”

    纵观历史上姜子牙一生的建树,无论从军事、政治、经济思想等方面,都有卓越的贡献,其中尤以军事为最,后世之言兵及周之阴权,皆宗太公为本谋,称得上兵家之鼻祖。

    不过此世的神通道法,偏偏不是姜尚所擅长的,所以他唯有讷讷地道:“我也会些小神通。”

    听得姜子牙主动加了个小字,申公豹自尊心得到了前所未有的满足,顾承心中失笑:“既如此,两位此来是欲随苏护大军进发,讨逆平乱?”

    申公豹漂亮话立刻奉上:“虽是方外,也在陛下版图之内,感陛下水士之恩,以尽子民之意!”

    姜子牙迟疑了一下,却大着胆子问则:“陛下,草民想知道,何为逆?”

    申公豹和苏妲己脸色微微一变,顾承扬了扬眉:“依你看来,何为逆?”

    姜子牙话已出口,就放开胆子:“陛下,四大诸侯镇摄荒服,威远宁迩,多有勤劳,固有歪念,不可轻动,不如以采问民风土俗为由,督促他们恢复祖制,则和气贯于天下,自然四海雍熙,与民共享无穷之福!”

    顾承不置可否:“你觉得这能实现么?”

    姜子牙道:“倘若陛下如此修行仁义,通达道德,四镇诸侯尚不醒悟,此无道败亡之象,毋须我王师戮力,四方疆域自有顺势之民,澄清玉宇,拨乱反正。”

    顾承又看向申公豹:“你在风雅台上参加名家辩论,是赞同改制,对此有何看法?”

    申公豹早有准备:“君有道,万民乐业,不令而从,贫道赞同的改制,是陛下所为的改制,而诸侯妄动祖制,是为叛逆,当以雷霆之势灭之,贫道云游四海,结交异士,愿予相邀,相助苏侯,犁庭扫穴!”

    姜子牙修为薄弱,是治世能臣,希望兵不血刃,徐徐图之,申公豹道行深厚,却是不擅政治斗争,只以神通压之,别说四大诸侯麾下的奇人异士不比三教,即便是阐教十二金仙,他也能请出截教道友破之。

    俩人一文一武,顾承又看向妲己:“爱妃认为,他二者谁有道理?”

    这个年代,没有后宫不得干政的说法,只要言之有理,不是祸乱朝纲,都可发表自己的意见。

    苏妲己为苏护之女,从小耳濡目染,柔声道:“两位都是道德之士,清静之客,神通高下,妾是不懂的,但陛下曾有言,取长补短,只要能为陛下分忧,便是好的。”

    这话说得十分有水平。

    妲己知道父亲四处活动,欲借王师讨伐四大诸侯,若论支持,自然是支持申公豹的。

    但顾承的态度一直模棱两可,她心中也没底,便只能和稀泥,两个都夸夸。

    “爱妃所言有理!”

    看着这个后宫娘娘版的苏妲己,再想起那在西岐的九尾狐狸,顾承心中觉得十分有趣。

    苏护的努力他自然看在眼里,名家辩论的风雅台就是他特意为反对派设立的,如今苏护振臂一呼,正好将这些反对者聚集了起来。

    这就像一个个各自为政的超级英雄,在妈惹法克侠的号召下,组建成复仇者联盟。

    虽然将奴隶主类比为英雄有点怪异,但无论如何,时机已经成熟,四大诸侯所代表的改革派和苏护背后站着的顽固派,是正式较量的时候了。

    有鉴于此,顾承笑道:“爱妃所言有理,既如此,朕就给你们相同的机会,姜子牙,你可往东鲁一行,申公豹,你负责西岐一战,且看你们的表现了!”

    师兄弟互视一眼,齐齐俯首:“陛下圣明!”

第四十八章 西岐班底(求订阅!)() 
西岐。

    西伯侯府中。

    姬昌位于正位,上首坐着其母太任和元妃太姬。

    这两位与姬昌的祖母太姜一起,在历史上被称为周氏三母,是女子仁慈贤德的代名词,后世称妻子为“太太”,也是由此而来,寄希望于自己的妻子能像周氏三母一样,相夫教子,做一个贤内助。

    而除了太任和太姬外,姬昌的九十多个儿子也全部集齐大殿,一眼望去,规模十分壮观,跟一支先锋军队似的。

    最先的几人,正是儒雅的伯邑考、英气的姬发和姬鲜、姬旦等排在前十的兄弟。

    再加上西岐的臣子,名义上,他们都是来祭奠南宫适的。

    这位老将军为西岐可谓是鞠躬尽瘁,死而后已,若不是他,此次三万大军绝对要溃败而回,当他的死讯带回西岐,姬昌悲声恸哭,几乎昏厥,为其送行,也是应有之理。

    不过殿中的气氛,不止是悲伤,还有惊惧与恐慌。

    因为冀州侯苏护,率十五万大军,已向西岐逼来。

    昔日大商灭东夷,只是用了十万大军,如今军力远胜从前,谁也没想到,报复来得如此之快。

    而且更让他们惊怒交集的是,明明挑起冀州城之难的罪魁祸首是北伯侯崇侯虎,苏护竟第一个将西岐当作进攻目标!

    无论如何,大军已经攻来了,再懊恼也是无用,在祭奠完南宫适后,姬昌大部分的儿子退出,殿内只留下寥寥十数人,正是西岐的绝对高层。

    鬻(欲)熊子禀告:“侯爷,已经查明,苏护虽对外号称十五万大军,然真正的王师仅有五万,剩下的十万正是奴隶主与小诸侯支持,良莠不齐,不足为惧。”

    他本是商臣,后投奔西岐,历史上他正是楚国开国君主的曾祖父,也就是楚国的先祖。

    此次鬻熊子受命探查情报,第一时间将苏护军队的真实情况汇报。

    众人听了微微松了口气。

    这是个好消息,不仅是因为敌人的实力并没有想象中那么强大,更关键的是从这点就能看出,苏护没有得到纣王的全部支持。

    上大夫散宜生提议道:“侯爷,陛下既无意为苏护出头,只要遵循祖制,重立奴籍,再引犬戎来攻,我西岐之危可解!”

    历史上,姬昌被纣囚禁于羑(yǒu)里时,就是此人进谏姬发,广求天下美女和奇玩珍宝,进献给纣王,赎出了姬昌,后又佐武王灭商,是和南宫适并列的文王四友之一。

    在伯邑考带来改制的提议时,反对最为激烈的就是散宜生。

    要知道,散宜氏可是大族,早在唐尧时,也就是五帝中的“尧”,散宜氏就已势力庞大,唐尧为得到这个部族的支持,娶散宜氏之女为妻,将她称为女皇,生了两个极有名的女儿,也就是娥皇女英。

    如今千年已过,散宜氏不复当年辉煌,但在西岐,依旧是第一名门,解放奴隶,利益受损最大的,自然就是他们家。

    要不是姬昌手腕极强,换个君王,早就反目成仇。

    听了散宜生之言,姬昌白须轻拂,沉默不语。

    对于解放奴隶,姬昌起初也不同意。

    他不可能同意,或许很多人有所遗忘,姬昌初任西伯侯时,由于姬历是被帝乙囚禁杀死,地位并不稳固,他为整顿吏治,针对奴隶逃亡现象采取了措施,大规模清查逃亡奴隶,保证追捕后奴隶交还原主。

    这项政策,称为“有亡荒阅”,有亡(奴隶逃亡)荒(大)阅(搜索),也就是有奴隶逃亡就大搜索,谁的奴隶归谁,不许藏匿逃亡奴隶。

    这在后世看来很常规的操作,在这个年代实现起来可不容易,姬昌一力贯彻,得到了奴隶主和贵族的一致拥护,对巩固统治起到了积极作用。

    等到姬昌坐稳了西伯侯之位,又开始“克明德慎罚”,赢得了爱民如子的声望。

    种种政策拿捏得恰到好处,将每个阶层都团结在身边,贵族信任他,子民爱戴他,每一项举措都能最大程度的得到拥护,西岐才有腾飞之势。

    若论治国行政能力,帝乙和姬昌的差距,大概有十个原纣王那么大。

    那姬昌为什么要解放奴隶,改制文武?

    没办法,东鲁先变法了,西岐不变不行。

    四大诸侯之间的关系,属于既联合又竞争,牵一发而动全身。

    东夷被灭,大商无后顾之忧,东鲁被逼改制,深思熟虑之后,姬昌知道西岐现在不变,将来北原南疆齐动,还是要变,与其落后与人,更加被动,不如当机立断,抢占先机。

    不仅如此,相比起东鲁的强硬,全靠姜桓楚姜文焕两父子的威望和军中兵力镇压,姬昌的手段就怀柔了许多。

    他先向奴隶主、小贵族和平民传播文化知识,要知道这个年代,知识只掌握在最小一部分人手中,即便是奴隶主和小贵族,也基本是不识字的,更别提平民了,姬昌让伯邑考开办学堂,传授文化,此举得到了空前拥戴,再解放奴隶。

    这其实属于转移注意力,实际上矛盾依旧存在,只是等奴隶成军,日夜操练,军力大盛后,那些反应过来的奴隶主贵族想要反悔,也来不及了。

    而现在趁着王师进军,反扑立刻开始,散宜生出口后,又有数位臣子予以附和。

    要知道在场的都是西岐的绝对高层,这已经是一股不容忽视的反对势力。

    “此言差矣,开弓没有回头箭,改革关头勇者胜,这是东鲁姜文焕所言,那鲁莽的小子尚知此理,大夫又何出此言,大战之前,自断一臂?”

    不过有反对,自然也有支持,姬昌的儿子们不方便出面,太颠颤悠悠地上前一步道。

    他也是文王四友之一,伯邑考身为世子,名义上由他开设的学堂,实则主要传授知识的,都是这位须发皆白的老者。

    毫无疑问,太颠是坚定的变法拥护者,因为他并非西岐人,是慕文王“善养老”而归向的贤士,德高望重,得西岐子民尊敬。

    不仅是太颠,还有一位白袍的中年男子闳夭hóng yāo,也站在支持变法的一边,正是文王四友的最后一位,武王伐纣时,执剑以卫,是为亲卫首领。

    南宫适掌兵权,散宜生擅政务,太颠管教育,闳夭为内侍之首,如此四人,正是西岐班底。

    可南宫适一死,四方崩塌一角,大军压境,两派臣子又开始争吵。

    西岐的天,要变了吗?

第四十九章 都请外援(求订阅!)() 
“呼!”

    当殿外清新的空气吸入胸腔,姬发精神一振,摆了摆胳膊。

    众臣争论良久,方才散去,但实际上明眼人都清楚,争不出什么结果的。

    攮外必先安内,西岐内部的矛盾其实酝酿很久,一直被姬昌以高明的手段压制住,此刻爆发出来,已是再难阻止。

    不过没关系,外力既是矛盾爆发的催化剂,也是矛盾平息的调和剂。

    即便是反对变法的散宜生,也不会过于激烈,散宜氏早就被彻底绑在西岐的战车上,在这个时候拖后腿,一损俱损。

    所以重新把士兵贬为奴隶是不可能的,那是自杀行为,让贵族反对派将心中的不满抒发出来,等到面对敌人时,才能劲往一处使。

    姬昌这种御下的手段,是姬发极为佩服,且一直在学习的,单从他称呼臣子为贤友,就能看出其高明。

    不过如今的局势,权谋手段已经被大大的削弱,苏护大军压境,是真刀真枪交锋的时候了。

    “这是我的机会!”

    姬发的眼中露出振奋之色。

    伯邑考平日里悲天悯人,此刻却拿不出任何建设性的意见,而他将在危急时刻力挽狂澜,到那时姬昌自然能看清楚,西伯侯的位置该给谁继承,谁才能带领西岐继续腾飞。

    带着这样的信念,姬发回到自己院中,就见一阵阵歌舞之声从中传出,眉头微微一凝,脸上没有露出半点不悦之色,走了进去。

    就见正厅之上,舞姬翩翩起舞,乐师在钟鼓上敲击出优美动听的节奏,身姿曼妙的侍女端着一盘盘美食,如蝴蝶般来回穿梭,那席上之人大多相貌奇特,还有些搂住侍女调笑,放浪形骸。

    姬发走入,有些人起身,有些干脆视而不见。

    姬发也不以为意,坐在主位,挥了挥手,舞姬乐师顿时更加卖力,各色菜式,端得更加勤快。

    如此礼遇,席上的异人这才满意。

    他们都是这段时间投奔西岐的奇人异士,冀州城一战中,姬发对于张奎高兰英夫妇和哼哈二将的神通之力十分眼热,回到西岐后,立刻重金求取世外高人。

    学得文武艺,货与帝王家,凡俗的荣华富贵足以打动部分方外之人,再加上姬发爱才若渴,礼贤下士,但凡与他相处,都感如沐春风,所谓投桃报李,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