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3C书库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诸天我为帝-第57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家子侄,涌向水镜学宫,一时传为佳话。”

    “世家碌碌之辈太多,至今收入门下的,也不足一半之数!”

    贾诩冷笑着道:“殿下,司马徽也要争谋圣之位,值此风云变幻二十载,水镜八奇出山,若能搅弄天下大势,主宰人道龙运,他功德圆满,便可进阶圣位。我与他,乃是死敌!”

    说着,贾诩目光炯炯地看着顾承。

    所谓圣者,便是在某个领域内,做到当之无愧的天下第一,所以同一时代,只能有一位谋圣。

    如果贾诩成就谋圣之位,司马徽就会失败,反之亦然。

    因此贾诩和水镜八奇是天然对立,有我没他。

    这一刻,贾诩要顾承做出选择。

    一边是寒门出身,默默无名,另一边是名满天下,水镜先生!

    恐怕绝大部分人都会选择后者。

    但顾承立刻发问:“水镜学宫在何处,如何灭之?”

    贾诩先是大喜,然后摇了摇头:“水镜学宫历代培养学子,司马徽与天下世家都有着千丝万缕的关联,牵一发而动全身,殿下暂不可动!”

    顾承听出了贾诩的重点在于“暂”之一字,思索片刻,问道:“那黄巾军内的谋士是?”

    贾诩答道:“水镜第一奇,田丰!”

    作为袁绍麾下的第一谋士,田丰的名气没有三国麾下的谋士大,但其实力绝对不容小觑。

    若不是袁绍刚愎自用,不听人言,官渡之战的结局绝对会改写。

    田丰提出的对曹战术,是分遣精骑,抄其边鄙,令彼不得安,我取其逸,可谓论持久战,都是敌进我退,敌退我扰,当时的局面,足以让曹操欲仙欲死。

    可惜袁绍不听,坐拥四洲兵马,山川黄河之险,明明能徐徐图之,稳操胜券,偏以为兵多将广,必胜之,急吼吼地与曹操决战,最终自取灭亡。

    此世田丰入黄巾,他本就是钜鹿人,乃是张角三兄弟的同乡,自然容易得到信任。

    贾诩道:“殿下杀张角,遏止住了黄巾军席卷天下的势头,令仙道算计落空,却也让世家看到机会,借黄巾试探大汉国力,水镜第一奇落子黄巾,正为日后诸侯崛起!”

    如此判断,和顾承之前所见毫无二致,贾诩更划分了准确的时间:“三月破黄巾,天下得太平,六月破黄巾,则暗流涌动,若一年后不得破黄巾,必烽烟四起!”

    顾承看向贾诩,目光熠熠:“速破黄巾,计将安出?”

    “先收荆州,再伏冀州,解铃系铃,仙道互斗!”

    贾诩胸有成竹,长袖一摆,骤然间换了一身崭新的道袍:“殿下忘了史道人乎?”

    ……

    ……

    (大家可以猜一猜水镜八奇到底是哪八位,猜中四五位不难,全猜中不容易哦,如果有在剧情前期就猜中的牛人,给你们发红包,越早猜出的红包越大,有兴趣玩一玩的,别忘了在书评区留个言,书友群号229587921,欢迎进来讨论,注意这章有个关键提示哦。)

    (求推荐票!)

新建一个书友群() 
正在手打中,请稍等片刻,w ww。xxbi quge。c0m新笔趣阁内容更新后,需要重新刷新页面,才能获取最新更新!

第十八章 天师道统() 
所有势力,都不可能铁板一块。

    大汉皇朝,争权夺势。

    八大世家,明争暗斗。

    仙家道教,自然也有明确的派系。

    昆仑山上,西王母东王公护佑人道,毕竟是方外古仙,大汉也要扶持自己的道家势力。

    比如后世被道家尊称为张道陵,得太上亲传的张陵。

    三十年前,张陵于云台飞升天界,作为谋圣张良的八世孙,他根红苗正,留下的天师道统,更是得到大汉皇朝认可。

    而顾承没想到的是,史子眇居然是张陵的徒弟。

    若问史子眇是谁?

    顾承九岁前,何后怕他如灵帝前面几个儿子一样夭折,就一直寄样在史子眇的道观中。

    这位史子眇给顾承的印象,就是标准的世外道人,每日引气打坐,淡泊无为。

    所以若不是贾诩提醒,顾承根本不会联想到他的身上。

    “殿下,那人今日果然来了!”

    贾诩显然已经做足了功课,距离道观还有数里之遥,手中握住一支墨笔,于虚空挥洒,写出一个“隐”字,众人的身形直接消失。

    即便如此,祝融氏也第一时间护在顾承身前,确保万无一失。

    “道观内有人争斗?祝融氏,你带着蔡琰,先回承乾宫!动用女流的力量,保蔡邕在襄阳无碍!”

    顾承眉头一扬,掌心龙纹耀起,化作一袭披风披在肩上,神威赫赫,挥了挥手吩咐道。

    “是!”

    祝融氏遵命,蔡文姬心头大暖,行礼退入黑暗中。

    两女离开,顾承和贾诩向着道观走去,一步迈入,天地变化,竟是到了一处山清水秀,鸟语花香的世外桃源。

    别有洞天!

    “此处竟是洞天宝器?”

    顾承眼中有些诧异。

    洞天之宝可不比其他,虽然不一定达到玄器级别,却也必然是赫赫有名的宝器,才能开辟一方洞天。

    据说天下八大世家之所以能被列入一流,就是因为他们各家都持有一件洞天宝器,子弟在里面无论是读书养气,还是练武锤炼,都比外界要快得多,历代积累,底蕴才会越来越深厚。

    这史子眇所居的道观居然是一件洞天宝器,说明他在天师道中极有地位。

    “殿下,请看!”

    贾诩第一时间望向天穹。

    顾承顺着他的目光看去,就见上空有两道人影,正在凌空斗法。

    “有外人!”

    “速战速决,把天师印交出来!”

    左侧一位道人面如冠玉,神色威严,手掌按下,势如雷霆天威,浩烈刚猛。

    冥冥之中,天上仿佛有股无形的大力随之崩塌,狂雷破空,轰然下击!

    五雷天心正法!

    另一位老道人穿灰袍,挽道髻,面容枯槁,反掌之间,居然也是一模一样的雷法。

    电光闪速,巨响隆隆,无数雷霆纠缠碰撞在一起,照得洞天一阵雪亮,威势无俦。

    下一刻,雷光消融,双方飘然后退,年轻道人恶狠狠瞪着老道,老道目光无奈,转了过来,脸色一变,直接拜倒:“殿下!”

    “殿下?”

    年轻道人听了一奇,视线转来,大惊失色,赶忙落下行礼:“臣张鲁,拜见太子殿下!”

    “日后的汉中诸侯,张鲁?”

    顾承打量了一下,再看向老道,眼中露出温情:“师父!”

    老道自然就是史子眇了,闻言大惊:“万万当不起殿下如此称呼!”

    顾承正色道:“你于我,亦父亦师,为何当不起?”

    史子眇不仅从小将他养大,何后将王美人毒死的那段时间,更将他抱入自己的屋内,整夜整夜守护。

    对于其他孩子而言,或许懵懂,顾承却知道这是老道的维护。

    顾承在成为太子后,赐下许多赏赐,却都被史子眇推辞了。

    他原本不想打扰道人清静无为的生活,现在既来了,也不会矫情。

    同样的,史渺子养了顾承九年,在这个年代,他就是大皇子的绝对拥护者,根本不可能更改阵营。

    “殿下位格之尊,老道受之不起,有这份心意,我知足矣!”

    史子眇老怀大慰,连连叩首,张鲁见了心中大急,干脆先告状:“殿下,我祖父乃正一真人,得太上老君授阳平治都功印,后因教中生变,史子眇带印离开,至今不还,请殿下为臣作主!”

    这所谓的阳平治都功印,便是天师印了。

    就像帝玺是帝皇的象征一样,它也是天师地位的象征。

    张鲁乃是张陵嫡孙,未掌此印,反倒落在了史子眇手中,为何如此?

    “禀殿下,老道谨遵师命,不敢妄言!”

    史子眇抬起头来,看向张鲁,叹息道:“师父飞升前明言,你日后当有一劫,需以此印度过,故暂放我处,你当以天地为心,生灵为念,诚敬忠孝为本……”

    “荒谬!”

    张鲁拂袖,直接打断,颇有些气急败坏地道:“我乃第三代天师,却无天师印执掌,以致于那张修犯上篡权,这哪里是助我渡劫,明明是予我劫数!”

    “张修的五斗米教,呵,原来如此!”

    顾承明白了。

    关于五斗米教,后世有两种观念,第一就是天师道的别称,因入道者须出五斗米,故得名;第二种则是与太平道齐名的邪教,东方有张角,汉中有张修,都是妖贼。

    如今看来,此世的五斗米教,是争权夺利的后果。

    张修本是天师道中人,篡权上位,将教派改名为五斗米教,大大削弱了天师正统,张鲁作为张陵的嫡孙,大权旁落,怎能受得了?

    只是他将自己控制不住局面的原因,归于没有天师印,这就很是愚蠢。

    皇帝大权旁落,会是因为玉玺不在手中吗?

    不过此时张鲁先发制人,还有些难办。

    撞上这种纠纷,无论如何决断,都难免两头不讨好。

    于是乎,顾承伸手一招:“文和,你以为如何?”

    “嗯?”

    张鲁抬头打量了一下贾诩,眉宇间露出轻慢之色。

    然而贾诩走出,不紧不慢,第一句话就将他问住了:“三五斩邪雌雄剑,莫非也不在你处?”

    “自然在的。”

    张鲁顿了顿,心不甘情不愿地张口,唰唰两道剑光纵出,光射斗牛,法象雌雄,指天而妖星殒晦,召雷而紫电飞腾,正是太上老君同赐下的杀伐利器,三五斩邪雌雄剑。

    贾诩微笑:“既有此剑,何不斩了奸邪?”

    张鲁面色一红,有些恼羞成怒起来。

    他单打独斗,自然不惧张修,但张修麾下人多势众,从者如云,他就剩下几位师兄弟助臂,如何是对手?

    “留下也是自取其辱!”

    就在张鲁有拂袖而去的冲动,却慑于张角的下场,不敢为之时,贾诩又道:“如今妖贼乱世,黄巾军占据荆州,为祸一方,张天师可有报国之心?”

    张鲁莫名其妙,他现在焦头烂额,哪还有功夫去关心黄巾军,但太子当面,自然要虚伪地表下忠心:“愿为大汉效力,万死不辞!”

    贾诩再问:“那张修呢?他可愿领皇命,得正统,出汉中,攻荆州,将五斗米教扩展到中原?”

    “咦?”

    张鲁浑身一颤,思索片刻后,态度大变,恭敬拜下:

    “请殿下和先生教我!”

    ……

    ……

    (求推荐票!)

    (感谢书友“天晶浑天宝鉴”“红尘叹hkv”的打赏。)

第十九章 太子选妃() 
贾诩上前几步,扶起张鲁,耳提面命。

    张鲁眼中精光闪烁,不断点头,很快露出大喜之色。

    “这些谋士都是忽悠天赋点满!”

    顾承听着贾诩三寸不烂之舌,不禁感叹。

    明明是要利用五斗米教,去斗太平道,现在反倒像是相助张鲁。

    不错,贾诩正是要让两教厮杀,朝廷下令,命张修出汉中,攻荆州。

    张修会拒绝吗?

    不,他会欣然领命,因为他不是天师嫡传,上位名不正言不顺,很需要大义名分。

    如果能击溃黄巾,得了朝廷认可,那张鲁再是张陵的嫡孙,也翻不了身了。

    而张修有着信心与把握。

    张角三兄弟为什么能拉起上亿教众,八州乱军?

    正是通过十数年行医施符,收买人心所为。

    张修在这方面的手段绝不逊色,如果张角没死,两者旗鼓相当,倒是鹿死谁手犹未可知,现在单靠张宝,绝不是他的对手。

    可惜张修想不到,先一步投靠太子的是张鲁,待得黄巾军五斗米教两败俱伤之际,便是亡于三五斩邪雌雄剑下之时。

    而到那时,五斗米教实力大损,也翻不起风浪了,中原两大邪教一举烟消云散。

    至于天师道是不是受到牵连重创,就不在贾诩的顾虑范围内了,偏偏张鲁还感激涕零:“殿下大德,先生大恩,鲁铭记于心,必不敢忘,若违此誓,天人共弃!”

    张鲁不知道,后世有个姓范的厨子,被卖了一副拐,也说了谢谢。

    实际上,能成为日后诸侯的,都不是泛泛之辈。

    张鲁绝对不蠢,可惜人在即将溺毙之际,只要有根救命稻草,都要抓住,贾诩正是看准这点,加以利用。

    目送张鲁离去,贾诩退回,幽魂般立于顾承身后。

    顾承入观,打量着熟悉的内室,露出怀念之色,史子眇唤来道童,沏了两壶灵茶。

    “请用茶!”

    “神仙茶?”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