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3C书库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诸天我为帝-第79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杨坚面色微微变了。

    高熲早就将攻陈的详细通过秘奏相告,对于晋王的手段,他既是心惊,又感欣慰。

    但他最感兴趣的,当然还是天命所归的传国玉玺了。

    可那异力着实令人担心,万一在握起传国玉玺时,来个异力大爆发,当众出丑,岂不是代表他不被天意认可?

    如果是寻常帝皇,担心胆怯之下,说不定都会弄出遗失祸事来,但杨坚非常人可比,默默吸了口气,运起毕生功力,似缓似急地向着传国玉玺抓去。

    这一刻,群臣都屏息凝视。

    事关皇权正统,绝非小事!

    如果杨坚真的被传国玉玺所拒,雷霆震怒,那么此次平陈的功绩,必然大打折扣!

    位于百官之前的太子杨勇,看看身姿挺拔的顾承,再看看如临大敌的杨坚,眼中也隐隐露出期盼来。

    然而下一刻,当杨坚的手指触及传国玉玺的一刹那,异力突然消散。

    杨坚探囊取物,轻轻松松地就将之抓在手中。

    殿内先是一静,然后舒气的声音此起彼伏地响起。

    如今北周已经灭亡九年,大隋又已一统天下,这些臣子当然心向杨坚。

    杨坚得到正统,他们也是名正言顺,否则乱臣贼子,一损俱损。

    而顾承清晰地在杨坚眼中看到狂喜之色。

    但凡得位不正的皇帝,都难免心虚,杨坚篡了自己外孙的皇位,毕竟心虚,编出种种龙颜祥瑞,以证明自己是得到上天认可的。

    那么试问,还有什么比受命于天,既寿永昌的传国玉玺,更适合拿来做文章呢?

    何况现在和氏璧异力波动,明明朝野之上,武功高强的臣子都大受影响,杨坚一触,却直接消散,这不更是证明了,他杨坚是天命么?

    “陛下万岁,皇权天授!”

    立刻有机灵的大臣出列,拼命叩首。

    贺若弼本来得顾承提醒,却慢了一步,撇了撇嘴,心中暗骂,然后就见一众大臣扑出,老泪纵横,齐齐高喝:

    “陛下万岁,皇权天授!”

    “陛下万岁,皇权天授!”

    ……

    “哈哈哈哈哈!”

    杨坚龙颜大悦,这意外之喜简直比灭了南陈,一统天下都要开心许多倍。

    他知道谁是功臣,大踏步来到顾承身前,握住肩膀狠狠晃动:“好!好!好啊!”

    杨勇看不下去了,不顾高熲的眼神提醒,踏出一步:“父皇,和氏璧乃千古奇玉,果真不同凡响,儿臣能否一观?”

    “皇儿也想细细端详么?嗯……”

    杨坚心中喜悦,刚要答应,高熲大急,狂扑出来,刚要说话,贺若弼出列,大嗓门已经响起:“太子乃国之储君,传国玉玺未来也会交付,自然是大好事!”

    这话莫名有点不中听,杨坚微微皱眉,但也招了招手,将和氏璧递了过去。

    “谢父皇!”

    杨勇郑重伸出双手,全神贯注。

    他也不是傻子,是认为顾承做了手脚,故意先激发出和氏璧异力,然后在杨坚触及时撤去,顺理成章地让父皇得玺。

    杨坚其实也是这么想的,但心里很高兴,大赞二儿子懂事。

    本来是真是假,就不重要,要的是正统名分,大家心知肚明……

    不过既然杨勇愿意一看,那么皇帝太子都是天命所归,大隋自然更加安稳。

    毕竟顾承已经交玺,也影响不到什么了。

    然而就在和氏璧刚刚离开杨坚手掌的霎那,那股可怕的波动感再现,杨勇养尊处优,功力本就远比不上杨坚,刚刚接过,双手剧颤,竟是连玉玺都拿不稳。

    啪!

    传国玉玺砸在了地上。

    大殿之上,猛然安静下来。

第二十一章 夺嫡争位(第二更求订阅!)() 
退朝之后,杨坚回到后宫,面上带着沉思。

    皇后独孤伽罗迎了上来。

    她虽年近五十,但自幼习武,家学渊源,功力深厚,看似仅三十芳华,美貌端庄。

    “恭喜陛下天下归一,天命正统!”

    她双目柔情,绽放出由衷的欢喜,杨坚脸上也露出笑容,握住她的手,坐了下来。

    夫妻俩开始讨论朝政。

    这是习惯了。

    独孤伽罗政治智慧极高,在杨坚龙潜时,就提出了许多关键意见,待得杨坚登基,上朝时帝后并辇(nian),共称二圣,是独孤伽罗主动让礼,避居后宫。

    后世称其柔顺恭孝,不失妇道,谦卑自守,世以为贤,或许很多皇后都能如此,但作为一个牢牢掌控着帝心的皇后,能做到这点,就实在不容易。

    此时就灭陈之后,如何限制世家,平稳时局做出讨论后,独孤伽罗冷不防地道:“太子失手,落了玉玺?”

    杨坚面色一沉:“是的!那孩子还是率性冲动,不知进退!”

    “陛下后来持之,玉玺又无异相?”

    独孤伽罗见了美目一转,再问道。

    “是啊!”

    杨坚脸色缓和下来,看着皇后,轻轻摇头:“伽罗,朕知你一向喜爱小二,但自古长幼有序,太子乃国之储君,不可轻动!”

    独孤伽罗将杨坚的后宫包圆了,皇子皇女当然都是由她所生,五个儿子五个女儿。

    杨坚常常自豪,五子同母真兄弟,无废立之忧,称呼也极为随意,有时候叫小字,有时候就按照排序来。

    杨勇是大哥还好,晋王就被称为小二了,杨俊听了想打人,因为他是小三……

    可惜历史上,他这一母同胞的五子下场都极惨,无一善终,连孙子后代都被杀了个光。

    夫妻俩早就心有灵犀,独孤伽罗柔声道:“我明白的,陛下多多赏赐吧!”

    杨坚连连点头:“一定!一定!”

    独孤伽罗又道:“太子失仪,不可轻恕!”

    杨坚有些无奈,旋即眼中又闪过一抹精芒:“嗯,朕是要罚一罚他!”

    他知道原因。

    按理来说,手心手背都是肉,太子和晋王都是独孤伽罗生的,她为什么不喜太子呢?

    因为太子好色。

    杨勇的太子妃,是由独孤伽罗亲自指定的,但杨勇不喜其端庄无情趣,纳了四个国色天香的宠妾,令太子妃备受冷落,独守空房,以致于久病成疾。

    独孤伽罗最讨厌的就是男人三心二意,屡次将杨勇唤来训斥,但看不对眼就是看不对眼,杨勇实在对太子妃没兴趣,起初害怕,后来就变得阳奉阴违。

    母子关系就此产生裂痕,独孤伽罗也对杨勇越来越不喜欢。

    当然,独孤伽罗识大体,知道这些都是小节,不可能因此而废太子。

    若不是晋王杀了张丽华和一众阴癸妖女,令她实在高兴,都不会有此一说。

    杨坚和她风风雨雨三十年夫妻,怎会不知心思,相视一笑,走入后殿,朝夕相伴,情深意长。

    然后,惩罚太子的圣旨,就到了东宫。

    “儿臣领旨!”

    杨勇叩首,接过旨意,满脸都是苦涩:“父皇罚孤闭门思过三月!”

    实际上惩罚的远不止此,但这点无疑最关键。

    闭门思过即代表者远离政权,如今晋王又挟大胜之势回到京师,他又岂能不惊不惧?

    要知道顾承可是晋封为太尉,受赐辂车乘马,玄珪白璧,衮冕(mian)之服,极致荣耀。

    “殿下不必烦忧,陛下此举是在维护你啊!”

    如果贺若弼那货,肯定说当时我给你使眼色,你怎么不听劝,但高熲会做人,微笑道:“国之储君,不可轻动,只要殿下守身持正,毋须烦忧晋王!”

    杨勇却没有他这么乐观,对于传国玉玺的抗拒忧心忡忡:“二弟到底做了什么手脚,让和氏璧只能为他和父皇所用?”

    “这……”

    高熲皱眉,也实在捉摸不透。

    如果说传国玉玺在离开了晋王的手后,还能被其所控,那未免太过不可思议。

    但为什么玉玺在晋王和杨坚手中就安分,在其他人手里就折腾呢?

    难不成真有天命所归?

    高熲摇摇头,谏言道:“殿下,玉玺只是外物,皇权才是本位,务要本末倒置!”

    杨坚是篡位开国,需要大义正统,所以对传国玉玺的认可十分渴望。

    杨勇就是传承杨家的江山,名正言顺,玉玺拿着,哪怕被异力排斥,以后让贴身内侍持之盖玺,又有何妨?

    “天命皇权,皆归一身,方为九五至尊,若连玉玺都要他人持之,孤岂不是要被史官非议?”

    杨勇却是双目一瞪,大为不满。

    两人所处位置不同,思路自然不一样。

    杨勇当了九年的太子,心态上早已认定将来继承皇位,手握大权,现在突然被传国玉玺排斥,这哪能接受得了:“昭玄,你一定要想办法,为孤解决!”

    昭玄是高熲的字,两人不仅是君臣,还是儿女亲家,自然不用客气。

    但高熲再是治世能才,也没干过这事啊,心中发苦,面上却是大义凛然,胸有成竹:“定不叫殿下失望!”

    “好!”

    杨勇对于高熲是信任的,却又担心道:“昭玄,你马上要赴江南平叛,孤担心……”

    他顿了顿,没有说下去。

    高熲却知其意,微笑道:“殿下资于骨肉之亲,笃以君臣之义,经纶缔构,抚军监国,足矣!”

    言下之意,就是让他不逾制,不亵职,平常处之,以不变应万变。

    杨勇欲言又止,最终还是道:“这三个月我无法涉及朝堂,如果二弟要趁势掌控朝臣,该如何是好?”

    高熲微微而笑,眼中闪过寒意:“臣正期待晋王殿下动一动!”

    ……

    “殿下,宋国公求见!”

    与此同时,晋王府中,亲随入内禀告。

    贺若弼如今已经进位上柱国,封爵宋国公,襄邑三千户,更是威名震天下,有大隋第一名将之称。

    他知道是谁给予了这份荣耀,一听到太子被禁足在东宫,马上屁颠颠跑来。

    然而顾承挥了挥手,吩咐亲信传话:“这三个月,我当深居简出,不见朝臣!”

    “告诉他,耐心些!”

第二十二章 战神帛书(第三更求订阅!)() 
“战神图录的拓印帛书,真的在邪帝墓中?”

    “属下一再求证,有九成可能,绝不敢欺瞒殿下!”

    顾承看着尤鸟倦,手指在桌上缓缓敲击,露出沉思。

    此世四大奇书有同源而异之说。

    《长生诀》是广成子在远古时代入战神殿,通过《战神图录》悟通了天地宇宙的奥秘,重返地面后,把这知识经黄帝传与世人,并以甲骨文写出《长生诀》;

    《道心种魔大法》是邪帝谢眺从一个春秋战国时代的古墓里,看到一份拓印《战神图录》的帛书,得窥图录之秘,再结合天魔策所学,从而创出。

    《慈航剑典》则是地尼因翻阅邪帝之学,结合佛门之法,仙胎魔种,各走极端,源头同一。

    原本顾承不能肯定,但他研究剑典后,觉得这说法十之八九为真。

    那么谢眺的那卷战神图录拓印帛书,就是十分重要。

    甭管其中有多少精髓,至少是线索,否则天地茫茫,他到哪里去找战神殿?

    “殿下!”

    顾承在沉思,尤鸟倦却觉得心脏随着那咚咚的敲击声,竟要跃出胸腔,难受得整个人五官都扭曲狰狞起来。

    那是一种生杀予夺的无上威仪,身心随之呼应,莫敢不从。

    君要臣死,臣不得不死!

    “嗯?”

    顾承回过神来,不再敲击,问道:“关于向雨田的踪迹,还是没有任何所得吗?”

    尤鸟倦长舒一口气,又露出畏惧之色:“殿下,师父修炼道心种魔大法功亏一篑,落得圣火焚身的下场,我们是亲眼所见的,不会有错!”

    顾承看着他,目露怜悯。

    正常情况下,此世五名顶尖强者就是所谓的大唐五老,三位大宗师加上石之轩和宋缺。

    宋缺如今还不是天刀,武功未大成,不过也快了,石之轩和三大宗师则是旗鼓相当。

    但这五人即便全盛时期,距离破碎虚空的境界都还有段距离,至少不如庞斑和浪翻云有了明显的体悟,更是远不如传鹰燕飞的机缘。

    不过此世有一人,如果他还在,那必然是破碎虚空下的最强者——

    邪帝向雨田!

    此人在两百年前的边荒传说时就登场,活到如今不仅是数百年的老怪物,道心种魔大法还已然大成,随时可以迈出那最后一步。

    从他收尤鸟倦四人为徒的时间来看,二十年前他还在,收了四个不成器的徒儿,故意在面前修炼道心种魔大法失败,以示警醒。

    至于那一次向雨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