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3C书库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重生封神之逆天成圣-第682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就在老子离开之时,苏远已然飞向了朝歌,这一次截杀姬昌虽然无功,却也是得到了老子的三个承诺。

    不过,只见苏远的脸色阴沉,在他的心中,已然下定了决心。

    天道不可违,那么我非要违。

    姬昌你要讨伐朝歌,那么我就将你的所有左膀右臂,全部斩去,姜子牙、哪吒、杨戬……我们一个一个来。

第222章 前往陈塘关() 
朝歌金殿之上,此时已然乱作了一团。

    商容、比干、黄飞虎等文武大臣你一言、我一语,皆在议论纷纷。

    而纣王坐在金殿之上,也是皱眉不语。

    鲁雄跪在金殿之前,满脸的惶恐之色。

    这时,只听到金殿之外传来了脚步之声,只见晃田、晃雷两将军走了进来,向着纣王说道:“报陛下,臣向东追击而出五十里,没有找到姬昌。”

    不一会儿的功夫,就见殷破败、雷开两将军走进了金殿:“报,向南追击六十里,没有找到姬昌。”

    接着,就见一个信使风尘仆仆地走入金殿之上,报道:“青龙关总兵官张桂芳报,未见姬昌逃出。”

    接着,又有一信使进入金殿:“报,佳梦关魔家四将未见姬昌。”

    “临潼关守将张凤上报,姬昌未出五关。”

    随着一件件上报,姬昌如同失踪了一般,根本无人发现他的踪迹。

    这一下,满殿的文武都紧张了起来,全部摇头不止。

    杨任说道:“如今四大镇诸侯两死一押,但是消息未传出朝歌,如今一旦姬昌逃走,那么消息必然走漏,只怕四大镇诸侯立即就会造反。”

    比干满面担忧地说道:“如今朝歌大旱刚止,粮草不足啊,怎么应付大战?”

    黄飞虎说道:“现在朝中无大将,闻太师又远征北海未回,一旦四镇同时造反,到哪儿来找四员大将出战?”

    见大殿之上人人忧心忡忡,纣王也不由得连连长吁短叹。

    跪在地上的鲁雄看到这儿,满面羞愧,当下向着纣王一磕头,说道:“这一切都是为臣之罪,我愿以死谢罪。”

    说罢,鲁雄站了起来,一头向着大殿之上的龙盘石柱。

    大殿之上的文武百官虽然看到,但是反应不及,只能眼睁睁地看着鲁雄撞向了龙盘石柱。

    就在鲁雄马上就要撞到石柱之时,突然就见人影一晃,一个人站在了石柱之旁,一把拉住了鲁雄。

    鲁雄正在向前冲时,突然感觉到一股大力拉住了自己。

    鲁雄抬头一看,只见站在盘龙石柱旁的,正是苏远。

    而商容等人一看到苏远,同时兴奋地叫了起来:“苏太师。”

    看到了苏远,他们仿佛已然看到了希望一般。

    “苏太师,今日天下大乱,都是因我而起啊,你就让我一死吧。”鲁雄一把年纪,此时老泪纵横。

    面对着鲁雄,苏远突然有一股同病相怜之意,这个鲁雄岂不是像自己一样,是天意让姬昌逃走,反而这罪责却需要这个无辜之人来承担。

    苏远向着鲁雄淡淡一笑,说道:“鲁将军,天下八百镇诸侯反叛之心已久,即使你没有放走姬昌,只怕天下也要大乱了,将军不要自责了。”

    听到苏远的话,鲁雄全身一震,接着感激涕零,双腿一软,就要跪在苏远的面前。

    苏远一把扶起了鲁雄,拍了拍鲁雄的肩膀,接着看向了大殿上的众人,微微一笑,说道:“诸位,你们可想好了如何退敌吗?”

    听到这儿,商容、比干、黄飞虎纷纷说了起来。

    “粮草不足啊!”

    “朝中没有大将!”

    “朝歌四方应敌,实难应付啊。”

    一时间,大殿之上再次恢复了刚才的攘乱。

    看到这儿,苏远一摆手,止住了众人,接着向纣王说道:“陛下,你心中可有计划?”

    纣王摇了摇头,说道:“朕现在心慌意乱,也不知该如何是好。”

    苏远点了点头,说道:“如果陛下信任我,那么今天就将此事交给我办如何?”

    纣王脸上露出了喜色,说道:“苏太师难道想到了制敌之策?”

    苏远说道:“不错。”

    “可是,无将无粮之事,太师如何解决?”纣王不解地问道。

    “不需朝歌派一兵,运一粮,我就可抵抗住四镇之敌。”

    听到这儿,纣王大喜,立即从宝座上站了起来,立在了一旁,说道:“如果太师能够保我大商的社稷,朕感恩不尽,必将高官厚禄,达谢太师。如今这一个宝座,朕请太师入坐,朕愿意持弟子之礼,站在一旁。朕腰间的金剑,也赠予太师,谁若不从,可先斩后奏。”

    说罢,纣王摘下了腰间的金剑,双手恭恭敬敬地递给了苏远。

    看到这儿,苏远也不客气,立即走上几步,接过了金剑,坐在了宝座之上。

    看到只有纣王能坐的宝座,苏远竟然坐得如此坦然,所有人都不由得心中一惊。

    其实他们哪里知道,在苏远的心目之中,哪有什么尊卑之分,更不必说是什么座位了。

    但是看到苏远手中的金剑,众人均是一凛,恭谨地站在了那儿。

    只是所有人心中有都些怀疑,苏远来自冀州,对朝歌大事不明,让他来指挥如此重大之事,会不会太过草率。

    坐在宝座之上,苏远说道:“诸位,如今大敌当前,我们需万众一心,方能众志成城。其中若有乱言轻降者,斩!”

    苏远的这第一句话,立即震住了满殿的文武,当下众人同时拱手道:“谨遵太师之命。”

    接着,就听到苏远说道:“传令游魂关窦荣,命其抵挡姜文焕,只要守住游魂关,就是大功一件。”

    听到这儿,黄飞虎立即拱手道:“得令。”

    “传令三山关总兵邓九公,抵挡鄂顺,邓九公之女邓婵玉,武艺高强,可当大用,命其随父杀敌。”

    听到苏远连颁了两条命令,刚才还有些怀疑的满朝文武立即频频点头。

    这两条命令,看出苏远不仅熟知两界边关的守将,甚至连守将邓九公的女儿都知道。

    因此,众人立即诚心倾听了起来。

    只听到苏远继续说道:“将北伯侯崇侯虎释放,赦其无罪,官复原职,赐白旄黄钺,特专征伐,命其征讨西岐,并命其弟崇黑虎同行,兄弟两人,不论是谁若攻下西岐,则封为西岐之主。”

    听到这儿,满朝文武更是钦佩不已。

    这一招龙争虎斗,确实高明啊!

    有了这一条命令,不仅崇侯虎会全力向前,而崇黑虎为了成为西岐之主,只怕更是死命卖力。

    说完这一番话,苏远心中冷笑:姬昌啊姬昌,封神之中是你征讨崇侯虎,使用奸计让崇侯虎和崇黑虎窝里斗,最后杀了崇侯虎。

    那么现在我就让他兄弟两人合力攻你,看看你如何应付。

    接着,苏远又说道:“命闻太师班师回朝,坐镇朝歌。”

    商容不解道:“可是现在北海之乱未平,太师岂可轻回?”

    苏远一摆手,说道:“我自有一封书信,让太师送给北海袁福通,北海之乱即平,太师就可以回朝了。”

    听到这儿,众官皆是不太相信,闻太师争战了数年都没有成功,难道苏远的一封信就能够平定祸乱吗?

    随着苏远安排已毕,站了起来,说道:“诸位只要各司其职,区区四镇之乱,掀不起什么风浪了。”

    纣王连忙说道:“太师之能,我已知晓,还请太师每日前往金殿,统领百官。”

    苏远摇了摇头,说道:“不,关系到此战的胜利,我还有更重要的地方去。”

    “哪里?”纣王不解地问道。

    苏远没有回答,但是心中却是暗暗想到了一个地方陈塘关!

第223章 一纸书顶十万兵() 
北海城外。

    闻仲大营连绵十数里之地,将整个北海城团团围住。

    虽然北海城被围困地水泄不通,但是城头之上仍然防守严密,每一个士兵均是士气昂扬,丝毫没把城外的大军放在眼里一般。

    大营之中,闻仲面沉似水,坐在那儿一动不动。

    脸上虽然没有表情,但是闻仲心中却是焦急不已。

    就在这时,突然听到大帐之外传来了脚步之声,只见一个将军走了进来,向着闻仲说道:“太师,朝歌陛下旨意到。”

    走进此人,正是闻太师的弟子,军中大将吉立。

    吉立的话将闻太师从沉思之中唤醒了过来,他抬起头来,看了吉立一眼,缓缓地说道:“吉立,区区一个北海城,我竟然攻打了五年之久。不仅未攻下一城,反而损失惨重。自从老夫带兵以来,这是从未有过之事啊。”

    吉立连忙劝道:“老师,胜负乃兵家常事。而且老师也没有失败啊,这些反叛一遇到我们大军,就立即溃逃,可见他们是怕了我们了。”

    闻仲摇了摇头,说道:“吉立,你不要小看他们的逃走,我总是感觉到,他们的逃走根本就是一种战术。”

    “战术?”吉立不解地问道。

    闻仲点了点头,说道:“不错,正是这种战术才使得弱势一方的七十二镇大军坚持了五年不败。就算是到了现在,我也没有完全弄明白这种战术的精髓。不过,这种战术根本不可能是袁福通之流能够想出来的,由此可见,在北海城中,一定有一位高人在指点他们啊。”

    原来,这五年以来,虽然闻仲大军兵强马壮,但是面对着七十二路诸侯的大军,却是根本没有沾到了一点便宜,反而处处受制。

    而闻仲嘴中所说的战术,正是苏远离开之时教给袁福通他们的游击之术敌进我退,敌驻我扰,敌疲我打,敌退我追。

    这套游击战术是近代战争史上的经典之作,已然影响到了整个世界,也怪不得闻仲在这套战术之下占不到任何便宜。

    闻仲感慨了片刻,这才想了起来,问道:“朝歌有什么消息?莫非陛下又有什么异常的举动?”

    吉立点了点头,说道:“老师想的没错!如今四大镇诸侯皆有反心,天下已然大乱,因此陛下下旨,请太师班师回朝。”

    闻仲先是长叹了一口气,说道:“天时不正,异象四起。我虽然心系朝歌,但是如今北海未平,我一旦冒然回师,只怕北海必会趁机进攻,那么我五年之功,将全功尽弃了。”

    吉立说道:“旨意上说了,苏太师写了一封信,只要将这一封信交给袁福通,北海七十二路诸侯必然降服。”

    “苏太师?哪一个是苏太师?”闻仲一皱眉,问道。

    “就是苏全忠国舅,如今被封为太师了。”吉立回答道。

    “可笑!区区一个外戚,竟然也敢封为太师,与老夫平起平坐!”说完这一句话,闻仲气得一拍桌子,额头之中现出了第三目,目光狰狞。

    看到闻仲动怒,吉立连忙说道:“老师,我们回朝之后,立即向陛下禀明,这个苏全忠根本没有资本当太师。”

    闻仲深吸了一口气,第三只眼才缓缓闭合,摇了摇头,说道:“是否封为太师倒也无妨,我只是感叹陛下滥用小人,如今内忧外患,而且小人得志,只怕朝歌危矣。”

    听到这儿,吉立也不由得低头唉声叹气,接着抬起了手中的书信,问道:“老师,那么苏全忠写的这一封信怎么办?”

    闻仲说道:“且将信打开,我看看这个吹破牛皮的苏全忠,到底写了什么?”

    吉立急忙打开信笺,递到了闻仲的手中。

    只见这是一纸帛书,上面只有一个字降!落款是苏全忠。

    看到这儿,闻仲先是一怔,接着怒极而笑:“好,好,真是狂妄之极,这个苏全忠,难道想用一字就顶我十万大军,五年之功吗?”

    说完这一句话,闻仲坐在那儿,气喘吁吁,一脸的怒意。

    吉立犹豫地问道:“老师,那么这一封信,我们是不是送入到北海?”

    闻仲双目一眯,说道:“送!立即就送。哼,这正是给了我一个弹劾苏全忠的理由。回到朝歌之后,我要参苏全忠一本,告他贻误战机,不仅要剥夺他的太师之位,更要送他入牢狱。”

    吉立答应了一声,立即将这帛书绑在了一支长箭之上,拿着这支长箭,出了大营,将这一支箭射入到了北海城中。

    接着,吉立就返回到了大营,向着闻仲说道:“老师,帛书已经射入到了北海城。”

    闻仲点了点头,冷冷地说道:“我就且等他半日,看看这个苏太师是不是真的有能耐,能以一字降北海!”

    吉立立即点了点头,扭头向外看了看外面的太阳,说道:“嗯,现在是正午时分,我就等到傍晚时……”

    可是,还没等到吉立的话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