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3C书库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我的大明新帝国-第169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而且,这些粮食一开始开经过大江一郎与武士之手,后来变成了所有人直接兑换。

    那些武士当然不屑于干活,他们开始抢劫民夫和犯人的口粮,但是当几个人被作为典型,被大明人枪杀了之后,他们害怕了。

    失去了特权,那些武士们也不得不开始进入矿洞干活,否则的话,连他们也只能饿着肚子。

    大江一郎望着灰暗的海面,忍不住幻想着,东瀛的战舰能够出现在自己的面前。

    (停了一天的电,晚上来电了才写,所以有点晚了,不好意思。下一章我继续写。)

    ps:书友们,我是摇摇…欲坠,推荐一款免费小说app,支持小说下载、听书、零广告、多种阅读模式。请您关注微信公众号:dazhuzaiyuedu(长按三秒复制)书友们快关注起来吧!

    

第二一一章 意料之内的结果() 
五月十五日,大江一郎终于在雨后初晴的海面上,看到了一支舰队的到来。但是,这不是来自东瀛的战舰,而是大明的战舰,从船上下来了一支五百人的队伍。

    这些人跟东瀛武士一样剃去了头发,但是不论从面相,还是服饰,都能看出他们并不是倭人。

    见多识广的大江一郎认出了这些是北方的虾夷人和女真人。

    他们很快就接管了岛上的管理,并且让所有人停止了挖矿,进行重新编组。任何不服从命令的倭人都被这些粗暴凶狠的女真人直接杀掉,并且吊在了旗杆上,还用倭人的头盖骨做成了酒器。

    岛上原本就有简易的窝棚,但是这些地方显然不够住了,所以第一时间,所有人开始伐木搭建房子。

    但是搭建的房子数量似乎又有些太多了一点……

    最上等的房子是原木搭建的,墙壁厚实,冬天可以抵抗风雪。

    中等的房子数量众多,跟原本岛上的房子差不多,都是用木板和蓑草搭建,也能挡风遮雨。

    而最简易的房子就是一个个地窝子,只是在地窝子的上面有一层房顶,可以挡雨。

    到了五月下旬,房子都修建好的时候,一支更大的舰队开了过来,从船上下来了更多的倭人,而这些人带来了京都将军府已经被大明占领,凡是反抗的大名和将军都被杀掉,现在没有逃进山的全部都是服从大明的贵族和武士。

    足利义持的将军府早已被烧毁,目前东瀛的将军变成了他的弟弟足利义嗣。而足利义持与天皇现在拘束逃进了山里在跟大明做最后的斗争。

    问题这个消息,大江一郎怎么也接受不了这个事实,但是眼前这些以前熟悉的武士们,是不会欺骗他的。

    当天晚上,他就面向京都,剖腹自杀。

    舰队不仅运来了超过五千劳力,同时还运来了五百几女,加上五百女真人和一千多人的大明舰队,岛上已经超过了一万人。

    原本所有的武士的武器早在五月初就被收缴,每个人被发的是铁镐和箩筐。

    原本的石磨又被运来了几个,足够岛上这些人筛选金子。

    岛上的大明人不多,全部住在港口区新建的小区,还有全副武装的女真人守卫。

    这些大明人负责每天的生产统计,还负责每天从船上领取炸药,然后用炸药开矿。

    开矿的人增加了两倍,现在又有了炸药,生产效率增加了五倍以上。

    原本每天黄金产量不足五十两,剩下的都是铜矿石和银矿石,现在就连所有的铜矿石也被大明人就地炼制了。

    几乎每一天,都有倭人因为不听话被女真人处死,这样一个月下来,所有的人都老实了。

    大明人一直表现的很文明,除了最开始挑选了一百个貌美的几女在港口区住下,剩下的四百几女全部安排在了岛上。

    虽然管理更严格了,但是大明人对东瀛人的待遇却提高了。除了吃的,岛上还开始卖衣服和酒水,用五天的工钱,也能享受年轻貌美的几女的服侍。

    三年,这是岛上原本矿工的服役时间,只要老老实实干满三年,就能获得自由。

    而那些武士们却要干满五年,才能获得自由。最后送过来的这批武士和民夫,他们都是战败的一方,需要干满十年才能重新获得自由。

    按照不同的贡献量,每个人可以获得不同的待遇,制度由大明确定,管理和镇压却由五百女真人负责。

    一个月的时间,这里就变成了一个秩序井然的工地。

    整个佐度岛变成了一个天然的大监狱,天然的矿场。没有船,没有武器,哪怕他们的人数比大明人和女真人加起来还多五倍,但是他们也只能老老实实地干活。

    而这一千多名大明士兵,他们的主要任务其实不是监管这座金银岛,而是保证从大明到奴儿干都司之间的运输安全。

    当视线从六月的佐度岛回到五月的大明,这个月,最轰动的莫过于太孙殿下从东瀛运回来的战利品。

    在此之前,从来没有任何人能想的到,仅仅一个月的时间,太孙就从东瀛运回了如此之多的金银和物资,还有那一满船的古董。

    就连朱棣也从来没有一次性见过这么多的金银,他让人将这些金银摆在承天门外的广场上,派了重兵保护,却又允许所有的大明百姓近距离观看。

    这其实是朱瞻基的主意,他就是要用这些金银作为诱饵,将大明所有人的目光都吸引到大明以外的地区。

    不管是贸易,开始开矿,还是侵略,只要能激发大明百姓的探索之心,这样做就是值得的。

    朱棣一开始不算支持这个计划,但是当这么多的金银摆在自己的面前的时候,他自己都忍不住心动了。

    所有人都以为大明是天朝上国,所有人都以为大明物产丰富。但是仅仅一个月的时间,朱瞻基就从东瀛搜刮了如此多的财富,也让所有人都在反思,自己是不是井底之蛙呢?

    固然,这些金银对大明来说并不算什么,整个大明每年的税赋按照金银来计算就超过了两千万两白银。

    这些金银加在一起,也只有大明一年税赋的五分之一多。

    可是,这是太孙仅仅一个月的收获啊!

    如今的大明,一亩地的收成,一年不超过五钱银子,家有千亩良田,也落不到三百两银子。

    可是如果开工坊,打造一口铁锅,仅仅几日的功夫,就能跟內监换回四钱银子,旱涝保收。

    一年打造两千口铁锅,赚的钱就远远多于种地收成,这笔账随便一个人都能算的出来。

    资本的力量是极其强大的,不管是在什么时代。

    哪怕如今大明对户籍管理严格,人员流通不便,但是內监和锦衣卫遍布全国的网点,却成为了最好的宣传渠道。

    不需要出县,不需要出州,只要你能纺出布来,只要你能做出丝绸,只要你能打造铁器,所有的东西拿到內监的网点,就能换成银元。

    经过一个月的发酵与宣传,哪怕是偏远州府的乡民,也知道海外有数不清的金山银山,知道只要闲暇时候纺布,就能跟內监换取银子。

    当然,这种宣传也遭到了无数商家的抵制和文官们的反对,因为內监现在等于是抢了无数商家的饭碗,而文臣们反对,主要是怕趋利思想毁了稳定的社会风气。

    不过在几百万两现银面前,武将,勋贵,包括本就与內监有着稳定业务的商家们,也极力宣扬对外贸易的好处。

    这些银子,劫掠来的毕竟是少数,大部分还是通过贸易,让倭人主动将埋在地里的金银拿出来。

    这种争论永远不可能消失,无非是随着时间的变化,支持者和赞成者的立场会一直变化。

    但是有一点几乎没有人再反对了,那就是对外征略。

    只是对东瀛的战争,短短时间就获利几百万两,哪怕是最有操守的文臣,这个时候也看到了战争的红利是多么惊人。

    除了少数的清流认为这样对外征战会有损天朝上国的国体,绝大多数人都成为了战争的支持者。

    还有一部分利益既得者也在呼吁开放海禁,对外贸易不能全部由內监控制。

    但是这样的反对是跟朱棣争利,他斥责了一批人,打压了一批人,这股声浪自然就没有了。

    现在文官与商人的联络还不是太深,而武将与勋贵紧随皇家的脚步,皇家赚大头,他们赚小头已经形成了一种默契,在短时间之内,所有人的胃口都已经满足了。

    所以那些呼吁开放海禁的力量非常小,并没有成气候。

    这些金银被展示了一周,然后与那些金属一起,全部运到了夹江工业区,将会在这里被铸成金银铜币。

    而那些钢铁,也成为了原材料,打造各种工业产品。

    一封给太孙封赏的圣旨也随着第二批的辅助舰队,浩浩荡荡地来到了东瀛。

    对朱瞻基来说,任何封赏其实已经没有意义,他本身就是太孙,地位仅在两人之下,再多的金钱,再多的护卫,在他本身就已经拥有无上权力的时候,无非就是锦上添花而已。

    例如他的护卫有被增加了两卫,达到了一万两千人,允许他的仪仗可以增加两匹马,多了几个农庄,严格说起来,毫无意义。

    随着朱棣的嘉奖圣旨到来的还有一叠私信,这里面有朱棣的,有朱高炽的,有太子妃的,也有他那些嫔妃的。

    相比公事公办的圣旨,朱瞻基更在乎这些私信,也更愿意私下跟朱棣讨论一些问题。

    比如朱棣同意了暂时不动用这些金银,等他回去了以后组建大明银行,这些金银作为预备金的消息,就让他开心无比。

    胡良娣已经怀孕八个月了,再有两个多月,自己的第二个孩子就会出生,朱瞻基也想早日解决了东瀛事务,返回大明了。

    虽然怀着一颗征伐之心,但是他的身份太高了,这也限制住了他。

    身为一个帝国的继承人,身为一军主帅,他不可能身先士卒地征战,这也让他对战争少了许多乐趣。

    每天只能待在这艘巨大的巨舟上,就连天气好的时候,想到小船上去钓鱼,身边的人都紧张无比,这样的战争实在无趣的很。

    不过,足利义持和东瀛皇室还没有就擒,这场战争他能选择什么时候开始,却不能选择什么时候结束。

    在没有抓到足利义持和后小松天皇之前,结束战争的话,真正的战略目的并没有达到。

    在这个过程中,压力最大的不是他,而是现在身为神机营都督,陆军总兵的柳升。

    五月十三,大明军队势如破竹……,不对,由于沿途的倭人不是逃跑就是投效大明。他们没有面对任何阻力,犹如回家一般被迎进了京都平原。

    大军抵达京都之后,才在鸭川河经历了第一场阻击。

    虽然倭人准备了用桐油泡过的藤盾,但是,大明如今的黑火药早已经脱离了最初级的阶段,由粉末状火药发展到了颗粒状态。

    如今的黑火药虽然依旧是这个名称,但是效力超过了东瀛人的预测,他们的藤盾根本抵挡不了新式火枪的攻击。

    要不然,当初在神涩川,大明军队也不可能依靠原始的黑火药,就炸毁门川家族的城墙。

    战争在一开始就呈现一面倒的局势,倭人只能依靠巷战给大明军队造成一些麻烦。

    仅仅三日的时间,足利义持的军队就被赶出了京都,胜利似乎指日可待。

    可是,后面的发展超出了柳升的预料,逃进山里的倭人虽然落在绝对下风,但是大明军队被迫拉长的战斗线,也让火枪的威力大减。

    柳升现在视整个神机营如同自己的性命,当然不肯为了占据全面的优势,就分兵出击,因为这样同样能造成大明士兵的重大伤亡。

    大明军队的人数还是太少了,两万多人甚至想要完全占领京都都不可能。想要漫山遍野地跟数十万被逼急的倭人斗争,风险同样很大。

    所以,大军军队主要精力就放在了京都,放在了对皇室人员的清理和对反对派的清理上。

    除非是获得了关于足利义持和后小松天皇的确切信息,柳升怎么也不肯出兵。

    不过即使这样,足利义嗣他们也满足了,如今的京都完全落在了他们的手里,大部分官员也都被他们控制,只要再给他们一段时间,就能控制住整个局势。

    在京都当太上皇的日子并不难熬,婉转娇吟的少女,黄灿灿的金子,白花花的银子,都被对方主动送到了他的面前。

    如果是个年轻将领,恐怕早就在这些糖衣炮弹面前堕落了。

    不过柳升今年已经四十多岁,经历了多次生死起伏,很清楚自己现在想要的是什么。

    朱瞻基在京都有超过一千人专门负责统计各方财富,他哪敢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