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3C书库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我的大明新帝国-第179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不过朱棣还是怜惜几个孙子,几个孙子的低等爵位都没有剥夺,让他一家仍然能享受富裕的生活。

    但是即便是这样,朱高煦也承受不了,据说已经自杀了一次,只是被人救下。

    而朱棣下一步的处罚还没有出来,这也是如今应天府比较关注的大事之一。

    另一件大事,就是户部与內监最近因为争夺银行的管理权,两方各不相让闹出的嘴官司。

    这银行还没有开办起来,就已经受到了大明百姓的关注。

    所以对朱瞻基来说,这又是一件好事。

    另外还有如今的大明商户一个个都在给工人增加工资,加班加点赶制各种商品。

    勘合贸易改成了自由贸易,不少人都想要直接到东瀛去做生意。

    但是內监坚持不肯放权,如今也是在跟各界打嘴官司。

    听到这些事,朱瞻基感到由衷的开心,资本社会与封建社会在政治上差别不大,但是在体制上却是天差地别。

    资本社会优越于封建社会的最大区别,就是对资源的应用和对生产力的利用。这一点,是小农经济的封建社会无论如何也比不上的。

    只要这样继续发展下去,不加以限制。用不了多少年,大明人只是用经济,就能控制全世界。

    当然,该有的限制还是要有的。

    资本逐利,这会影响整个国家的意识形态。

    其次,身为集权社会的掌门人,朱瞻基当然要限制资本的力量,不能让资本失去控制。

    不过,这都是需要发展到一定阶段才会出现的问题,现在的大明,距离这一步还早的很呢!

    虽然朱瞻基期待贸易的开放,工业的发展,带动经济发展。但是能源,经济,军工,关税这些方面是绝对不会放开的,这些都必须控制在自己的手中,一点口子都不能开。

    杨章德到来之后,朱瞻基又详细地询问了京城目前各方面的情况,特别是他的夹江工业区和研究院,这些地方的保护工作,要增加防护级别。

    将这些事情安排了下去,天色也晚了下来。

    朱棣和太子妃张氏派来的御厨,为朱瞻基他们准备了一桌丰盛的晚宴。

    的确称得上丰盛,因为光是菜品就有将近百种,让许久都是清汤寡水的朱瞻基他们,一个个吃的心满意足。

    晚饭后,朱瞻基先是送了蓝烟到舱房,她跟刘承徽享受了朱瞻基四个月的恩泽,她也怀上了朱瞻基的孩子。

    不过刘承徽一直没有怀孕,朱瞻基猜测,她可能还想跟自己一起下西洋,所以故意不怀孕。

    但是这个女人身体强壮,自己又懂医术,出门带上她,倒是省了朱瞻基许多事。所以哪怕是下西洋,朱瞻基也不介意带上她。

    安抚了蓝烟一番,朱瞻基来到了四个东瀛少女的房间。

    两个公主年岁都不大,一个比十五岁的称光大了一岁多,今年刚满十六岁,一个比称光还要小两岁,刚来月事。

    不过她们这辈子注定不可能要孩子了,这不是朱瞻基心狠,而是皇室的血脉不能混杂,省得以后异族会以此搅风搅雨。

    就好比他要是跟东瀛的公主生下了孩子,以后长大了,东瀛人会不会利用这种关系来求他办事呢?

    甚至遇到夺嫡这样的大事,东瀛人恐怕也会不遗余力地成为他们的后盾。

    所以因为这个原因,就只能牺牲她们。

    她们两个年岁不大,另两个将军府的贵女也不大,一般过了十六岁,差不多就嫁人了,能够被送到朱瞻基的面前,自然是不满这个年龄。

    朱瞻基身材高大,超过一米八五,她们一个个身高一米五左右,身材相差巨大。

    这种差异,让朱瞻基总有一种亵玩幼女的感觉,虽然有些边台,但是却很让朱瞻基来劲儿。

    她们单独都是伺候不了朱瞻基的,哪怕四个加起来,也才能跟朱瞻基旗鼓相当。

    而她们虽然年幼,在床上的开放程度却一点也不差,伺候起人来,别提多让人惬意了。

    这一路,享受着她们的贴心伺候,还让朱瞻基真的有些喜欢上了她们。

    不过,也仅限于这一路,回到京城,还有那么多的女人要雨露均沾。一直迷恋她们,只会害了她们。

    (还没有调整好,写的不算尽如人意,请见谅)

第二一七章 心思() 
“吾皇万岁万岁万万岁……”

    当码头上与四周成千上万人的拜伏,这种场景让人总有一种心潮澎湃的感觉。

    朱棣虽然不像其他的皇帝,总是躲在深宫,但是除了偶尔狩猎,或者是因为红白喜事去一些文武大臣的家中,一般也很少出宫。

    像今天这样大张旗鼓的出行,除了祭天的时候,已经很少见了。

    如今的大明百姓,对于当今的皇帝,还是非常尊崇的。今天朱棣的出行,就吸引了无数百姓远处围观。

    当然,他们也更想看看那个被太孙殿下抓到应天府的倭王,想要看看他们臣服在大明皇帝面前的盛况。

    结果也没有让他们失望,当太孙殿下,拜见了陛下之后。被押送到应天府的倭王,包括数百倭国的文物大臣,还有数万将士,数百各国使节,一起向陛下大礼参拜,三拜九叩。

    这副场景自然有宫廷画师画下,也让无数观礼的百姓觉得不虚此行。

    如今大明威扬四海,连他国的一国之君都臣服大明皇帝的面前,激发起来了无数大明百姓的自豪之情。

    朱棣扬了扬手,王彦就大声喊道:“诸卿平身……”他的话也被传令太监传遍了整个码头区,众人纷纷起身。

    朱棣心满意足地看着右腿边坐着的朱瞻基,笑问:“基儿这一行,黑了不少。”

    “孙儿倒是没有出甚大力,只是在船上闷热,所以多在甲板滞留,才晒黑了不少。”

    “为众将士和使节安排车驾,到了宫中再一一接见。”朱棣交待了王彦,命令就被传了下去。那些东瀛的使节,包括级别够高的将士,都获得了各种规制不同的车驾,随着龙辇之后一同回宫。

    龙辇在十六匹骏马的牵引下,向着皇宫行进,朱棣这才又跟朱瞻基说道:“基儿如今立此大功,可有所求,且一一讲来。”

    朱瞻基看了一眼跟自己并肩坐在朱棣下首的父亲,朱高炽有些苦夏,这几个月瘦了不少,气色却显得更好一些了。

    此时他露出了慈父的欣慰笑容,轻轻使了一个眼色。

    朱瞻基笑道:“孙儿身为太孙,为大明效力是理所应当。如今立下些许功劳,也是众将士之功,岂敢自居。只是这几个月殚精竭虑,孙儿精力也有一些不足,所以想偷懒一些时日,在宫中享受一番天伦之乐。”

    朱棣哈哈笑道:“如今你也当了父亲,自当如此。不过想要偷懒却是不行的。其他事情不要你多费心,但银行一事却只有你懂,这件事还需要你好好运作一番。”

    朱棣的兴致很高,一路上都在跟朱瞻基聊着这次征略东瀛的经过,不时还跟道路两边跪着的百姓挥挥手。

    龙辇经过之处,大明的百姓都跪礼相迎,等龙辇过去才起身,又对其他的车驾指指点点。

    可惜的是,朱瞻基对他们没有太大的兴趣,因为几乎全部都是男的,就是女的,大部分也都是大妈级别的了。

    朱瞻基一直在想着自己父亲的那个眼色,心里揣测着朱棣的心意。

    作为一个帝国的继承人,朱瞻基很多时候考虑问题,并不能那么简单。

    朱棣是很宠爱他,但是这种宠爱是在没有利益关系的时候才更真挚。

    因为这种顾虑,朱瞻基一直避免着接触内政,也很少对自己职责意外的事务发表意见。

    但是这一次,他做了两件事都有些触及到自己这个爷爷的切身利益了。

    首先当然是东番“移民”。

    违背太祖的意思,将迁移回来的百姓重新移民到东番,是朱棣坚决反对的。

    虽然朱瞻基只是以海军扩建为借口,在东番设立水师,然后将家属移民到东番。

    这件事是投机取巧,虽然明面上没有违背太祖的意思,但是从朱瞻基的所作所为,也能看出他对“传统”的不在乎和叛逆。

    朱棣虽然答应了他的请求,但是心里肯定是有些不开心的。因为从这件事也能看出,朱瞻基以后真的要登上皇位,也不会把他留下的条令当回事。

    然后就是这次的大胜了。

    朱棣两次北征,虽然取得的成绩都很不错,但是最多取得了一点战场上的效果,根本没有达到大明的战略目的。

    但是朱瞻基呢?带的将士不到北征的一半,更没有征用一个民夫,却能直接攻打到倭国的首都,活捉了他们的王室。

    朱棣他的两次北征跟这次倭国战役比起来,简直就是小巫见大巫了。

    这对于一个以武功自信的皇帝来说,简直是一种打脸的行为。

    虽然立功的人是自己的孙子,朱棣的心里具体怎么想的,谁也不知道。

    反正朱瞻基觉得,如果自己处在朱棣的位置,开心肯定会有,失落也肯定会有,还会有一些不服气。

    所以他这次虽然立下大功,他也不敢沾沾自喜,还要担心自己的爷爷心里想不开。

    看到自己父亲使得眼色,他觉得自己的担心应该是没有错的。

    眼见就要进入承天门,朱瞻基才试探说道:“皇爷爷,孙儿一去四月,如今有了四个孩儿,想先回兴庆宫看看。”

    朱棣皱眉说道:“如今这满朝文武,各国使节都等候大朝,你这大帅岂可不出席?”

    朱瞻基笑道:“孙儿是皇爷爷的孙子,今后将继承整个帝国,这些功劳,奖赏岂会放在眼里?皇爷爷只管赏赐了那些立功的将士即可,孙儿什么都不要,就想回宫看看几个孩子。”

    朱棣笑了笑说道:“那你就先回宫见见你母亲和孩子吧,王彦去了那么就,各级将领功劳,朕心里都有数了。”

    朱瞻基笑道:“孙儿还是个孩子,即便是立下些许功劳,也是皇爷爷和父亲教导的好,不敢居功。”

    朱棣摇了摇头说道:“该赏还是要赏的,朝鲜又送来了一百貌美女子,我给你兴庆宫拨了一半,要是有喜欢的,也可收入房中。”

    朱瞻基只能嘴上表示感谢,心里却在吐槽,这么多女人,自己哪伺候的过来啊!还不如赏赐有功将士。

    不过,这个时候又不是过年,朝鲜又进献美女是什么个说法?难道是见灭了东瀛王室,他们有些怕了?

    更奇怪的是朱棣这个时候提起朝鲜是什么意思?难道他见自己灭了东瀛王室,觉得这种战绩他自己都没有过,有心拿朝鲜王室来练练……

    车队进入了承天门,然后经过端门,午门,最后进了奉天门。

    龙辇刚在奉天殿门口停下,朱瞻基就先从龙辇上跳了下来,扶着朱棣下了龙辇,然后又搀扶下来了朱高炽。

    朱高炽笑着拍了拍他的胳臂,虽然一句话也没有说,但是欣慰的表情已经说明了一切。

    当着从车上下来的文武大臣,朱瞻基对着跟在后面的刘万说道:“移驾兴庆宫,我要先回去看看我的孩儿了……”

    吕震大声说道:“殿下身为一军之帅,如今凯旋回朝,岂可视为儿戏?”

    朱瞻基笑道:“吕尚书,孤不求升官发财,不在乎功名利禄。反正孤的都是皇爷爷给的,皇爷爷的以后也都是孤的,岂会在乎这一时一刻。对孤来说,现在最重要的是去看看我的几个孩儿!”

    朱棣这个时候笑道:“不用在乎他这个小猴子,他是嫌朝会无聊了……不管他!”

    皇帝都发话了,众大臣都笑了起来。

    朱瞻基也故意装作迫不及待地样子,连自己的内侍都不等了,从奉天殿左侧文楼旁边的侧门,出了中殿。

    此时已经是快午时了,也就是快十一点了,能够看到大部分车驾都是直接被引向了武英殿那边。

    这是要大宴群臣,要等到吃了饭,才会召开大朝会了。

    出了三大殿,隔着一片空地,就是东侧的兴庆宫,一帮小太监看到朱瞻基回来,纷纷跪下迎拜,一些心急的,已经连忙跑进去禀报了。

    不过朱瞻基的脚步却慢了下来,他说不参加朝会只是试探。但是朱棣顺水推舟,就同意了他不用参加朝会,这说明自己现在的确有点让自己的爷爷忌讳了。

    这次立功实在太大,朱棣也着实有些难办。

    就像他刚才说的那样,他是太孙,又不能升官发财,又不在乎功名利禄。他这次给大明赚回了超过千万两银子的财富,也不在乎钱财,朱棣还真的是赏无可赏。

    现在将国事故意联系到家事方面,就是为了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