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3C书库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我的大明新帝国-第248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以后的石见银山会有几十亿两的白银出产,这对大明来说是一本万利。

    只要南洋各国接受了以白银作为贸易货币,以后南洋的黄金就能源源不断地流入大明。

    “刘万……”

    “奴婢在。”

    “唤大明银行的代表见驾……”

    金阔一马当先带着毛巡来到了为他安排的小楼,面对毛巡,他并不需要刻意笼络。

    从级别上来说,他是十二监,四局八司中的神宫监大太监,在如今的內监各衙门里面,已经是金字塔尖。

    即便是从整个內监的权势方面来说,金阔他虽然比不上郑和,王彦,李谦这样的老牌太监首领,但是因为身为朱瞻基的代表,他的权势也不弱。

    何况,现在他的手里还控制着东南各市舶司,而且掌管咨情司这个权力极大的衙门的提督孙林还是他的下属。

    毛巡只是一个中官,虽然这次代表朱棣前来,在他面前也还不够看。

    两人来到了小楼,金阔率先坐在了木椅上,才请毛巡坐了下来。“殿下在南洋雷厉风行,必然会触及一些人的利益,毛中官也不用只报喜不报忧,一些当着殿下不好开口的话,对我直说无妨。”

    毛巡抱拳说道:“太监多虑了,陛下以前是没有见到南洋的利益的,纵使各国在应天府花钱买了一些关系,也不敢挑拨陛下与殿下的爷孙关系。

    不过殿下如此出风头,那些文官们也的确有些担忧,最近的朝会上,不少人或明或暗,都说了些殿下风头太劲的酸话。

    关键是太子殿下从北平回来,如今风头正劲,一些人难免会做一些小动作。

    如今这委派秀才到南洋为官,就是这些文臣们所为,这也是为了想要从太孙殿下手里抢权。”

    金阔却很清楚,朱瞻基不仅不怕文官们来南洋抢权,反而对这件事是持支持态度的。

    文官们怕殿下在南洋一家独大,但是殿下却根本没有把南洋各国放在眼里。对文官们这样的行为,简直是求之不得。

    文官们想要用温和手段来拉拢人心,却不知道,这里的宗教势力才是朱瞻基担忧的,他们主动出头,吸引绿教的敌意,对殿下来说是一件好事。

    金阔当然不会把这些话直接说出来,而是又转移了话题说道:“陛下年事已老,太子殿下龙体欠佳,太孙殿下才是我们这些人的希望。今次出海,殿下不在朝中,一些事还需要我们主动担当起来。”

    毛巡点头应道:“太监勿忧,今次出海,下官亦得王太监托话,请殿下放心,这银行和工业区,大家伙儿都会替殿下好好守着,不会让人糟践了。”

    除了海军,一个银行,一个工业区,这是朱瞻基目前摆在明面上的势力和基础。

    海军的势力太大,只有朱棣能影响到朱瞻基的基础,但是这两个地方,其他人可以下手的地方就多了。

    毛巡口中的王太监,就是现在內监第一人的王彦,他是司礼监的大太监,不仅是所有太监的首领,也是毛巡的直接上司。

    金阔当然知道王彦的势力有多大,也知道除了王彦,其他的李谦,亦失哈等人,基本都是投靠了朱瞻基。

    他点了点头说道:“帮殿下守好家,是我们的本分。陛下要西征,他西征,肯定会把太子殿下也安排出京,殿下那时候就能掌管大权。所以,殿下不在的这段时间,你们也不要韬光养晦,让他人以为殿下不在就能为所欲为了。”

    金阔这话就有些诛心了,哪怕朱棣再宠爱朱瞻基,哪怕朱瞻基现在的势力再大,但是现在帝国的头号继承人还是太子朱高炽。

    当然,这话也只能他来说,朱瞻基要是敢说,那就是不孝了。

    毛巡却一点也不介意,低声笑道:“太监请放心,即便是在下,也是站在太孙殿下这里的。对那些天天只会瞎嚷嚷的文官们,咱家……在下也是烦他们的紧。”

    这个时候,外面传来了轰隆一声巨响,吓的毛巡打了一个哆嗦。“这是发生何事?”

    金阔还没有来得及说话,紧接着又是一声巨响,随后一声接一声,连续传来了九声巨响。

    这个时候,金阔笑道:“看来又是哪个国家的国主亲临了。这些都是殿下搞出的新玩意,说是用放空炮当仪式,欢迎国外使节。王子级别的来访,就是七声礼炮,国君级别的亲临,就是九声礼炮。”

    毛巡咋舌道:“幸亏这是殿下亲自训练出来的新军,要是在以往,这样乱放炮,那都要炸营了。”

    金阔哈哈笑道:“自从开始放礼炮欢迎诸国使节,那些国家使节无不吓的噤若寒蝉,畏我大明如虎。你要是有兴趣,我们可以一起去看看……”

    毛巡连忙说道:“求之不得……下官愿意出海,也就是为了多看看大明以外是什么景致。这里什么都好,就是他娘的太热!”

    金阔呵呵笑了起来,让人安排马匹,准备前往港口那边去看看热闹。

    从港口到中南山的顶端这里,沿着原本的山石进行平整,在上面直接铺了一层水泥,形成了一条宽阔的水泥路。

    在水泥路的旁边,从别处转运过来泥土,铺了一条大约四米宽的泥路,夯实之后专门供马奔驰。

    虽然现在的马匹都已经钉了马掌,但是水泥路对马蹄子的伤害还是很大,所以最少在短期之内,这种专门供马匹奔驰的土路还少不了。

    他们来到港口的时候,港口区域一片繁忙,七八艘船已经靠在了码头边,但是更多的船被带到了其他的区域。

    金阔并没有带着毛巡凑近去看热闹,他们位高权重,到了码头上,会影响那边的工作。

    两人在新建的体育场那里下了马,把马让下属牵着,两个人沿着楼梯,登上了已经修建起一排排石凳的看台。

    下面的球场上,球员们和比赛的选手们都在训练,显得热闹无比,他们心无旁骛,码头上的热闹景象也没有吸引他们的注意力。

    两人来到了半山腰处,这里不仅可以清楚地看到下面体育场的情况,还能看清整个海湾。

    下属这个时候来告知他们,这是满者伯夷的国主亲临了。

    他们的国主和随从的船只被允许进了海湾,其他的士兵则只能在对面的大岛停靠,那个大岛,其实是后世的印尼巴淡岛。

    看着繁忙的海湾,金阔开口说道:“南洋虽然都是一个个小国,但是岛屿众多,加起来不比大明小多少。而且这里资源丰富,水稻一年三熟,有吃不完的粮食,而且各种金矿众多,海里有吃不完的大鱼。对我大明来说,这里与我大明在许多地方可以互补,有了这里,我们大明就永远不会担心再遇到天灾人祸,百姓就流离失所。”

    毛巡虽然不知道金阔为什么跟他说这些,但是知道他绝对不会无的放矢,他顺着金阔的话说道:“太监,下官到了星城才知道,殿下竟然派了郑太监去攻打一个部落,不怕因此引起其他部落唇亡齿寒之虑吗?”

    金阔摇了摇头说道:“我大明以前是对这些小国和部落太好了,只施恩却不求回报,也让这些小国根本不知畏惧为何物。想要让这些小国乖乖听话,必须恩威并济。

    这次攻打的明古鲁部落原本就对旧港宣慰司阳奉阴违,他们势力不大不小,对我大明的旧港又有直接威胁。所以拿他们来杀鸡骇猴,实乃一举数得。”

    “我大明一定能赢?”

    金阔知道毛巡身为中官,大部分时候都是身为皇帝特使传旨,对如今的大明军队了解不深。

    他自豪地说道:“如今我大明将士战无不克,攻无不胜!”

第三十章 胜利的威慑() 
而在苏门答腊岛,战事也的确像金阔说的那样,顺利地发展着。

    如果说以往的战事,大明与其他民族相比并无优势,甚至还有一些劣势。

    比如在面对草原民族的时候,往往就很被动,只能依靠人命和丰富的资源来支撑战事。

    但是从无缝钢管被制造出来,应用到了火枪上。而且燧发装置被研发出来以后,火枪的大规模应用,已经让战争变成了一种不对称的一边倒的欺负人模式。

    不管是辽阔草原上的游牧民族,还是西南山间的高山民族,原本需要大明耗费无数人力物力的战争,现在变成了一种行军式的扫荡。

    面对火枪,没有任何军队能够形成有效的抵抗,依靠落后的武器的明古鲁人更不行。

    从四月上旬,倭寇营率先发动了骚扰之战,到四月中旬,大明主力舰队抵达明古鲁外海,全面战争爆发。

    短短的五天时间,明古鲁部落组织起来的抵抗运动犹如冬雪遇到阳光一般,大明军队所到之处,就迅速瓦解。

    这种新的战争模式不仅让明古鲁部落挡无可挡,也让其他部落和国家的使节们恐惧无比。

    他们发现,如果自己没有火枪,面对大明军队也只会有同样的下场。

    到了四月二十一,大明军队已经依靠明古鲁的都城为中心,建立起来了完善的指挥系统和通讯系统,并且将后勤物资全部协调到位。

    这个时候,就到了大决战的时刻。

    其实已经算不上是决战时刻了,因为明古鲁部落实际上已经胆寒。大部分部落成员都在通过各个渠道向大明投降,只有万茂和他的支持者们,想要逃开大明的追击。

    四月二十二,最后的追击正式开始,大本营已经换成了郑和率领数千海军士兵驻守,一万一千幼军,还有一半海军,全部加入到战场中。

    海军的数千士兵驾驶战舰,他们负责沿海区域的封锁,同时承担了物资转运和后勤辅助的职责。

    有了他们的协助,再加上数百羽林卫学学员兵们组成的情报网络,给一万一千的幼军提供了最完善的战场辅助。

    幼军的士兵们根本不需要担忧后勤和情报,能够把全部的精力都放在追击敌人,消灭敌人上。

    万茂率领依旧忠心于他的两万多族人,从都城逃到了东北的彭石南山谷,他们原本想要从朱鲁普向北逃窜。

    但是倭寇营的两千士兵在朱鲁普掀起的屠杀行动让所有土人都以为那里已经被大明士兵重点防范。

    没有人敢去面对没有人性的倭人,因为面对大明士兵,他们投降可能还能保住性命。

    但是面对倭人,他们的男人被杀光,女人也被凌辱之后杀掉。他们所经之处,斩草除根,就连老人和小孩子他们也不放过。

    虽然万茂很想要直接去冲击倭人的阵营,但是他的下属们都不支持这场行动。对他们来说,保存有生力量才是最重要的。

    万茂也只好率领族人们从彭石南山谷又转回到山脉以外的丘陵地带,想要从山脉外面向北逃亡。

    南方已经被大明截断,东北的山区在大雨之后连他们也不敢贸然进入。

    现在不是几个人,几十人,而是有两万多族人,其中老幼妇孺都有。山区的瘴气肆虐,在大雨之后的时节进入山区,要是遇到瘴气,就是全部族灭的下场。

    用了三天的时间,他们从彭石南山谷绕到了道恩火山的南麓,希望通过山林的遮挡,顺利地前往克塔温部落。

    但是他们不知道,战争的模式不仅仅是武器的改变,甚至连战争模式也已经改变。

    那五百羽林卫学的学员兵,他们进入战场的目的绝对不是只给倭寇营提供辅助,他们更重要的任务就是在整个战区建立完善的情报网络。

    整个战区,每一股大型兵力的调动,绝对瞒不过他们的观察。

    从他们转移出彭石南山谷,情报就已经传到了倭寇营。

    一千多倭寇营的士兵日夜兼程,以跟他们相聚不到十公里的距离,完成了整个阵线的转移,并且顺利地抵达了他们的前方。

    明古鲁人携带着老人和孩子,还有妇女和家业。可是倭人们什么都不用带,连粮食都是在目的地给他们准备好了,这种行军速度的差距,造成了倭人后发先至,并且还多了半天的休息时间。

    大明的主力军队并不着急,他们慢条斯理地追击着,所到之处接受各个村落的投效,并且进行人员统计。

    杀敌并不是战争的目的,在这里建立有效的统治架构才是。

    庄敬带领着一千六百多倭寇抵达拉斯河北岸的时候,见到了庞瑛带着两千援军已经在那里建立起来了前沿阵地,激动地差点哭了起来。

    他知道即将要面临最艰难的时候,想要拦住已经走投无路的万茂,他的这一千多人恐怕全部填上都不够。

    他也摸不清朱瞻基到底是怎么想的,一路上都在担心朱瞻基会把他们倭寇营当做累赘给牺牲掉。

    现在看到这两千都携带着火枪的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