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3C书库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我的大明新帝国-第277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对方的将领是一个满脸大胡子的壮汉,他手捂胸前,微微鞠了一躬问道:“来自远方的客人,请问有什么可以效劳的?”

    通过两个通事的翻译,金纯听懂了他的话,心里暗想:对方看起来像个野蛮人,但是说话仪态还是比较文明的啊!

    他双手平放胸前,长揖到底,然后才说道:“我们是来自东方大明的使者,带着来自大明皇帝皇帝的嘱托,来到贵地向你们传递文明的光芒。”

    这话当然是朱瞻基教着说的,否则金纯才不会说出如此装比的话。儒家么,总要讲究谦和,中庸。

    不过这次是来下战书的,所以金纯扭捏了一番,接受了朱瞻基的建议,表现的高傲一点。

    鸿胪寺的通事讲这话翻译给了大食人通事,然后大食人通事又把这话传给了对方的将军。

    要是寻常时候,塞拉听到一个大食敢说这样的话,恐怕会立刻举起手中的长剑。但是现在他只是个翻译,而且看到对方的舰队,他的内心恐惧无比。

    不过即便如此,他仍然如同吃了大便一样难受。

    不过他虽然是葡萄牙的贵族,但是不是舰队的主将。这里有恩里克王子,上面还有主帅阿尔金,轮不到他来反驳。

    两个人交涉了好一会儿,金纯一定要见到主帅,或者是王子才肯说明来意。

    塞拉不能做出决定,只能派了一艘小船回去传令。

    而在岸上的亨利王子恩里克,在望远镜里已经将朱瞻基的旗舰好好观察了一番,他对大明舰队的好奇心,远比一般人要重的多。

    别的不说,光是那艘大船的甲板上面竟然还建设了城墙,这就让亨利王子根本不敢想象。

    他做梦也没有梦见过如此巨大的船。

    面对如此强大的对手,他甚至兴不起一丝反抗的念头,力量对比太悬殊了。

    这个世界竟然还有如此强大的国家,我们竟然不知道。

    当金纯的要求被传达了过来,他毫不犹豫地就同意了对方的请求。

    现在对方还以礼相待,要是真的触怒了对方,他不相信自己这一百多条小船,能抵抗如此大军的攻击。

    他急切地想要知道对方是什么人,从哪里来,来这里干什么!

    当金纯的船进了防风堤,靠在岸边。朱瞻基站在船头,大有兴趣地举起了手中的双筒望远镜,看着岸上双方不伦不类的进行着各自的礼节,忍不住笑了起来。

    这个时代的葡萄牙人,特别是贵族们,一个个顶着一个锅盖似的黑色缠头布,看起来非常滑稽。

    双方语言不通,只能通过大食的翻译,进行着艰难的对话。

    他的旗舰停在距离岸边只有一公里多一点的地方,透过望远镜,能够清楚地看清每个人,甚至能看清每个人的表情。

    当金纯略带趾高气昂地念完了他亲自撰写的国书,可以清楚地看到,葡萄牙人的脸上露出着愤怒的表情。

    金纯念的当然是中文国书,但是递交给对方的却是朱瞻基在询问了通事们,如今的西班牙一些单词之后,亲自写的战书。

    在战书里面,他用一种高高在上的态度表示,大明作为这个世界唯一的大帝国,是整个世界的裁决者。他们从东方来到西方,不仅给西方带来了无数精美的商品,还带来了整个世界的新的规则。

    所有的国家,必须尊大明为天朝上国,除了大明,不能有任何一个国家自称为帝国,最多只能自称王国。

    大明愿意与各国进行贸易,并且递交了一份贸易清单。

    然后,西方国家应该宗教信仰自由,和平相处,不能随意妄动刀兵。而葡萄牙占据了马林的休达,属于侵略对方,大明接受了马林的的请求,调解他们之间的矛盾。

    葡萄牙人应该在五日之内撤兵,否则的话,大明的军队就会消灭所有的侵略者。

    可以这么说,要不是大明的舰队如此吓人,恐怕葡萄牙人还以为来了一群疯子。

    不管他们怎么想,大明现在就是要做出一种姿态。

    不是我瞧不起谁,对大明来说,你们这些国家就是垃圾。

    你们西方人既然喜欢弱肉强食,讲究丛林法则。那么从一开始,就要让你们知道,我大明才是最牛的。

    看完了国书,亨利王子的双手都在颤抖,他通过翻译转达。“退兵是一个国家的大事,我一个王子并不能做主。”

    金纯毫不客气地表示:我大明太孙金口玉言,一言九鼎,说五天就是五天,超过这个时间就打你丫的!

    当然,原话不是这样说,但是意思就是这个意思。

    那些大食人最开心了,他们作为翻译,很是在中间添油加醋了一番。

    亨利王子看着海湾外面那漫无边际的舰队,忍不住心中高呼,你们究竟是什么人啊!

    而国书最后的日期,更是让他觉得心寒。

    黄帝历4115年八月十九。虽然不知道什么是黄帝历,但是纪年的意思他还是知道的,这个文明已经足足四千年了。

    而他们西方文明,至今不过一千多年,怎么跟对方比!

第四十九章 风暴() 
等金纯回到了旗舰上,朱瞻基才知道,原来那个接待他的瘦削男子就是大名鼎鼎的亨利王子。

    看他如同失魂落魄般地呆立在岸边,朱瞻基没有面对历史伟人的激动,更没有同情。

    而是在考虑着,葡萄牙人会如何应对呢?

    且不管葡萄牙人日夜兼程地连忙向里斯本报信,大明舰队继续向东航行,招摇过市。让卡斯蒂利亚人,也就是后世的西班牙人也知道,我大明来了!

    舰队首先抵达加的斯港,这里是西班牙最著名的海港,哥伦布两次出去探险,都是从这里出发。

    朱瞻基第一世在这里住过几个月,第二世更是在这里跟格拉西亚确定关系,对这里非常熟悉。

    不过,他绝对没有心思上岸去逛逛,那里的居民看到大明的舰队,一个个早就吓的胆战心惊了。

    即便如此,朱瞻基还是派了一艘船登陆,跟他们同样也递交了一份贸易清单,给自己的商品列了一个目录。

    通过在马林的交易,朱瞻基已经认识到了。这里不是南洋,南洋各国跟大明贸易久了,双方都很熟悉。

    遇到大明舰队抵达的时候,该交易的人就全部自己都过来了。

    但是西方,大明是稀客。即使来到一个地方,大部分人也不知道他们来了,更不知道他们有什么商品,来跟他们交易。

    大部分时间,负责贸易的内侍都是在等待。

    所以,现在大明舰队也不贸然地去进行贸易,一个小城,没有准备,能有多大的贸易量?

    还不如给一份清单,定下交易的时间,然后再进行贸易。这样当地人都有了准备,交易量也会大增。

    在攻打休达之后,大明舰队将散开,沿着格拉纳达,阿拉贡,然后到法国,意大利半岛,再到希腊,马穆鲁克王朝,奥斯曼帝国,拜占庭等国招摇过市。

    这是一趟贸易之旅,更是一趟示威之旅。

    朱瞻基也不怕因为大明的强大,欧洲各国就联合起来跟大明对立,他们之间的矛盾,一点也不比他们跟异教徒之间的仇恨小。

    朱瞻基记忆里一件很清晰的历史事件,就能说明欧洲各国之间的矛盾已经难以掩饰下去了。

    十五世纪中期,也就是原本历史上的大约四十年以后,奥斯曼帝国已经攻破了君士坦丁堡,整个欧洲都陷入恐慌。

    但是五年间,不论教皇怎么呼吁,都没有国家愿意去跟奥斯曼打仗。在五年间,教皇死了三个,各国都不理不睬。

    一直到奥斯曼都进攻到塞尔维亚的贝尔格莱德了,欧洲各国才慌着组建联军来抵挡奥斯曼的威胁。

    后来还是奥斯曼自己国内有变,主动退军,才让欧洲逃过一劫。

    从这件事就能看出欧洲各国之间的矛盾有多大,朱瞻基根本不用担心他们会联合起来。

    即便是天主教国家能联合,新教国家也会不理不睬,至于东正教,更是因为几十年后拜占庭的灭亡与天主教彻底对立。

    如今的欧洲正是黎明前的黑暗,在大明面前,他们就是一盘香甜可口的甜点。

    但是,这趟招摇之旅还没有开始,就首先遭遇了打击。

    整个直布罗陀海峡,上午习惯刮东风,下午习惯刮西风。

    但是当大明舰队刚进入直布罗陀海峡,风向就开始乱刮,西南方的天空也变的阴沉了起来。

    还没有等朱瞻基与钦天监的天象师确定这是不是台风,充当向导的大食人就惊恐地叫了起来。“暴风雨……暴风雨要来了。”

    朱瞻基的心里也有点慌,他不怕跟任何人打仗,就怕这难以抵抗的大风浪啊!

    幸亏主力舰队距离东南方的丹吉尔并不远,也就二三十公里。前军恐怕现在已经抵达那里了,主要是后军,距离还稍微有点远。

    朱瞻基一声令下,舰队立刻满帆借着风势向东南方向行进。

    早就已经抵达丹吉尔的郑和很好地担任了调拨责任,整个丹吉尔两侧都是石灰岩海岸,唯独在丹吉尔城市的东部,被冲刷出了大约五六里长的一片沙滩。

    所有的平底船都被安排到了沙滩上搁浅,然后所有人一起动手,开始紧固船只。

    福船和广船,则被安排进入了丹吉尔河道,并且安排了数千人充当纤夫,将船只拉进这条河道。

    这条河道虽然水深只有三米左右,非常小,但是下面都是淤泥,不仅不会伤害船体,还有稳定作用。

    至于宝船和朱瞻基的旗舰这样的大船,则只能停靠在港口听天由命了。

    不过停不进去的大型宝船本身的自重就非常大,抵御风浪的能力也更强,现在不是在大海中间,倒也不怕会出大问题。

    等舰队安顿好,朱瞻基的心定了下来,这个时候,才意识到,自己似乎有些大惊小怪了。

    因为地中海这一带,根本不是飓风活动区啊!

    太平洋的台风,在印度洋被称作旋风,在大西洋称作飓风。

    受热带气压的影响,赤道以北的台风,往往是呈逆时针旋转,赤道以南,则是顺时针旋转。

    这不仅仅是指台风的旋转风向,也是指整个区域的气流和洋流方向。

    地中海的气候特征是夏季夏季炎热干燥、冬季温和多雨,这就是受到大西洋暖流的影响。

    欧洲,特别是西欧之所以被誉为是最适宜人类居住的地方,主要是大西洋暖流让这片土地夏无酷暑,冬无严寒,即使是在最冷的季节,也很少会低于零度。

    而跟西欧同纬度的东北,能零下三十度。

    大西洋暖流造福了欧洲,却让美洲成为了受害者。大西洋的飓风,百分之九十五以上都是刮到美洲去了,在那里形成飓风,龙卷风,大雪,寒流。

    朱瞻基认真想了想后世学过的世界各地气候特征,确认了直布罗陀海峡这里,很少会出现大型风暴。

    当地人如此恐慌,主要也是跟这里的船只无法抵御稍微大一点的风的原因吧!

    但是他不放在心上,一帮属臣却不敢有半点马虎。

    朱瞻基一靠岸,就被郑和迎到了城中最坚固的一座石屋,这里原本是十一世纪的时候,摩尔人就在这里修建的防御阵地,四百年来,一直没有被损坏过。

    朱瞻基虽然不想大惊小怪,但是却不愿因为自己的行为,给下属们的工作增加麻烦,所以顺着他们的意思来到了这里。

    除了他之外,他的妃子和一帮宗室也被安排了进来。然后没过多久,暴风雨就来了。

    一直到了晚间,郑和浑身被淋的湿透,精神疲惫地回来。

    他还想跟朱瞻基汇报情况,却被朱瞻基打发了先去换身衣裳。

    暴风雨虽然来了,但是跟他们在南非经历的那次相比,是小巫见大巫,所以众人的心情也轻松了下来。

    下船匆忙,地方也有限,御厨们就在院子里的石屋里,宰了两只羊,给他们烤了吃。

    等他们吃完,众将士才来跟朱瞻基汇报情况。

    这次属于虚惊一场,舰队没有太大损失,就是搁浅的少数船只,需要修补一下船底。

    但是汇报完了工作,也没有人离去,众人都在等着郑和的出现。

    他已经来此地近半个月了,摸清楚了休达的情况,要攻打休达,离不开他的情报支持。

    众将虽然一心想要在朱瞻基面前立功,但是知道葡萄牙人手里也有一些火枪,都不敢马虎大意。

    要是大意失荆州,不仅立不到功,还会被重惩啊!

    ……

    ……

    谁也没有想到,这一场雨一下就是七八天,大明来到西方的第一场战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