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3C书库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我的大明新帝国-第387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哪怕如今的皇族,往前推三代,也不过是一个放牛郎而已。

    “快宵禁了,今日就散了吧。明日我再去一趟大理寺,看看能不能为两家族人谋一个好去处。”

    孔乐南的话音刚落,就听见前院那边传来一阵吵杂声,只是离的远了,有些听不真切。

    京城的孔府就在夫子庙的西北,是在太祖时期赏赐给孔家的。这座庭院原本是蒙元将军府,后改为衍圣公府,占地广阔。

    孔氏族人凡是在京城的,基本都是住在这里。

    朱棣当初虽然削爵,但是并没有收回这些赏赐,衍圣公的招牌,依旧挂在大门口。

    从山东过来的孔公权捋须说道:“这京城孔府也该好好清理一下,何至于大呼小叫,吵吵闹闹。”

    话音未落,只见一个孔府分支的年轻人惊慌失措地推开了书房的大门。“不好了,锦衣卫来抄家了!”

    端起茶碗,正准备喝茶的孔乐南心里一惊,茶碗掉在了地上,摔的四分五裂。

    几人面面相觑,还没有反应过来,只见一位三十多岁的壮汉阔步走了进来,看着屋内的几人嘿嘿笑道:“还没有散啊,刚好省事了,全部拿下。”

    一阵震耳的脚步声,从他身后出来了两队手握绣春刀的锦衣卫,很快就将钢刀架在了他们的脖子上。

    原本淡定的孔公权,方才好整以暇,像个世外高人,但是这个时候身子一软,一股尿渍顺着红木椅子就流了下来。

    原本正准备去绑他的一个小旗被熏的捂住了鼻子,嫌弃地说道:“这才哪是哪儿呢,就吓尿了。真是晦气。”

    孔乐南虽然只是一个五经博士,声名不显,但这是因为朱棣不肯重用孔家人。仗着孔家的声名,他在京城也算交游广阔,并不把锦衣卫放在眼里。

    他一拍茶几,站起身来怒道:“杨章德,这艘衍圣公府,不是你锦衣卫可以撒野的地方。”

    杨章德嘿嘿一笑,不紧不慢地走到孔乐南的面前,居高临下地盯着他的眼睛看了半晌。

    孔乐南色厉内荏,内心惶恐不已,但是这个时候也只能强撑着跟他对视。

    他还幻想这能让杨章德知难而退,却不防杨章德抬手就是一巴掌,重重地打在孔乐南的脸上。

    孔乐南哪里会想到杨章德会对他下手,只觉得脑中一震,眼冒金星,天旋地转,身子被这一巴掌抽的一转,重重摔倒在地上。

    他的手恰好落在刚才碎裂的茶碗瓷片上,又是一疼,完全失去了反应能力。

    坐在孔乐南身边的孔乐建也是在京城负责孔府联络的,他的手臂被扭在身后,但是这个时候犟着冲杨章德叫道:“杨大人,何至于此!做人留一线,以后好见面。”

    杨章德手一伸,一个千户立即将手中的明黄圣旨递到他的手中。杨章德打开圣旨,念道:“兹有山东曲阜孔氏乐南,身居国子监五经博士,不思报国,却勾结内侍,陷害太子。着锦衣卫将孔府上下拿下,清查缘由。若有反抗,格杀勿论!”

    孔乐南原本觉得脑袋沉重,牙齿松动,还欲再去瞪那杨章德,但是听到他口中念出的话,立即吓的魂飞魄散。“这是诬蔑,这是冤枉的啊!”

    “冤枉不冤枉,先跟我到刑部大牢走一遭。别以为你们在京城的行动就没人知道,只不过你们这些小角色,老子懒得搭理罢了。全部给我绑起来,只有十岁以下,六十岁以上,可免捆缚。”

    孔乐建大惊失色道:“杨大人明鉴,我孔府一门,数千年来俱为华夏正宗,怎会陷害太子啊!”

    杨章德不屑地一挥手道:“你一个小小的九品舍人,还能代表华夏正宗?真是不怕风大闪了舌头。”

    孔乐建再也受不了这种眼神,扯着嗓子喊道:“我乃圣人之后……”

    杨章德本欲转身出去,闻言又扭头说道:“我杨姓源自周王,乃是周王之后,也不见卖弄。祖宗是祖宗,后代是后代,你连这点都分不清楚,枉为人!”

    他转身走到门口,大声呼道:“不要给老子走脱一人,若有反抗,格杀勿论!”

    一众孔姓族人听了杨章德刚才那句话,仿佛被抽了脊梁骨,再也没有一点反抗的想法。

    祖宗是祖宗,后代是后代,那他们这些天天沉醉在祖宗荣耀里的后代算什么?

    离了祖宗,他们什么都不是啊!

    京城孔府,几乎全部都是孔姓族人,一共六十七口。但是现在,所有人被反缚之后,又被一条粗绳连成五人一串。

    只有那些老人和孩子没有被绑,但是也被一起押解。

    杨章德清点了一下人手,刚准备出发,只见门口传来一阵喧闹,解缙怒气冲天地推开了两个锦衣卫的阻拦,走了进来。

    解家距离孔府不远,都在夫子庙周边。解缙听见了动静,其他人不敢阻拦,他这个二愣子却没有太多的顾忌。

    “杨指挥,你这是做甚?”

    杨章德自然知道解缙是太孙老师,不敢怠慢,抱拳道:“大学士在上,章德有礼了。”

    解缙看着一众哭天喊地的孔氏族人,心中不忍问道:“究竟发生何事,这阖府都被抓了起来?”

    杨章德叹了口气说道:“若是一般罪责,章德也不敢如此。不过这孔家勾结内侍,明知太子殿下有疾在身,却窥伺左右,害的太子殿下今日又吐血危急。”

    解缙情商再低,这个时候也知道这件事自己掺和不得,萌生退意。“太子殿下病危!”

    “是,监国太孙心忧太子殿下,已经出发前往别院。取消明日早朝的信使,恐怕现在已经登府。”

    解缙连忙说道:“缙这就回府,不打扰杨指挥办案了。”

    孔乐南这才知道发生了什么事,没有想到今日竟然是因为自己的冒失,害的太子殿下吐血。如果他没事还好,要是有事,这京城孔府六十七口,可都要给太子陪葬了。

    他根本没有想到太子会病的这么重,前些时日见到太子,看他似乎恢复健康了呢!

    要是知道会有这个结果,他怎么敢去惊扰太子!

    这个时候,他后悔至极。

    可是,后悔也来不及了啊!

    回到解府,果然鸿胪寺已经派人来通知他,明日免了早朝。

    解缙坐在堂屋里,依旧五心不定,担忧着几十里外的太子。

    如今陛下恐怕还没有到宁波,若是太子薨了,陛下还会御驾亲征吗?

    他觉得自己不能置之不理,跟大哥解纶,还有两个子侄说道:“祯期,你去吕尚书府,将事情跟他分说清楚,这事事关重大,礼部要及早准备,为太子祈福。

    桢亮,你去夏尚书府。如今户部在清查孔家田地,设法替孔家掩饰一二……”

    解桢亮不解地问道:“父亲……你一直教导我们立身要正,为何现在却要反道而行?”

    解缙叹了口气,望向了解祯期问道:“祯期,你可明白我的用意?”

    解祯期笑道:“叔父乃大明数得上的宿儒,如今却被殿下作为改革的象征。我解家如今协助殿下推广字母,数字,几何丛书,已经成为了众矢之的。”

    解桢亮一脸正气地说道:“引进数字和字母,几何,将以往的复杂算法变的简单,这是利民之举。既然如此,吾辈当不畏险阻,奋勇向前。”

    解缙笑着摇了摇头,这个儿子就是随他的脾气,一点不知变通。自己走了那么多的弯路,对他却没有一点启发。

    相比之下,侄儿解祯期就要更胜一筹,更加聪明和圆滑,懂得妥协和忍让。

    解祯期说道:“二弟,我们要做的是让更多人接受我们的学问,而不是党同伐异。大多数人不接受,不代表他们就应该被打倒……。如今殿下致力推广各种学术,弱化儒家思想,但是儒家,还是有可取之处的。”

    解缙点了点头说道:“孔家好歹是圣人之后,哪怕殿下不喜,也不应赶尽杀绝,还是尽量留一份种子。”

    解桢亮不赞同地说道:“王子犯法与庶民同罪,孔家强占良田,动用朝廷劳役为自家服务,刨人祖坟,抵制南洋粮食赚黑心钱,不顾百姓死活,有哪一点像圣人之后?”

    解缙怒道:“那些妇孺何罪?那些孩子不过几岁,懂得什么?难道你就没有一点怜悯之心?”

    见父亲动怒,解桢亮才连忙告罪。“父亲,切勿生气,是孩儿思虑不周。”

    解纶笑道:“夏尚书那里还是我去吧,让桢亮在家守着。”

    解桢亮这样的态度,解缙还真不放心让他去跟夏元吉沟通,要是哪里让夏元吉误会,岂不更糟。

    解纶肯出面,那解缙也就更放心了。

    他要去蹇府见蹇义,这位朝中第一人,也必须他亲自登门,才能代表诚意。

    亥时时分,带着六千侍卫的朱瞻基才抵达了温泉别院。而这个时候,朱高炽已经在太医的救治下,暂时脱离了危险,只是还在昏睡之中。

    看着手臂上被打了夹板,一副虚弱模样的朱高炽,朱瞻基心里却有些好笑。这朱高炽还真是打不死的小强啊,不到两个月的时间,三次吐血,却依旧能坚持了下来。

    这里面,几个太医是有大功劳的。

    朱瞻基当然不希望他现在死,即便他现在监国,要是朱高炽薨了,他也要最少守孝49天。

    他更担心会因为朱高炽的去世,导致朱棣改变计划,毕竟现在朱棣还没有离开大明。

    见朱高炽在昏睡,朱瞻基留下了母亲和孙娴照顾,来到了别院大殿。

    温泉别院这里,这座大殿和众多衙门都是朱元璋时期就开始修的,很有大明的风格。

    但是在朱瞻基根据温泉的出水,修建多栋舒适的木屋之后,这里就有些荒废了下来。

    这里规制森严,远不如木屋住的舒服。就连朱高炽搬到这里来住,也选了一栋大一点的木屋居住,而没有选择这里的大殿。

    不过如今朱高炽身体不好,朱瞻基不管是为了作戏,还是因为真心,都要伺候他一些时日。

    所以来大殿这里的时候,朱瞻基就交代刘万,让他派人将这里收拾一番,以后就要在这里处理一段时间国事了。

    进了大殿,朱瞻基看了一眼有些心虚的何纯,主动安抚说道:“孤已经了解清楚了,今日之事只是意外,怪不了你。去将李春押来,孤要亲自审问于他。”

    何纯如蒙大赦,立刻低头出去押人。

    朱瞻基这才又跟李彬说道:“丰城侯做的不错,今后再接再厉,不要让人惊扰了父王。”

    李彬因为朱高炽吐血,原本也有些惴惴不安,听到朱瞻基并没有怪他才放下心来。“此乃臣之本分,当不得殿下夸。”

    “府军前卫做的不错,但是这些内侍却要好好管管了。宫中内侍派系众多,人员复杂,如今这别院这里的内侍,也应严格监管起来。从今往后,这里的内侍不得外出,需要的物资,自有宫中内侍送来。不过两方内侍不得交接,全部由府军前卫负责转交。”

    李彬有些担心地说道:“臣怕殿下一片好心,却会引得众说纷纭。”

    的确,如果把别院这里变成一座大监狱,身为人子,却圈禁父亲,会让朱瞻基名声不好听了。

    朱瞻基晒然笑道:“本来孤也有些顾虑,可是现在,机会不就是现成的嘛!孤并没有限制父王和那些文臣,限制的只是内侍啊!”

    何纯带着几人押着李春来到了大殿门口。“殿下,李春押到。”

第六十三章 出海() 
三月的最后一日,应天府最轰动的话题。从皇上御驾亲征,一下子就转到了孔府六十七人全部被抓进內监大牢的事情上来。

    孔家是谁?即便是不识字的老农,不知道他们是大明唯一的千年世家,也听说过孔夫子。

    虽然这个世家在官场上面并没有多少势力,但是能流传千年,已经是一件不得了的事情了。

    而在朝中,这件事引起的轰动更是远远大于民间。这日一大早,就有大臣和监生想要到承天门跪拜,想要请殿下释放孔家人。

    不过,因为朱瞻基并不在应天府,而且这件事因为孔家人一股脑被抓走,没人牵头,才没有实施。

    等到了中午时分,孔府被抓的缘由就被锦衣卫宣扬了出来。听说太子殿下又吐血,而且就是孔家人引起的,那些想要替孔家说话的大臣们一个个就偃旗息鼓了。

    开玩笑,他们这些大臣什么事都能掺和,唯有皇家事务不能掺和啊!

    也难怪孔家人不是被关进刑部或者大理寺,被关进了內监监狱,因为这是直接惹上了皇家啊!

    蹇义这些天因为孔家的案子,被人烦不胜烦,心里厌倦。但是昨夜孔府的人被抓了个干净,他的心却变的空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