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3C书库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我的大明新帝国-第396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严叔同长揖到地,朗声道:“罪官严叔同,见过天使。”心里却在奇怪,七个人怎会有八匹马?

    领头的太监笑道:“倒是一表人才,只是为何当初跟孔家走那么近,是非不分了呢!可惜了。”

    话音落下,他从怀里掏出了一份折起来的公文,说道:“咱家过来传旨,顺便也把刑部的缴令给你带了过来。旨意稍后再说,你先看看刑部的公文吧!”

    刑部传给他的命令说:孔家家主孔彦缙已经抵达了京城,四月十六就要正式开审,让他四月十六到大理寺听审,作证。

    这个时候,严叔同也就更疑惑了,因为这件事完全不必惊动监国太孙,怎么会引得内侍传旨。

    但是严叔同不敢马虎,这是家中第一次接旨,其他人不懂规矩,人心惶惶,还要他来安排才不会失仪。

    他告了声罪,请几位天使稍坐,安排了香案,还让母亲拿了十四枚银币,其他人一人两枚,领头的那应该是长随一级的内侍,最少要送上四枚银币。

    待一切忙好,领头的内侍才从随从手里接过了一份明黄圣旨,在正房门口进行了宣旨。

    这个圣旨简单无比,只是让严叔同奉命,随内侍一起到温泉别院候命。

    “罪臣接旨……”严叔同先扶起了年老的母亲,才上前接过了圣旨,他回头使了一个眼色,严峻连忙将那些包起来的银币挨个递到各人的手中。

    他们笑着接下了银币,严叔同这才开口问道:“诸位天使,罪臣位卑职低,对京中情况又不甚熟悉。只是不知,殿下为何今日会召罪臣见驾?还希望能告知一二,罪臣也好做足准备,不至御前失仪。”

    领头的内侍笑道:“具体事务咱家也不是很知晓,只知道太子殿下一直很关切孔家事务,知晓孔家家主进京,想要见上一见。太孙殿下乃是孝子,自然不会违逆太子殿下的意见,所以咱家来的时候,据说已经召了孔家家主到温泉别院见驾。”

    这一下,严叔同有些明白了过来。

    要处置孔家的是太孙,但是太子却对孔家有些香火情,所以这次也算是太子和太孙之间的问题。

    他参与了孔家的不少事务,也算是个关键证人,所以才能被召到别院见驾。

    严叔同为了接旨,已经换了一身官服,这个时候倒是不用换衣服了。他躬身说道:“罪臣这就随天使动身。”

    吩咐了严峻准备一匹马车,去温泉别院那里等着自己,他就随着几位特使一同上马,先去温泉别院。

    温泉别院中,最近又恢复了一点元气的朱高炽横躺在一个松软的沙发上。朱瞻基坐在他左手边的位置,而他的对面,就是正白着一张脸的孔彦缙。

    原本他对孔家是非常厌恶的,因为这带着前世的记忆。

    在他的心里,孔家人无一不是蛀虫,墙头草,老奸巨猾之辈。

    但是看到现任的孔家家主,这个比自己还小了三岁的小白脸一副战战兢兢的样子,他就觉得有一种拳打小学生的不忍了。

    他才九岁的时候,就死了爹,所以继承了衍圣公的爵位,伺候就一直在族中大儒的教导下,学四书五经。

    十六岁的时候,他正式继承家主之位,然后就在有心人的蛊惑下写了一篇《蒙元溯正录》。

    为了给祖宗正名,他将蒙元视为正统。

    这本书一出,惹得朱棣大怒,直接削了衍圣公的爵位。

    一个十六岁的少年,正意气风发之时,遭遇如此大的打击,一下子吓的胆战心惊,这几年,就一直待在孔府之中,很少露面。

    但是他毕竟是孔家的家主,孔家不管做了什么好事,他都会担这个名,要是干了什么坏事,他也脱不了责。

    他一个小家伙,那里是那些老家伙的对手,这几年被坑的不浅。

    就以如今孔家犯的事来说,大部分都不是他的责任,但是要被问责,他就只能硬着头皮来京城挨板子。

    要是他有能力,又没遇到现在这样的事情,可能过个一二十年,他能逐渐收回大权。

    但是现在,这一切都成镜花水月了。

    朱高炽这个苦逼的太子,接连吐血了三次,朱瞻基还担心他熬不过去,谁知道这半个月一过,又精神了不少。

    他现在最担心的就是朱瞻基对儒家赶尽杀绝,一直记挂着对孔家的处置。

    那些官员大部分被轻判,朱瞻基也告诉了他,但是他还不满足,一心想要让朱瞻基放过孔家。

    在他的心里,朱瞻基毕竟是他儿子,他可不想因为朱瞻基对付孔家,最后被儒家编撰的史书上大骂他是个暴君。

    朱瞻基也知道他是好意,更知道自己也绝不会将孔家赶尽杀绝。

    在这个时代,儒家的存在是利大于弊的,儒家的优势也是无可取代的,现在将儒家打落尘埃,根本没有取代的学说,只会让人们变得没有信仰,穷凶极恶。

    这就好比后世,虽然将儒家打落了下去,但是不过四十年的时间,整个社会就变的道德败坏,人伦混乱。

    到了朱瞻基穿越的时代,又重新捡起被打落尘埃的许多东西,重新填补人们信仰的缺失。

    就以欧洲人为例,他们再发展,也从来不会推翻宗教信仰。

    难道他们不知道宗教只是假的吗?信仰的神是不存在的吗?

    他们当然知道,但是他们需要自己有精神寄托,需要有所畏惧,需要宗教建立起来的人伦关系,社会关系。

    所以,他故意把孔彦缙叫来让朱高炽见见。当然,不能只是让他看到表面的光堂,也要让朱高炽见到孔家背地里做了多少肮脏的事情。

    同时也要让孔家知道,朝廷绝不会任由他们野蛮生长了,他们所做的一切,也都要在朝廷规定的范围之内。

    当然,这只是第一步,在科技工业的发展还不足以改变整个社会结构的时候,朱瞻基还不会去挖儒家的根基。

    等到社会的发展可以改变现如今大明的小农耕经济结构的时候,当社会伦理进入到一个自由阶段的时候,那个时候,才是真正改变儒家的时候。

    朱瞻基很怀疑,说不定到时候儒家已经主动改变了,再不会说工业技术革新,是奇技淫巧了。

    朱高炽对孔彦缙的印象很好,他这幅小白脸的形象,很符合儒家对士子的描述。

    两个人谈经论道起来,朱瞻基根本听不进去,但是也能知道孔彦缙也算是有真才实学之人。

    面对朱瞻基,孔彦缙有着巨大的心里压力,看到朱瞻基那张脸,感受到他身上的气势,孔彦缙就心惊肉跳。

    “殿下,原曲阜县令严叔同带到。”

    本来微笑着聊天的两人,脸上的笑容登时消失了。严叔同的到来,也就意味着朱瞻基要当着他们的面来揭开孔家光鲜外表下的肮脏。

    “宣……”

    “宣原曲阜县令严叔同见驾……”

    不一会儿,依旧身穿县令官服的严叔同,一进门就跪倒在地。“罪臣严叔同见过太孙殿下,见过太子殿下。”

    太子虽然比比孙大,但是朱瞻基现在是监国太孙,所以把朱瞻基摆在前面并没有错。

    “平身,上前来。”

    严叔同起身,低着头,以小碎步走到偏殿的中间,再次长揖施礼。

    朱瞻基说道:“抬起头来。”

    严叔同抬起头来,差不多三十岁的年纪,看起来倒是一脸正气,只是却伙同孔家做了那么多不应该的事情。

    朱瞻基也没有给他留面子,直接问道:“你出身贫寒,自幼读圣贤书,从寒民做到一地县令。跟我说说,这圣人,与圣人之后,可是同体?”

第六十九章 开始要债() 
严叔同虽然出身贫寒,但是因为自幼聪明,家族扶持,一路从秀才,到举人,到进士。

    原本在小县担任过一任县令,因为官出色,才会被调任到曲阜担任县令,这一辈子并没有走过弯路。

    在人生的前一半阶段,他一直意气风发,并没有时间沉淀下来,总结过自己的人生。

    但是在曲阜遭遇人生最大的挫折,特别是被拘押在大牢的几个月里,他也认真回想了自己的经历,并且对每一段过失进行了总结。

    他也是怀着“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的崇高理想进入官场的。

    但是在进入官场之后,为了适应官场,他才逐渐从一个理想主义者,变成了一个现实主义者。

    孔家是圣人之后,在圣人之乡为官,他自然格外重视与孔家的关系,也违背了自己的理想,为孔家提供了太多便利。

    一直到他被关进大牢,他才逐渐想明白,自己是朝廷的官员,不是孔家的官员,自己越线了。

    看明白了这一点,他自然也就想明白了陛下出征,为何要让太孙监国,太孙为何又要对付孔家。

    这个天下是朱家的天下,不是孔家的天下。

    因为亲近儒家,亲近孔家,太子连监国之位都丢了。

    现在,他已经是犯官,没有了腾挪的余地,如今最正确的选择,就是紧跟着太孙的步伐,而不是顾念孔家以往的情谊,更不用在乎太子的想法。

    听到朱瞻基的问话,他毫不犹豫地跪倒,向朱瞻基磕了三个头才说道:“罪臣以往不明白,现在却已经明白了过来。圣人是圣人,圣人之后是圣人之后。

    百姓家中可以出大臣,圣人家族也会出败类。天下朝代更迭,昔日王谢世家,今夕已不可闻。自秦皇以来,这天下多少家族大浪淘沙,又有多少家族崛起。

    罪臣以往不明白这些,被圣人之名迷惑,故此做出了不符合天下大义的举措,后悔莫及。今殿下宽宏,只是流徙罪臣到吕宋,罪臣定当谨遵大义,不再荒唐。”

    孔彦缙听的脸色发白,看着严叔同,却不知道该如何应对。

    他很清楚,今日的问话关系着孔家的未来命运,至于过几日的三司会审,不过是走个过场。

    太孙殿下的问话,直接就是掘了孔家的根基,没有圣人之名的庇护,孔家在朝中为官之人不多,纵使民间有学子推崇,也不过是无根飘萍。

    可是,他又不能说太孙问的话,严叔同回的话有错。若以圣人的标准来评价,如今的孔家,的确没有任何一人能担当此名。

    而且,他现在独自一人被召见,身边连个能出主意的人都没有……

    突然之间,他忽然意识到,这是太孙殿下故意为之,他也是给了自己一个壮士断腕的好机会啊!

    是的,太孙殿下也是年轻人,他很清楚孔家的许多事情,并不是自己做的。

    现在自己被推出来挡风遮雨,太孙殿下对自己也有同情。

    可是,他有不知道自己猜的对不对,如果猜错了,自己可就是孔家的罪人了啊!

    朱瞻基听了严叔同的回话,忍不住深深看了他一眼。这个县令是个聪明人,留着他,孔家的那些阴私,就永远不可能掩盖下去。

    他突然有想到了以前曾经在曲阜,兖州担任过主官的官员们,想要对付孔家,他们也都有作用。

    他笑着向孔彦缙问道:“朝绅以为严县令之答可有谬?”

    孔彦缙的脸上渗出了一脸的汗滴,不知道该怎么接话。

    朱高炽笑道:“瞻基,孔家主比你还小三岁,又一直不曾出来主持事务,即便孔家有一些人有负圣人之名,也怪不得他。”

    “所以……”朱瞻基望着孔彦缙说道:“孤是开明之人,这冤有头,债有主,谁做的事,谁就要出来承担责任。别以为有家族庇护,有你这无辜之人来挡风遮雨,就像逃脱追责。该是你的责任,孤当然要找你的事,不是你的责任,你也不要揽在自己身上。”

    孔彦缙又是惶恐,又是惊喜。他被推出来到京城来应付官司,就是很不情愿的。

    孔家那些事,都不是他做的啊,就因为他是家主,所以他就必须要来承担责任,他跟谁说理去?

    现在,朱瞻基的意思已经很明白了。他来了京城不管用,查出来哪件违法的事是谁做的,就必须追究个人责任,而不是让整个孔家担责。

    这样不用担心孔家会被连根拔起,而且还能将那些老旧势力一股脑拿下,他这个家主,以后才能当的名正言顺。

    所以,他放弃了抵抗,起身长揖道:“一切遵从殿下的意思,孔家认打认罚。”

    朱高炽一愣,看了看孔彦缙,又回头看了看朱瞻基,他有些不明白,孔彦缙为何就直接不抵抗了呢?难道他不知道这对孔家来说会元气大伤?

    他虽然如今大门不出,二门不迈,但是朱瞻基想要让他知道的消息,他不会不知道。

    这两个月来,关于孔家做过的违法事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