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3C书库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我的大明新帝国-第404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水寨会议大殿内,朱瞻基坐在上首,在他的下首,坐了近一百个千总以上级别的将领。

    “据说在东洲东北的群岛上,还有南宋时期逃亡到那里的水师后裔,你们若去了东洲,第一个要接触的就是他们。他们在当地已经住了百余年,与周边的土著没有语言障碍,这是一股很重要的需要笼络的势力。”

    这倒不是朱瞻基胡说八道,因为在后世温哥华西部沿海的夏洛特皇后群岛,上面生活着的土著人,的确是南宋水师和蒙元水师的后裔。

    他们因为全部都是男性,流落到此地以后,屠杀了不少小部落,并且将他们的女人占为己有。

    此后,他们就在当地繁衍生息,不过因为懂得文字的水兵不多,留下的文献资料很少。

    但是有许多证据都明确证实,这些人的确是南宋和蒙元人后裔。

    实际上,在美洲各地,不少部落都有证据显示,他们是商朝时期抵达美洲的,他们有跟中国一样的象形文字,甲骨文。

    但是因为那些部落的文化几乎断绝,大部分都查无实证。

    但是皇后群岛上面生活的土著,保留下来的中文书籍和兵符等文物,却是最真实的证据。

    没有去管众将的惊讶,朱瞻基继续说道:“东洲大地虽然比中洲略小,但是同样幅员辽阔。而且与中洲不同,他们是南北长,东西窄。因为这样的地形,气候也不一样,所以他们不能像中洲一样,同样的物种可以在不同地区种植。

    而且,他们不会制作轮子,所有的东西全部要靠肩扛手拉,所以他们的活动范围小的可怜。

    但是,他们拥有最肥沃的良田,在东洲南北两处大陆的良田加起来,面积能够比我大明现在整个国境还要大。

    如此大的疆域,全部靠我们大明人来开发是不可能的,除非我们的人口再多十倍以上。

    所以,我们要控制当地的土著为我大明人服务,帮我们种地,帮我们放牧,甚至是帮我们养儿育女。

    控制东洲和控制南洋不同,因为南洋地区已经有了自己的文明,所以我们采用的是控制与遏制手段。但是在东洲,顺我者昌逆我者亡。听话的就有酒肉吃,不听话的,可以直接灭族,只留女人。

    但是,不能为了杀人而杀人,留下他们的命,帮我们干活,对我们才是最好的。明白了吗?”

    众人一阵齐喊:“遵旨!”

    朱瞻基又道:“你们现在要做的,就是给我将东洲变成大明的疆域,为我大明今后永远成为东洲之主出力。

    这次你们东洲探索回来,陛下想必也已经西征归来,到时候,我大明将会全力开发东洲,南洲,和西洲。

    东洲土地万里,金矿遍地,今日在场的所有人,只要立下大功,今后都有可能成为一方勋贵,替我大明永镇东洲。

    那个时候,你们就会是这个国家最尊贵的一些人,你们的子孙,也将会因你们的努力,成为我大明今后的重点培养对象。只要我大明不亡,孤保你们家祚永续!”

    这个时代的人还是很单纯的,朱瞻基的话在后世可能就是画饼,但是现在鼓舞士气的作用非常明显。

    这一次前往东洲的战舰和货船又超过了三百艘,人手也超过三万。

    除了海军和陆军的士兵,舰队里面还包括了各种医生,儒生,內监的官员,以及工匠和农科从全国抽调的三百经验丰富的农夫。

    这些农夫是以往很少会专门安排的,但是这一次,朱瞻基为了从南北各地,不同地方抽调各种农夫,宁愿让舰队又多等了半个月。

    不过朱瞻基感觉是值得的。

    澳大利亚的土地荒寂,也没有多少物产,非洲的土地还算肥沃,但是农业发展根本不能提,物产对大明也不算稀罕。

    可是美洲不一样,玉米,土豆,红薯,辣椒,这些农产品以后将会起到巨大的作用。

    大明的人口想要增加,就看这些作物了。

    第二日,朱瞻基免了午朝,早朝散了之后,就亲自来到阅江楼码头,送走了整装待发的舰队。

    王景弘看的羡慕不已,忍不住发出一声长叹。

    站在他身边的郑和笑道:“三保,如今殿下还需要你来整肃大明到西洋的海境,这才留下你。待到陛下回归,那个时候,这先头舰队也差不多回返了,你再想领军出征,不是难事。”

    王景弘笑着摇了摇头道:“怕是难了,即使有第二次,殿下恐怕也还是优先考虑候显。”

    郑和收敛了笑容,眼睛望着渐行渐远渐的舰队,叹了口气说道:“你总归还是有一些希望,我恐怕就只能在应天府养老了。”

    郑和现在可以说已经位极人臣,在內监系统,他已经是首领大太监。在海军,他虽然是海军总监,不是总督,却统管海军事务。

    而且因为东征东瀛,他获封滇国公,成为最高级别的勋贵。

    如今的他,再也没了以往的自由,只能替皇家排忧解难,还不能占尽风头。

    这些对其他大臣来说,已经格外满足了。

    但是对一直崇尚冒险精神的郑和来说,却如同坐牢。

    朱瞻基送走了舰队,突然之间觉得心里空荡荡的。回到了皇宫,他也无心处理公务。

    如今已经是五月,天气炎热了起来。朱瞻基身穿单衣,让人在武英殿前面的小河边,大树下,摆上了案几和小吃,准备带着孩子们玩一下午。

    论环境,皇宫里面当然是御花园最美,但是御花园是后宫,朱瞻基不能随便进。

    其次是东宫的景色美,在春和殿被朱允炆一把火烧了之后,东宫就没有再建设新的太孙宫,那里现在变成了一片花园,还有一个小孩子的游乐场。

    不过今日张氏与孙娴在文华殿接见命妇,他要是带着孩子在那里玩,会让那些朝廷命妇们都看见。

    他带孩子们玩没有关系,但是要传的到处都知道了。他一个监国太孙,不操心国事,反而带孩子嬉戏,那就会遭到言官们批评了。

    实际上,不仅仅是大臣们接受不了,就连孙娴他们,有时间也觉得朱瞻基胡闹。

    他不仅不遵守什么抱孙不抱子的习俗,还经常跟孩子没大没小的玩耍。

    前几日带着孩子划船还是寻常,那日他将朱雪架在脖子上,让她骑大马,惊得看见的太监们一个个都跪下不敢吭声。

    就连平日里对朱瞻基百依百顺的张氏,那日因为朱雪骑在他脖子上,也是发了脾气,还饿了朱雪一顿,不让她吃饭。

    且不说如今男人尊贵,女人低贱,光是朱瞻基的身份,许多天伦之乐都不能享受了。

    女孩子们,朱瞻基给她们画了几个方格,教他们跳房子,跳绳。

    男孩子们,朱瞻基将他们分成了两队,玩斗鸡。

    这个斗鸡可不是大明流行的斗真鸡,而是男孩子玩的一种游戏,一帮四五岁的孩子,一个个都玩的开心不已。

    一直到了傍晚时分,孩子们要吃饭了,朱瞻基才让宫女们过来,将她们各自负责的小公主们带回去。

    朱瞻基养孩子,也跟别人不一样。

    以前的宫中孩子,都是从小跟着母亲住,长大一点才单独分了宫殿。

    但是朱瞻基的孩子出生的比较集中,年纪差不多大,朱瞻基特意安排了永福宫的两个偏殿,一个偏殿住女孩,一个住男孩。

    他们每日住在一起,每个人的身边都只能带一个照应的宫女。每日除了晨昏定省的时候到母亲身边问安,其他时候都集体活动。

    一开始,孩子还小,有些不习惯,哭闹不止。

    但是不到三天,一个个跟放风的囚犯一样,天天在一起玩的把母亲都给忘记了。

    孩子们一起开开心心地走了,朱瞻基也准备回去,这个时候,朱雪牵着朱霜的手来到了朱瞻基的身边。“父王,明日是霜儿妹妹的生辰,霜儿有话想跟你说。”

    朱瞻基是看到了朱雪她们的出生,朱霜因为生的晚,那个时候他已经出海了。

    朱瞻基都忘记了朱霜的生日,看她有些怯怯的眼神,朱瞻基蹲下来,笑着问道:“霜儿想跟父王说什么?”

    朱霜实岁只有三岁,还不算懂事,这些时日跟朱瞻基熟了,才不算怕他。

    听到朱瞻基问她,她拉着朱瞻基怀里的腰带,扭捏说道:“霜儿想让父王跟我一起吃长寿面。”

    朱瞻基听的心都要融化了,笑着抱起了她说道:“好,父王明日跟你一起吃面,比赛谁吃得多。”

    朱霜笑了起来,脸上露出了纯真的笑容。

    看到她的笑容,朱瞻基心里一动,打发了她们离开说道:“先不去吃饭了,带我去蓝妃的宫中。”

    李亮犹豫了一下,提醒说道:“殿下,你将小王爷,小公主们集中在一起生活,蓝良娣怕是这个时候都会到永福宫看望……”

    朱瞻基摆了摆手说道:“没关系,孤就到她宫中等她回来。”

    蓝烟在朱瞻基的妃子中,是仅次于孙娴这个太孙妃的良娣,与她平级的也就只有胡善祥一人。

    所以她住的地方也是仅次于后殿正殿的侧殿,有一个单独的小院子,内侍和宫女也比其他人多了四个。

    朱瞻基进入偏殿的时候,蓝烟果然不在,只有两个小太监,两个小宫女在守着院子。

    看见朱瞻基进来,他们吓的连忙跪下。朱瞻基和声和气地问了她的书房在哪里,进了书房然后才交待道:“你们去把蓝良娣叫回来吧。”

    (感谢916929兄弟的盟主,我会尽快加更。)

第七十六章 坦白() 
从内心来讲,朱瞻基还是很喜欢蓝烟这个有些傻白甜的女孩子的。不过他的女人太多了,即便是喜欢,他也不会表现的很明显,更不会越过孙娴这个太孙妃。

    习惯了尔虞我诈,勾心斗角的生活,他更喜欢自己身边的人单纯一点,这样也能更省心一些。

    朱瞻基虽然是一个善解人衣的人,但是并不是一个善解人意的人。

    即便是前世,女人更像是他的附属品,战利品,而不是平等的爱人。

    他对蓝烟最深的印象,就是她傻乎乎地想要通过自己的力量去解决家族生意遇到的困难。在这个女性地位低下的年代,她一个没有结婚的小丫头,根本就不适合抛头露面。

    进宫之后,蓝烟就变的低调了许多。她入宫的时候是个小富婆,兴庆宫中有是一人之下,数百人之上。

    靠着金钱开路,这让她在宫中的生活格外逍遥,甚至到了一种超然世外,冷眼旁观的境地。

    朱瞻基要出海的时候,她怀孕了数月,这让她错过了跟朱瞻基一起前往欧洲的机会。

    回来之后,朱瞻基纷纷扰扰许多事务,加上要雨露均沾,所以跟她并没有太亲近。

    上次的聊天,短短的几句话让朱瞻基有了一种异样的感觉,似乎她跟自己一样,也有前世的记忆。因为她说了这个时代,女人活得艰难这样的话。

    前几天在端午节,朱瞻基看到她,她更应该看到了自己,原本应该凑过来,却悄悄地躲起来,更让他有了一种怀疑。

    不过怀疑总是怀疑,朱瞻基还不至于因为这件事感到惊喜或者是担忧。

    不感到惊喜,是因为哪怕他们来自同一个时代,也不代表他们就能有很多共同语言。

    朱瞻基不是那种离了爱情不能活的男人,无所谓对方的心思。

    不感到担忧,是因为她已经在宫中了,很难有跟宫外联络的机会。

    她即便是托人照顾两个弟弟,也必须要过朱瞻基这一关。

    今日闲下无事,因为朱霜的关系,他又想起了她,所以决定试探一番。

    如果她真的跟自己一样,就问清楚她前世是干什么的,说不定有用的上她的地方。

    书房里的摆设很简单,贵重的装饰也不多,但是整个环境布置的很舒适。

    朱瞻基坐进了她经常坐着的紫檀木椅上,木椅虽然有些硬,但是因为有个厚厚的棉花垫,坐起来很是舒服。

    书桌上面,拜访了几叠书,这里面有不少野史小说,没有宫中印鉴,应该是她托人买的。

    桌面上还有一叠拼音注音表,这是朱瞻基布置给后妃他们的任务,所以看到这些,朱瞻基并没有觉得奇怪。

    她负责的应该是千字文第二卷的部分,大部分字已经按照朱瞻基的要求进行了注音。

    但是注音只是第一步,后面还要根据注音进行声母和韵母的归类,再将每个字的释义完全解释清楚,这是一项艰巨的任务。

    是的,朱瞻基这是要编一部带注音的字典。

    朱瞻基只是随意地翻着这些注音册子,留守的小宫女胆战心惊地在李亮的安排下点燃了桌面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