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3C书库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我的大明新帝国-第429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然后有单独的厨房和厕所,足不出户,就能解决生理问题。

    因为房子建的结构有些傻大笨,阳台上不要说栽花种草,就是种树都没有关系。

    而且小区里面的绿化都严格遵循标准,还有小广场可以玩耍,闲聊。

    每一栋楼的房顶,在承重墙上方,都有一个水泥池砌的水箱,里面刷了油漆,保证水质,并且有专门的蒸汽机可以提供上水。

    这样的房子,不要说在这个时代,即便往后推几百年,也不会落伍啊!

    不花钱就能住进这样的房子,这让大明的普通百姓,如何不疯狂。

    。

第九十三章 幼军(加更完成)() 
应天府的城市建设,虽然看似没有太大的作用,在一个国家的经济还没有发展起来之前,进行这样的改造,似乎劳民伤财。

    但是,不要忘记这是皇权时代,朱瞻基对整个应天府的改造,相当于对大明改造的缩影。

    通过这种改造,不仅能够增强官员对他的信心,更能将官员的利益跟自己绑在一起。

    一个人活着,固然可以有理想,有抱负,但是在现实生活中,永远离不开吃喝拉撒睡。

    生活的品质,决定了一个人的环境,这种环境对一个人的影响,是非常重要的。

    应天府的改造就是这样一种改变,让所有大臣在一个新的环境中,对朱瞻基的统治产生依赖性,这样的时候,就没有人会来反对他。

    而且,即使有失意者不满,也不敢让其他人知道,更没有人会去盲从。

    除了这些,还有一个重要原因,那就是要做给朱棣看。

    他想在朱棣回大明之前,将应天府的改造形成一定的规模,让朱棣好好看看,选择他监国没有错。

    在后世,关于人生的价值,有许多说法。朱瞻基比较认同的就是从生存,安全感,被认同,爱与被爱,理想这五个阶段划分。

    他是大明皇太孙,直接跨越了生存阶段。

    至于安全感,他这些年的运作,从锻炼身体,到笼络武将,控制经济,研究科技,这个阶段目前也已经达到圆满。

    至于爱与被爱,经历了三生三世,他变的格外自私,在这方面并没有太多的需求。

    所以,只剩下了被认同感和理想。

    这种被认同,除了在乎的人的认同,比如朱棣,比如张氏,更是一种社会认同感。

    他改建应天府,同样是寻求一种社会认同感。

    关于理想,他的理想可以说是非常简单,也非常艰难。

    那就是让华夏民族屹立在世界之巅,为了这个理想,他能够付出除了生命之外的所有一切。

    而且自穿越以来,他没有丝毫犹豫,一直在坚定不移地向前走着。

    哪怕是他现在的父亲,被誉为一代“贤主”的朱高炽,因为阻碍在前面,也被他给挪在了一边。

    时间进入了八月,天气渐渐转凉,这一段时间,应天府的老百姓们,终于将话题从新式房子上面,转到了科考上面。

    那房子建的再漂亮,你不是在內监或者工部的工厂做工,你就分不到。

    而且,这也不是没有代价,想住进这样的房子,必须要把在内城的住房跟朝廷做个交换。

    所以,没有这样的条件的百姓,只能期待等内城稍微人少一点,进行旧城改造的时候,才有可能住进连茅房都在屋内的新房。

    旧城改造,城市建设,可以带动无数行业的发展。

    比如砖瓦行业,比如煤炭业,因为要让人们在家里做饭,柴火灶当然不能再用,要改用煤炉。

    提到这里,就不得不提如今大明的环境。

    在后世,整个华夏到处都是光秃秃的一片,除了道路两边,成片树林只能在偏远地带才有。

    但是现在,到处都是没有被砍伐的树林,开发出来的土地比后世要少了许多。

    如今是没有环境保护的,而百姓也全部都是用柴火灶,麦秸和稻杆不够用,这就导致了大量的树木被砍伐。

    特别是到了秋冬季节,许多不成材的树木都被砍伐,放在那里阴干,然后到了冬季成为了被燃烧的材料。

    不过朱瞻基对此也无可奈何,因为他不可能为了环境保护,就不让老百姓去砍柴,不管什么时候,人们的生存权才是最重要的。

    所以他现在只能大力推动煤炭的应用,一船船的煤炭被內监的运煤船从鸿基煤矿运了回来,还有淮北,那里也是大明现在最大的煤矿之一。

    煤炉被造了出来,蜂窝煤被造了出来,如今大明的许多摊贩,包括饭馆,都已经开始用煤炉来做饭。

    不过在农村,大部分百姓还是习惯没事的时候去树林里采枯枝回家做饭。那是免费的,而煤炭再便宜,也是要钱的啊!

    城市建设一时半会不会有大的的改变,何况现在还是农忙季节,要等到秋冬之后,百姓的农活干完了,需要服劳役的时候,才是大建设的开始。

    工部那边已经在积极筹备各种建筑材料,就等着农忙之后,进行大建设。

    而朱瞻基也给工部和內监下达了命令,虽然以前的时候,百姓服劳役还需要自己带粮,但是从今年开始,服劳役要由朝廷提供粮食。

    每人每月按照六十斤米,一斤盐,一斤糖,还有十斤面粉的份量发放。

    大明现在一点也不缺粮食,光是一个吕宋,现在每年都有两千万石的产量,他们连一半都吃不完。

    剩下的粮食,因为难以全部运回来,如今大明的酒商们都直接跑到南洋那里去酿酒,然后直接运酒回来。

    当然这些只是普通老百姓喝的酒,真正的好酒,还是用五谷杂粮酿出来的最好。

    朱瞻基也大力支持这一举措,并且让內监为这些酒商提供便利和服务。

    六月底的时候,朱瞻基终于确定下来了幼军提督的新人选,消息一出,让无数京城的勋贵失望不已。

    因为他不是从京城勋贵中挑选的新提督,而是选了他早就青睐的陈懋。

    陈懋是大明少数弃文从武的武将,并且功绩彪炳。

    靖难之时,陈懋就已经做到了中书舍人,后来其父陈亨决定追随朱棣,他随父一同投靠了当时还是燕王的朱棣。

    陈亨因伤去世,陈懋率领父亲的旧部,独自御敌于单桥(今河北沧州单桥村)、藁城、西水寨(今河北保定)、东平(今山东泰安)、固镇、小河(今安徽境内之濉河),屡立战功,累升至右军右都督,宁阳伯。

    而当时,他才二十一岁,是大明非继承勋爵而获封的最年轻将领。

    永乐六年,陈懋佩征西将军印,以总兵官职镇守宁夏。陈懋到宁夏后,使当地号令一新,他善于抚恤降兵。

    而且他虽然年轻,却行事公允,那些蒙元贵族也格外信任他。

    他镇守宁夏期间,被他招降的蒙元大将多不胜数。

    比较出名的就有北元国公阿滩卜花朵,丞相昝卜、知院秃赤与其弟司徒、知院伯颜不花王亦儿忽秃、典住哥,平章都连、脱儿赤,司徒秃鲁塔失,国公卜答失里,同知朵儿只速可,同佥阿束等帅众,部众三万,牛、羊、驼马十余万。

    永乐七年,蒙元降将都连等叛逃,陈懋率众于黑山追擒都连,并尽收其所部的人口畜牧。

    同年十二月,朱棣加封陈懋为奉天靖难推诚宣力武臣、荣禄大夫、柱国,进封宁阳侯,累加俸至三千石。

    朱瞻基在北征之时就见过这个年轻的宁阳侯,并且对他的印象很好。

    但是当时的宁夏局势还非常复杂,他也一直镇守宁夏。朱瞻基不是没人可用,所以只是把他记在心里。

    如今北境整军待战,陈懋于六月进京,原本是想借着押运一批新枪的机会到京城来拜见朱瞻基。

    但是朱瞻基却将他留了下来,让他担任了这个无数人羡慕不已职位。

    一个镇守宁夏的总兵官,跟一个天子亲军的提督,虽然是一样的级别,但是位置的重要性天差地远。

    在朱瞻基的授意下,他一边积极了解京城各处情况,一边熟悉部将,为即将归位的新幼军安排营寨。

    原本的幼军只有一万两千人,分别驻守下马桥农庄的东部和夹江工业区。

    但是现在人多了两倍,光是营寨就要增加四个。

    薛禄在的时候,已经选了幕府山,玄武湖,栖霞山,方山这四处建设新营寨,六处营寨刚好将应天府包围了起来。

    不过一直到了七月,这些营寨才全部建成。

    八月初六,朱瞻基到应天府南的牛首山脚下巡视幼军训练,亲眼目睹应天府的学子多了不少。

    如今的百姓,也已经把注意力放在了秋闱这个大明普通百姓鲤鱼跳龙门的盛事上。

    城里多了不少学子,这在朱瞻基的意料之中。这还是秋闱举人试,只有应天府一地学子。

    要是到了明年春闱,全大明的举人都来了应天府,那个时候,学子的数量会更加惊人。

    应天府这几年的变化非常巨大,让几年没有进过应天府的学子都目瞪口呆,有应天府百姓宣传,几乎所有人都知道这是朱瞻基的功劳。

    所以朱瞻基的马车所经之处,不管有没有看见朱瞻基的身影,都能看到不少学子认真地躬身行礼。

    大部分时候,朱瞻基都已经习以为常,因为如今的应天府老百姓对他可是崇拜的很,不管他出现在什么地方,都能遇到老百姓行礼,甚至是跪下磕头的大礼。

    只有少数时候,没有心事,朱瞻基偶尔也会自我嘚瑟一会儿。不管怎么说,能得到百姓的真心爱戴,就已经代表了他被社会的认同。

    牛首山位于应天府的西南,是大明操兵基地。凡是京卫,一般都是在这里进行训练,然后才会被安排到各卫。

    朱瞻基的幼军在去欧洲的时候,留下了大半,只有六千人随他回来。这六千人是组建新兵的基础,不能妄动。

    上个月的时候,薛禄带走了新训练的六千人,其中就有一千是老兵。

    老兵大多会担任伍长,以此带动新兵,尽快进入状态。

    他这次的幼军补充总兵力是三万五千人,其中包括三万两千作战部队,另有三千后勤装备部队。

    从春节之后,新军就陆陆续续进行了培训,大明也有专门的新兵培训机构,并且同时隶属不同的部门。

    一方面属于兵部,由兵部负责补给,训练器材,供应伙食。

    一方面属于南京守备府,目前南京守备由王景弘担任。在原本的历史中,郑和担任过一段时间这个职位,不过他现在担任了海军总监,所以才有了王景弘的上位。

    守备府节制整个京卫系统,有管理权,并且代皇上发号施令,但没有领兵权。

    而领兵权隶属五军都督府的中军都督府,基本上由勋贵阶层的公侯伯爵统率。

    但是这些勋贵平日是没有调兵权的,他们能管的,只有自己的亲兵。

    新兵训练营是常设机构,成国公朱勇担任守备,西宁侯宋琥和襄城伯季隆、驸马都尉沐昕同任南京操兵副守备。

    虽然如今这个时代与后世的科技发展不能相比,但是在权力制约上,并不比后世落后。

    朱瞻基抵达的时候,校场旌旗招展。两万四千已经训练完毕的幼军士兵,五千老兵,组成了十个巨大的方阵,一个个不动如山地站在炎热的太阳下。

    在这个场合,即便是那些与朱瞻基关系亲近的勋贵,也是一脸严肃,不敢有丝毫轻率。

    朱瞻基今日也是一身紧身打扮,浑身上下没有平时的装饰,只有一条牛皮腰带系在腰间,上面挂了一把百炼横刀。

    明黄的龙袍显示出他的身份,更衬托出了他强壮的身体。

    当他龙行虎步,一步步稳重地走上校阅台,随着鼓乐声响起,将近三万士兵纷纷单膝跪拜,齐身行起击胸礼。

    整齐的鼓点同时指挥着他们的动作,然后齐声大喊“扬我华夏,驱逐鞑虏,铁血幼军,匡扶大明。”

    这个口号原本是羽林卫学的口号,不过,既然连幼军的名号都给了新幼军,这个口号也随之转给了这支新军。

    朱瞻基大手一挥,高声道“想要荣华富贵,就要拿命来拼!贪生怕死,莫入我门!”

    今日朱瞻基的身边跟着将近两百个内侍,他们今天的任务就是担任朱瞻基的传声筒,将他的话高声传递到现场每一个人的耳中。

    这幼军可是朱瞻基的私兵,也是他除了羽林卫之外,最重要的军事力量。

    所以,面对这些士兵,他用的是更亲近一点语气。

    作为一个监国太孙,一个未来的皇帝,能承认他们入门,就是无上的荣耀。

    用一句老套的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