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3C书库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我的大明新帝国-第442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派出细作,观察敌人行踪,挑选新的落脚地,整理缴获。救助伤员。”

    这个时候,不用常福良指挥,张信和沐昕也知道该怎么做了。

    一条条命令被传达了下去,但是没有一条是去追敌的。

    敌人这么快被打散,但是他们死去的人并不多。

    粗略观察,对方最多只损失了两三成的人马,在这个陌生的地方贸然追击,只会让自己的士兵陷入险境。

    而且,他们要更多地保存兵力,而不是杀敌。

    他们征伐德里国的目的,不是为了占领这里,也不是为了消灭德里人,只是为了削弱他们的力量,让他们不能再成为大明统治这里的威胁。

    只要将他们的力量打残,让他们知道大明的厉害,不再成为帖木儿国的拥趸,就已经达到了目的。

    当然,还远不止这些,如果能够让对方直接臣服,那是最好的结果。

    即使不能让他们完全臣服,让他们推出开伯尔山口的白沙瓦城,也达到了大明进攻这里的战略目的。

    这一战,大明士兵受伤的也有好几百,死了几十个。

    这些都是被对方的弓箭射伤和射死的,其中有七个人,却是死在了自己人的手上。

    一个年轻的士兵因为过于紧张,在掷弹的时候,没有把手榴弹扔出去,反而脱手落在了自己的脚下。

    这颗手榴弹,就夺走了七条人命。

    幸好他自己也死了,要不然,即使他活下来,也会被杀死祭旗。

    敌人的弓箭威力有限,只要不是射在要害,当场死亡,其他人都是轻伤。

    随军的医师紧张地救治着他们,在天黑之前,终于将所有人都包扎完毕。

    而这个时候,细作在他们战场的西方,挑选了河边一处山岗,已经安营扎寨,布置好了防御。

    所有伤员被转运到了新的营地,休息一晚,明日继续出发。

    仓皇而逃的德里人虽然没有看到大明士兵追过来,但是也被吓破了胆子。

    他们连沙赫布尔城都不敢再进,一路向着德里逃窜。

    这也让沙赫布尔城的百姓和贵族们惊慌失措,他们虽然是印度教徒,但是也怕大明人对他们进行屠杀。

    当天晚上,他们就派来了使者,希望能用金钱换取大明放过沙赫布尔城。

    张信他们本来就没有攻城的计划,他们全都是骑兵,也没有攻城的器械,要是强攻,不一定能攻下来,死的人还不知道有多少了。

    但是他知道自己不是讨价还价的好手,而是派出了监军秦川。

    只有让这些好财如命的太监出马,才能吸出油来。

    而秦川愉快地接受了这个任务,他没有先去见使者,先问了向导这里的经济情况。

    当他知道斋浦尔是印度半岛的宝石中心,沙赫布尔也是宝石产地的时候,他的笑容也就变的更加灿烂了。

    。

第一零二章 首战() 
“福安子,赛夫丁国王来了。”

    黄渊从面前的文书上抬起了头,问道“今日陛下不是在城郊进行狩猎吗?赛夫丁没有过去?”

    “大军刚刚回来,陛下猎到了几只狼,一只熊,准备晚上烤熊肉。”

    黄渊笑了笑,波斯这里虽然有熊,但是只有北方才有,南方这里气候炎热,即使有熊,恐怕也是这里的部落故意抓来放生的。

    不过,他也无意去揭穿这一点,只要陛下心情高兴,就比什么都好。

    他起身绕出了公文桌,亲自迎到了门外。

    赛夫丁身为忽鲁谟斯的国王,虽然这里只是一个小国,不过这几年受到了大明的庇护,忽鲁谟斯成为了中东地区著名的贸易中心,发展的十分迅速。

    赛夫丁原本一直受到帖木儿国的威胁,现在有了大明海军的庇护,不再战战兢兢,但是面对大明,也彻底失去了原有的独立。

    见到黄渊亲自迎了出来,他才从马上跳了下来,笑道“黄总兵,本王又来打扰了。”

    黄渊躬身行礼道“国君亲身前来,渊有失远迎,请恕罪,里面请。”

    赛夫丁自三年前就请了一个大明来的秀才教他学大明话,如今虽然说话的口音很重,但是交流已经没有问题。

    会客室内,赛夫丁开门见山地说道“黄总兵,贵国如今从柯枝运来了大批的木材,建造了大量的投石机,我能否购买一批投石机。”

    黄渊忍不住笑了一下,问道“国君应该跟陛下说过吧?”

    “是,就是陛下让我来找你的。”

    黄渊笑着说道“如今我大明即将北征,这投石机只会嫌少,不会嫌多。我大明如今在大军在此,国君自然不用担心安全,而等到我大明将士撤回的时候,这些投石机自然不会全部运回去。”

    赛夫丁这才明白了过来,笑着说道“原来如此……”

    在大明,投石机早就被新式的火炮取代。火炮不仅比投石机打的更远,杀伤力也小不到哪里去。

    但是在这个地方,因为到处都有火油,火油弹的威力相比火炮,威力更强,只是距离稍近一些。

    火炮会耗费大量的火药,当然要省着来,所以大明才会建造大批的投石机。

    当回去的时候,这些投石机当然不会全部运回大明,大半的都会留在这里。

    所以,根本不用他来买,也会留给他。

    而且,忽鲁谟斯在大明看来并不富裕,他们依靠大明的保护,现在成为了贸易中心。大明在这些贸易中,赚取的比忽鲁谟斯多的多。

    一个完全依赖大明的国家实力越强,也越符合大明的利益。一些小钱,反倒是小事。

    既然赛夫丁来了,黄渊也就问起了他组织的工匠,加工火油弹的进度。

    投石机的发明已经有了一千多年的历史,但是在东方,几乎全部都是投掷石头。

    火油弹的制造,可不仅仅是用石匠挖空一块石头这么简单。

    火油弹的开口多大,关系到能燃烧多久,还有威力的大小。

    大明在这方面没有经验,主要依靠阿拉伯人的工匠来制作。

    能够白得一批投石机,赛夫丁相当开心。波斯这个地方有草原,有水源,但是就是缺树。

    北方的树木运到南方来,就会变成一个天价。所以这里的投石机,大部分都是从印度运来木材建造。

    现在可以节省一大笔军费,他当然开心了。“如今已经制造了足有五千枚火油弹,足够大军一直打到撒马尔罕去。”

    如今南路军的主力出发在即,第二日,黄渊就去到了格什姆岛上的火油弹制造基地。

    格什姆岛是波斯湾的第一大岛,这座岛就是一座石头岛,有着用之不竭的石头。

    黄渊首先检查了火油弹的生产,见到各种大至七八十斤,小到二三十斤的火油弹被蜡封,封存,运到陆地上的大明军营,这才放下心来。

    在这里做工的大部分都是从印度带过来的仆从军,他们虽然愚蠢了一些,但是用来干体力活,负责运送辎重,还是合格的。

    随后,他来到了到中心石山北方的大明炮弹基地。

    火炮发射的实心弹,全部都交给了忽鲁谟斯的工匠,这里的基地很小,但是却生产着大明目前威力最大的开花弹。

    这种开花弹其实就是一个个大型手榴弹,不能用火炮来射击,只能用投石机。

    石弹的中心被挖空,里面塞上火药和石块,铁蒺藜。石块略大,铁蒺藜更轻。等到爆炸的时候,石弹的外壳与里面的石块能形成一个十几米的杀伤范围,而铁蒺藜的杀伤范围能到到三四十米。

    因为火药的数量有限,这种炮弹生产的并不多,但是大明军队上下,却对这种炮弹寄予厚望。

    在投石机的威力相差不远,在火油弹的制造相差不大的时候,这种炸弹,才是攻城略地的最有效武器。

    大明现在远程有火炮,中程有投石机,短程有火枪,在整个武器构架中,已经趋于圆满。

    但是帖木儿国只有中程攻击有些威胁,所以大明有着近乎十成的把握。

    唯一能制约大明士兵的,就只有荒原和过长的战线。

    不过,现在有了印度的仆从军,有了印度各国源源不断地运送粮食,再加上大明已经决定在整个波斯实行顺我者昌逆我者亡的劫掠政策,所以,补给问题能得到了很大的缓解。

    当然,将印度各国很好地统筹起来,协调他们之间的关系,相当考验黄渊的能力。

    如果他能将这件事办好,这次西征,他将会是当仁不让的首功。

    大军出征的日子被安排在了十月初一,大军预计用三个月的时间,进攻到赫拉特。

    在赫拉特休整一些时间,然后继续北上。

    那个时候,北路军也会从国内出兵,直接攻向撒马尔罕。

    如果战事顺利,两路大军将会在明年夏季到秋季之间汇合。

    在这场战事中,朱棣将会率领陆路大军缓慢而坚定地一路北上,攻城略地。

    而骑兵则会游弋左右,进行扫荡,而印度仆从军则负责劫掠,运输补给。

    忽鲁谟斯的大军筹备已经进入了最后的阶段,而远在京城的朱瞻基也在算着日子。

    大明的这次西征虽然算不上倾国之力,毕竟能派出的病理有限,还主要是以骑兵为主。

    但是这绝对算得上是一场国运之战,如果能将帖木儿国击败,就能把绿教挡在中亚之外。

    在原本的历史上,西北那里的混乱和反叛,就不会再出现。

    而就在十月初一,漠北已经开始飘雪的时候,郑亨已经率领大军从北明山出发,提前了四个月前往西北。

    他不敢等到明年二月再出发,生怕战事不利,或者是路途险阻,耽搁了行程。

    虽然现在天寒地冻,但是沿途各军卫补给已经到位。他们这十三万骑兵只需要携带武器,轻装上阵,寒冷的天气不会成为障碍。

    从北明山,他带走了八万骑兵,加上瓦剌一万骑兵,鞑靼三万骑兵,朵颜三卫和辽东部落凑了一万骑兵,一共十三万大军。

    等到了西北,也会从西北各军卫再抽调两万骑兵,凑足十万骑兵。

    而西北的吐鲁番国,火州国,柳城国,他们虽然不会派兵出征,却要负责在他们境内的补给。

    当然,这些补给也是大明运到西北的,不过大明只是将这些粮草运到了嘉峪关和最西北的哈密卫。

    剩下的路程,全部都是他们负责运输。

    不过他们依旧很开心,因为这三年来,大明往西北运送了如山的粮食和各种布料,这些都是西北各族最想要的交易品。

    而现在,只要他们负责运输,就能落下一半,不用他们出一两银子,他们如何不肯!

    而西北势力最大的东察哈台汗国,他们不仅派出了大量的马车,将棉花运到嘉峪关,将粮食运回去,还将会派出一支三万人的骑兵参战。

    他们这些年被帖木儿国欺负的够呛,丢了河中地区的大片领土,早就跟帖木儿国势不两立。

    陈诚这些日子一直在西北各国之间联络,除了这些国家,他甚至还远赴金帐汗国,与金帐汗国的各部落进行各种贸易洽谈,实际上是政治拉拢。

    金帐汗国虽然是铁木真的孙子拔都建立,但是两百年过去了,当初的蒙古人优势地位早就不复存在。

    金帐汗国境内居民成分复杂,社会发展水平悬殊很大。有些部落文明不下于帖木儿国,但是也有很多部落在穷山恶水之间,过着原始生活。

    到了十五世纪,金帐汗国拔都系主要分支被新兴起的白帐汗国所取代,蒙古人在中东欧、西北亚逐渐失去了控制力。

    这种取代不仅仅是金帐汗国,实际上,帖木儿国原本就是西察哈台汗国的一个部落,最后取代了蒙古人,成为了西察哈台汗国的主宰。

    正因为这种复杂的民族构成,所以大明西征帖木儿国,并不会遭遇太大的阻力,反而其他各族愿意帮助大明,征讨势力最强大的帖木儿国,

    朱瞻基对金帐汗国的态度,并不比帖木儿国更亲近,因为如今的金帐汗国,已经彻底失去了蒙元人的传统,并且向西方靠拢。

    穆罕默德·月即别汗又译乌兹别克汗,原为孛儿只斤氏。金帐汗国第九代大汗,也是在位时间最长的金帐汗国君主,从1312年至1341年一共执政了三十年。

    他在位期间,他让金帐汗国实行了绿化。

    他不仅和埃及马木留克、拜占廷、保加利亚统治者、元仁宗保持外交关系,以对抗伊儿汗国。

    为表示亲近,他把一个公主嫁给埃及的纳绥尔苏丹。

    他在位时期另一件大事是立陶宛与钦察汗国争夺成为俄罗斯的保护者,莫斯科伊凡一世借机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