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3C书库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我的大明新帝国-第555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如今这个时代还没有圣彼得堡,莫斯科也没有占据诺夫哥罗德,还没有统一罗斯各国。

    大明在后世圣彼得堡的位置,彼得格勒岛,瓦西里岛上,修建了一座海军要塞,一座贸易市场。

    这座贸易市场主要作用是与汉萨同盟的东部各国,包括瑞典在内的北欧国家进行贸易。

    在乌拉尔山以西的大片区域,这里有丰富的皮毛,棉花和各种矿产。通过伏尔加河,涅瓦河,沃尔霍夫河等河流,可以打通两地之间的贸易通道。

    在大明占领下莫斯科之后,北欧各国就已经怕了。他们通过汉萨同盟与蒙特的贸易关系,向大明发出了求和条约。

    在条约中,他们承诺将以大明为宗主国,允许大明在汉萨同盟范围内自由贸易,每年向大明朝贡一定数量的财货,获得大明的保护。

    一开始,还只有汉萨同盟的东部各国参与进来,因为诺夫哥罗德和普斯科夫的陷落,让大明已经实际控制了这里。

    但是当大明兵逼基辅公国,联军在大明面前依旧只能被动防守的时候,越来越多的的国家加入了这个范围。

    只不过由于通讯的落后,这些情报一直到了年底,才被送到大明境内。这个时候,大明已经占领了大半个乌克兰。

    大明虽然势如破竹,从里海以东一直打到基辅,从乌拉尔山一直打到波罗的海。但是实际上,大明并不能算是占据了这里。

    因为,大明的士兵太少了。

    大明这次一共派出了四十多万大军,但是有一小半都是西域各属国的士兵,大明的士兵只有二十五万。

    可是从乌拉尔山以西,一直到乌克兰,这是上千万平方公里的土地。

    这就相当于一个中国的面积,却只有二十多万人在那里。

    只靠这二十多万人,不可能形成统治,只能保持威慑。

    大明的人数还是太少了,那里根本管不过来。所以,大明从最开始的战略就是杀人,威慑,而不是建立统治架构。

    现在,战略目的已经达到,立陶宛人,波兰人,日耳曼人全部都闻风丧胆,仓皇西逃。

    而在后世的俄罗斯,乌克兰范围内,也已经被杀的血流成河。

    所有人都已经怕了大明,现在这么大一片土地上,减少了将近一半人。

    虽然那里丛林之中隐藏的人数依旧远远多于大明人,但是他们已经失去了统治架构,失去了制约,不能形成威胁。

    大明现在也无能为力,因为只有二十多万人,一旦分散开来,恐怕还会陷入人民的海洋。

    已经占领了乌克兰和俄罗斯,如今的战利果实就已经让大明消化不良了。

    真要让这里的土地变成大明的疆域,怕不是需要几百年,十代人的努力。

    所以,在大部分国家已经求和,大明如果继续咄咄逼人,赶尽杀绝,引发了民族矛盾,反而不利于以后的消化过程。

    在已经能够对整个欧洲保持压制的情况下,继续费力西征,已经不符合大明的根本利益了。

    现在停下战争的脚步,调整国内的资源倾斜,还不会引发太大的纷争。

    在占据了绝对优势的情况下,停止西征,也能让各族不将大明当成祸害之源。

    不管对内对外的影响,都是好的。

    所以,在大年初六的开年日报上,头版头条刊登了朱瞻基的圣旨全文。主要意思就是停止西征,巩固战争果实,然后鼓励大明百姓西迁,只要过去,就分发土地和生产物资,三年免税,五年减税。

    明文刊发的圣旨虽然有了一些作用,但是对大部分大明百姓来说,吸引力并不大。

    因为谁都知道那里是苦寒之地,与其向极西迁移,还不如迁移到东洲去,那里可是真正的粮仓,物华天宝。

    朱瞻基对此也无可奈何,转而想到了用后世的方法,那就是在俄罗斯和乌克兰建立生产建设兵团。

    那边地广人稀,在土地肥沃的地区建立卫所,利用卫所军来稳固统治。

    当然,这中间还是要有些差异,那就是朝廷准备大出血一把,为那边的生产建设兵团提供拖拉机这些种地的工具。

    土地再多,一家一户的生产力量也是有限的,只有有了拖拉机,一家一户才能种更多的地,有更多的收成。

    另外,朱瞻基也准备在国内实行退耕还林政策,凡是道路两边,河边的土地,全部不允许耕种,开始种树。

    在长江中下游地区,淮河地区,一旦实行退耕还林,就会有不少农户失去土地,那么他们就只能向外迁移。

    特别是陕西,山西一带,那里的荒漠化情况还不算严重,陕北的黄土高原,现在还是大草原,到处青山绿水。

    如果继续垦荒,将会变成后世的荒原,现在粮食充裕,在哪里实行退耕还林,加快工业化脚步,也不会造成太大的震荡。

    不过,这种政策的施行可不是那么简单,因为这涉及到了千家万户,甚至是勋贵,官员的利益。没有完善的补偿措施,只会让这项政策施行不下去。

    而如果全国性地退耕还林,各地的土地肥瘦不一,出产不一,需要制定相应合理的补偿措施。

    不患寡而患不均,任何一项全国性的政策,都需要经过多方评估和平衡,才能制定出来的。

    而对唐赛儿和郑英来说,他们现在如果没有朝廷的支持,也根本无法向西继续攻打了。

    论火力,大明军队势不可挡,可是这些士兵的人数太少了了。

    几十万人,要占领上千万平方公里的土地,是不可能的事情。

    现在他们打的顺利,但是也只是逮着联军的主力在打,他们根本顾不上那些小镇和城市。

    名义上,大明占领了这些地区,但是如果连这片土地上的产出都控制不了,就算不上真正的占领。

    所以,在接到朝廷命令之后,他们就安稳地待在莫斯科和基辅,加强对地方上的控制。

    能够不用拼命,却能享受战胜的福利,就连军队也没有意见。

    唯一有些不甘的是郭昂,他现在还不知道,自己的功劳能不能把成安伯换成成安候。

    正统四十二年新年之后,一项项新的政策制定出来。除了必要的弹药供应,朱瞻基要求唐赛儿和郑英他们就近纳粮,不再耗费巨大的人力物力向西方运粮。

    只有那些商人们,在大明已经占领了那片区域之后,开始向那边提供各种商品。

    而他们回来的时候,也往往会带回那边的特产,各种毛皮在大明非常受欢迎。

    大明国内趋于平静,但是因为这场战争还算不上完结,如今的欧洲犹如一个沸腾的油锅,不仅没有半点平静,一点波澜就让这里炸裂不已。

    蒙特在去年春天又来了一趟欧洲,本来到了夏天的时候,他就该回去了。

    可是东方打起来了,蒙特就被各国的使者在科隆给拦了下来。

    这些人当然不是想要打劫蒙特,而是想要从他这里获得一些情报,知道大明皇帝到底想要干什么。

    如果再来一场两百年前的大劫,大明可要比曾经的蒙元强大的多,没有任何国家有信心抵挡住大明的大军。

    曾经蒙元只是依靠轻骑兵的骚扰战术,获得一场场的胜利,最后面对欧洲的坚城却无可奈何。

    但是大明不同,这种完全不同的战争火力让欧洲人毫无抵抗之力。

    日耳曼人,波兰人,立陶宛人,还有被欧洲人称之为野蛮人的罗斯人,几乎已经代表欧洲的最强火力。

    但是他们在大明人的面前,一败涂地。

    现在的整个欧洲人心惶惶,生怕大明军队的西进。

    他们的坚城,面对大明的火炮也无法抵挡,他们人多势众,面对大明可以射出几百米的火枪,却只是送菜。

    根本无法打。

    但是,大明是一个比欧洲各国更加文明的国家,那位皇帝陛下更喜欢谈判而不是战争。

    汉萨同盟原本只是怕大明毁坏了诺夫哥罗德,所以试探性地跟西征大帅进行了谈判,却没有想到,大明竟然接受了他们的条件,不仅没有破坏诺夫哥罗德,还让汉萨同盟继续统治那个城市。

    唯一不同的是,诺夫哥罗德的大公以后要接受大明皇帝的册封,而且每年要向大明进贡十分之一的税赋。

    在摆脱了教会的什一税之后,更加强大的大明的什一税,更能让欧洲人接受。

    正因为如此,蒙特受到了越来越多的欧洲国家的重视,就连立陶宛,波兰,还有日耳曼的几个小国,现在也都派使者到了科隆,想要寻求和平。

    不过这个时候,蒙特却不肯插手了,他只愿意充当各国的使者,前往直布罗陀和克里特岛屿两位大明提督进行沟通,不敢有任何的承诺。

    此后的几个月,蒙特根本没有没有机会返回大明,在欧洲各国现在人心惶惶的时候,贸易也几乎停滞了下来。

    明面上的蒙特,充当欧洲各国与大明两位提督之间的使者,受到各国的关注。

    但是几乎所有人都没有注意的情况下,他的那个“纨绔”继承人,已经在欧洲成为年轻一代的偶像。

    如果说蒙正是一个纨绔,他的确拥有一般纨绔也比不上的大手笔,挥金如土。

    刚到米兰,在斯福尔扎大公已经提供了一块土地修建足球场的情况下,他耗费了两万大明银币,在米兰城西郊圣西罗,买下了奥尔良公爵查理一世的家族古堡。

    查理一世在维斯孔蒂家族绝嗣之后,原本是米兰公国的合法继承人,但是斯福尔扎却先是宣布米兰变成共和国,取消了查理一世的继承权,后面又改回大公国,自任大公,统治米兰。

    所以,查理一世的古堡就荒废了下来,只有那片茂密的森林和花园还能看出往日的辉煌。

    买下这座古堡之后,蒙正又花费了不下于两万银币进行修葺,让这里变成了一座美丽的庄园。

    而且,他帮助马丽亚成立了一个米兰足球俱乐部,帮助他训练球员,后面自己又出资在家族的森林边缘修建了一个可以容纳一万五千人的足球场,成立了国际米兰足球俱乐部。

    大明的金币和银币的重量都是一两,也就是三十三克左右,而欧洲如今的金埃居,一个才四克,即便是英格兰发行贵族金币,一个也才八克。

    也就是说,大明金银币的含金量远远超过了欧洲的金银币,不仅纯度更高,更怯制作更加精良。

    如今的欧洲,大明货币比任何一个国家的金银币都要坚挺,都要受欢迎。

    在克里特岛上,就有一个大明的货币制造中心,欧洲各国现在都将各种原材料运到克里特岛来,让大明帮他们冲压成货币。

    这两万银币,实际含金量比法兰西金埃居的两万金币还要坚挺。

    除了购买豪宅,在足球队上花费了大价钱,蒙正还在足球场的旁边,修建了欧洲第一座赛马场。

    来自世界各地的赛马被训练之后进行比赛,蒙正还与斯福尔扎家族合作,进行菠菜,售卖彩票。

    几个月下来,蒙正就赚的盆满钵满,据说他购买豪宅的花费已经赚了回来。

    赛马场,足球场,还有菠菜,这让蒙正成为了欧洲最出名的纨绔子弟,也是最能干的纨绔子弟。

    在他之前,从来没有一个纨绔能通过玩,就赚取无数的金钱。

    不仅在这些方面,蒙正还是一个全才,他在科莫湖畔买下了一大块地皮,兴建了一个帆船俱乐部。据说,他还准备将菠菜也发展到帆船比赛上,这也引得不少贵族纷纷跑到科莫湖四周建别墅。

    因为他的张扬,在欧洲,现在年青一代的继承人们,都对他这个大明皇帝册封的伯爵继承人很有好奇心,纷纷前来米兰与他交朋友。

    特别是在大明击败了欧洲联军之后,许多家族将蒙特当做了可以依靠的靠山,而他也被重视起来。

    许多家族的继承人们纷纷来到了米兰,在这里置业,与他交上了朋友。

    这也从某种程度上带动了米兰的经济发展,让斯福尔扎家族现在非常重视与蒙正的关系。

    不过,相对蒙正的春风得意,张瀚在欧洲的发展却可谓是一波三折。

    去年夏天,张瀚怀着拯救欧洲平民的梦想来到欧洲。

    他在威尼斯宣扬了一番阶层并不是一层不变的,每个平民都有追逐更高层次的机会,并且号召平民勤奋学习,改变命运。

    这番理论非常符合威尼斯的实情,威尼斯的大商人们一开始对他这个来自大明的思想家还非常欣赏。

    但是,当他呼吁平民应该抛弃愚昧的宗教信仰之后,应该信仰祖先,信仰自己,而不是信仰宗教的时候,这个行为就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