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3C书库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锦绣重生:天价豪门千金-第476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落了下来。

    霍思宁顿时傻眼了,那宝剑上原本附着的铜锈,受到了醋酸的浸润腐蚀,霍思宁随意用手抠动,那些锈壳很轻易地就能剥离开来。

    不过随意抠动了几下,这宝剑上的铜锈就一片片掉落,而剑身却并没有受到损伤,反而露出了里面沉沉郁郁的青铜色泽,剑气萦绕,逼人剑气扑面而来。

    这时候霍思宁才想明白其中的缘故,这剑并非铁铸造而成,而是玄铁,也就是青铜。

    这剑是古剑,最起码也有千年历史了,因为长时间暴露在空气中,青铜接触到氧气产生了化学反应,使得剑身表面产生了氧化,生成了一层氧化铜外壳。

    醋酸是弱酸,可以腐蚀铁锌等金属,也能与氧化铜产生反应,但是却不能腐蚀铜,因为铜的金属活性比铁锌要弱,所以当霍思宁不小心将宝剑掉落在醋缸里的时候,这青铜剑表层的氧化铜与醋酸产生了化学反应,使得铜锈被去除,正好就把青铜剑内部的剑锋给露了出来。

    霍思宁原本还打算将这剑带到周世涛那儿去,让周世涛帮忙除掉这剑表面的锈层,没想到这下倒是歪打正着,她忙抓着那旧恤对着剑身擦拭,这一抹下去,青铜剑表层附着的那些铜绣块块就一下子被擦了下来,就连之前霍思宁看到的这剑身修补的青铜片,也被擦掉了。

    那青铜片掉落之后,原本被青铜片遮挡的剑身中央,丝丝金光闪动,霍思宁下意识地就朝着那发光的位置看去,没想到这一看,她心下却是骤然一惊,手中的剑柄一个不稳,差一点就掉在地上。

    <; =";fps";=";";>;<; =";";lss=";s";>;s:

第978章 七星龙渊() 
在那剑身中央,铸刻着两个大篆,字迹清晰,正正方方,赫然便是“龙渊”二字。

    结合那剑柄处的北斗七星标记,霍思宁已经隐隐明白了这把青铜重剑的来历。

    想到这把剑的各种传说,霍思宁几乎是不假思索地从头上拔下一根头发,对着那剑锋吹去。

    不过弹指间,一根发丝就断成了两截。

    霍思宁仍不信邪,在她那储物戒指里翻找,找到了一根铁棍,拿着那剑就对着那铁棍砍去。

    “咔嚓!”

    剑光闪过,一根如小拇指般粗细的坚韧铁棍,竟然如同豆腐一般,被那剑气直接切成了两段,而且断口光滑平整,几乎毫不费力。

    这一刻,看到这把宝剑的表现,霍思宁已经完全肯定了自己的猜测。

    纵然是淘过不少古董物件,也见识过不少世面,霍思宁却从未想过,这世上真有如武侠中形容的“吹毛断发,削铁如泥”一般的宝剑,但是现在,她居然误打误撞地得到了一把,更为重要的是,这把剑,还有着一个不同凡响的名字。

    华夏文明历史上,曾经有一段极为辉煌的青铜器史,古代工匠积智慧技艺于一身,最喜欢的就是在青铜器上描文绘画。

    青铜器物的贵重,不光是器物本身,还在于青铜器上雕刻的铭文。

    通常情况下,一件同样的青铜器诸如三足鼎,铭文越多的那一件,起价值就越大。

    而在铭文工艺上,有一项被称为金银错的精细工艺,如一抹绚丽的晚霞,照耀了整个青铜器时代。

    所谓金银错,即是用金银丝在青铜器的表面上镶嵌成纹或文字,在铭文中,无疑是最贵重的一种,这种技术,在春秋时期就已经达到了极高的水准,其艺术价值和工艺水平,足以体现出古代匠人的超群智慧。

    霍思宁手中的这柄剑,剑身上那两个发出丝丝金光的字,用的正是错金铭文。

    霍思宁原本还以为,所谓错金,就如现在的工艺品一般,是事先在表面上刻好字,然后用金丝填补,冷却后加以修整的,但是当她伸出手抚摸到那两个错金铭文之后,她就发现,她好像错了。

    这两个字嵌于青铜内里,抚摸上去剑身平整,好似浑然天成一般,完全看不出任何镶嵌的痕迹,这绝对不是后期填补修整出来的。

    霍思宁心中不由得叹了一口气,难怪直到数千年后的今天,金银错这项技术,仍然被现代一些青铜器专家和爱好者津津乐道,拍案叫绝。在古代那种没有任何高科技设施辅助的情况下,靠纯手工就能制作出如此精湛的物件,这真的不能不让人佩服。

    看着剑身上熠熠生光的“龙渊”二字,霍思宁不由自主地喟叹了一声。

    说起华夏国古代十大名剑,恐怕很多人都能道出其中一二,但是要细数每一把剑的名字,恐怕就不那么简单了。

    当然,华夏历史、传说中存在的众多名剑,实际上并没有任何史书对它们进行过排名,这十大名剑的排名,不过是民间自撰然后传播出来的一种说法。

    在华夏历史上,传播最广的排名,从第十名到第一名,分别是承影剑、纯钧剑、鱼肠剑、莫邪剑、干将剑、龙泉剑、泰阿剑、赤霄剑、湛泸剑、轩辕剑。

    而既然提到了十大名剑,那就不得不提一个人,那就是欧冶子。

    欧冶子是春秋战国时期越国人,是古代铸剑鼻祖,也是龙泉剑和湛卢剑的创始人。

    欧冶子铸造的一系列赫赫青铜名剑,冠绝华夏。在春秋五霸、战国七雄的争霸战争中,显示了无穷威力与摄人心魄的艺术魅力。

    欧冶子曾为越王勾践铸了五柄宝剑,湛卢、巨阙、胜邪、鱼肠、纯钧;为楚昭王铸了三柄名剑,龙泉、泰阿、工布。

    在这几柄宝剑中,有五柄入选了华夏十大名剑,足可见欧冶子在青铜剑铸造上的成就和技艺之高超。

    在这十柄名剑之中,不得不提到的一柄剑,那就是龙泉剑。

    传说欧冶子为铸此剑,凿开茨山,放出山中溪水,引至铸剑炉旁成北斗七星环列的七个池中,是名“七星”;剑成之后,俯视剑身,如同登高山而下望深渊,飘渺而深邃仿佛有巨龙盘卧,是名“龙渊”。故名此剑曰“七星龙渊”,简称龙渊剑。

    唐朝时因避高祖李渊讳,便把“渊”字改成“泉”字,曰“七星龙泉”,简称龙泉剑。

    当然,这都不过是传说,后世人根据这些传说,也曾仿造过很多柄龙泉剑,但谁也无法模仿出龙泉剑的十之一二,因为没有一个人,能够完整的描述出,真正的龙泉剑是什么样子。

    然而,当铜锈尽除,剑身笼罩的紫气破剑而出,霍思宁才发现,这剑身上蕴含的紫色灵气,竟然比她这一年多时间里所接触的任何古董上蕴含的紫气都要浓烈。

    错金古篆,锐利刀锋,再加上这浓厚的紫气,握着这把散发着寒冷剑意的宝剑,霍思宁有一种非常强烈的直觉,这柄剑,很有可能就是传说中好难过的七星龙渊。

    当然,在没有得到肯定答案之前,霍思宁也只能在心里想想,在这方面,周世涛是权威,当年越王勾践剑从鄂北省江陵马山5号楚墓出土的时候,周世涛就在现场,他应该对欧冶子的宝剑非常熟悉。

    霍思宁没有耽搁,将那剑重新用旧恤胡乱捆绑起来,就忙不跌地打车赶往周家。

    到了周家,还没进门,霍思宁就和迎面走出来的季坤还有另外一个老头撞了个正着。

    “师妹?你从东洋回来了?”看到霍思宁,季坤很是高兴。

    霍思宁点了点头:“回来办点事儿,明天就走。”

    霍思宁跟季坤打了个招呼,抬头看了那老头一眼,觉得有些眼熟,但是周世涛这儿经常会有圈子里的人过来交流,所以霍思宁也并没有在意。

    倒是那老头在看到霍思宁的时候有些意外,又转眼看了霍思宁手中那个破落的长条布包裹一眼,忽然笑看着季坤:“看着样子,霍小姐应该是又淘到什么好东西了,不如一起进去看看?”

    <; =";fps";=";";>;<; =";";lss=";s";>;s:

第979章 鸟书() 
季坤顿觉愕然:“黄老,您不是说赶时间要回博物馆那边去一趟吗?”

    那老头一脸的理所当然:“有宝贝看,回什么博物馆!你这小师妹本事可不小,她这要真弄到了好东西,我这可不能错过了近水楼台的好机会!”

    季坤的嘴角不由得抽了抽,他这才想起来,这位黄馆长可是雁过拔毛的主儿,他家小师妹那儿淘到的东西,有好几个都被眼前这位借到博物馆去展览去了。。xm

    看小师妹那急匆匆的样子,季坤心下也有些痒痒,本来是要陪黄馆长一起回博物馆的,现在两人都不急了,转过身就又重新折返回了周世涛的书房。

    这边霍思宁匆匆跟季坤打过招呼之后,就拎着那布包裹就径直往周世涛那书房里冲。

    周世涛正在写字,黑色檀木的书桌雕刻着双龙戏珠的样,周世涛就站在书桌前,精瘦的手上执着胡毛笔,凝神定气,宣纸上的墨字一笔一划但见其功力,遒劲有力。

    霍思宁站在门口,没敢吱声,书法之道,贵在一气呵成,若是中间被人打断了,那意境没了,写出来的字就不连贯了。

    周世涛早注意到霍思宁了,不过他也没管,只管写他的字,待到最后一字落笔完成,周世涛才回过头来,冲着霍思宁道:“人都来了,怎么站在门口不知道进来?”

    看这样子,她好像还是打扰到周世涛的雅兴了,霍思宁有些不大好意思,磨磨蹭蹭地走进去,伸着脖子就往桌案上看去,就见得桌面上写着的四尺横幅,写了苍劲有力的四个大字:寿世仁风。

    看到这四字,霍思宁不由得愣住。

    这四字,形容的是恩泽如风之流布,旧时多用以颂扬帝王或地方长官的德政,寓意世道安定,政权仁爱,造福世人。

    所以这四个字是赞誉他人的,却绝不是警诫自身,以周世涛的谦逊韬晦,虚怀若谷的个性,绝对不会为自己写这等张狂的言辞。

    那这就只有一种可能,这幅字,是周世涛给别人写的。

    这正是霍思宁感到诧异的地方,据她所知,这些年她这师父虽然也从未停止过书画创作,但是早在十多年前,老人家的墨宝就不再外传,就算是再有面子的人讨要,周世涛也是严词拒绝。

    但是眼前这幅字,再显然不过,霍思宁敢肯定,这字绝对是周世涛要送人的,只是送给谁,霍思宁就不得而知了。

    “你不是说要走吗,怎么这么闲,又跑我这儿来了?”周世涛看了霍思宁一眼,也没把那字给收起来,淡淡问道。

    霍思宁这才想起来她是来干什么的,忙将她手里拎着的东西拿起来,三下五除二地将那布包给扯了,小心翼翼地把那剑给放在了周世涛的桌上。

    周世涛手里还拿着胡毛笔,一看到霍思宁拿出来的东西,顿时就被吸引住了,直接就扔了手里的笔,从抽屉里取了一副厚毛护手套,戴在手上,拿起那剑就仔细端详起来。

    这边周世涛还没看上几眼,那边季坤带着黄振龙就又跑回来了,一进门看到周世涛抓着一把宝剑,黄振龙顿时浑身一震,疾步凑上来,眼疾手快地就想从周世涛手里抢那东西。

    “别!”霍思宁见到那老头鲁莽的举动,心下吓了一跳,急忙抓住那人的手臂阻止了下来,就这么一下,她的额头就冒出了虚汗,“老先生,刀剑无眼,还是小心一点为好!”

    别人不知道,她可是非常清楚这刀的锋利之处,吹毛断发,削铁如泥,龙泉剑这称号可不是白起的!

    那老头之前还不以为意,那边周世涛忽然就“咦”了一声,蓦地一声大笑,喊道:“七星龙渊,哈哈,好东西,这错金铭文用的是鸟书,这玩意儿,普通工匠模仿不来,只有高级匠人才能打造,这绝对是欧冶子的手笔!”

    霍思宁闻言不由愣住:“鸟书?不是大篆吗?”

    周世涛摇头:“大篆到西周才开始盛行,鸟书则是先秦篆书的变体,也称为鸟虫篆或鸟虫书,是金文里一种特殊的美术字体。这种字体在春秋中后期至战国时代盛行于吴、越、楚、蔡、徐、宋等南方诸国,常以错金形式出现,高贵而华丽,富有装饰效果,变化莫测、辨识颇难。”

    霍思宁顿时有些尴尬,下意识地伸手挠了挠后脑勺。

    她不知道什么鸟书,还以为这剑身上两字用的是大篆呢,幸亏这“龙渊”二字鸟书跟大篆字形相似,看起来差不多,她一眼就辨识出来了,不然她绝对想不到,这剑跟十大名剑会有什么瓜葛。

    怕再闹笑话,霍思宁不再开口了,周世涛拿着这把宝剑认真研究,一边看一边解说,连着说了四五个证据后,确认这剑的确就是传说中的那把龙泉剑之后,一旁的季坤和黄振龙都不由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3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