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3C书库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重生南明当皇帝-第107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朱由榔严肃地说:“堵爱卿也是带过兵的人,应该知道戚将军的《练兵实记》,里面戚将军一再强调思眷养。什么是思眷养?就是要让士卒们明白,百姓纳税养兵,是要他们保家护国的,不事公战,反倒祸害百姓,天理不容!

    昔日唐太宗有云:民为水,君为舟,水能载舟,亦能覆舟!孟圣人也说:民贵而君轻,说这百姓才是天下的根本!

    所谓军民鱼水情!什么是鱼?军队是鱼!什么是水?百姓是水!离了百姓这塘水,军队就丢了根本,如何能打胜仗?

    为什么官军剿匪,却越剿越多,就是因为朝中上上下下,都忘了自己的身份,忘了老百姓才是国之根本!

    大明的百姓是何等纯朴啊!只要有一口饭吃,一件衣穿,有片瓦存身,他们就是天底下最温良的百姓。自古只有官逼民反,以至于孔圣人疾呼苛政猛于虎!

    闯逆为什么剿而不灭,反倒打入了京城,不就是因为朝廷上上下下的那些贪官污吏,如狼似虎的军将,逼得百姓欲为顺民而不可得,这才愤而从贼,揭竿而起的么?

    你看建奴入关这三四年来,为什么大江南北起义不迭,不也是因为逃人、剃发、圈地等苛政逼的!

    崇祯时,朝廷剿匪,向来只剿而不抚,即便有抚,却是抚贼而不抚民,且官军比贼兵更狠更毒,将天下百姓推到了流贼一边,大明的江山,才沦落到今天的境地!朕百年之后,何以面对太祖高皇帝于九泉之下?!

    朕之所以说这么多,也是希望诸位爱卿能吸取前车之鉴,不要再重蹈覆辙了,如此湖广才能安稳,收复河山,北伐中原才有望成功!”

    堵胤锡、杨乔然,赵廷壁等人闻言肃然起敬,纷纷拍着胸脯保证说:“陛下不必忧心,臣等一定秉公执政,整肃官吏,严肃军纪,不使百姓再受伤害!”

    朱由榔点了点头,面色突然变得很是严峻,他冷着脸道:“诸位千均重担在身,以朕看,这份差事,只怕未必那么好办!涉及北伐中兴之业,绝不能再激出民乱来!若有半分差池,抄家灭族朕绝不姑息!”

第187 福建危急!() 
    恋上你看书网 W。630BOOK。LA ,最快更新重生南明当皇帝最新章节!

    几日后,湖南巡抚和湖广总督衙门联合发了一个布告:贷种一斗,熟后还二斗,另每亩收租二斗,凭田亩数贷种,数量不限,无牛者官给牛骡,每匹每年三斗。如遇战事,及时征调,平日养于民家。

    另,按时交租者造下户藉田藉,许其续种,连续三年者,将此田作为该户永业田,并按每口五十亩之数,作为限额。布告一出,四乡欢悦。

    ……

    就在湖广、江西等地复兴形势一片大好之际,江浙,福建那边却陷入了严重的危机状态。

    早在隆武二年底(公元1646年),朱由榔魂穿之初,隆武帝朱聿键被清军杀害之后,江浙,福建一带一些不愿意投降清廷的文武官员便改奉鲁监国朱以海为正统,这使得鲁王政权的合法性发生了很大变化。

    在西南永历称帝一事上,鲁王政权没有采取针锋相对的方针,目的便是为了让永历政权尽量拖住南下的清军,给他们分担一些军事压力。

    如此一来,南方就能形成三分天下之势(清廷、永历政权和鲁监国政权)。

    尔后,在名臣张名振的出谋划策下,鲁王派兵袭杀了藩镇总兵黄斌卿,接管了黄斌卿的两万水师部队。

    隆武二年底,大明平国公,福建提督郑芝龙赶赴福州向满洲亲王博洛投降,部将郑彩不愿投鞑,决定奉朱以海为主,朱以海因此实力迅猛增长,大多数浙江和福建官民都以鲁监国为中兴大明的旗帜,再者,满蒙八旗主力已由端重亲王博洛带回北京休整,福建清军兵力空虚。

    永历元年(1647年)初,正值朱由榔君臣在广西梧州与李成栋的清军死磕的时候,鲁王朱以海在长垣誓师,军队初步整顿就着手收复失地,在誓师会上,他向各路大军表明了“王业不偏安“的决心。

    短短半年内,福建多个府县相继收复。七月,鲁监国朱以海亲征,他广发檄文,号召各地绅民起事,共创大业。

    建宁府以及建阳、崇安、松溪、政和、寿宁、连江、长乐、永福、闽清、罗源、宁德等闽东北三府一州二十七县极短时间内均被收复。同年十月,福宁州也被明军攻克,省会福州几乎成了一座孤城,清朝在福建的统治陷入崩溃的边缘。

    为了尽快攻占福州,光复整个福建,鲁监国朱以海亲临福州城外的闽安镇指挥攻城,在朱以海的激励下,福州城外义师云集。

    围城期间,权臣郑彩想架空朱以海,进而取得军政大权。永历二年(1648年),郑彩无缘无故击杀大学士熊汝霖,义兴侯郑遵谦十分不满,郑彩又命人逼迫郑遵谦投海而死。

    朱以海得知后大怒,以死相逼,左右侍臣和郑彩赶忙劝阻,最终杀了郑彩手下十余人了事。

    接着,不甘心成为傀儡的朱以海任命兵部尚书钱肃乐接任大学士,负责朝政票拟,不料,郑彩多次欺压钱肃乐,导致钱肃乐呕血而亡。

    关键时刻,鲁王政权发生内讧,权利倾扎严重,给了福州的清军宝贵的喘息之机。

    永历二年(1648年)年初,以平南大将军孔有德为首的三顺王大军南下,渡过长江之后,孔有德便兵分两路,本部入湖广,同时命固山额真金砺率三万汉八旗和绿营从南直隶入福建,计划在灭掉鲁王政权和福建郑氏余部后,由福建入广东和李成栋合兵,最后与湖广的主力部队左右夹击两广的永历政权。

    等金砺的三万大军千里迢迢达到福建时,鲁监国政权恰巧在内讧中,位于福州城中的浙闽总督陈锦,福建提督赵国祚抓住机会,配合城外的三万援军,对明军展开了大反攻。

    因为郑彩的排斥异己使鲁监国上下人心浮动,军队士气低迷,战斗力大减,在泉州和漳州一带活动的郑成功也以尊奉死去的隆武帝为名,拒绝接受鲁监国援救军令。

    这种情况下,明军数战数败,仓皇而退,一路逃窜到了海岛上,才躲过清军的追击,先前攻取的福建三府一州二十七县等地旋即又被清军夺去。

    眼看着清军金砺部的三万大军就要由潮州入广东了,潮州的分水关只有李成栋部参将陈虎的四千多步卒镇守,缺兵少械,形势不容乐观。期间又收到李成栋在赣州的求援奏疏。

    而此时,岳州府的三顺王部东江兵主力折损严重,正在舔弄着伤口,一时半会没有反攻的力量。

    两厢一结合,朱由榔打算返回广东肇庆,亲自坐镇行都,居中策应各方,同时派出御营亲军虎贲镇吴继嗣部八九千步骑急速出发,支援赣州城内的李成栋,羽林镇总兵焦琏则带着八九千步骑,马不停蹄前去潮州分水关主持军务,抵挡福建境内的金砺三万汉八旗和绿营军。

    分水关是福建与广东的第一道屏障,与诏安近在咫尺,在此处立关始于大明正德年间,天启初年始筑关城,城垣周围长一千二百五十余丈,墙高一丈有八,东、西、北各有一门,关内原有炮台一座,如今又增建一座,互为援应。

    城防可谓十分完备,兼之地势险要,易守难攻,只要焦琏的一万御营精锐赶在金砺破关前到达那里,基本就不会有什么问题了。

    而赣州城内,有李成栋余部再加上吴继嗣的一万精锐人马守卫,满蒙八旗兵即便攻破了庐陵和宁都州,到了赣州城下,恐怕也只能望城兴叹了,对于自己一手带出来两镇亲军的实力,朱由榔还是比较放心的。

第188 民心沸腾!() 
    恋上你看书网 W。630BOOK。LA ,最快更新重生南明当皇帝最新章节!

    吴继嗣和焦琏二将得了圣旨后,各率本镇一万步骑兵马先行了一步。

    大明永历二年(1648年)七月底,留下御营忠武军李定国部留镇长沙协助总督堵胤锡治理守卫湖广后,朱由榔带了御营“拱圣营”和“定霸都”两支精锐禁卫,及由参将胡一清和赵印选统帅的三千多人的“清”字营士卒班师回朝。

    余者李过、高一功、党守素、刘体纯、郝摇旗、袁宗弟、李定国、督标营堵正明等八镇九万多步骑兵马尽数留守湖南,防止三顺王大军趁机南下。

    自从皇帝御驾亲征后,行都肇庆城内的上到九卿大臣,下到士绅商贾,都有一种惶恐不安的感觉,即便是“主战派”的代表人——内阁首辅瞿式耜,其主张抗鞑,收复河山的欲望固然强烈,但是鞑子毕竟凶名在外多年,鞑子数十万大军南下,兵力强盛,气势汹汹,远比那降将李成栋麾下的两三万兵马难对付的多。

    特别是南下的大军里还有不少是野蛮凶悍的真鞑子,战力非同寻常,即便亲征大军养精蓄锐多时,心中仍旧不免惴惴。

    所以这次的亲征行动,许多人并不看好,私下里认为天子太过轻浮莽撞,有欠稳重。

    亲征大军拢共四五万人马,南下的清军却号称“三十万”,虽然实际兵力不见得有那么多,但怎么也不会少于二十万吧,即便大明在湖广那里还有八九万留守人马,两军加起来也不过十多万兵力。

    还没南下的鞑子数量多呢!

    更别说在湖广还有几万留守的鞑子部队,在兵力上怎么看大明也占不到什么优势,何况那湖广那八九万留守人马大多是收编的闯营余部,一个个目无法纪,跋扈难制的,关键时刻他们肯不肯出死力,还是两说呢!

    一个不好,可能就和当年的江北四镇一样,鞑子大军一到,立刻望风而降!

    今上的这次亲征怎么看都像是另一个“土木堡”事变呢?

    不少有志之士心下一阵惋惜,今上求治还是太过心切了,行事太过鲁莽,有欠思量!

    两广一些因为之前勾结卫所军将,涉案私吞军田被朝廷整治,因情节不是很严重而侥幸保得一命的官绅土豪们却兴奋难言,他们呼朋唤友,把酒临风,暗自弹冠相庆,并借机在民间造谣湖广局势危急,亲征大军不幸战败,天子已然被鞑子俘虏了,还发表诗刊文章,暗讽朝中奸贼当道,以致大明江河日下,民不聊生,并极力吹蛊鞑子的凶残,善战,混元一宇势不可挡云云……

    直到首辅瞿式耜忍无可忍,用强硬手段压制,出动了锦衣卫抓人,他们的行为才有所收敛,不敢再明目张胆的造谣蛊惑人心了,否则两广一带怕是早就谣言四起,乱成一团了。

    自三顺王和鞑酋谭泰的数十万满蒙八旗大军先后南下湖广,江西后,行都肇庆城内可谓是一日三惊,生怕战败的消息传来,不少朝官大臣已经悄悄往乡下转移财产,做好了改朝换代的心理准备了。

    就是见识过御营整肃军容的左都御史吴贞毓,兵部侍郎陈子壮、户部尚书严起恒、御马监庞天寿、司礼监杨守春等皇帝的心腹文武内臣,心里都和瞿式耜一般,或多或少有些惴惴不安,对北上抗鞑的数万亲征大军,不敢报以完全的信任,对方毕竟是凶威赫赫的满洲鞑子。

    他们都是忠于大明的臣子,不管形势多么恶劣,主观上,他们依旧希望大明的军队能挡住鞑子锐利的兵锋,哪怕最后只是一个僵持的局面,能保住岭南这最后一块国土,他们就心满意足了。

    他们把大部分希望寄托在了天子的五万御营兵身上,湖广的那些闯营余部,藩镇兵马能发挥多少作用尚且不可沽,但是御营亲军的战力他们心里多少还是有些底的,粮饷充沛、训练充足、战斗经验丰富,外加士气高昂,不比三顺王的那些二鞑子战力差多少,就是对上真鞑子,只要诸将肯效死力,未尝不能一战!

    当年的九边数十万大军,如果不是因为朝政腐败,常年拖欠粮饷,军中怨气横生,将士们缺衣少食,几乎是顶着饥饿上战场,松山一战也未必会败给那些鞑子。

    大军出征后的那些日子,以瞿式耜为首的帝党心腹心里大多沉甸甸的,每天都是强打着精神处理政务。在患得患失中,前线终于传来了大捷的军报。

    几波传信兵露布以闻,从湖南走官道入广西,先后经过桂林、平乐、梧州,再到广东行都肇庆,一路高喊着“大捷”,飞骑入京。

    两广各州府的士绅百姓们,在看到报捷的使者后,先是惊讶,继而一片欢呼雀跃!

    得知益阳一战,天子带着亲征大军击败五万清军主力,并阵斩一千多真鞑后,瞿式耜等人张大了嘴吧,颇有些难以置信,再三确认后,才知大捷的消息确实为真。终于大舒了一口气!

    在他们看来,亲征大军能逼退鞑子,守住湖南不失已算是侥幸,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