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3C书库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重生南明当皇帝-第92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满酋多尔衮肯定也意识到这点了,纵观其入关之后,不许吴三桂在京师逗留,却让他向西急进,而且打李自成走的是北路,打江南更没有用他,这次打湖广还是用三逆,只把他放到汉中。呵呵,吴三桂的关宁兵,难道比不上孔有德?

    如此安排,说明多尔衮对他极为不放心,生怕他困龙出渊,借此坐大,或和大明暗通取款,反过来打自己!”

    “陛下……”

    朱由榔知道吴继嗣担心,摇摇手,说道:“话虽如此,咱们还是不能麻痹大意,诸卿要提前商议好应对之策,吴三桂不来倒好,来了,咱们也能有所准备,到时候再好好与他周旋一番!

    好了,吴三桂的事先放一放,谈谈益阳这一战怎么打吧!吴继嗣,你是援军副帅,兼着中军参议,还是你先说!”

    虽然皇帝没有完全同意自己的话,但是吴继嗣也知道皇帝是个谨慎有度之人,既然如此说,自然有他的道理,自己也就不用计较,只要时刻留心些也就是了。

    便道:“臣以为,还是以歼灭有生力量为根本,鞑子和铁杆汉贼的核心军力有限,死一个便少一个,难以补充,他们死不起!所以臣以为不必在意一城一地的得失,只要歼灭了其部主力,湖广自然就能收复了。

    就目前的情况看,吴三桂如何去留,需要根据战况进一步观察。益阳之战,关乎湖广大局,各部皆已做好战斗准备,听凭陛下调遣!具体方略,还请陛下示下!”

    “嗯!焦爱卿,你是援军主帅,也是朕跟前的老人了,你有何看法?”

    皇帝点名问他,焦琏立刻行了一个军礼,禀道:“回皇上的话,臣也同意以歼敌为作战要旨,此次三逆派出四万主力来援,咱们务必一举吃下。

    如今酷暑将至,北人难耐,天时在我,我军当抓紧时机,趁其战力下滑之际,尽快与之一战!若拖延时日,只怕满酋派出吴三桂或者抽出援兵南下,仗就不好打了!”

    “嗯!”朱由榔看了看其他的将领:“你们呢?也都是这个意思?”

    “回禀陛下,是!”

    看到焦琏、吴继嗣经过两场胜仗,分析依旧颇为中肯,再没有如广东清远之战时的自满骄傲,朱由榔欣慰地颔首示意。

    “两位爱卿说的好!孔有德几人,老奸巨滑,其援救益阳,只带了四万人来,自己亲统三万余大军坐镇岳州城内,显然并没有孤注一掷,多半为了给自己留后路。

    他以为四万人马足以解围,却犯了兵家分兵之大忌,若其七八万主力始终抱团,咱们一时半会还真吃不了他们,现在好了,既然他再次分兵,咱们就来个狮子博兔,尽出主力,围城打援,争取一举将鞑子四万兵马歼于益阳城下!(未完待续。)

第158 益阳之战(一)() 
六月三十,永历朱由榔督领四万五千大军亲至益阳,此时李定国已围困益阳月余,仍不放松。他在益阳外围修筑了一道逶迤数十里的夹城,隔绝益阳与外界的联络,防止三顺王援军的突入增援,等朱由榔大军到了,把夹墙又加长了一段,彻底围死了益阳城。

    岳州的三顺王和梅勒章京屯泰经过一番商议,拟定了两路救援益阳的计划,清平南大将军孔有德命屯泰率本部四千满洲镶蓝旗及八百余东江骑兵走陆路,从鹿角,走营田,突入益阳,命怀顺王耿仲明和智顺王尚可喜带着八千东江兵马和两万五余绿营兵乘船走水路,沿洞庭湖南下直到阮江口,再从阮江口进入益阳,两军约在七月初会师益阳,一举解围。

    屯泰早先是跟随阿济格由东路进攻陕西后,南下湖广的,在李自成被杀,楚军投降后不久,阿济格便奏凯还京了。此时,湖广北部已经被征服,屯泰便以总督八省军门的身份,带领少数满洲骑士驻守在武昌。湖北各地的驻防清军主要是刚刚投降过来的南朝和大顺军叛徒,一时间,湖广兵力空虚,好在当时驻守长沙的何腾蛟手头也没有多少兵马,湖广的局面才比较安稳。

    与何腾蛟、章旷等人不同,屯泰深刻地认识到自己力量的不足,更自知,也更务实。到任之后,他就派出使者对尚未归附的明朝文官武将和大顺军余部广行招抚,委以重任,力求稳定和扩大自己的地盘,惟一对他不利的是清廷严厉推行的剃发改制遭到汉族军民的抵制,使他的招抚政策未能取得更大效果。如田见秀、张鼐、袁宗第、吴汝义、刘体纯、郝摇旗等都曾在他的招罗下,派使者至武昌联系,最终是因为剃头的问题,而没有达成协议不久,田见秀等东路大顺军将领都率部北入湖北,在荆州地区同李锦、高一功等九大头领率领的西路大顺军汇合,只有郝摇旗、王进才二部留在湖南。

    而何腾蛟、章旷对于大顺军的敌视,则显得目光短浅。尽管李赤心等部大顺军改编成为忠贞营后,大大增强了何腾蛟的力量,但是何腾蛟、章旷等没有充分发挥这支队伍的力量驱逐立足未稳的清军,反倒在粮饷等问题上对忠贞营倍加责难,能战的王进才部就是被何腾蛟逼反的。

    在原本的历史上,也正是在何腾蛟愚顽的经营下,兵力单薄的屯泰才熬到了平南将军孔有德的大军,随即,清军便横扫湖广南部,将何腾蛟部十三镇兵马彻底赶出了湖广。

    在孔有德的军令中两军的人数都夸大了,譬如屯泰的四千满洲兵,被夸成了一万满洲精骑,耿仲明的三万五千步卒,被夸成了七万大兵,事实上只有八千东江精锐,其他两万多都是杂牌绿营兵,这么做,无非是壮壮声势而已。

    虽然如此,屯泰和耿仲明都是清廷宿将,麾下猛士锐卒不少,这来援之势势如雷霆,看来,这一仗是志在必胜的。

    两路大军分别从岳州,沿水,陆二路出发,出援益阳,这对明清双方来说都是一场重要的决战。由于耿仲明和尚可喜的官爵,和部队在数量上要远远超过屯泰的五千兵马,因此援军中一致认为耿仲明是这次出击战的主帅,在两军之中,以他的西路军为主。

    但孔有德事先嘱咐过耿仲明和尚可喜,他们两路大军要考虑的不是主次从属,而是正兵、奇兵的问题。换言之,他们要考虑的不是个人地位,而是两军的作战任务、作战性质、以及怎样根据作战性质来完成救援任务的问题。

    在足智多谋的尚可喜看来,既然大将军明确规定两军各自为战,互不统属,那么彼此之间只有相互配合而没有从属的关系,再提为主为次的问题已失却其现实意义。

    在者说,虽然他们官爵要远高于梅勒章京屯泰,但屯泰毕竟是满人,是主子的忠犬,同样是满洲主子的忠犬,毕竟还是有区别的,如今的大清是满人的天下,不是汉人的天下,满人不论出身,先天决定他们要高汉人一等,所以论实际的政治地位,他们这些汉犬还要在满洲犬之下。

    孔有德要不是有平南大将军的临时帅印,也是号令不动屯泰这个满洲大将的,这也算是多尔衮给孔有德这个资深忠犬的一点破格的恩赏和信重。

    明白其中厉害关系的尚可喜觉得,如果真要讲主次,那也应以屯泰为主,耿仲明为次。这个主次不以爵位,不以麾下兵马数量决定,而是种族决定。

    所以一向谨慎多谋,顾全大局的尚可喜顺势提点了下耿仲明,耿仲明能做到偏师主帅,自然也不是个二愣子,对于屯泰这个满洲大将,也是小心翼翼地应付,决不愿在这个容易导致矛盾,造成纠纷的敏感问题上去惹怒屯泰,由于耿仲明和尚可喜的知趣,谁是主帅的这个问题小心地被避免了,屯泰对他们诚恳谦虚的态度,也是十分满意。

    不过耿仲明和尚可喜心里十分清楚,主次可以不分,奇正却一定要弄明白。

    古代作战,重视正兵、奇兵的关系,一般是以正兵为主,奇兵为辅,有时出奇制胜,奇兵地位的重要性又超过了正兵。

    以这场救援战而论,西路军的三万五千余步骑很明显是正兵,屯泰的五千兵马是奇兵,双方有着决然不同的任务。

    正兵承担正面主攻,吸引明军主力,每前进一步都要付出重大的代价,伤亡肯定很大,当然这也是绿营炮灰存在的主要意义。满洲兵是很精贵的,他们作为奇兵,无需和明军死磕,只需要在关键时刻,奋力一击,作为压死骆驼的最后一根稻草的存在,破掉明军阵势,趁势攻破益阳外围明军修筑的夹城的任何一段,与城内卓罗、马蛟鳞取得联络,再内外夹攻明军,一举战而胜之。(未完待续。)

第159 益阳之战(二)() 
出发之前,屯泰已和他们打过招呼,说本军虽是骑兵,但会故意减缓救援速度,目的是乘明军注意力集中在耿仲明的西路军之时,他的一军会出其不意,突击明军阵地,一举摧毁明军主力。

    这个战略设想不错,耿仲明和孔有德等人都不反对,按照这个战略设想,耿仲明一军承担主攻,逐步取得进展,屯泰作为奇兵,用突击奇袭的作战形式,出敌不意,然后选择有利的时间和地点,进行决战。

    七月初三日,朱由榔的亲征大军到达益阳的第四日,以耿仲明和尚可喜为首的西路军达到了阮江口。

    “砰!砰!砰!……”

    硝烟弥漫在洞庭湖河口南岸,百十条大小江船半吊着船帆,一字排开,如同一条条蜈蚣,载着清军,向岸上冲去。

    滩头,三列东江兵鸟铳手已经规矩地拉开阵势,在几十门佛朗机火炮的协助下,组成了一条单薄却又坚实无比的铁壁。

    不远处,是四散而逃的明兵,偶尔几个回头望望,却在那一道道黑漆漆的枪口、炮口下送掉了小命。

    六万清军马步军加力夫源源不断地登岸,如一股股涓涓细流,汇集起来,迅速结成一个又一个庞大的方阵洪流。

    耿仲明和尚可喜比肩立在船头,欣赏着他们的杰作。

    阮江口岸只有一小块开阔地,受到地形和船只的限制,清军一次性只能登陆三千人,守备在阮江口的明军有数百人,清军主力战船上几通炮火犁过后,便作鸟兽散。

    等大军全部登陆后,耿仲明派出了大量游骑侦查四周情况,回报来的信息是:周围并无守军,只有阮江口的百十个零零散散的溃卒。

    秉持谨慎之道的耿仲明还怕这是明军设下的陷阱,急令麾下游骑扩大范围继续侦查,游骑们出去巡视了大半天,最终回禀三十里内并未发现敌踪,也没有任何可埋伏兵的地方,耿仲明这才放胆南下,他们进占阮江口后,第一天,大军就向南边推进了五十里。

    一阵急行军后,军需辎重跟不上来,导致吃食供应紧张,他们搜遍了四周村落,各种粗细粮食统统加上来还不满三百石,好在大军停驻后,辎重逐渐跟上来了,不用担心粮食不够的问题了大军原地休整了一夜后,继续南下。

    这时开始,就遭到部分明军的抵抗,不过没几个回合就被打得落花流水,溃败而去,优势牢牢掌握在清军手中,一天中连续作战五次,每次都打了胜仗,把前来阻拦的明军打得落花流水而去。清军主力趁势进入益阳界内。

    顺利的进军,即使遭遇抵抗,仍能毫不费力地把它击败,五战五捷,让清军上下不由得对明军产生了一些轻视之心,随着目的地的逐渐逼近,让原本有些谨慎,不敢冒进的耿仲明,也放心大胆的带着主力迅速向南推进了。

    大军进入益阳界不久,明军修筑的夹城已隐隐在望,消息传来,清军上下都感到那种已靠近目标,准备在夹城下进行一次决战就可以取得胜利的兴奋。

    耿仲明随即召集尚可喜,总兵线国安、张文焕、李养性、孔龙等人进行军议,军议完后当即作了一番进攻夹城的调度布置,线国安所部四千东江兵是进攻的主力,另派绿营总兵张文焕带五千绿营续上接应。

    耿仲明作为中军主帅,紧紧跟着前军出发,智顺王,行军总参尚可喜随侍在他左右,以备咨询并帮助他指挥作战。总兵李养性和孔龙所部一万两千绿营兵作为后军,护住粮道和催促因为天气炎热掉队的一些东江兵和绿营兵。

    这里分拨刚定,忽有探马报来,在夹城的东边二十里外出现大队明军。这时耿仲明正全神贯注着前方的夹城,他在和明军争夺时间,希望抢先攻下夹城的一段,击溃里面的明军,到了那时,己方就不再处于被动地位,胜券可操。

    得知东边有明军出现,耿仲明的第一想法是那些明军可能是前几天被杀退的败兵又在附近纠合一些人马前来挑战,那拢共两三千人的明军这时已不在他心上,他随手下令:“此必伪朝的残军败卒,着令后军去收捉即可。”

    不多时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