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3C书库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重生宋末之山河动-第165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抚帅,你怎知殿下要登基,如今朝廷尚在,陛下仍存啊!”邓光荐脑子虽然还有点儿懵,但仍觉不可思议。

    “殿下的行为细想之下有些反常。你看殿下并不喜招摇,此次却主动提出要了刘深的座船,然后又加以大改修整,不但加装了百十架弩炮,配备了二十余部火箭发射器。而亲卫营又大加扩充,这是意欲何为呢?”应节严反问道。

    “是啊,帅府军兵精将猛,又对殿下忠心不二,根本不需如此多的亲卫保护。殿下如此做,却是像要远行,深入虎穴一般。”邓光荐说道。

    “正是。再有行朝那边传来消息,陛下自落水后已有月余没有早朝,而宫中又一力封锁消息,陛下到底如何外人不得而知。”应节严点点头又说道。

    “嗯,陛下一定是有佯,否则出于稳定军心也不会久不露面。而宫中封锁消息,必是担心陛下病情泄露,引起内乱。”邓光荐立刻意识到关键所在。

    “还有那句偈语,此刻岂不正应验了!”应节严面色凝重地说道。

    “管鲍亦分马,江断水自流。没想到此句竟然应验在殿帅身上。”邓光荐沉默了好一会儿,才黯然说道……(。)

第305章 覆水难收() 
♂,

    应节严也真不是白给的,从几件不相干的事情中分析出了赵昺所想。而他对殿下更觉看不透,显然其早已知晓今日乃至未来之事,而又极力想避免事情的发生。但显然是天意难违,殿下的努力终未能阻止事情的继续发展。可这种事情说出来也太过惊世骇俗,又可能引发一系列不可预估的事件,因而其只能憋在心中暗做准备。

    “唉,殿下真乃神人。”邓光荐自我解嘲道。他不难想象殿下承担了多大的压力,一边是天意,一边是兄长,如何取舍都是艰难。若是自己遇到这样的事情只怕得了失心疯也不无可能,可殿下却忍耐了这么久。

    “非也,殿下终是凡人,否则也不会忧虑致病。不过也确实难为殿下了,他终究还是个孩子,却要面对如此艰难抉择之事。”应节严也颇为感慨地道。

    “殿下胸怀天下,又有运筹帷幄之能,若是能上位也是军民之福。再说其乃是九五之尊,便可号令天下兵马,重振朝纲,复兴大宋则指日可待。而殿下又为何一再回避,难道他只想困守琼州一地,做个海外逍遥王。”邓光荐在屋里转了一圈想不通殿下为何如此。当皇帝可以说是每个人的梦想,而这世上又有多少人为此丢了性命,可殿下对此却十分排斥,实在让人费解。

    “中甫以为身为九五便可恣意行事吗?如果真是这样,老夫想殿下便不会如此烦恼了。而你想殿下若是没有用计出走琼州,远离朝廷,可能创下如此局面吗?”对于邓光荐的想法,应节严不禁暗自摇头,其阅历终是太浅,还不若殿下对朝局看得透彻。

    “这……这也不无可能,若是殿下早就显示如此才干,怕陛下和太后也不会视而不见,也定会委以重任的。”邓光荐犹豫了一下说道。

    “若如你所说,殿下怕早已被幽闭宫中,亦或命归九泉了。”应节严叹口气道。

    “哦,怎么如此,难道他们还敢弑君不成!”邓光荐颇为不服气地说道。

    “中甫也是熟知经史之人,怎还有如此天真纯良的想法!”应节严对其在这严峻是时刻还满是书生意气的想法,不免有些失望,“天家无父子,历朝历代为了登上这九五之位,父子反目,兄弟成仇的事情不可胜举。而权臣把持朝政,弄权误国的事情在本朝便前有秦桧、史弥远,后有贾似道和陈宜中,他们哪个不是阴谋废立之事,又岂容殿下这样雄才大略的君王位居九五。”

    “那一旦陛下大行,殿下也可在琼州登基,有我等保驾便没了这些麻烦!”邓光荐似是灵机一动就解决了这个难题。

    “呵呵,若是殿下登基,你会如何对待朝中的那些人?”应节严机智如此都不知道该如何反驳他了,笑笑反问道。

    “当然是整肃朝纲,清除朝中奸佞,以还正气。”邓光荐不假思索地说道,显然这也是他平生所愿。

    “好,朝中这些人即知殿下登基他们便会失势,那能不从中作梗,让殿下顺利坐上宝座吗?”应节严再问道。

    “这……这恐怕不能,但先帝如今只有二子尚在,一子失,理当再立另一子,兄死弟及也与礼法相合!”邓光荐依然觉得自己的主意不错。

    “按理当是如此,但陛下尚未亲政,一切皆是太后做主,传位之事也得太后同意。若殿下在琼州登基,没有太后的懿旨,则会被天下人诟病。而朝中并非琼州,他们大可挟持太后另立新帝,大宋则会出现天有二日之事,那时岂不天下大乱。”应节严肃然道。

    “唉,可如今我们与朝廷交恶,若是他们一力要求殿下前往行朝继位,岂不如同进了龙潭虎穴。”应节严一番话让邓光荐也意识到自己太过天真,总把人想象的如同自己一般良善知理,没有意识到朝局的阴暗和人心的诡诈,一朝醒悟让他居然有种万念俱灰之感,颓然坐下道。

    “吾想殿下已然知晓面临的险恶,也知离开琼州前往行朝便可能是条不归路。但又不能不去,否则将使赵氏失国,所以才抑郁成疾。”应节严慨然道,现在可以说到了关系国脉是否可以延续,大宋生死存亡之际,可这又落到了个七岁的孩子身上。在大义和生死面前,并非每个人都会泰然赴死的。

    “殿下一直暗中筹划此事,是不是早有选择?”邓光荐听了骇然道。

    “应该有了,但事情却被我等搞砸了!”应节严懊悔地说道,“若是当初能及早迎驾,将行朝接至琼州,虽然会有动乱,但殿下可保无忧。如今朝廷那班人已心生警惕,岂会再赴琼州涉险。”

    “抚帅是说殿下当初是想实施缓兵之计,先将朝廷诓到琼州再缓缓图之!”邓光荐坐直身子道。

    “嗯,应是此意。琼州经殿下经营年余,各州县官员大半出自帅府,各军将领无不对殿下敬服,百姓也得殿下恩惠,正是上下一心。朝廷若想分化、安插人手短时间也非易事,而他们所需全要仰仗琼州供给,必然不敢轻易滋事。待陛下大行,殿下就可顺应天意民愿登上九五。可……只怪老夫未能体会到殿下心意,又操之过急,以致与良机遇失之交臂。”事情越捋真相也愈发清晰,应节严也逐渐意识到当初殿下与自己长谈是在试探他对朝廷赴琼的态度,可自己却想歪了,不禁痛心疾首。

    “抚帅此时可还有挽回的余地?”邓光荐急问道。

    “难,覆水难收。如今事态已成,只有殿下涉险或许还有挽回的余地,但是这其中风险太大,稍有差池便是国破人亡。”应节严眉头都拧成了一疙瘩,他也知那是在走钢丝胜算太小。

    “那殿下会不会冒险呢?”邓光荐颤声问道,让一个孩子去涉险来为自己擦屁股他都觉得没脸。

    “不知道,但老夫担心的是殿下见事不可为弃国而去!”应节严悠悠地说道……(。)

第306章 议事() 
♂,

    三月初五,帅府小堂议的日子。各司正副职和军中的水、步军都统全部列席,赵昺这次一病就是五天,帅府的官员们闻知后也是纷纷前来探望,离着远的听到信也遣人送来各式补品,一个个紧张兮兮的,唯恐他有事。这让王府前着实热闹了几天,自己一场感冒惹得帅府上下鸡飞狗跳的。搞的他反而不好意思了,好些后赶紧上班,免得每日还得陪着笑脸的迎来送往。

    “殿帅为救陛下殉国,死得其所,其在天之灵仍会护佑我大宋的,江大人还请节哀。”赵昺首先问候了从行朝返回的江璆。

    “多谢殿下挂念,叔父若听从殿下劝告也不会如此,但江氏一族仍感殿下大恩。”江璆向殿下深施一礼道,此次他还是听江钲说起当日甲子镇之事,才知殿下早就向叔父示警。

    “唉,不需多礼。”赵昺虚扶道,“本王当日若能将殿帅留在琼州也许就能避过此劫,可……”

    “此皆是天意,殿下不必过于自责。”江璆看殿下一脸悲伤,赶紧安慰道。

    “现国事艰难,府中离不开大人,本王迫不得已夺情请大人留任,还请见谅!”赵昺拱手施礼道。

    “国难当头,属下当为国尽忠!”江璆还礼退后道。

    “江大人你刚从硭洲岛回来,现在行朝情形如何?”应节严问道。

    “抚帅,行朝移驾硭洲岛后,以陆秀夫为右相主持朝政,枢密副使张大人主管军务,曾渊子复任参知政事,协助陆相管理朝政。现岛上正大兴土木修建行宫,似要常驻于此。”江璆回答道。

    “太后和陛下可好?”应节严点点头问道。

    “禀抚帅,叔父祭奠,太后和陛下遣人送来仪礼,也未得召见,因而不知详情,想是一切安好。”江璆回答道。

    赵昺和应节严对这些情况基本已经获知,当堂问答意在通报给各人知晓。接着刘洙又禀告了钦州之战的情况,整个过程基本上按照计划行事,一战之下尽毁元军钦州和合浦两个水寨,烧毁敌大小战船四百余艘,杀伤敌兵四千余人。因此战是突袭,又以火箭弹实施远程攻击,因而我军伤亡甚微,遗憾的此战战果虽丰,却没有缴获。

    如今帅府军先败刘深,又尽毁阿里海牙水师,两广地区已无敌大队水军,琼州可保一时无虞。赵昺下令赏赐有功,将战果通告各州县,以振军心,以安民心。而他也知道两战之后,帅府军虽名震两广,但也暴露了实力,引起敌军的重视,以后免不了还得接着打。

    随后,转运副使陈则翁汇报了难民安置和垦荒的情况。自去年起至今共来琼两万余户,有丁二万六千余,八万七千余口。其中安置在琼州城外三千余户,垦田六万多亩,修渠十里许;迁往吉阳军一万七千户,垦田三十多万亩,在辎重军的协助下修筑水渠三十里,蓄水堤坝七座。为安置难民共修建房屋一万五千多间,发放安置费四十余万贯,耕牛五千头,粮食六万石,农具一批,耗资近百万贯。

    现在按照二十五户一保,五十户为一大保,二百户为一里编户,除里长由各县派出外,保长皆由难民中选德高望重,公道正义者充任。同时按照两户抽一丁的原则编练乡兵,每里为一队,每大保为一伙,农闲时训练,战时充当后备军,就近接受州县调遣。同时每里配备塾师二人,乡医一人,由州县补贴薪俸,服务乡里。

    现在各项安置工作都已经进入尾声,现在就等农时一到便可播种,但现在如何分配,如何收取赋税还未定下。因而还需早作定夺,以安民心。赵昺让众人商议出方案后,再报之制司,待自己审阅后再议。

    而后应节严以为在七洲洋海战中,摧锋军的龙船表现最为出色,取得的战果最大。提议利用缴获的战船再改造龙船三十艘,同时将摧锋军一分为二,恢复勇敢军军号,扩编成两队以龙船为主力战船的水军;另外,鉴于殿下亲卫营力量薄弱,应与扩建。为了不增加帅府的财政开支,在不增加现有兵额的基础,他建议从帅府各军和水军,各抽调一个指挥与亲卫营合并为成立帅府护军,兵额以五千人为限。

    应节严的提议不待赵昺表态便全票通过,大家都清楚能阻止殿下一次不参加战斗,不可能次次都挡着他不让上战场。而战场上的情况瞬息万变,刀枪无眼,若是一个照看不到让殿下有所损伤,大家是万死莫赎,多一个人总是好的。因而表示全力配合抚司的安排,抽调军中精锐兵将补充入殿下的亲军。对于扩充亲卫营赵昺早有打算,但还未来得及与应节严商议,今日其主动提出将亲卫营扩编五倍实出他的意料,一时琢磨不透老头儿葫芦里卖的什么药……

    三日后,转运司会同常平司和总计局编制的土地分配和税收方案报到了赵昺的案头,他只一看就脑袋疼。不禁土地用途名目繁多,且各种税费的收取更让人眼花缭乱,他不得不把庄世林召进府中为自己讲解,才弄明白其中的意思。宋代耕地总的来说有两种,一是民田,一是官田。民田指地主和自耕农的私有土地,官田则是为国家或皇帝所有的土地。官田包括屯田(军种军食之田)、营田(民种军食之田)、职田(补充官吏俸禄之田)、学田(供办学经费之田)、仓田(供仓储赈济之田)、公田(中央或地方官吏所管之田,如官庄)等。

    田赋基本分为五种,一是公田之赋,即对官庄、屯田、学田等官田所征之租。官田一般由农民佃耕,国家征收官租(佃租),租额约占收获量的三成。佃租之外,还要缴纳一般的田税。两者合计,官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