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3C书库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重生宋末之山河动-第178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臣不敢!”

    “臣不敢!”陆秀夫和张世杰急忙跪地道。

    “风从龙,云从虎,功名利禄尘与土。望神州,百姓苦,千里沃土皆荒芜。看天下,尽胡虏,天道残缺匹夫补。好男儿,别父母,只为苍生不为主。手持钢刀九十九,杀尽胡儿才罢手。我本堂堂男子汉,何为鞑虏作马牛。壮士饮尽碗中酒,千里征途不回头。金鼓齐鸣万众吼,不破黄龙誓不休……”

    “谁在唱歌?”众臣这时也被小皇帝弄的不知所措,但心中却也暗自佩服他有骨气、有气节。混乱间,舱外的海面上突然传来阵阵铿锵有力的歌声,他们相互低声打问着。

    “是陛下座船上的军士!”有眼尖的从舷窗缝隙中看到皇帝护军在水寨中击鼓行舟,似在操练,但他们此时更觉得像是在示威。

    “太后,陛下所言极是。贼酋意图吞并**,怎肯只因一份和表而放弃,我们如此只是自取其辱,被鞑子耻笑,为天下百姓寒心。”刘黻上前一步启奏道。

    “臣附议,当年我们尚有半壁河山,鞑子尚不肯议和,又和谈现在!”徐宗仁也出列言道。

    “听听外边的歌声,那些军汉尚知杀敌卫国,免受奴役。而朝堂之上却不思如何对敌,只想议和,我们又何颜面去令他们上阵厮杀!”江钲气愤地吼道。

    “太后,臣请撤销此议,再言和着杀之!”邓光荐出列大声奏道。

    “请太后撤销此议!”这时又有几人出列附议。

    “呵呵,看来我朝并非都是懦夫鼠辈,还是有敢战之人的。”赵昺看着脸色阴沉的张世杰笑道,“母后,朕请太后收回成议!”

    “请太后收回成议!”噼里啪啦跪下一片人说道。

    “臣也附议!”张世杰恨恨地说道,他在意的不是和议成不成,而是担心皇帝另有企图。

    “太傅,陆相,你们主持廷议吧,奴家累了!”杨太后叹口气言道。

    “退朝……”窦兴赶紧搀起太后,负责司礼的内侍唱道……

    近来事情较多,时间难以保证,还请大家见谅!!(。)

第333章 无奈() 
♂,

    进入八月后,大行皇帝的灵柩自香山移至崖山,上封号裕文昭武愍孝皇帝,庙号端宗,等待陵墓完工后下葬。而******的领导班子也再次调整,封太傅张世杰越国公,以姚良臣为右丞相,夏士林参政知事,王德同知枢密院事,张德为殿前都检点。

    这几个新任赵昺都不熟悉,甚至没有说过话,早朝时光线暗一些他都分不清站后面的老几位谁是谁。但是赵昺知道这次任命是陆秀夫和张世杰两人相互调和的产物,一个是想借此安插亲信扩大在朝中的势力,掌握更多的话语权;另一个则是想通过调整稀释其权力,已求能形成多头,避免一言堂。

    赵昺认为两个人都没有达到想要的结果,新增的几位宰执都是他们相互妥协和矛盾调和的产物。想想过去一个上等州方圆千里有民几十万,州府吃官方的不过二三百人。而******占据的崖山屁股大的地方,管理的人口往多了说不过三十万,却是按照一个国家的构架配置的,从务实的角度上考虑完全没有必要增设和提拔官员。

    从另一方面将,刘黻和曾渊子现在皆任参知政事,两个人现在都称得上三朝老臣了,论资历和地位都应是右相的候选人,但无一获职,却被一个没有在中央任过职的广东转运司姚良臣捡了。他们落选赵昺分析无外乎是因为刘黻与自己走的近,曾渊子和张世杰打的火热,结果就便宜了外人了。

    不过这次调整却让文天祥做了牺牲品。自行朝成立原来备选的右相李庭芝未及赴任便战死了,随后便任命文天祥为右相,他却看当朝几位都不顺眼,一力要求在外开府。但朝廷却一直没有免了其祥右相之职,他一天也没干过右相的活儿,一直仍遥尊其为相。这其中虽有陈宜中揽权的因素在其中,可也表明大家对其还是比较尊重的。

    现在任命了新的右相,文天祥的右相当然要免掉,这也等于断绝了他重返朝堂之路,彻底抛弃了他。而现在元朝的江西宣慰使唆都对督府军穷追猛打,损失惨重。外无援兵,内无粮草文天祥已经自知无力回天,朝廷的做法等于将其逼上了绝路,等待其的也只有两条路:一是投降,二是败亡。除此之外,再无它途……

    形势越来越朝着恶化的趋势发展,张世杰和陆秀夫两位掌门人也意识到危险的临近,他们一边抓紧训练士兵积极备战,一方面连发诏令要求各地方州府勤王,输送粮饷,大家都忙得废寝忘食,只有赵昺这个闲人还有心情游山玩水。

    “这里都绘制好了吗?”一艘龙船泊在崖山岛北部的三江洲和东能洲之间的水道上,炮门大开,一个孩子坐在船舷上耷拉着两条腿不停晃荡着,手里还拿着根鱼竿,不过他的心思好像并没有放在钓鱼上,眼睛而是盯着往来的船只,突然他回头问道。

    “陛下勿急,属下正算着呢!”孩子身后几个人蹲在舱里,正趴在书案上忙着演算着什么,一个人听了抬头答道。

    “江宗杰,都说你得殿帅真传,堪舆察形乃是一绝,怎么这么半天还未画出张图来。”赵昺笑着说道。江万载死了,自己也当了皇帝,江宗杰的‘马岱’嫌疑便随之解除便被重新启用,结合进了他的随扈班子担任参军。

    “陛下,若是平常的舆图也便绘制完了,可陛下不仅要求画出图形,还要将距离、高度、水深,地物都要绘制图中,当然快不了啦!”江宗杰有些不服气地说道。

    “呵呵,过去那叫舆图啊,那叫画画!”赵昺却讥笑道。其实他心里知道自己要求是有点高,在这个时代还并没有严格的‘地图’概念。

    古代的地图叫舆图,是图和志的并称,图是形象、直观的信息传递方式,可以展示方志中用文字表达出来的自然地理面貌、人文地理的区划位置,常常附录在方志之中。地图绘制依据的大地测量数据主要有两类:一是人们根据实践积累下来的经验,经过文人整理,形成方志文字材料,据此画出局部方志附图,然后有人博览图志,根据此再编绘。

    而绘图一般依据制图六体,即分率、准望、道里、高下、方邪、迂直,实际上综合包含了地形测量、计算和绘制三个层次。可用于大地测量的工具主要有:表、罗盘、望筒、规、矩、准、绳、绳尺、丈杆、计里鼓车等。采用所谓计里画方的方式绘图,就如同现代的网格相似,即以地图上的一寸代表固定里数,画成方格,然后在方格中根据测量数据和方位绘制。

    这种方法带有现代地图学比例尺的性质,但是古人并没有意识到大地是球形,不懂得投影技术,所以这种技术并不是基于大地投影的比例尺。可实际上中国计里画方地图的数量极少,大多数的方志附图并不考虑如此精细的比例和方位关系,它们只要大致画出地理事物方位即可,更多的信息则用文字在方志书中或者地图上标记,供人时参照理解。而且这些地图在绘制方法上参照了中国古代山水画的技巧,大多以象形的方式表达。

    赵昺当然知道地图在战争中的重要性,但这古代的地图是在是难以满足要求,而那海图更是五花八门,没有熟知详情的人根本就看不懂。而来****又必须解除战争,可有多数的时候又无法亲至前线,只能更多的依靠地图来判断,因此他在收集了大量地方方志作为参考外,还需有人能绘制详尽的地图。

    没有怎么办,无奈之下赵昺只能自己想办法,这船上的人就是经过他短期培训后来实习。当然他不要求能绘制出现代标准的地图,那也不现实,只要能满足当前需要就好。

    “陛下好悠闲啊!”

    “你……你怎么来了?”正指导几个人如何利用三角函数计算高度和距离的赵昺突然听到有人与自己打招呼,他一回头惊诧万分地道……(。)

第334章 必有一战() 
♂,

    赵昺惊喜的看着来人,其虽然是短衫布衣,脚蹬麻鞋,裹着头巾,一副苦力的打扮,但他还是一眼就认出来人。他一边让人将船开到僻静之处,放下小舟将来人接引到龙船上,又命侍卫加强警戒,尤其是后边跟着的尾巴。

    “先生,一路辛苦吧,先用些点心,喝点茶!”赵昺将来人让到顶舱,那里早已布置好了,他殷勤地说道。

    “陛下,请上坐!”应节严却没有就坐,而是请赵昺先坐。

    “先生,这又何必!”赵昺立刻意识道其想做什么,出言拦阻道。

    “陛下,你我虽有师徒之份,但君臣之礼不可费。”应节严摇摇头肃然道,说罢整整衣衫跪倒大礼参拜,“臣广南西路安抚使应节严参见陛下,万岁、万岁、万万岁!”

    “先生请起,赐座!”赵昺无奈受了应节严大礼。

    “陛下,这点心可比在琼州之时精致了许多啊!”应节严师徒两人又亲热了一番,相互说了些别后之语,这才坐下,拿起块点心看看笑道。

    “先生就不要取笑了,这当了皇帝就吃的好了,别无好处。”赵昺苦笑着说道。

    “抚帅,陛下对大家想念的紧,常常独自叹气,说遇到事情连个商量的人都没有,要不是他们看的紧,又怕太后为难,早就回琼州了。”王德给应节严续上水说道,他见着应节严也是倍感亲切。

    “陛下为了大宋忍辱负重,辛苦了。”应节严拱手道,“府中众人也都念着陛下,想要迎陛下早日回去。”

    “唉,只是命苦。原以为在帅府之时有四位师傅管着已经很麻烦了,可入朝之后便形同囚徒,早晚被围在中间严密看管。这即便出来一趟,后边也有人监视,当心我跑了。”赵昺指指在二、三百步外游弋的两艘战船说道。

    “呵呵,若是陛下想跑,只怕他们是看不住的。”应节严看着陛下那张苦瓜脸捋捋胡子笑着道,“前些日子陛下与朝中几位宰执在朝堂上公开对抗,不惜以死相挟。消息传回琼州后众将都十分气愤,要不是臣拦住,恐怕就要尽起大军前来清君侧了。”

    “那也是不得已为之,古人言:士可杀不可辱,况且我现在是一国之君,岂能自辱!”赵昺恨恨地说道,“平日他们那我当摆设也罢了,但逼我做这种有辱国体的事情,这皇帝不当也罢。不过自那日之事后,他们也收敛了许多,可有事都去慈元殿,不再来问我了。”

    “陛下此事做的好,大丈夫生于天地间,岂能辱于他人。”应节严击掌称赞道。

    “那天却是把小的吓坏了,真担心陛下会一头撞上去,可恨的是那张世杰见状还在苦苦相逼。若不是担心陛下安危,小的都想跟他拼了。”王德插嘴道。

    “那张世杰如此并不让人意外,可陆相居然也同意请和,实出臣意外。”应节严点点头道。

    “先生与陆相很熟吗?”赵昺问道。

    “早年在两淮,臣与陆相都曾在两淮置帅李庭芝手下为幕,虽相熟却并无深交,可对其还是有所了解的,难道其居相位后便也变了吗?”应节严有些迷惑地说道。

    “以我看陆相也是有苦衷的,他不相信我也在意料之中,世上有几个人如先生一般有识人之能,对个孩子的话深信不疑。”赵昺自我解嘲地笑道,他现在看老头儿怎么看怎么顺眼。

    “此赞臣万万不敢当,那是陛下慧眼识珠,将臣收于麾下。”应节严连连摆手道。

    “先生咱们就不要相互吹捧了,此时轻车简从而来先生定有要事吧!”赵昺知道应节严未得应诏,偷偷入朝一定是有大事的,否则他不会冒险前来的。

    “嗯,当前敌情陛下想也知晓,如今敌三路来攻,行朝危险万分。府中众人商议将陛下接回琼州,或是以勤王之名尽起大军来此护驾,以保万全。此事太大,时间又紧迫,臣未请旨便贸然前来,还请陛下治罪。”应节严见陛下转入正题,施礼请罪道。

    “先生一心挂念着朕,何罪之有,倒是路上艰险让先生受苦了。”赵昺急忙相扶道,“但朕以为回琼州或是举兵前来都不妥。”

    “陛下乃是国之根本,切不可再涉险。”应节严见陛下将琼州诸将的意见全部否决,急切地道。

    “先生和府中众人的护驾之情我领了,但切不可贸然行事。”赵昺拱拱手表示谢意,又言道,“先生也知当初行朝不肯赴琼,坚持要我在大行皇帝灵前继位是何意?朝中众臣就是担心一旦入琼便被吞并或是清洗,丧失了主导权。而若是尽起大军前来勤王,如今府军与朝廷掌握的兵力相当,那时的结果与前往琼州无异,届时两党相争,受损的还是大宋。”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