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3C书库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重生宋末之山河动-第191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不可避免的有所下降,吸收一部分民军后人数也在二、三万人上下浮动。随着江万载的离世和江氏子弟的伤亡增多,后虽有江钲接管,但殿前禁军士气和战斗力都不复当年,江氏的控制力也随之减弱。

    朝廷正军都如此,就不难想象其他的部队究竟是个什么样子。各处前来勤王的义勇人数最多,约有八万人,但他们未经过训练,不识战阵,纪律松散,又互不统属,战斗力也就可想而知。因此这些人不是充当‘炮灰’,便是作为民夫使用,只能说是勇气可嘉,难堪大用,在战斗最多只能算是打酱油的。而众多的官员和家属及闲杂人等严格的说都是包袱,在战斗中他们不仅帮不上忙,却还要分兵保护,赵昺此时当然也算在此列。

    不过经过几次战斗,赵昺也体会到海战不同于要刀对刀枪对枪近身肉搏的6战,重要的是战船的性能和火力,而人员素质的重要性并不像6战那样大。琼州水军虽经过数次整训,但他并不以为在与蒙古兵肉搏中能占据上风,他们的胜利主要还是借助战船和兵器上的优势,在两军接舷时已经凭借弩炮和火箭弹给敌以重创和震撼,严格的说是武器的进步助他们赢得了胜利。

    当下行朝还拥有战船千余艘,其中大船居多,他们虽没有弩炮和火箭弹这样的先进武器,但在海战中凭借高大的船身在冲撞中起码也占据着优势。元军中的精兵可能多一些,不过考虑到张弘范率领的元军多是从北地调来的精锐,可是他们多不习水战,因此力量对比宋军就算不占优势,至少也不占劣势。而在数量上宋军却是要比元军雄厚的多,且他们又是背靠崖山岛兵力补充也要比元军快捷和方便。

    因此赵昺考虑只要在战术上调度得当,哪怕不出大错,就是以现有的兵力与张弘范决战也不至于落败,更不会导致全军覆没。但他担心的是张世杰还是按照历史上的套路出牌,连连大出昏招儿,结果将大宋朝引向了灭亡之路,自己也走向了灭亡……(。)

第361章 苦无良将() 
♂,

    赵昺比任何人都清楚行朝此时的处境,他当然不能坐等奇迹的出现,希望在最后的关头老天爷‘嗖’的一下再把自己送回二十一世纪,所以他也要着手做准备。√

    将行朝转移到琼州是最好的办法,双方力量联合起来足以应对张弘范的进攻,但赵昺觉得最佳时机已经错过,现在敌军已经探知行朝就在广东沿海,派出了大量的哨船查找,这么的船队一出现必然会被很快现,如果尾随追击很可能再次上演井澳之战的惨剧。另外赵昺也没有把握能劝得动张世杰前往琼州,贸然行事还可能引起更深的误会。

    同样,在这极为敏感的时候召琼州军前来助战一样会让张世杰感到不安,担心自己会被陛下借机除掉,这样很可能会导致双方相互无端猜忌和防范,徒自增加内耗,更可能导致大家各自保存实力为上,造成‘一个和尚有水吃,两个和尚抬水吃,三个和尚没水吃’的状况,到时候大家一起完蛋。

    借助琼州的力量不行,继续行朝海上也不是长久之计,而从心里说赵昺也希望打这一仗,进而能重创元朝水军,哪怕打出一个短暂的和平时期也好,使自己和行朝都有个喘息之机。他知道这在世界上并非没有先例,在一千多年前的希腊和波斯萨拉米海战,希腊面临的情况与当前行朝况十分相似,但希腊打赢了这场战斗,从而改变了自己和世界的命运。

    那是公元前四百八十年,新的波斯国王薛西斯一世经过三年准备,亲率6军三十万及战舰一千艘再度进攻希腊。薛西斯先和地中海的海上强国迦太基结盟,让他们牵制住意大利西西里岛上的希腊城邦锡拉库萨,然后在划分欧亚的赫拉斯滂海峡修建浮桥两座,又在色雷斯境内沿路建立多个后勤基地。希腊很多城邦国家投降波斯帝国,派兵派船参战。一切就绪以后,薛西斯领军从赫拉斯滂海峡进入欧洲,通过色雷斯和马其顿,向希腊起进攻。

    在萨拉米斯海战以前,希腊各城邦都不是海上强国。当时地中海的航海大国是腓尼基和迦太基,他们在历次希波战争中都站在波斯一边。雅典拥有当时希腊最强大的海军,也不过只有不到四百艘三桨座战舰和五十余艘单层桨战船。而波斯本来没有海军,但在征服地中海沿岸的腓尼基和埃及以后,将他们庞大的舰队编成波斯海军,成为新的海上霸主,而雅典海军根本无力和其争夺爱琴海的制海权。

    希腊联军统帅是斯巴达贵族尤利比亚德,他得知有一千二百艘波斯战舰聚集在海峡东南面,便被波斯海军的表面强大所震摄,准备放弃萨拉米斯岛,撤退到伯罗奔尼撒半岛进行消极防御,这引起希腊执政官地米斯托克利坚决反对。两人正争执不下的时候,雅典将领阿里斯蒂德从流放地乘快船到达萨拉米斯岛,告诉众人薛西斯派波斯海军的埃及舰队绕到萨拉米斯岛西侧,将海峡的出口堵住,准备将希腊联军一网打尽。

    地米斯托克利告诉大家现已无退路,说服众人同波斯决一死战。波斯人断了希腊人的后路,反而激起希腊联军死战的勇气和决心。舰队的其他舰只则做好了与敌人舰队在海上交战的准备。萨拉米斯海峡曲折狭窄,希腊海军的三百多支战舰就停泊在海峡里面,在数量上占优势的波斯舰队无法展开雄伟的阵势对希腊舰队实施打击。当波斯舰队的先头部队接近海峡窄口时,其他战舰队列也紧紧地尾随其后。希腊人此时突然改变航向,掉头杀了个回马枪。

    希腊军队里的士兵都不是被强征来作战的,他们为了保卫自己的家乡和亲人都具有赴死拼搏的精神。不仅如此,事实证明他们还具有良好的战术、良好作战性能的舰船和非常熟练的操船技巧,这一切保证了他们作战的胜利;波斯人是靠强征被征服民族的人出兵,士气低落,也十分厌战。而他们的桨帆战舰因为是按照跳帮作战的战术设计的,行动也不够灵活。他们的6战队员总是希望船与船尽快绞缠在一起,敌我通过接舷在甲板上进行混战,使战船的甲板成为一个浮动的战场。

    在战斗开始后灵巧的希腊三层桨座战船,左突右撞,绕着敌人的桨帆战船兜圈子,避免被波斯人的锚钩钩住。同时,用撞角一次又一次地攻击那些挤作一团的敌人,波斯人的战船不是被撞沉就是被逼回到后续舰队中去。虽然在实力上波斯人仍然胜过希腊人,但他们士气低落,无心恋战,当西风刮起来的时候,波斯人的舰船都忙着升起风帆逃跑。薛西斯面对这种情况,不得不承认在希腊的要塞是无法战胜希腊人的,从而放弃了对希腊的征服。

    张世杰的处境无疑比泰米斯托克利要好得多,他拥有的军事力量比希腊人也强多了。而且,元军船工多为“闽浙水手,其心莫不欲南”,一旦“南船摧锋直前,闽浙水手在北舟中必为变,则有尽歼之理”。上面的话不是赵昺想象出来的,而是被关押在元军船中的文天祥所写,他觉得也符合当前的情况。但令人遗憾的是张世杰并不是泰米斯托克利,自己也不是强势的地米斯托克利。

    因而此战想要取胜,想要挽回败局,赵昺觉得很难,在整场宋元战争中,宋军中大概只有孟珙能勉强算得上是一个名将,可惜死得太早,像余玠、王坚等人可以算是良将,但与名将就有距离了。至于张世杰,李庭芝,夏贵,吕文德,吕文焕这些战争中后期宋军的主要统军大将,最好的形容词充其量也就是宿将。可是在另一边,阿里海牙,伯颜那样的统帅就不提了,就是当前张弘范,李恒表现出的指挥才能也要在张世杰之上,而行朝中的另外几位弃文从武的大将更不行了。

    “他娘的,难道真是蜀中无大将廖化作先锋,逼着老子亲自上阵吗?”赵昺琢磨了半天也没想出个好办法,恨恨地说道……(。)

第362章 援军() 
♂,

    自从张世杰宣布封港后,现在让赵昺最感到郁闷的是情报传递困难,过去事务局可以通过陆路、水路和天路任何一个渠道将情报送进来、发出去,现在对外只能通过使用信鸽传递消息,而送进来的情报往往要几经周转先送到新会县的联络站,然后再设法传递到行朝,这样一来使得消息周转时间较长长,使他无法及时获得最新的信息。

    不过让赵昺欣慰的是琼州一班人已经为他考虑周全了,他们打着元旦将至的名义给皇帝送贡品,也不多送,今天送几船,明天再送几船,反正是隔三差五的就来一趟,每次都装的满满的。因为送的是贡物即便是张世杰也不好阻拦,更不能擅自登船检查,那毕竟是皇帝的私财,他敢动就是大不敬,分分钟让他浑身不自在,所以谁也不知道装的是啥。

    而应节严他们也充分利用了这个空子,不但送来了情报和急需的物资,还分别化妆进入内宫与陛下详谈如何应对当前的形势。琼州一班人都以为此战风险太大,陛下不应再冒险留在这里,最好是能随船潜回琼州再谋复国,却不应在此与国共存亡。但令他们失望的是陛下坚拒了回琼的建议,决定留下来像一个船长一样与自己的战船共命运,绝不会抛下船上的兄弟。

    大家苦劝无果,便想倾琼州之力援助朝廷,但仍然被陛下婉拒,而他的理由也让众人无法强行为之,因为陛下要看的比他们长远,看的清楚。可众人都清楚没有陛下的大宋不行,没有陛下的琼州依然是一盘散沙,除了他没有人能将琼州诸将团结在一起,因而他们只能另想办法。

    古有增兵减灶之法迷惑敌人,应节严反其道而行之,他令加大对运送贡物的船只护航力量,以防途中有失。但物资送到后,总有船只因为这样那样的毛病无法返航不得不暂留崖山修理,待最后一批物资转运完毕,赵昺的行营护军已然多出了八千人,整个摧锋军和抚司亲卫队都被应节严送来护驾,而储备的军资弹药也足够支撑一场战役所需。

    应节严想的很周到,他清楚陛下虽小却做事谨慎、果断、应变能力很强,但其胆子也很大,在七洲洋之战中表现出了极为高超的临阵指挥才能。且不说谋划迁琼事宜,就是前些日子策划的东海岛之役也让人佩服的紧,不仅让琼州免于战火,也彻底粉碎了阿里海牙平琼的计划,起码在下一个旱季到来之前其是不会再来了,这也表明陛下有着超出常人的谋略,只要假以时日为将可做良将,为帅可统驭全军。

    但是现在皇帝跟前只有倪亮和郑永两人指挥护军。倪亮这个二弟子有多少斤两应节严清楚的很,其做事中规中矩,也对陛下忠心,但是应变能力太差,战场形势瞬息万变以其当前的能力根本应付不下来;郑永这个人操船弄水是把好手,人也机灵,也曾协助其父指挥疍兵,可其终是玩儿野路子出身,如果经过历练也能成为可用之才。可现在让他们两个临阵指挥调度护军都差着火候呢,陛下也就免不了要亲自上阵,旦有闪失便是无法弥补的大错。

    所以此次应节严抽调的护驾水军以陈任翁为将,其出身书香却也熟知兵法和练兵之道,在组训摧锋军,参加七洲洋和东海岛两次大战中都有不俗的表现,已经具有了良将的潜质;而步军则是由右翼军统制韩振率领,其治军有方,曾跟随江万载与蒙古人对战多年,久历沙场,有丰富的实战经验。有他们二人协助陛下指挥护军还是让人放心的,且他们的忠心也是不容置疑的,绝不会出现临阵脱逃,弃主逃生的事情发生。

    对于琼州诸将的好意赵昺毫不犹豫的便笑纳了。他清楚以当初自己的实力自保有余,但是要想在此战中有所作为,兵力不免捉襟见肘。他虽然暗中和江钲有约定,在战时听从自己的调度,可在他的记忆中江钲好像因为什么意外离开了行朝并没有参战,万一真的出现变故自己将措手不及,所以他不能将宝都压在殿前禁军身上,还需有些备份才好。

    而朝中另外几位领兵的大将,苏刘义与张世杰是翁婿关系,赵昺没有把握说服其听从自己的指挥,也没敢贸然接触,以免打草惊蛇;新来的王道夫和凌震与自己算是有过一面之缘,但他们所领皆是广州逃出的败兵,人数也只有几千,实力太弱;其他的人都与张世杰有关系,不是多年的部属,就是亲戚,已经形成利益集团,想要收买他们并不容易。因而他也只收服了杜浒和吕师成这两个姥姥不亲、舅舅不爱的家伙,却是权力有限,大事办不成,做些小事尚可,这次援军能顺利潜藏下来,也是全靠他们隐瞒。

    所以赵昺这些日子来也是绞尽脑汁,想着如何利用手中这点兵力办成‘大事’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