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3C书库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重生宋末之山河动-第235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赵孟锦捋捋短髯大笑道。

    “是啊,大家听闻右军建下大功已是十分不忿,且其回军时竟然将张弘范的帅旗挂起耀功,结果简直激起了众怒,都言陛下偏心,不让他们前去护驾!”刘洙也抱怨道。

    “呵呵,还好我们摧锋军是陛下亲御,否则也得像二位都统一样坐凉凳了!”陈任翁听了笑的花似的说道。

    “陛下,属下以为陈统制练兵有方,应转调训练官一职!”赵孟锦听了立刻举荐道。

    “属下附议!”刘洙也立刻附和道。

    “陛下,万万不可啊!”陈任翁一听就急了,连连摆手道,“两位大哥,皆是小弟失言,还望不要与我计较!”

    “该,叫你得瑟!”赵昺站在矮几上手指点点陈任翁的脑门心灾乐祸地道……

    “应知事,难道护军在琼州军中不是最为精锐的?”陆秀夫听着他们的对话,像是对护军的战力十分不屑,有些疑惑地问道。

    “陆相是这样的,平日随扈陛下的只有一营侍卫,不足三千人。赴朝之时才临时从各部抽调兵员组成护军,其后行朝迁往崖山后便又以右军为主力前往加强护军力量。而琼州军若论战力,还是中军步军和白沙水军更为强悍一些,但他们一般多作为琼州防卫只用,并没有参加历次战斗,在旁人看来反而以为他们最弱,其实并非如此!”应节严解释道,他以为陛下已然顺利继位,并平安归来也没有必要再做隐瞒了。

    “哦,原来如此!”陆秀夫貌似平静地颔首道,心中却极为震撼,仅凭随意抽调的一军便能将敌军打得全军覆没,如此强军在手也难怪小皇帝有攻打泉州的底气。

    “琼州各军可谓倾注了陛下全部的心血,更是投入巨大的财力,又历经多次扩编和整训才有今日这支劲旅!”应节严言道。

    “琼州军中果然人才济济,即使陛下睿智也被这两人给算计了!”陆秀夫看看还在说笑的几个人,喝了口茶轻笑着道。

    “何以见得?”应节严亲手拿过炉上的茶壶为陆秀夫续上茶问道。

    “赵、刘两位都统看似粗鲁,其实却心思缜密,他们屡屡出言看似不忿,实则是在激陛下给其开出重赏。而陛下却一时不查,金口玉言许下诺言。”陆秀夫悠悠地道。

    “呵呵,陆相又怎知他们不是被陛下算计了呢?”应节严笑笑反问道。

    “哦,何解?”陆秀夫愣了下缓缓道,他想想并未看出陛下有所觉察,而是一路被两个手下牵着走。

    “陆相可曾听说过打将不若激将勇这句俗语呢?陛下这是又在准备打大仗啊!”应节严的回答更让旁人莫名其妙。

    “应知事也知陛下要打泉州?”陆秀夫却是听懂了,陛下这是在激将,并以重赏激励士气,为打泉州做准备。

    “打泉州?!”应节严听了却是怔了一下,叹口气道,“唉,陛下这是没钱了。”

    “……”陆秀夫惊诧的看着应节严,暗自感叹这真是一个让人羡慕的师傅,他竟然能从只言片语中就能知道陛下所想,这也就难怪小皇帝与其如此亲密,又对其如此信赖。

    “陆相不要多想,陛下聪颖机敏,却也心地善良、胸有大义,绝非阴险狡诈之徒。但陛下历经国变家亡,心中难免对人怀有戒心,行事小心谨慎,不过却是用人不疑,且胸怀宽广,待人坦诚,绝不会为私人间的恩怨而误国事。再看这些军将,陛下离开年余,众人却不离不弃,依旧忠心不二,为君守土,试问你我谁又能做的比陛下更好!”应节严一看其表情便知陆秀夫有所担心,便不露声色地解说道。

    “嗯,应知事所言不虚,可……”陆秀夫点点头,欲言又止道。

    “陛下年纪尚幼,行事在他人看来难免乖张,不合常理,但每每都有奇效,扭转形势,反败为胜。可也正是如此让人担心陛下走上邪路。不过陆相也知朝中不缺端正刻板的臣僚,做事也是规规矩矩从不敢逾越,当然也有励志革新、铲除奸佞之臣,但一遇挫折或此官归隐,或是随波逐流,或是远离京师。也正是如此才使得朝中奸佞当道,死气沉沉,尸位素餐者大行其道,国事不兴。”

    “而陛下主政琼州以来却是让人耳目一新,除奸惩恶一改陈年陋习,风气大变,官员勤于政事,难见人浮于事之徒。军中将士更是忠于职守,作战人人奋勇。这正是我辈向往之世,却又难以完成之愿,但陛下却有如此魄力,难道不值得我们为之效命吗?”应节严开导道,希望消除其对陛下的偏见,给陛下把屁股擦干净……(。)

第455章 新家() 
有了可以聊天的对象,赵昺觉得这一日过的飞快,在次日卯时时分御营船队到达了白沙港。右相文天祥率行朝群臣,江璆领琼州上下都已在码头上等候,而迎驾的和看热闹的百姓更是人山人海。赵昺却知道这一天必定会记入琼州史册,因为据他所知历史上从未有一位皇帝莅临琼州,且以此作为一个国家的临时首都,他正开此历史先河。

    赵昺不喜欢这种大场面,但自己已经是一国之君,以后会经常出席各种仪式,所以不愿意也要适应,因而他也是盛装出现,并排出了仪仗可此时让他兴奋的却不是如此宏大的场面,却是白沙港的码头已经经过疏浚整修,在乐声中社稷号缓缓靠上了码头,而这也标志着这里可以停靠这个时代的大型船舶,自己也不必再转换小船上岸。

    迎驾仪式繁琐冗杂,好在事前陆秀夫和应节严两位已经嘱咐、交待过,他答对还算得体,并没有出什么纰漏,不过见到黄显耀、董义成、刘文俊、章子珍及府中一众旧臣时大家还是十分激动,但是现在大家都知此刻的小殿下已经是皇帝,再不能‘放肆’,所以也只能压抑着激动,扯着嗓子高呼万岁,表达自己的激动和爱戴之情。

    赵昺清楚这个时候正是展现自己形象的时候,他也极力保持着形象,踮着脚挺着胸脯让自己显得高一些,板着点脸,又挂着点职业性的微笑使他看起来老成一点。不过一会儿工夫他还是放弃了,踮着脚太累了,得琢磨着回去弄双增高鞋穿穿。但还是不能有丝毫松懈,以致破坏了好不容易树立起了的形象,打击了琼州军民抗元复宋的信心。

    折腾了近一个时辰,整个仪式才算结束,赵昺登上了辂车屁股才算着了地儿,此时已近正午是一天正热的时候,可这个时代又没有空调,也不可能脱下里外三层的朝服,他只能忽闪着大袖扇了扇风让自己心理上能凉快一点,想着能赶紧回到府中,不,这会儿应该叫宫中了。

    “陛下,再坚持片刻就回宫了!”王德也登上辂车贴心的给陛下打着扇道。

    “是不是回到府城,还要再来一遍!”赵昺有些胆小地问道。

    “陛下,那倒是不必,朝臣们都在码头迎驾,城中就不必了,回去只需再拜见太后就好了!”王德想了想说道。

    “哦,这种虚招子以后还是少搞,明明可以乘船直下城外,却非要在码头下船再乘车折腾回去,劳民伤财不说,朕什么不做都折腾了一身汗。”赵昺点点头暗松口气道。

    “这都是礼仪所在,陛下也就辛苦些吧!”王德打着扇笑着说道。

    “大家这么辛苦,不需赐宴了吗?”赵昺突然又问道。前世每当有什么仪式结束后,老板照例都要摆上几桌,一则表示没有忘记这些手下,二则是表示慰问,而大家也可借机改善生活,不过感激倒是谈不上,只觉自己类了半天,理应得到的犒劳。现在自己是‘大老板’了,按说该轮到自己破费了。

    “不必了,臣子迎候陛下都是本分。”王德笑着小声答道。

    “那就好,那就好!”赵昺轻笑道,又摆手不让王德再给自己打扇了,还抬手给他拂去脸上的汗水。

    “陛下,这……”没想到小皇帝的一个小动作,竟然把王德给惹哭了,抽抽噎噎地说不出话来……

    回到城中,又有赵与珞及周翔、郝云通、庄世林率领驻琼州各衙门一班人迎候,当然又啰嗦了几句后才再次起驾,直奔行宫所在。说起来修建行宫还是赵昺当初为了表明自己的忠于朝廷的态度选址修建的,同时还向西北扩建了城池。但是朝廷却被‘吓跑’了,他就将修建行宫的民夫又调走抢修驿路,直到他走的时候还是个半拉子工程。

    不过时隔年余再回来,行宫已经复建完毕。其址就选择在原卫王府的北侧,由大匠张栩主持修建,整个行宫布局巧妙,因形就势修建,将抱珥山、三台峰和文龙山也包裹进去。正宫采用前朝后寝的传统方式,包括九进院落,由午门、朝门、大庆殿、仁政殿和慈元殿、清音阁和福寿殿组成,东北为东宫,以及一些朝房、配殿和回廊组成。整个行宫布局紧凑,殿宇和围墙多采用青砖灰瓦,原木本色,虽说是殿,其实就是高大些的平房,当然也谈不上富丽堂皇,但是也显得淡雅庄重,简朴适度。

    前朝是皇帝处理军机政务的办公区,大庆殿则是举行大朝会和典礼的场所,仁政殿则是皇帝举行朝议和日常办公的场所。朝门和大庆殿之间东西两侧则是中书门下省和枢密院两府的办公地,尚书省则设置在朝门和正门间的卫王府中。内廷的福寿殿是太后的寝宫,其后修有后苑,将三台峰包于其中,便植花木,修有小湖,有水门通过宫墙外的水道与南湖相连。

    而赵昺的寝宫则设在东宫之中,毕竟他即没有大婚,也没有亲政,住在那里最为恰当。东宫在东北侧,西接福寿殿,之间设有廊道和宫门。在南侧开有正门,有甬道与前边的仁政殿想通。东宫以勤政殿为主建筑,两边有偏殿及职事房,后边建有淡泊阁和清心阁两座三层楼阁,建筑规模不大独自成院。淡泊阁作为陛下的工作室和藏书楼,而清心阁则是赵昺授业之地,这便是赵昺的又一个新家。

    整个宫城不大,总共也就占地二百余亩,外边的宫墙高有二丈,但只开有三个正门,面向北侧出于防卫的需要并没有开门。宫内的防护自然由赵昺的侍卫营防守,外围则由中军派兵驻守警戒。琼州旧城之外又修起周长十五里的城墙,新旧城其间则是各个衙门和府库所在,并沿道路修起宅院作为随朝官员的府邸。由此府城形成了一个不规则的三城相环的格局,也成为琼州第一大城……(。)

第456章 动作() 
至此整个行朝全部迁到了琼州,赵昺下旨放假三天,让众臣安排家事和众军进行休整。而这几天他也没有闲着,分别召见了琼州旧将,详细了解他离开后的各种情况。然后又请太后提议举行朝议,就行朝的人事和军事等紧要问题进行商讨。太后应允,却称病没有出席,下懿旨由陛下代为主持,只将议后的决议告之即可。

    三月初一日,在大庆殿举行了行朝迁琼后的第一次大朝会。颁布诏令升琼州为府,作为大宋临时行在,管琼州和昌化军两州;同时改吉阳军为崖州府,领吉崖州和万安军。以江璆知琼州府,以蔡完义知崖州府,赵与珞升为户部侍郎。同时撤销琼州制置司,以文天祥为右相兼枢密院副使,应节严为参知政事,刘师勇为枢密院佥事。

    同时对各军进行整编,原帅府军改为殿前侍卫亲军,下辖前、后、左、右、中,五军,兵额六万,仍以赵孟锦为都统;将行朝所属各军和勤王义勇皆归于殿前禁军,亦改编为五军,兵额四万,以江铭为都统。同时将各部水军统一遍为殿前水军,下辖白沙水军、澄迈水军和临高水军,及直属摧锋军、勇敢军,兵额四万万人,以刘洙为都统。

    同时保留御前护军,兵额万人,以倪亮为都统。如此行朝共有兵力十五人,裁减的兵额暂归于转运司辎重军。另外成立皇城司,将原帅府的总计司、匠作司、修造所和事务局及护军侍卫营划入其中。入内侍省仍以王德为都知,窦兴为副都知,负责宫内一切事宜。而行朝各部及琼州各州县官员暂不做变动,仍各司其职。

    诏令一下,朝廷上下都大松口气,因为早有流言传出,迁琼后陛下将对行朝官员进行清洗,换成潜邸旧臣。而陆相也在准备精减官员,以便减少财政开支,那样大批官员将会赋闲,因此到琼后人心浮动,惶惶不安,都在为自己谋求后路。因此上朝时大家是个个蔫头耷脑,提心吊胆,害怕回家之后就已经没了饭碗,可结果大出众臣意外,当然是无不赞陛下仁德。

    按照宋朝惯例,在端午节应赐给百官夏服,完整的五件套包括“润罗公服、红罗绣抱肚、黄縠汗衫、小绫勒帛”,以及扇子两把,主要使用罗和绉纱两种夏季面料。夏日不得不穿着外套的时候,还可以贴身先穿上一件用细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