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3C书库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重生宋末之山河动-第237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了想言道。

    “各位臣僚,吾以为应打泉州!”文天祥沉吟片刻道,“一则敌沿海水军除福建水军外皆被重创,泉州水军已是我朝唯一劲敌;二则蒲寿庚乃我朝叛臣,其屠宗室,杀士子,已是人神共愤,攻打泉州实乃大义之举;三则泉州富庶,打下泉州正可解我朝之困。”

    “好,文相之言正合朕心!”赵昺笑着言道。

    “陛下,但臣以为枢帅和几位执政说得有理,此时并非攻打泉州的最好时机,雨季将至若是久攻不下,则会陷我军于死地!”文天祥又言道。

    “咳咳咳……”赵昺听了气结,这说话怎么大喘气,咳嗽几声道,“众卿听朕言,按照历年气象雨季五月才至,我们尚有两个月的时间可用。再者泉州之蒲寿庚一族即拥有海舶超千艘,可轻易组建一支强大水军,若不趁其不备将其歼灭,来日定成我朝大患;另外两广及江西敌水军新败,一旦等其元气恢复,便会威胁琼州,我们将再无力攻打泉州不说,反会受其害。因而机不可失,若是错过将付出极大的代价。而我们此次出兵意在削弱其实力,而非占据城池,速战速决之下不会折损太大。”

    “两害相权取其轻,本官以为陛下所言有理,出兵泉州宜早不宜迟,即便不能攻陷城池,也能毁其海舶,断其根基!”又是一阵沉默后,文天祥首先言道。

    “嗯,泉州乃是鞑子商贸第一重地,攻下泉州将使其丧失大笔税赋,断其财源。”刘黻也附议道。

    “陛下所言不错,若是待雨季结束,阿里海牙定会再攻琼州,我们将疲于应付,再无力征讨蒲贼,报兵败之耻!”张世杰击掌恨恨道。

    “陆相以为呢?”眼见风向逆转,赵昺看向陆秀夫说道。心中琢磨怪不得当领导的都喜欢独裁,这商量来商量去的真耽误事儿。可他也知道自己是人不是神,而是人就谁都会犯错,且思想有局限性,集思广益才能补充不足,尤其是自己这种半生不熟的二杆子皇帝,一旦失策就将是血流成河,所以他尽管心烦,但还是想保留一颗民主之心。

    “陛下,臣以为泉州可战,但尚需仔细谋划,考虑周全。”陆秀夫想想当下打泉州无论是解决财政困难,还是为了琼州消除后患,及争取民心都是有利的,因而还是同意了。

    “好,既然众卿都同意,那么朕打算御驾亲征,再战泉州!”赵昺见自己终于说服众人,点点头说道。

    “陛下,还请三思!”大家一听齐声道,都暗自琢磨这孩子怎么如此不让人省心,弄得大家都不安生……(。)

第459章 私盐() 
打泉州的事情基本上获得了众位宰执的同意,但是御驾亲征的事情还是暂时被搁置。不过大家心中都有了谱,可为了稳定人心,赵昺嘱咐秘而不宣,一切暗中准备。他先以加强琼州海防的名义将殿前侍卫亲军的左军和前军调到琼州,而将殿前禁军移至崖州休整、训练。白沙水军接收了一批新船和补入的义勇,已经拥有战船五百余艘,其中大型战船占据了多半,兵额也达到两万。

    与此同时,赵昺又以军机处的名义下旨,将殿前侍卫亲军的中军、前军、后军及白沙水军编成东征军,以张世杰为行军总管,应节严为行营部署,赵孟锦和刘洙分别为步军和水军主将,文天祥总督粮草。现在各军加紧战备,都作院加紧打造攻城器械,调集粮草,派出探子前往泉州刺探军情。而他当然也不会闲着,还有许多事情需要作出安排……

    “参见陛下,万岁、万岁、万万岁!”郑虎臣应诏进宫,见到小皇帝后紧走两步大礼参拜。

    “坐吧,喝茶!”赵昺一手拿着点心,一手拿着肉干,嘴里还嚼着东西含糊不清地说道。他不知道是因为最近心情好,还是被元妙操练的狠了,反正是食欲大增,刚吃过饭一会儿就又觉得饿了。

    “陛下好胃口!”郑虎臣有些拘谨的半坐下笑着道,他总觉得这个看似人畜无害的小孩子给了自己无形的压力,每次会见都感到紧张,可时间长了不见又想得慌,这种矛盾的心理让他也很苦恼。

    “饿啊!你看朕是不是瘦了?”赵昺抬起胳膊,坐直身子展示给他看。

    “陛下瘦却没有,不过高了一些!”郑虎臣上下仔细打量了一番,摇摇头说道。

    “呵呵,他们都说瘦吾身而肥天下,朕可能都肥了自己吧,所以一点也不瘦!”赵昺听了又咬了口点心笑着说道。他也觉的奇怪,在崖山时自己是殚心竭力的思考破敌之策,设法平衡各种关系,却丝毫没有瘦下去的迹象,看来自己抗压能力还真不是一般的强。

    “陛下就是天下,肥了自己当然也是肥了天下!”郑虎臣陪着笑说道。

    “哈哈,你说的话我爱听!”赵昺大笑道,“现在我当了皇帝,已经让人撤销了对你的通缉,还准备对你为国除奸的行为进行褒奖,说说你想要个什么官,朕一并办了!”

    “谢陛下隆恩,属下能活到今日全仗陛下维护,现在又为属下正名,实是无以为报,不敢再讨要官职,只愿留在陛下身边鞍前马后尽些薄力!”郑虎臣起身深施一礼道。他也是暗自庆幸,当初自己是押对了宝,不仅攀上了高枝,且深受重用,以后只要抱紧皇上的大腿,要什么没有,即便给个宰相他都不想换,他更愿意为陛下打理那个黑暗帝国。

    “既然你不愿入朝,那就罢了,正好咱们有笔大买卖要做!”赵昺放下点心喝了口茶说道。

    “陛下是指泉州之事?”郑虎臣问道。

    “泉州虽然油水不少,但此次作战主要是解决行朝财政困难,咱们不能从中捞油水。”赵昺摆摆手说道,“但咱们这买卖做好了,所获利润绝不比抢了蒲寿庚差多少!”

    “陛下请讲,属下定将尽力完成!”郑虎臣想了想道。他没有琢磨出陛下所指的大买卖是什么,而自己上至执政,下至贩夫走卒,整个行朝,乃至江南他可以说是消息最为灵通的人,但还是想不到有什么买**抢蒲寿庚还要挣钱的。

    “好,朝廷准备建立盐场的事情想必你已经知晓!”赵昺拍拍粘在手上的点心渣儿说道。

    “属下知道!”郑虎臣点点头道,这件事可以说是行朝上下当前最为要紧的事情,无数人在为此奔忙,自己怎么会不知道,却想不出与自己的事务局有何关系。

    “现在东南沿海皆进入战备,海岸被封锁,来往琼州的不论民船,还是商船皆被禁止通行。而东西生产出来要卖出去才能换来钱的,因而朕想动用咱们事务局外围组织的渠道来卖盐!”赵昺看着郑虎臣言道。

    “陛下的意思是贩卖私盐?”郑虎臣眼睛一亮惊讶道。他清楚贩卖私盐绝对称得上是大买卖,谁要是能掌握了源头上的盐,那钱就像流水式的滚滚而来。

    “对鞑子来说是私盐,可我们卖的却是官盐啊!”赵昺笑笑说道。

    “对、对,咱们卖的是官盐,同样是要卖给大宋百姓的。”郑虎臣愣了下赶紧改口道。他知道贩卖私盐那是大罪,禁地私自煮盐三斤、私贩十斤处于死刑的,在其它地方贩卖百斤以上都要处以流刑的。而现在是皇帝要卖私盐岂不是知法犯法,且传出去对皇帝的声誉也不好啊!

    “对吗,这一点千万不能含糊,即便是也不能承认,否则你掉脑袋,朕也跟着吃瓜落。只要咱们是官价卖盐就好,但出了琼州地界卖多少钱咱们就管不着了。”赵昺见郑虎臣如此机灵,笑着说道。

    “属下记住了。可咱们事务局卖盐,朝中之人恐怕会说三道四吧?”郑虎臣这下彻底明白了陛下的意思,这盐不能在琼州卖,要拉到外地去卖,其实还是卖私盐。这就让他有些担心了。

    “哼,他们怪朕?!将来他们恐怕谢朕都来及!”赵昺冷哼声说道,“只要建成万亩盐场,一年就要产盐三千万斤。每人每年食盐不过六斤,足够五百万人吃了,单凭琼州一地消耗,大家都不必吃饭了!”

    “嗯,属下明白了。”郑虎臣使劲点点头道,“只要我们将盐贩卖到东南地区,那么就可让鞑子收不到一文盐税,进一步摧垮鞑子的经济,让他们财政枯竭!”

    “嗯,不过你只说对了一半,咱们要在几年内将琼州产的盐行销大江两岸,让鞑子颗粒无收,另一方面要将盐变成武器,为复国做准备!”赵昺认真地说道……(。)

第460章 私盐贩子() 
一粒盐,从海水日晒蒸发到自然结晶,快则四五天,长则十二三天。躺在盐场上的盐不值重金,但一旦进入流通市场便可价升十倍,充分印证了这个行业“产盐的人穷死,卖盐的人赚死”的怪现象。流通生成财富,掌握了盐,也就握住了古代社会的财源;贩卖盐的人,就是当时财富的持有者。自从西汉以来,盐铁专卖就成了一个封建王朝的重要财政收入之一。

    但是,事情往往是这样:越是官府禁止、官府独家经营的项目,就意味着越是缺乏竞争;而越是缺乏竞争的行业,就意味着利润就越大。在垄断专营的背景下,食用盐业被赋予暴利的浓重色彩。盐的利润在一切行列之首,因此,本着“重赏之下必有勇夫”这一原理,因为“盐铁专卖”而在江湖上行走的形形色色的人中又衍生出来的一个群体——私盐贩子。他们也随着盐铁专卖制度的实施产生,并伴随着中国的封建王朝存在,且一直存在到了现代社会。

    随着私盐贩子的产生于是就出现了私盐,这专指指违**有关禁令而私自生产、运输、销售的食盐。私盐的产生和泛滥通常同政府的食盐政策,特别是食盐专卖政策关系密切。一般说来,在食盐由民间自由生产、运销的时期,既不存在为官府垄断经营的官盐,自然也就无所谓私盐了,所以,私盐在某种程度上可以说是食盐专卖制度的直接产物。

    赵昺知道在这个时代贩卖私盐,利润等价于现代的毒品,但由于盐铁专卖的收入对官府的重要性非凡,因此历朝历代的官府,都针对私自贩卖经营私盐项目的行为立下了严刑峻法。同样暴利的存在让以身试法的私盐贩子屡禁不止,胆有多大利就有多高,很是殷实了一些不怕死的。也使私盐贩子逐步成为了只能由亡命之徒才能经营的项目。

    也因为有着严刑峻法的存在,古代私盐贩子需要承受的风险等同于如今毒贩子需要承受的风险,久而久之,如同今天国外有着很多大毒枭拥有自己的武装一样,私盐贩子们也一样拥有着自己的武装。赵昺就知道在东南一带特别是淮浙及福建江西、广南交界之地,私盐贩子活动极为频繁,他们数百人为群,持甲兵旗鼓,往来虔、汀、漳、潮、循、梅、惠、广八州之地。所至劫人谷帛,掠人妇女,与巡捕吏卒格斗,至杀伤吏卒,若遇清剿则起为盗,依阻险要,官府捕不能得。

    不过赵昺知道事情都得从两面看,虽说私盐贩子和毒贩子所需要付出的风险差不多,但是,毒品和食盐是不同的。毒品是害人的,而盐是可有可无的。如果老百姓觉得官府的盐价格公道合理而且吃得起,私盐贩子自然也就绝迹了,正因为原本就吃不起盐,所以,私盐贩子才有存在的市场。而老百姓对这帮敢于挑战盐铁专卖政策的大盗并非特别反感,甚至很有好感,在他们心中私盐贩子为自己提供了便宜的盐,不啻为扶危济困的侠。

    赵昺却还知道这帮老百姓心中的‘侠’,绝非一般的大盗,他们中可是真真的出现过几个名震史册的大人物。黄帝和炎帝为了争夺解池的盐爆发了阪泉之战,胜者成为中华始祖。唐朝的私盐贩子黄巢推翻了立国近三百年的王朝;混乱的五代十国时期的吴越国,就是由一个叫钱镠的私盐贩子开创的;张士诚在元朝末年以贩卖私盐起家,群雄逐鹿,干出一番惊天地泣鬼神的事业。

    即便此时的元朝也是因为几个私盐贩子的造反而倾。这些看似逐利的‘侠盗’们,有些直接参与了农民起义,即使有些没有参与军事斗争,却是许多造反起义的支持者,反而成了王朝的掘墓人,所以赵昺清楚他们是股绝不容轻视的力量。而他还知道盐不仅影响过中华民族的命运,在世界历史中,盐同样扮演着重要角色。

    无独有偶,美国南北战争,也是盐决定了南方军队的命运。战争爆发四天后,林肯总统下令对所有的南方港口进行封锁。封锁导致北方生产的食盐无法流通到南方。种植园主用海水煮盐,但这根本无法解决问题。北方军队很快认识到南方盐的短缺对于北方军队来说是一种重要的战略优势,每占领一处盐场,他们就立即将盐场破坏。盐在南方越来越稀缺,肉类逐渐从人们的餐桌上消失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