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3C书库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重生宋末之山河动-第343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陛下放心,后军即便打光了,属下也会守住河口两岸,决不让鞑子的脚踏上琼州的地面。”庄思齐对张琦的悲观十分不满,马上保证道。

    “很好,但是有时敌人肉多、血多一样能靠死打来消耗我们的兵力。鞑子擅于骑战,从而养成简单、粗犷的战术风格,进攻时惯于以密集队形反复冲击,因而我们还要加强火器的运用,必要时可以加大火箭弹的射角,缩短引信,靠空爆杀伤敌军,但是要通知前沿做好隐蔽,免得误伤。”赵昺当然不能坐视后军打光,可这个时候当然也不能批评庄思齐的盲目自信,可他知道只要火力强大,人再多也能将他们轰成渣渣儿,于是将自己刚获得的经验传授给他们。

    “对啊,若非陛下令社稷号支援我们,那一次还真是危险。而属下还以为火箭弹能成片的将鞑子炸死,是因为操作手的失误导致提前爆炸了,原来是陛下故意为之啊!”庄思齐听了恍然道。

    “这些鞑子不是蠢笨,便是中了邪,明知我们防守严密,还是不顾伤亡的猛冲,以致死伤枕藉不可胜数!”张琦却笑笑道。

    “你此言差矣,鞑子也不是什么妖魔,更不是傻子,这反而是他们的聪明之处!”赵昺听了皱皱眉道,“集中优势兵力,组织多波次的密集队形展开攻击,是敌将有意且行之有效的战术,他们是用多次冲锋,不惧伤亡的死打来消耗我们的防守力量。如此反复不仅导致我们伤亡的增加,也会让我们的军将产生情绪变化,不要以为第一次冲不开,第二次、第三次也冲不开,其实在在鞑子的每一次不惧损失冲锋下,我们的军将心中也在起变化,进而产生畏敌情绪,抵抗也会一次比一次地被削弱。”

    “陛下所言不错,若非陛下及时炮支援,彼时确有崩阵之忧!”庄思齐想了想说道。

    “嗯,你能有这种想法很好。”赵昺点点头道,“其实死打是一切战术行为的最重要的基础,这不仅是一支军队服从命令,不畏牺牲、敢于争取战斗胜利而应具有的素质。同时也是在缺少优势装备的无奈选择,如此打法尽管开始突破时会带来较多伤亡,但这些损失比慢吞吞全面进攻造成的伤亡要小得多,而且只要成功突破,就很容易趁势展胜利。”

    “陛下说的对,幸而今日后军坚持下来,守住了沙堤。”庄思齐舒了口气道。

    “今日之战,朕也感到侥幸,也没有想到鞑子会不顾一切的倾力攻琼。幸而我们是在据岛作战,无论是物资,还是弹药、兵员,都可以得到快补充。朕想若是我们是离岛作战,没有了充足的火箭弹、弩炮和手雷能否守得住阵地。在缺乏火器支援的条件下,是否也能像当前的鞑子一样,在久攻不下,伤亡惨重的情况下仍然能不畏生死的展开战斗,突破敌军的防线。在有些时候,我们也必须有鞑子这种看似蛮干的精神,这些不仅是朕,也是你们为将者所虑之事。”

    “陛下教训的是,属下明白了。”庄思齐若有所思地施礼回道。

    “据回报,现在澄迈和昌化水军已经迂回到敌后,阻断来援敌军,同时也截断了当前敌军的归途;白沙水军业已向敌护航船队起攻击,威胁到敌运兵船队。以朕所想,鞑子得知后路已断,必定会加紧时间调兵下船,以求在明日涨潮前攻破我们的防线,占据一块立足之地。因而在这段时间内,敌军会继续对河口和海田和新埠两岛动更为猛烈的进攻,你们也要做好夜战的准备。”赵昺向他们通报了当前的情况道。

    “陛下放心,属下定尽全力以保不失!”庄思齐再度保证道。

    “陛下,敌军兵力得到增强,若是对多个地段进行多路密集冲击,末将恐以后军难以应付!”张琦犹豫了下说道。

    “浑说,我们有兵万人,怎能轻言放弃!”庄思齐瞪着张琦厉声道,转而又对皇帝道,“陛下,即便后军战至一兵一卒,也绝不会让鞑子踏上琼州一步的!”

    “呵呵,有此决心甚善。朕已经下令调右军前来增援你们,申时前就会到达,殿前禁军也会在天黑前到达卫城。不过张琦说的不错,你们依然要做好恶战的准备。”赵昺笑笑道。

    “陛下,敌军若是多路来攻,我们又如何来守呢?”张琦问道。

    “这……”赵昺听了心中暗骂,老子也是头一次经历这么激烈的攻防战,可以说是头疼医头脚疼医脚,还没有更多的经验积累,又能告诉他们什么呢?于是有些含糊不知如何作答。

    但是赵昺想了一下,敌军被迫采用密集的冲锋队形,正是因为在突击面上形成了需要大量的兵力兵器与狭窄的冲锋道路之间的尖锐矛盾,当然恐怕也是苦于部队装备不好,火力组织能力太差,干脆直接冲锋展开近战,以期抵消敌军占据地利的相对优势,要想解决这个问题就要从这个矛盾入手。

    赵昺反过来再想,采取多路密集队形是为达到在最短时间内将最多的突击队进入突破口,然后以足够多的兵力兵器攻入纵深,撕开突破口,而对于突破口附近幸存的守军而言,多个梯队密集队形一**的进攻,毫无疑问正是他们记忆中的梦魇。但是‘人海’战术在多数情况下能够奏效,他以为主要还仍要归功于贫弱的守军火力。

    由此赵昺想到前世在吧里广泛争论的帖子,那是有关解放军人海战术的,对此是有褒有贬,当然那时自己也参与其中。现在想来都觉的可笑,简直就是一帮没有上过战场的小白们自说自话,妄自评论,不过那时为了证明自己的观点正确却也是引经据典,复盘旧貌,虽最终谁也没说服谁,可想想对于当下的自己却不无益处。

    那时在第一次国内革命战争期间,红军也处在配不齐枪、子弹少的可怜的状态下。基层指挥人员大部分未经过系统的军事训练,大量来自农村的红军士兵在参军后才开始扫盲,任何复杂的战术配合都无从谈起。其自然的结果,就是在进攻中偏好简单的密集队形。指挥员也要求,甚至鼓励突击部队用密集队形的集团冲锋,在第一线应展开优势的兵力,以期一举决战。

    制约近代中国步兵战术的这些要素同样适用于**军队。对于处于同样水平的**,红军这种战术百试不爽,取得了不少的胜利。但是进入抗日战争后,面对射击技术良好,火力占优且弹药充足,战斗意志顽强的日军,八路军密集队形就收获甚微,且会导致极大的伤亡。在抗美援朝战场上初次对阵美军的志愿军还抱着打美械**的想法。

    在二战中经历了高强度对抗后,美军无论是自动火器、弹药数量,还是组织绵密持续的火网的能力都远优于**。由于敌人火力强大又有空中优势,指挥员往往仍本能的把突破口选得小一些,这一切往往都会造成志愿军最大程度的暴露了进攻队形过密的老问题,为了胜利往往不得不承受极大的代价。

    “敌军进攻队形密集、紧凑,是为了保证攻击力的持续性,因而我们不但要重视近战,还要注意打击敌军的后续梯队。在远程火力上我军拥有弩炮和火箭,这就可以进行大纵深的打击,使敌多梯队的攻击队形在接战过程中即受到全面的火力杀伤。”赵昺整理了下思绪,组织了下语言言简意赅地说道。

    “陛下的意思是要对后方敌兵实施不间断的打击,削弱他们的实力,这样一来即便敌前锋突破了我们的城围,而后续兵力增援乏力,也难以扩大突破口,向我纵深展。”庄思齐听罢琢磨了下说道。

    “不错。”赵昺点点头道,看来自己的表述能力还行,其能很快理解了自己的用意,“在打击敌后援的同时,还有敢于在近距离集中火力打击敌人,弓箭手集中向敌射击,掷弹兵向敌队形密集之处同时投弹,以求最大的杀伤敌军!”……

第623章 胜利在望() 


    眼看小皇帝在前沿待的时间不短了,而敌军随时都可能起进攻,庄思齐如何能保持冷静,这时恰好有人来报称右军统领韩振率骑军赶到准备入营,他便借此机会连拉带拽的将小皇帝请到了后营的指挥所之中。???  此处虽然离前沿不过五百步的距离,却是建在一块巨大的礁盘之上,周围以原木支撑,上面又以多层原木被覆,足以抵抗抛石机的攻击,又能看到海面上的情况。

    “末将参见陛下!”韩振见小皇帝走过来立刻迎上大礼参拜道。

    “辛苦了,快快请起!”赵昺抢上两步双手相搀道。

    “末将来迟,陛下受惊了!”韩振起身再施礼道。

    “哦,将军不必多礼,你来的够快的了,朕以为你们还要一个时辰才能赶到。”赵昺抬手道,他知道江万载治军甚严,可礼数多了也让人烦,自己也要小心慎言,尤其是那张总是没有表情的死人脸让人看着不舒服,反倒不如与那些‘粗人’们自在。

    “陛下,末将得知前方战况紧急,接令后便先行率骑营赶来,步军和炮营随后便到!”韩振回禀道。

    “陛下、韩统领,还是在里边叙话!”庄思齐笑着言道。

    “不必了,里边太闷了!”赵昺摆手道,“当前之敌有三个万人队,一旦他们的船队被毁,后路被断,必会拼死争夺以求立足,因而你们两军面临的压力极大,切不可轻敌。”

    “属下定尽全力!”韩振再次施礼道,他一听说小皇帝在此,便已经知晓这里战事紧张,否则也不会亲临。

    “不是尽力,而是要尽死力。”赵昺板起脸说道,“此次敌军攻琼,阿里海牙共调集步骑七个万人队,水军战船千艘,另外还在湖广行省征签军万人,畲兵两万。当前阿里海牙以副帅奥鲁赤领三个万人队占据白沙岛,以此为跳板攻打海田岛,其手中还有兵四万为预备队。而我侍卫亲军五军已经全部调至海峡沿岸,水军也尽数出击,兵力悬殊,现在朕虽已经调殿前禁军两万正赶来增援,但海口方向兵力仍逊于敌军。”

    “属下遵谕,右军上下誓死不会后退一步!”韩振再次施礼道。

    “此处防守便暂由韩统领为主,庄统领你为辅。那边战事又起,朕要前往卫城,你们有事及时通报!”赵昺想想这俩人同级,若是不指定负责人,届时谁也不服谁仗也就没法打了,而自己又不能总在这里协调指挥。韩振虽然不讨自己喜欢,可是其确是个将才,且遇事冷静;而庄思齐年轻喜欢冲动,打急了脑子一热岂不误事,于是还是决定以韩振为主帅。

    “谨遵圣谕!”庄思齐有些意外,但还是遵从了陛下的安排……

    因为退潮,社稷号吃水太深,赵昺担心搁浅已经让他们先行返回港口,本来要跟倪亮从6路返回,可看看那边海田岛那边打得热闹便改乘龙船回去。但是他并没有上岛,纯粹是去示威,领着几艘船将元军刚刚架起的浮桥冲垮后,扬长而去,大有单枪匹马万军丛中取上将级的意味。

    宋军这边看到是鼓声雷动,齐呼皇帝威武,为陛下喝彩,一时间士气大振;而元军看着刚刚成型的浮桥又变成了一堆烂板,架桥的军兵在海中挣扎,气得是跳脚大骂,当然不忘万弩齐为他送行,可是又如何能奈皮糙肉厚的龙船如何?当然留给他们的一脸沮丧,只能继续去拆船板重新来过。

    “陛下,玩儿的可好?”

    “啊?!先生怎么来了?”结局虽然还不明了,但是今天能痛快一下,确实也让他出了口恶气,这些日子为了这么点事儿,是吃不好也睡不着,点灯熬油的琢磨如何守住琼州。本来兴致勃勃的,可刚上城楼就听到冷冷的问话,他定睛一看确实应节严,立刻像霜打了似的耷拉着脑袋讪笑着行礼道。

    “陛下都亲自领兵上阵了,右军也急急增援,臣怎么能在城中安卧啊!”应节严冷冷地笑道。

    “先生,朕错了,绝不会有下次啦!”赵昺急忙承认错误,看看6秀夫等几个留守府城的大臣也来了笑着说道,“呦,几位爱卿也到了,你们怎么还不上茶,晚饭也未用吧?”

    “陛下此次偷偷溜出宫就不提了,可为何又亲自上阵呢?若有万一我们如何向太后交待,如何向大宋子民交待啊!”应节严还是埋怨道。

    “先生,朕见鞑子攻势太猛,一时情急便忍不住了。”赵昺拉着应节严的手像小孩子似的摇着道。

    “陛下,这……”小皇帝撒开了娇,把应节严弄的也没了脾气,再不好意思训斥。

    “应知事就不要再责备陛下了,也幸好陛下及时指挥帝舟连番炮,将攻打河口及海田岛的元军击退。”张世杰见谁也不敢为小皇帝求情,而其却又恰恰是自己阻拦不住,想想上前笑着解释道。

    “是啊,应知事。陛下年幼,做事莽撞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