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3C书库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重生宋末之山河动-第584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恭送太后!”赵昺和众臣齐声躬身施礼相送。杨太后在窦兴的搀扶下离座而去,可众臣却无人敢动,都看向了小皇帝。

    “遵太后口谕,众臣暂可下殿休息,朕会安排膳食的,但仍不能离宫。将那些人犯亦暂时羁押于御前护军都统司中,等候处置。”赵昺扫视了殿下众臣后,沉声说道。

    赵昺宣布完毕后也快速退到后殿,而众臣也如同大赦一般疾步向殿外走去,有几个人甚至不顾巡殿御史的警告,不顾尊卑越过前边的宰执抢步而出。而大家却也只是笑笑,并未多说什么,也只是提着气,夹着腿,加快步伐向朝房边的间屋子涌去。

    人吃五谷杂粮,当然也非只进不出的,都要解决排泄的问题,所以其实大家都是忙着去办一件事——上厕所。想想在大殿上一站半天,谁不憋的慌,而过去这真成问题。每逢朝会官员们都不敢多喝水、吃饭的,唯恐届时要上厕所。但是早先因为担心厕所会污染皇宫里的空气,所以宫中是没有厕所的,只能出宫后才能解决。

    而皇宫中上至皇帝、妃子娘娘们,下至内侍、宫女方便都是用坐便器的,下面有一个方便的盆子,上面人坐在凳子上,方便完了有专门的人马上将排泄物送出皇宫。当然他们使用的器具也是要分三六九等的,豪华度和舒适度皆是不同的。

    赵昺这个怪胎来到这个世界后,对于如此上厕所实在受不了,总觉的又回到了幼儿园时代似的,小朋友们一起排队蹲便盆。而随着‘不准随地便溺’的纪律实施,他这个问题也随之解决,终于可以按照他的设想修建座属于自己的厕所,可出行的时候也免不得还会用到。不过在他常住的地方都已经进行改造了,而这次对北宫进行改造,周翔更是贴心的在各处都为他备下了冲水马桶,并对排水系统进行了整治,以保证宫中不会存在异味。

    当然赵昺也不是不讲理的人,前世家中各有卫生间,公共场合也设有公厕。而大臣们也都是人,他们自然亦有需要,因而开恩特地在朝房附近按照现代的标准修建了公共卫生间,配备陶瓷冲水马桶、备下了厕纸、洗手池和毛巾,并有人专门值守,以备那些喝多了水,吃坏了肚子的朝臣们可以及时解决问题,免得失了体统。

    “王德,叫两位先生一同前来用膳吧!”赵昺‘痛快’之后,净了手,接过王德递过的毛巾言道,他刚才坐在马桶上思考过了,觉得善后之事还是要和他们商量一下……

第888章 其中滋味() 
    赵昺摆开这么大的架势,对心而言的确是想借机来场清洗,以此为即将到来的亲政打开局面,为来日的北伐铺平道路。但是待冷静下来以后,还是按捺下了这个念头,想想屠杀并不能彻底解决这个问题,亦非解决权力斗争问题之道。可架势已经拉开,拳头就必须要打出去,但是打的轻重,打向哪里,就需要好好思量了。

    来到这个世界后,赵昺也经历了数次权力斗争,从最早逃难途中被边缘化,他依靠前世办公室斗争那点经验胜出。到了琼州之后,又是地方土著和俚族之间的矛盾,是通过启用地方官员,与俚族联姻渡过危机。行朝迁琼后,又成了本土派和行朝旧官之间的斗争,他是以妥协和让权逐步掌控权力。而这次涉及的范围将比之前两次可能更大,牵扯的官员更多,也是更为凶险。

    赵昺以为官场内斗自古有之,并且在世界范围内广泛存在,其实说白了就是各自利益之争,也就是所谓的同患难易,共富贵难。在形势危急的情况下,大家可以放下昔日的恩怨和利益共对外敌,可形势一旦好转事情也就来了,开始斤斤计较,思想和精力也就从对外斗争转为内斗,欲将昔日伙伴踩于脚下。

    “参见陛下!”赵昺传下旨意后,他刚刚喝下了两杯热茶,应节严和江璆两人已应诏前来。

    “免礼,快请坐下!”赵昺赶紧起身上前搀扶,将二人让进自己的小书房。

    “陛下依然如幼时,总是将书房弄得如此别致!”江璆进来后左右看看笑着道。

    文德殿一般是作为皇帝与朝臣议事之所,也是皇帝在前朝的办公地点,而后殿则是更衣和等待上朝的暂休之地。而小皇帝一如从前在琼州时,在后殿中隔出了一间不大的屋子即作为他的办公地,也当做临时休息之所。布置一如过去那样简单,靠窗一边摆放着张长条书案,靠里则是平地而起的软榻,只是面积大了些,上面铺着毯子,摆放着矮几,旁边备有茶具,累了就能随地耳卧休息。

    “呵呵,读书本来就是件辛苦的事情,再不弄得舒服些,岂不是更为辛苦了!”赵昺笑笑道,便想帮着应节严出去身上的长衣,让他亦能舒服些。

    “若是邓中丞在,陛下肯定又少不了一顿教训!”虽是师徒,却也是君臣,应节严哪里敢让皇帝帮自己更衣,赶紧避开,而自有小黄门上前帮着他们除去衣帽,脱下靴子。

    “唉,邓先生的脾气真是让朕又恨又怕,却又无可奈何啊!”赵昺又能说什么,也只能摊开手苦笑着道。

    “哈哈,那为何陛下不将邓中丞外放,也省的被其教训啊!”江璆听了笑着道。

    “不可,邓先生脾气是臭了些,心却是公心,朕也需要这样的良师时时在旁提醒的。”赵昺坐在软榻上连连摆手道。

    “唉,能为陛下之师亦是中甫之幸,否则谁又容得下其古怪脾气,只怕不是被贬边远,就是罢职回乡了。”江璆听了小皇帝所言,轻叹口气颇为感慨地道。

    “先生此言差矣,能够以诸位先生为师乃是朕之幸,有汝等耳提面命的教导才能学得一二,勉强治国驭兵,明白些为君之道!”赵昺让二人挨着自己一左一右坐下道。

    “嗯,这矮榻设计的甚是舒服,在寒冬之时依然温热如春,待吾致仕还乡之后也定要仿制一套,这身老骨头已经难耐江南之冬了。”应节严坐下后舒展了下身子,又摸摸软榻道。

    “先生可不能由致仕之念,朕还需先生辅佐,聆听教诲呢!”小黄门将煮好的热茶送上,赵昺接过亲手为两人斟上茶水道。

    “陛下,臣今年已是七十有六了,以如此老迈之身怎能久立朝堂之上不去,即便陛下不嫌弃臣老迈无能,也会被后进们腹诽为贪恋相位,老而不死了。”应节严捋捋已是雪白的胡须揶揄道。

    “有朕在,看谁敢胡言乱语!”赵昺听着其颇为伤感的话语愤然道。要知道自己在最孤苦无依的时候,其毫不犹豫的受命辅佐自己,帮助他组建帅府,立足琼州,筹措钱粮,谋划大计对抗蒙元的侵扰,兢兢业业十余年,任劳任怨,两人间的感情早已超过了师徒,自己待其已如亲人了。

    “陛下,臣早已有所打算,在陛下亲政之后便上疏乞养了。如今朝廷之上良臣猛将如云,陛下又何愁找不到肯忠心辅佐之人呢!”见小皇帝面露悲戚之色,应节严也是眼泛泪光,强笑着说道。

    “不准,朕还要先生陪着朕重归中原呢!”赵昺却是毫不犹豫地道。

    “好,北定中原之时,老臣即便是爬也要到故都一游,登上旧阙一观东京城!”应节严听了拍腿叫好道。

    “对,来日臣亦要陪着陛下一赏草原大漠风光!”江璆也受到感染,大声言道。

    “陛下,膳食已经预备好了,可否传膳?”这时王德上前禀告道。

    “百官的膳食是否已经准备好了?”赵昺先问道。

    “陛下,早已先一步送过去了!”王德回答道。

    “那好,送上来吧!”赵昺这才点头道。

    “陛下仍是这么节俭,菜从不过四品啊!”稍时等候在殿门外的小黄门送上两个食盒,一一摆在矮几之上,江璆看了不禁叹道。

    “往日陛下用膳都是一荤一素而已,今日请两位先生才加了两道菜的!”王德边指挥小黄门布置碗筷边说道。

    “唉,如此还被那些臣僚参奏朕奢侈,说不定现在就边吃边骂朕在殿上用的山珍海味,却要他们食用陋鄙之食呢!”赵昺轻叹口气笑着道。

    “今日殿上之事确是令人气恼,外人不明尚可原谅,可恨的是些琼州旧臣也跟随附和,可叹陛下之膳食尚不及他们丰富。”江璆看看几上的菜不过是一道炒鸡肉片、一盘蒸肉、一条蒸鱼、一盘拌菜心和一盆羹汤,再就是一盆白饭而已,这还是因为自己二人同用,想想殿上那些人的话,江璆也不免气愤道。

    “朕今日在殿上自辩也是出于无奈,只求问心无愧而已。”赵昺却笑笑道,“只是今日午后还要议事,只能有饭无酒了。”

    “陛下说的不错,行事但求心中无愧便好,无需听他人呱噪!”应节严点点头道,“不过无酒确是有些遗憾,臣可听闻今年各地进贡给宫中不少好酒啊!”

    “呵呵,王德给先生选上些好酒送到府中,让先生品尝点评,反正朕是喝不成好坏!”赵昺听了笑着吩咐道,老头儿是变着法儿跟自己讨酒呢。

    “老臣谢陛下赐酒了。”应节严连忙拱手谢道。

    “先生何须客气,当年在琼州粮食紧缺,不得不严令禁止酿酒,先生三年滴酒未沾,算是补偿一二吧!”赵昺说着话为两位师傅盛上饭道。

    “陛下亲自斟茶、添饭,真是折杀臣了!”江璆双手接过道。本来他还对小皇帝遣兵到兵部有些不满,以为是对自己不信任才会如此,可见此即可释然,陛下如此安排绝非是怀疑自己不忠。

    “这鸡、鱼皆是平常之物,想必也是府中常用之物,可这羹汤两位先生却不一定吃过!”赵昺又给两人分别舀了一勺道。

    “哦,那吾却要好好尝尝了!”应节严听了舀了一汤匙放到口中仔细品品道,“这羹汤甚是鲜美,其中有笋,并以鸡汤烹制,但是还有一物口感甚是柔嫩、爽滑,却不知是何物!”

    “嗯,和父所言不虚,此羹汤全赖此物才会如此鲜美,吾却也品不出为何物。”江璆也称是道。

    “此乃土肉!”赵昺也喝了口汤言道。

    “土肉?”江璆皱皱眉却想不出是何物,喃喃道。

    “陛下,说的可是三国时期,吴国沈莹所著的《临海水土异物志》所载:土肉如小儿臂大,长五寸,中有腹,无口目,有三十足,炙食。其中土肉可就是此物?”应节严略一思索言道。

    “先生真是好记性,一言便中,正是其中所载的土肉,也有人称之为海参。其性温,味甘咸,有补肾、益精、消痰利湿的功能,实是滋补的佳品。可惜的是今人多嫌其丑陋,不敢食用,视之为废物,即便的渔人捕到也往往弃之!”赵昺点点头道。他真有些佩服老头儿的记忆力,这本书本来就够偏门的了,自己也是当初为了了解当下沿海的情况收集来的,但是其只凭‘土肉’两字便能说出出处,可见其是真有过目不忘只能啊!

    当然这个时候也没有人将此叫做海参,也不像后世人将海参列入海味八珍之一,视为美味佳肴,且价格高昂。而赵昺也是在海南之时偶然见到渔人将挂在网上的海参抛入海中才想起世上还有此美味的,于是有意让郑复翁为自己留下些,经过他一番摆弄还真吃出了滋味,然后又学着后世的炮制方法制成干参,使自己可以随时享用,不过只限于宫中人知道,但是在当下真是便宜如粪土。

    “真是没有想到这土肉经陛下之手竟然能变成如此美味,可见陛下有化腐朽为神奇正能啊!”应节严喝完,又盛上一勺边喝边道。

    “这羹汤浇在白饭上也甚是鲜美,陛下刚刚赏赐了和父御酒,便将这……这海参赏给臣一些吧!”江璆喝了两口胃口大开,抢先吃下了碗白饭,咂咂嘴道。

    “宫中还有些,若是两位先生不嫌粗鄙,尽管拿去,但却要先学会烹制的方法才好,否则也是难吃的很!”赵昺大方地道,反正海参现在不值钱,与白送无异。

    “一言为定,明日吾便遣家厨入宫讨教!”江璆也不客气地道。

    “可以,用此物熬些粥每日食用也是很好,先生岁数大了可以天天用一些,可强身健体,延年益寿的。”赵昺笑着答应了。

    “所谓吃人嘴短,拿人手短,陛下今日赐膳,可是有事要臣等相帮!”正是人老成精,应节严冲江璆笑笑道。

    “先生此言差矣,朕有了好事何时忘了师傅的,而汝作为师傅自然有为学生答疑解惑之责,怎能如此俗气,曲解朕的好意呢!”赵昺听了却是连连喊冤道。

    “陛下所言甚是,吾等作为师傅就得为徒弟挡灾,有话尽可直说!”应节严有些无奈地道。

    “今日殿上之事,臣以为陛下处置的妥当,并无不妥。”不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